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养生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利益相关者SCAP管理模型介绍

利益相关者SCAP管理模型介绍

来源:华佗养生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利益相关者SCAP管理模型介绍

作者:王文迪 韩奇 董晓梅 来源:《时代经贸》2012年第11期

【摘 要】利益相关者理论已成为指导行业发展、推进企业战略的重要基础理论。本文针对现有利益相关者管理模型工具针对性、操作性不强等不足,研究提出了利益相关者SCAP管理模型。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管理模型 1.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理念由20世纪60年代斯坦福研究院提出[1],经过瑞弗里曼、米切尔、克拉克森等学者的创新发展,逐步形成了一套利益相关者理论体系[2]。利益相关者概念分为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概念认为利益相关者是那些对企业的生存有重要影响的个人或群体,如股东、债权人、员工、供应商、客户以及批发商和零售商[3]。广义概念认为利益相关者包括对企业的基本行为和重要决定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个人或群体,如普通公众、各级、社会活动团体及其他人群[4]。该理论强调将利益相关者纳入组织的生存系统内部,构建包含各类利益相关者的互动、开放系统,以疏导和解决多方、多层次问题,实现共赢发展。 2.利益相关者管理模型

从管理理念延伸至管理实践需要一系列分析方法和模型工具的支撑。纵观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利益相关者管理模型主要有RDAP管理模型、特征分类管理模型以及基于生命周期的动态管理模型。

利益相关者的管理应以企业的战略目标为导向,以各相关方的关系特征和演化规律为依据,确保管理策略与关系特征变化互通互联。相应的,利益相关者管理策略模型应具有如下特征:

(1)以利益相关者分类标准为起点,形成与定位、评估相辅相成的策略制定模型。 (2)应有时间、领域、主体多个维度,时间维度用于研究动态发展过程中不同相关方对战略适应性的变化特征;领域维度用于研究不同业务领域中,各相关方在角色定位及关系演化中的差异特征;主体维度则强调对行业、企业、项目各类应用主体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3)具有循环、修正特征,在动态发展过程中通过引导和牵制策略,保持各相关方始终处于有利于公司战略推进的位置,且维持相对稳定。 3.SCAP基本模型介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相关方关系描述、管理策略与定位关系的映射是管理模型构建的重点,也是决定管理模型适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关键。本文在汲取动态矩阵分析法[5]在关系描述环节优势的基础上,提出利益相关者SCAP管理模型。

SCAP模型是4种管理关系及对应策略的集合,分别为全面满足型策略(Satisfaction)、基本保证型策略(Protection)、预见协作型策略(Cooperation)以及选择适应型策略(Adaptation)。利益相关者SCAP模型为两层基本构架。如图1-1所示。

底层为基本定位层,由利益水平轴和影响力强度轴构成,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将首先按其影响力、利益水平的高低定位在影响力—利益矩阵的4个方格中。上层为策略制定层,由相互正交的管理策略变化轴SA与CP表示利益相关者管理策略执行强度的变化方向。沿SA和CP所表示的4个方向,模型分别定义了4种典型的管理关系及其对应策略。沿轴线越靠近箭头方向的区域,其对应的管理策略适应性越强,共分为弱(I)、较弱(II)、较强(III)、强(IV)四个等级。

4.SCAP管理策略

SCAP管理模型建立起了影响力-利益矩阵分析与管理策略之间的对应关系,提出了4类典型相关方管理策略。

(1)全面满足型策略,通常应用于影响力最高,利益趋同的利益相关者。策略重点强调企业通过全面满足和周全考虑该类利益相关者的诉求,使之更为满意,以充分发挥其对推动战略实施的积极影响力,共享收益。

(2)基本保证型策略,通常应用于自身收益高但领域影响力较弱的利益相关者。策略重点强调相关方满意度与企业自身资源消耗的优化平衡。企业只须稍加关注并基本满足其需求即可。

(3)预见协作型策略,通常应用于影响力较大但收益较低的利益相关者,管理难度相对较大。该策略强调对相关方潜在利益诉求的预见性判断和发掘,通过保持有效沟通和积极合作,引导其主动参与,规避不合作风险。

(4)选择适应型策略,通常应用于收益较大但影响力有限的相关方,策略强调企业应有选择性地满足这些利益相关者的需求,策略的制定应立足于双方共赢,并突出引导性。 5.结语

利益相关者理论已经成为研究行业发展大势、企业发展战略、实施项目管理的重要指导理论。经过多领域、多行业和多企业的实践检验,对于指导企业制定有利于战略推进、培育良好发展环境的管理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提出的SCAP管理模型汲取了动态矩阵分析法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优势,将相关方识别、定位、策略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可同时实现利益相关者定位演化关系和管理策略的分析调整。 参考文献:

[1]Freeman, R. E. .Strategic management: A stakeholder approach. Pitnan Publishing.1984. [2]Andrew L. Friedman. Developing Stakeholder Theory[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02,39:1-20.

[3]陈宏辉,贾生华.利益相关者理论与企业伦理管理的新发展[J].社会科学,2002(6). [4]陈宏辉,贾生华.企业利益相关者三维分类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4,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7.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