活动方案策划书范文
一、前期准备
1、提前订饭店,包间可选择5围台以上的,要求餐厅准备电视及卡拉OK设备,并装饰包间具备浓厚的新年氛围。
2、购买活动奖品;
3、借用分贝计(若无以手机软件代替);
4、一张电影光盘;
5、笔记本电脑(安装摇号软件);
二、活动当日
18时:下班至饭店;
18时30分:部门领导致词;部门聚餐活动方案19时:开餐,中间穿插以下节目:
1、 部门员工合影;
2、 有奖问答(预计需时30分钟)
从题库由电脑抽取试题,以数值型题为主,避免异议。观众拨打主持人手机,第一个拨通者回答。共6题,备6份奖品;
3、 电影配音(预计需时40分钟)
选一段电影对白,分别由部门员工以普通话、粤语、各个地方的方言进行配音,以起到烘托气氛、搞笑的效果,以观众掌声分贝数为评判标准,设3个奖项;
4、 真心话大冒险(预计需时40分钟)
玩法1:由摇号软件随机抽取部门员工姓名,由其选择是说真心话还是要大冒险,真心话和大冒险内容也由电脑随机抽取;
玩法2:由摇号软件随机抽取部门员工A和B,由A自行提出要求对方说真心话或大冒险;
玩5组,以观众掌声分贝数为评判标准,设3个奖项;
5、抽奖环节
活动结束。
活动方案策划书范文
一、指导思想
通过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敬老主题活动和良好的社会氛围的渲染,展现龙王小学少先队员尊老敬老的精神风貌,进一步营造敬老、亲老、爱老、助老的社会风尚;激发全体队员孝老爱亲的内在自觉,并由爱家、爱老推及到爱国、爱社会,进一步树立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积极投身到和谐社会建设中来。
二、主要内容
根据青少年的特点,在各中小队中开展丰富多彩的“念亲恩、感亲意、抒亲情”主题系列活动,通过活动展现新世纪小学少先队员孝老爱亲的良好精神风貌。
1、以中队为单位,班队课上各班开展以“念亲恩、感亲意、抒亲情”为主题的班队课,进行家庭美德教育,引导少年儿童孝敬父母长辈,学会感恩。
2、小小真心话。利用课外活动的时间,每位同学准备一张漂亮的贺卡,将自己想要对父母、长辈说的祝福语或最想表达的感谢语写到纸上并带回家送给自己的父母长辈;
3、开展“爷爷、奶奶的重阳节,我做主”的活动,要求少先队员们开动脑筋,为爷爷(奶奶)设计一个有新意的过节方案,向长辈们送上节日深深的祝福。建议少先队员可以为爷爷、奶奶准备一根拐杖,方便他们平时的出行;可以陪爷爷、奶奶锻炼身体,大家一起来运动;也可以陪爷爷、奶奶聊天,陪老人们说说话,谈谈心,还可以帮助爷爷、奶奶做点家务事,减轻爷爷、奶奶的辛劳等。用实际行动感恩爷爷、奶奶,旨在进一步唤起少先队员们尊老、爱老的意识,大力弘扬尊老、爱老的风尚,让他们学会感谢,学会关爱。共同享受温馨的家庭生活。
4、三分钟小故事演讲。利用晨读课的时间进行“三分钟小故事演讲”。请学生讲述自己亲身感受或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父母、长辈真心付出、无私关爱子女,以及作为子女真诚回报、感恩于行的感人故事。
5、自选活动。各中小队围绕主题,自主设计,鼓励创新。
6、孝歌我会唱。组织学生学唱一首以孝敬父母和长辈为主题的歌曲,曲目自选;
三、总体要求
1、高度重视,积极参与。各中队要充分认识敬老爱老活动对少先队员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教育传统美德,推动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此项活动,利用少先队组织的优势,积极动员,广泛发动,使尽可能多的队员参与到活动中来。
2、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各中队要结合实际,围绕各项重点活动,精心设计活动方案,认真组织开展,要充分考虑队员的特点,注重活动实效。
活动方案策划书范文
活动主题:
手工制作社团
活动目标:
1、让儿童感知到手工制作的创意空间是无止境的,是儿童有强烈的学习和创作欲望。
2、形成对自己的控制能力,尤其是手眼脑的协调运用。
3、让儿童懂得制作与生活、学习的相关道理;形成自悟的习惯。
4、通过手工制作,启发儿童观察生活中的美,通过艺术美化儿童的心灵。
5、使儿童养成思考的习惯,并通过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促进儿童个性化发展。
活动准备:
每次活动,学生带好手工用纸,彩笔,剪刀等手工工具。
活动形式:
1、每周一开展一次活动
2、以欣赏、制作手工品为主要内容
手工社团活动方案范文二:
折纸是孩子们非常喜爱的一项手工活动。这一活动可以培养孩子的动手动脑能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而且在材料、场地等方面几乎没有任何,容易开展,且人人可学,乐趣多多。我在了解了学生们对折纸艺术的热情之后,在广泛听取学生心声的基础上,由学生自己命名的“巧手变变变”折纸社团终于成立了。自上个学期担任社团团长以来,我和孩子们间周四定期活动一次。社团成立以来,我们已经积累了许多精美的折纸作品;在教室环境布置方面,折纸社队员们也是大显身手,用他们的折纸作品把教室装点得更加活泼、漂亮;在今年元旦期间学生们的折纸作品让老师们爱不释手。新学期,新开始,我们手工折纸社团全体成员将继续团结合作,开拓创新,争取在学期末取得优异的成绩。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将以“提高能力,全面发展”为要求,充分发挥折纸社团的独特优势,以民族纸文化为底蕴、校园文化为主体、纸艺文化为特色,充分发挥纸艺文化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提高少年儿童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进一步促进社团文化素质教育的持续发展。
二、工作思路:
按照“四项原则、三个重点、两项工程、一个目标”开展工作。四项原则即回归本原,凸显民族文化;抓住根本,注重纸艺普及。 三个重点即调查研究、团队建设、纸艺展演。两项工程即打造文化品牌,搭建宣传阵地。一个目标即以人为本,全面发展。
三、重点工作:
1、做好折纸社团成员的学习和培养工作,发挥特长,人尽其用,提高团员纸艺的技能水平,提升团员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和创新能力。
2、加强艺术特长生的培训与管理,提高特长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折纸技能,提升特长生的带动力,全面提高折纸社团艺术表现水平。突出质量,注重效果,加强对外宣传。定期举行相应的校园文化活动,普及纸艺教育。
四、重点活动
1、号召每个学生,特别是折纸社团的团员们,要利用课余和假期,与小伙伴、家长、亲友一起,动手制作一盏具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灯笼(以纸为材料,以折、扎、画、贴、剪为艺术表现形式),表达“点亮文明之火,促进和谐发展”的愿望。
2、结合养成教育,每个学生准备一件喜欢的手工,在新学期里,传播爱心,争做校园文明礼仪小使者。
3、结合学校节庆教育活动,在劳动节人人折送祝福鹤、在儿童节人人折送祝福花、在母亲节、父亲节人人折送感恩贺卡……充分发挥纸艺教育切实有效而又潜移默化的作用,让传统文化元素自然浸润学生心田,引导学生感恩思源、立德树人,传承弘扬中华民族文化。
活动方案策划书范文
活动目的:20xx年10月23日(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也称敬老节。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1.让学生了解重阳节的来历、习俗;
2.通过调查、访问、总结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组织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促进个性的发展。
3.培养学生敬重老人、关心老人的良好品质,懂得“孝敬长辈,尊老敬老”是每个人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重阳节,又称敬老节。前段时间,我们就围绕“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这个主题,进行了调查活动,今天,我们就以生动的形式来对成果进行汇报吧!
本次活动共分为6个组,分别是重阳溯源组、重阳美食组、重阳习俗组、重阳诗文组、重阳敬老组、重阳调查组。(幻灯出示)
请各组认真准备,首先有请第一组——重阳溯源组。大家欢迎!
二、自主活动,成果展示
(一)重阳溯源组
1、小组长引入小组活动: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我们是重阳溯源组。我们收集到了有关重阳的由来和一个相关的神话故事。
2、组员1介绍重阳节的由来1:
首先请组员1来为大家介绍吧,大家欢迎!
10月23日,是一年一度的九九重阳节。专家介绍说,九九重阳节源于西汉,今称“敬老节”“老人节”,是一个非常温馨的传统节日。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亦称“重九节”。古人认为,九为“阳数”,象征吉祥、幸福、光明。九月初九,日与月皆逢九,是双九,故曰“重九”;又是两个阳数合在一起,故称“重阳”,所以这一天为重阳日。
3、组员2介绍重阳节的由来2:
那大家知道九月初九是什么时候被定为重阳节的吗?接下来有请组员2来给大家介绍。
重阳节正式成为节日,是在西汉时期。在汉代刘歆的《西京杂记》中已有记载。文中提到汉高祖刘邦的爱妾戚夫人被害后,她有个名叫贾佩兰的侍女也被驱逐出宫。贾佩兰与人闲谈时,说到在宫中每逢九月九日,就要佩插茱萸、饮菊花酒,以辟邪延寿。可见,农历九月九日在汉代就成为节日了。
4、组员3介绍重阳来历的神话故事:
关于重阳节的来历,有一段很有意思的故事。大家想听吗?下面请组员3来为大家介绍吧,大家欢迎!
在民间,关于九九重阳的来历还有一个有意思的故事呢。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南有个叫恒景的人,拜方士费长房为师,了几年后,有一天,费长房突然发现恒景脸色难看,就对恒景说:“九月九家有灾祸,想避开灾祸,你必须做一个红布袋,用红布袋装上茱萸,
扎在手臂上,带着全家人一起登上高山向东面远望。到山上,务必喝点菊花酒,这样灾难就会过去。”恒景照办了,在九月九日这一天,恒景带上全家登上了附近的高山,第二天,恒景一家回到家中,发现所饲养的鸡、犬、牛、羊不知何故都死去了,全家因遵循了费长房的告诫,外出登高才逃过一劫。从此,九月九日登高避邪的风俗便传开了。传说终归是传说,其实,秋天到野外登高爬山、游玩赏花本身就是一项对身心很有益的娱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