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f-第54期考试周刊 - 贝 识 的 钱晓芸 力 量 (江苏省宝应中等专业学校.江苏宝应225800) 赏识教育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一个重要 教育思想,笔者通过十多年的职业教育教学活动.领悟到“赏 识”这种力量的强大。 近年来,由于普通高中规模不断扩大,职校生源越来越紧 张。为了生存,职校在招生时只好先求规模,再求质量,导致职 校生的素质普遍不高。《吕氏春秋・察今》日:“世易时移.变法 宜矣。”随着职业学校的教育环境、教育条件和教育对象日渐 变化,教育手段、教育方法也有所变化。如果再用以前的标准 要求现在的学生、用以前的方法教育现在的学生,显然行不 通。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满足生理与安全需要后.都希望寻 求一个自己所归属的群体,并在这个群体中获得尊重、关心、 爱护和帮助。职校生文化基础较弱、学习兴趣不浓、学习能力 不强,势必导致自信心不强,这就要求职校教师在对这些学生 实施教育教学活动时,因材施教,因人施教。除了适度降低教 学难度外,还应该如同赏识自己的职业一样去赏识学生.密切 师生情感,让学生沐浴在“尊重、关心、爱护、鼓励”的阳光之 下。在密切师生关系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善于发挥“情感效应” 的作用,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真挚情感,是开启学生智力和美好 心灵的钥匙,是激发学生追求真理的动力,更是建立和谐师生 厚,甚至破罐破摔。如果这时职校教师还对学生在理论学习上 作较高要求,对学生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因此,教师首先要 做的是根据学生的基础和水平合理设置对他们的期望或目 标,并激励学生积极上进。我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分别对两个 同轨班级的学生给予不同的学习目标 第一个班级.授课内容 不作任何取舍,依照课本要求对学生提出期望;第二个班级, 则根据学生的基础情况先对授课内容进行调整.再提出恰当 的学习要求。实验结果表明,由于对第一个班级要求较高,授 课时多数学生未能听懂教学内容,课堂气氛沉闷。与教师之间 的互动交流很少,不仅教学目标未能完成,连教师也出现急躁 情绪,没有信心再开展下一步的教学活动。而在另一个班级, 教师授课前针对学生的基础客观地调整了学习内容,使学生 通过努力可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同时学习兴趣被激发的 现象激起了教师的教学激情,课堂气氛更加融洽。这样的教学 活动带来的结果必然是教学任务顺利而高效地完成,师生双 方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都被很好地调动起来,教学相长。 “赏识教育法”不仅可以充分运用于教学活动中.而且在 日常的教育活动中也可以采用。教师要允许学生存在个性差 异,并主动地发现学生的“善良本性”,致力于挖掘他们哪怕是 极细小的优点和特点。职校教师应改变那种“以教师为中心”, “教师绝对权威”的观念,真正地赏识学生的个性与特点.允许 学生说“不”.鼓励学生说“不”,让学生充分地“表白”和“暴露” 自我,并以此为契机.激发其灵感、发展其特长、挖掘其潜能, 进而把其培养为“具有人格、自我完善和创新精神”的高 以人为本就是要发展学生的个性.而发展学生的个性强 调的是接纳、是宽容、是和谐、是快乐,就是让他们将自己的个 性和潜能发挥到极致,获得生命的乐趣。 我常常有这样的感受:现在的学生变得越来越“圆滑” 了,讲起话来“三分为真,七分为假”,有的甚至是满口谎言。 静下心来仔细想想:学生为什么会说谎呢?从学生的角度看, 是由于某种原因,不愿或不敢说出事实。如学习成绩 差,做了不应该做的事,谈话的对方(家长或是教师)比较专 制等。这时,学生会为了逃避惩罚而说谎;二是当时情况对自 己十分不利.为了保护自己而说谎:三是害怕别人知道自己 的隐私而说谎;四是为了哥们义气而说谎;五是不得已说了 善意的谎言。因此,一方面,我们要理解学生说谎,宽容地对 待他们;另一方面,要根据事实采取相应的方法来引导 学生讲真话。 学生能否健康成长,是受情绪好坏影响的。情绪反常的学 生往往不做作业、不举手,不回答任何问题,易发怒、不合群 等,这时教师就要多理解体贴他们,以人为本,透视学生的内 心世界,鼓励他们敞开心扉,帮助他们吸取教训,为他们排除 困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教育生涯中,未 来的路还很长很长,但无论我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只要一如 既往地用爱心去浇灌每一位学生的心灵,如同对待我们心爱 的孩子一样.我们没有理由不成功。我坚信,今天用爱心托起 的太阳,必将在明天发出灿烂夺目的光芒。 总之.换位思考是沟通师生内心世界的一座桥梁;换位 思考需要教师对学生付出满腔的热爱,教师的理解和宽容会 使教育更有成效;换位思考可以更好地理解学生,善待学生, 一关系的关键。教师积极的教学情感,可以使教学活动别开生 面,生机盎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在情感教育研究上下 工夫。在职校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当对师生在期望、目标、观 点上出现的一些不和谐的音符采取一种积极、宽容的态度 职 校生往往认为在学业上比不上普通高中学生,学习兴趣不浓 课的方式、内容也存在问题。从此,我尽量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还常常说这样一句话:“要求学生做到 某种程度时,首先要问一声自己能做到吗 ” 三、以人为本。爱护学生 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无论是任课老 师还是班主任,在教育工作中遇到问题时.都应多为学生考 虑,爱护学生,以此寻找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因此,学生退步 了,教师不应一味地责备,而要了解学生退步的原因。教师不 妨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用心品读孩子这本书,了解他们的 所思、所想,尽快找到问题的症结,帮助学生尽快走出学习的 沼泽地。 个老师只有书教得好是不行的,有很多老师,书教得都 不错,但效果不是很理想,为什么?因为缺少成绩提升的另一 个重要基石——对学生的爱和尊重。爱,要真爱.不是虚情假 意。在这方面,我迷茫过:为什么我也爱自己的学生,课下.我 也会对学生摸摸头,开开玩笑;学生病了,我也会嘘寒问暖,带 他们去医院,可学生就是和我不亲?其实,骨子里,我还是我, 学生还是学生,当他们犯了错,我还是会站在老师的立场,会 批评他们;当他们顶撞了自己,我会觉得他们冒犯了我。所以, 学生对我只有一时的感动,而不是心甘情愿地折服。所以当 我从教室里出来,有些被强迫的学生就不愿学习了,这就是 根本。 一假如每个老师都能真正爱学生,尊重学生,那么,学生不 仅会提高成绩.还会提升社会道德。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面 对的是一群敢于挑战、敢于质疑的新生代,他们有思想、有见 解,不轻信,不盲从,更不会迷信老师,这就更加需要我们如严 父慈母一样,用全部爱心去感动他们。 176 善待教学,善待自己。 鬯墨 一 言 “天 堂",/\ 王' 一 言 “地口 匕 狱" 张娇月 (双鸭山市师范学校,黑龙江双鸭山 155100) 我走上教师这个岗位已经有十年了,班主任当了七年,副 班主任当了两年。我在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感触很深,现在的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很大,我身在北方,给我的感觉北方的家长 在对孩子的投入方面是不惜血本。不过从我当班主任这段时 间看来,发生的几件小事引起我深深的思考。因为现在高中升 学率带动了入学率,所以学校围着高考的指挥棒在转,德育方 面、心理教育方面在学校中一直处于弱势地位。于是班级中有 两类人会得到班主任的注意,一类是学习程度较好的学生,是 老师眼睛里的“宝贝”.另一类是学习在班级排在最后的学生, 是老师眼睛里的“差生”。我也曾经是这样班主任,不过几件事 让我的想法有了很大的改变。 故事一:我所带第一届学生中有一个男生,我对他唯一的 印象就是他很懂礼貌。从我带班的第一天开始,只要我遇见 他,无论他在做什么,他都会停下,站直了对我说:“老师好。” 刚开始我不适应,因为好多孩子遇到老师也就是点点头,或是 称呼一声老师好.或者什么表示都没有。上课的时候他的表现 也很好,我以为他的成绩会很好。可是当期末考试成绩出来的 时候,我发现我的估计是错误的,他的成绩真的很差,他也很 失望。他问我:“老师,我真的尽力去学了,可是我真的不会,我 是不是很笨。我能把高中念完吗?”看着他的眼睛,我说不出来 伤人的话,我说:“没关系的,只要你一直努力,老天不会亏待 素质人才。 你的,尽管你觉得自己很差,可是我喜欢上课的时候看着你讲 课,从你的眼神里我看到了我的辛苦并没有白费,你可以的, 只不过你一定要坚持下去!”后来他毕业了,考上了一所不太 好的学校.故事并没有结束,五年后。我在街上碰见了他,我已 经忘记了他,他和我打招呼,显得特别激动。“老师,见到你真 好,当初你说我一定行的,我坚持到了最后,现在我毕业了,我 在医院上班.老师你要是有事一定要来找我!”我连忙说:“好 的.好的 ”而实际上我已经不记得他是谁了,如果没有后来的 事,我还是不会想起他的。一天我带女儿去玩,女儿不小心摔 坏了胳膊.我们急急忙忙把孩子抱到了医院B超室。开始的时 候,我没有看出来是他,我和家人说话的时候,他帮我把女儿 的胳膊摆平方便拍片,在忙碌的过程中,他发现是我,连声说: “对不起,老师,没看到是你。老师,你别担心,你到我的休息室 等一会,我去找医生帮您看一下。”因为担心女儿,我也没推 辞,不知道因为凑巧还是因为别的原因,这个时候女儿就说妈 妈我不疼了,因为女儿本就是习惯性脱臼,可能在拍片的过程 中端了上去,随后片子出来也显示骨头没事。接着学生送我出 了医院,礼貌地和我告别。当我回到家的时候,家人都说幸亏 了我的学生,这个时候我才回想起这个学生来。真是一言“天 堂”,我并没有为他做什么,只不过我在他失去信心的时候,我 说了一句不是谎话的谎话。因为毕竟没人可以看到另一个人 “尊重式教育”是赏识教育的前提条件。如某学生的智力 有缺陷,行动较迟缓,就连语言表达也有些障碍。而一位刚刚 参加_[作的年轻教师觉得教师应该有绝对权威.不允许学生 有任何不同意见。当该学生对她的讲解产生质疑,甚至有不服 从的倾向时,她觉得学生在挑战自己的权威、驳自己的面子. 简直不可容忍,所以她在班级这个公开场合严肃批评了该学 生,并且要求学生公开承认自己的错误。而该学生又不愿意承 认错误,以至于师生矛盾进一步激化,最终使教学活动中断。 下课后,这位年轻老师把该学生送到班主任那里。班主任是一 位具有丰富教育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她首先安慰并送走了任 课老师,然后跟该学生了解事件的发生过程。在谈话过程中她 发现这位同学很诚实,平时表现不错,劳动也很积极,于是她 紧抓住该学生这几个优点.因势利导,与学生进行真诚的交 流,与他探讨与人相处时应相互尊重等问题,最后对其进行纪 律教育。结果这个学生心悦诚服地表示,以后将不再与老师发 生冲突,尊重老师,遵守纪律。事情解决了,但我们从中可 以得到的结论是:对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赏识是开展一切教 育活动的前提。面对一些学生的行为偏差.教师在教育他们 时,如果能以赏识的态度激发学生,用他们的“闪光点”作为精 神面貌和行为的主导力量,就会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特别是 职校生正处于人生成长发展的黄金时期,更加需要教师加以 积极的正面教育、赏识教育,对其善的言行多加赞赏。不断触 发其潜意识的道德情感,进而达到“扬善抑恶”,推动其道德品 质的良性发展的目的 “情感式教育”是赏识教育的重要支撑。教师必须懂得珍 惜和呵护学生那种纯洁的感情,因为那是学生道德情感的萌 芽。无论职校生日后从事何种职业、取得何种成就.只要他们 具有美的心灵,那么就是值得我们欣赏与尊重的。培养学生成 为“服从社会道德准则的公民”是我们的工作目标之一,但我 们更要将每一位学生培养成丰富多彩的“人”,懂得欣赏他们 不同的个性,欣赏他们美好的心灵。在我国目前的形势下,我 们并不赞同精英教育,特别在道德教育中,每一位学生在他们 精神世界中都有美好的愿望与追求。只要我们不断地发掘与 赏识,就能使学生感受到自身和身边的美——首先是人性的、 心灵的,还有科学的、自然的、人群的、自身的、家庭的、社会的 ……学生就会更加认识美、理解美、珍爱美,最终创造美,构建 美满人生.创造美好的道德世界 “爱心式教育”是赏识教育的核心所在。师爱是教师对学 生发自内心的关心、爱护、尊重、信任、期望、赏识和尽责的美 好情感,当学生感悟到这种师爱后,便会激发出积极向上的热 情。正因为爱,所以会有创造的喜悦,正因为有创造的喜悦.所 以对教育、对学生更加充满爱的情感。真正的教育.正是这种 爱与创造永无止境的良性循环。教师有了爱,才会用伯乐的眼 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才会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和 爱心,才会有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创新的精神。职校生大多都缺 乏自信,所以职业教育要倍加重视学生自信的培养,因为“自 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为人师长的任务,就是要善于发现、挖 掘和释放每个学生的天赋和才能,为其提供发展的条件,竭尽 全力地使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成功与快乐,树立自豪感、自信 心。只要教师善于运用这种教育规律,就有可能挽救一大批学 困生。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不少教育界人士提出要让学生接 受挫折教育,让学生脆弱的心理在生活的风雨中经受磨炼、锤 打。我认为不能操之过急,不能一蹴而就,要有个过程.要讲究 策略和方法。尤其对职校生而言,急需的不是挫折,而是别人 的肯定、老师的赏识和成功的体验 这些才能促使他们产生一 种自制力、内驱力,促进他们发现自己、认同自己、完善自己. 从而满怀信心地不断争取成功 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