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师导学
高中体育教学中核心素养提升的探讨
★
杨乐
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推进,高中体育教师对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为了能够帮助学生全面提升体育核心素养水平,使其身体素质获得综合性强化,教师需要对现阶段的体育教学进行全方位评估。因此,通过教师对高中体育教学重点进行综合性的教学分析后,决定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设计更为直观有效的体育教学策略。教师希望能够借此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并切实优化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在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体育知识期间,应当综合提升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水平。为此,教师应当充分研究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实况,筛选高效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指导,以期全面提升学生的体育运动水平。故而,教师需结合基础性的体育训练,设计高效的体育运动内容,借此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教师应为学生传授体育知识内容,综合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技巧。此外,教师必须为学生确立正确的道德导向,切实提升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一、重视体育训练,提高学生体质水平
教师教授学生进行相关体育训练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在教师看来,良好的身体素质水平,是高中阶段学习生活的硬性条件。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使学生应对繁重学习任务,和紧张生活学习节奏的基础。故而,教师需格外重视对学生的体育运动训练,希望能够借此提升其体育运动水平,并使学生的体质得到强化和提升。因此,教师在日常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为学生设计大量高效的体育训练方法和活动,使学生可以真正高效的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水平。特别是高中阶段学习压力较大,需要引导学生借助体育活动,进行适当的心理减压,并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
例如,教师在教授学生学习体育运动知识时,会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身体素质较差。为此,教师经过系统性的教学分析后,决定引导学生进行羽毛球的体育运动训练,希望借此提升学生的运动量,并帮助学生减轻学习压力,提高心理愉悦度。首先,教师需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热身活动,使学生的身体能够适应接下来的活动。而后,教师为学生讲解羽毛球的运动技巧,和之后的游戏规则。最后,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羽毛球游戏活动,切实增强了学生的关节柔韧度,和身体素质水平,更是帮助学生减轻了心理压力,获得运动的快乐。所以,教师为学生设计相应的体育训练活动,能够切实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
二、教授运动知识,培养学生体育技巧
在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学期间,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学习大量的运动知识,以此帮助学生掌握大量的体育运动技巧。为了能够使
学生对相关运动的理解更为透彻,教师需结合大量高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知识教学指导,以此帮助学生更加高效地掌握相关知识内涵。同时,教师应对学生的体育活动进行观察和评价,对于学生运动表现好的地方,教师应进行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学生实际运动技巧的错误和不足,教师应及时予以指正。通过教师对学生运动过程的指导,帮助学生切实提升了自身的体育运动水平。
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中长距离跑”的知识时,就可采用多媒体教学法进行相应的技巧教学。为此,教师结合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课件,使学生明白自己在长跑过程中会出现二次呼吸的现象,以及学生如何尽可能延后二次呼吸的方法。通过教师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教学指导,使学生在实际长跑过程中,能够有效控制自己的呼吸和运动节奏,切实增强自己的跑步运动状态。同时,教师需对学生的跑步姿势,和学生在跑步过程中节奏控制不足的地方进行指正,使学生能够发现自己运动过程中有待提升的关键,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的体育运动技巧。
三、强化道德观念,注重体育品德教育
在学生进行体育训练的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教导学生正确的体育道德观念,这对于学生而言非常有必要。在教师看来,体育道德是学生自身道德的体现和延伸,一个人只有充分尊重自己和他人,才能够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这也是教师重视体育道德教育的根本。在教师看来,体育道德观念是学生在经年累月的体育运动训练中获得的,学生需要有锱铢必较的体育竞争意识,更需要有公平竞争、不耍小聪明的底线认知。只有学生尊重自己的比赛和竞争对手,才会重视自己体育道德的诉求,才会拥有极高的体育道德水平。
例如,教师在教授学生学习篮球运动的知识时,首先为学生明确篮球运动的规则内容,以及学生在球场上的道德意识。特别是学生在拼抢篮板球的时候,一旦发现自己的脚在对方的脚下,请迅速抽离自己的脚,以免给他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教师教导学生学习体育运动道德,需要从学生的日常运动活动出发,使学生注意自己的细微之举,全面强化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从而切实增强学生的体育运动道德品质。
综上所述,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高中体育知识的过程中,需要结合体育核心素养的要求,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使学生切实提升自己的素质水平,有效强化自己的体育学习质量。
(作者单位:和静高级中学)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