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填空、选择)
1、网络即点、线的集合,系统和网络的概念是等同的; 物理拓扑结构:星型网、网型网、环型网、总线型网、复合型网。
2、 通信网的定义(建立通信网的概念,并有个全面的了解):由通信系统构成的网络,通信系统可以地存在并组成网络,而通信不可能离开系统而存在,是通信系统发展的必然产物;
三大关键设备传输设备、终端设备、交换设备,三大关键技术传输技术、接口技术、交换技术 3、 信息技术定义:由“四基元”,即感测技术(人的触
觉、视觉、感觉等器官)、通信技术(人全身的神经系统)、智能技术(人的大脑)、控制技术(人的手、脚(肢体)等器官)组成。 第三章(填空、选择)
1、 数字通信系统模型(包括组成部分) 信源编码的功能(模数转换):将信息源的信号进行变换,将其变换成适合数字传输系统的形式;作用:提高传输的有效性。
信道编码的功能:完成多路数字信号复接为宽带数字信号之后,把此宽带数字信号送到传输的信道中去。根据各种传输信道的特性及对传输数字信号的要求(如有一定的纠错能力、减少误码、从信码中提取时钟等),变换成所需的传输码型;作用(保证通讯的可靠性):降低传输误码率,提高传输的可靠性。
2、 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三大指标:传输率、
误码率、抖动):
传输率:fb=Nlog2M,fb传输率,N波特数,M码元进制数。
误码率:在统计时间里,数字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发生错误的码元数与传输的总码元数之比:Pe=产生错误码元数/传输的总码元数。 抖动的概念(不稳定现象,有系统抖动和随机抖动):指数字信号的有效瞬间与其理想时间位置的短视偏离(一般把抖动称为相位抖动或定时抖动)。抖动是由噪声,定时回复电路调谐不准,系统复用设备的复接、分接过程中引入的时间误差,以及传输信道质量变化等多种因素引起的。抖动会产生积累,有规定的抖动容限。 3、 数字信号复接技术(目的提高通信系统的,采用
TDM技术)
数字多路通信(特点:分时、共享、频谱不可分)的原理:采用单片PCM编解码其,把每路话音信号经抽样编码变为数字信号,利用时间间隙合路后送到收端,经分路解码后还原为每个话路信号。
数字复接的方式:按位复接、按字复接、按帧复接; 数字复接的种类:时分多路复用、码分多路复用、频分多路复用。
4、准同步数字复接(PDH)系列(两大:PCM基群24路系列和PCM基群30/32路系列)帧结构 PCM30/32(30指一帧的话路数,32指一帧的时隙数)单路信号抽样周期T=125us,每帧32个路时隙TS0~TS31组成(每个时隙有8位码a1a2…a8,即一个码字),话路占30个时隙,同步和信令各占1个时隙。TS0帧同步时隙,TS16信令复帧时隙。
PDH(准同步复接)系列:两大基群系列作为第一级速率接口,通常称为1.5M(24路)和2M(30路)速率接口。
PCM技术在复接成一次群时采用同步复接,但在复接成二、三、四次群是要采用异步复接
SDH(SDH是有统一规范的速率,它以同步传输模块(STM)形式传输)以STM-1传输的模式:STM-1只有一页,STM-4有4页…..。STD-1只有一页,所以他的发送顺序就像读书一样从左向右、自上而下,每秒传8000帧(8000页)。STM-4有4页,其传送方式从第一页的第一个字,第二页的第二个字,第三页的第三个字,第四页的第四个字,再是第一页的第二个字,第二页的第二个字…..从左到右,自上而下,传完一遍就传送完一帧,每秒传8000帧(32000页)。
STM-N中N的含义:N=1,4,16,,256…..,SDH帧结构中STM每个页面有9行,一列是1个字节,共有270列,N代表帧结构中STM的页面数。
STM同步传输模块的帧结构 帧结构的构成
块状帧结构,并以字节为基础。 9行、270×N列。
由左到右、由上到下顺序排成串行码流依次传输。
传输一帧需125μs,每秒8000帧。
STM-N传输速率: N×8×9×270×8000=N×155.520Mbit/s。 N = 1, 4, 16, , 256
STM-N再生段开销占有3行×(9×N)列字节,对应比特率为3×(9×N)×Kb/s=1.728Mb/s×N; 5、简答题:PDH和SDH的特点:
PDH:适用于低速率(数据接入),PDH的基群采用同步复接方法,高次群采用异步复接方法,其各次群的复接方式均采用按位复接方式
PDH的不足之处
1)逐级复用造成上、下电路复杂而不灵活;
2)预留开销很少,不利于网络运行、管理和维护; 3)T和E两大系列的帧结构和线路码特性不同,难以兼容,不能用简单的办法实现互
4)点对点传输基础上的复用结构缺乏组网的灵活性,难于组建具有自愈能力的环形网等;
5)按照ITU-T标准,最高速率不超过四次群速率,不能用于现代高速率通信。
6)无统一的光接口规范,各厂家独自开发。无法
实现横向兼容。
7)面向话音业务。PDH主要是为话音业务设计,而现代通信的趋势是宽带化、智能化和个人化。
SDH的特点
(1)新型的复用映射:同步字节复用方式和灵活的映射结构。
(2)接口标准统一:全世界统一的NNI,体现了横向兼容性。
(3)网络管理能力强:帧结构中丰富的开销比特。 (4)组网与自愈能力强:采用先进的ADM、DXC等组网。
(5)兼容性好:具有完全的前向兼容性和后向兼容性。
(6)先进的指针调整技术:可实现准同步环境下的良好工作。
(7)的虚容器设计:具有很好的信息透明性。 (8)系列标准规范: 便于国内、国际互连互通。 SDH:广泛应用于传输网(范围更广),SDH的基群和高次群均采用同步复接方法,且各次群均采用按字复接方式进行复接。
SDH应用的若干问题
(1)频带利用率低:频带利用率不如传统的
PDH系统高。
(2)抖动性能劣化:引入了指针调整技术,使抖动性能劣化。
(3)软件权限过大:给安全带来隐患。须进行强的安全管理。
(4)定时信息传送困难:分插、重选路由及指针调整所致。
(5)IP业务对SDH传送网结构的影响。 (6) 指针调整机理复杂
第四章(问答题)
1、主要考:T接线器和S接线器,重点掌握T接线器的工作原理以及从输入到输出的传输全过程:T和S接线器的原理:输出控制型和输入控制型(组成部件、呼叫处理过程、控制信号如何控制的,输入读写方式) 说明为什么T接线器可以单独使用,而S接线器却不可单独使用:原因是T是时间上交换,而S是空间上交换。 引入S接线器的目的:
2、课后习题:4.3、 4.4、4.5、4.6、4.9、4.10、
主要考察4.2节程控交换:时隙交换,多复用线时隙交换,时隙交换的两个重要工作原理是S、T。 分组交换:与TDM不同的是统计时分复用。 第五章(填空、选择、简答题)
1、光纤工作(传输模式)分类: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 多模光纤的标称直径为50μm,包层直径为125μm.。多模光纤可用于短距离、小容量的局域网。
单模光纤纤芯的标称直径为9~10μm,包层直径仍为125μm.。单模光纤最为常用。 光纤的工作窗口(三个):0.85μm、1.3μm、1.55μm) 2、光纤通信的特点:1)传输的频带宽,通信容量大 2)损耗极低,传输距离长 3)线径细,重量轻
4)不受电磁干扰,防腐性好和不会锈蚀 5)不怕高温,防爆、防火性能强 6) 光纤通信保密性好
3、数字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
4、话路…..复合采用同步,准同步数字复接技术。 5、数字复接的分类:同步 准同步 异步 复接
6、光缆和电缆的优缺点比较(强调光缆传输的优势) 所谓“光缆”就是多根光纤、加强构建和填充物以及外护层构成。
光缆的缺点:抗拉强度低、光纤连接困难、光纤怕水; 第六章()
1、微波工作的频段是:300MHz~300GHz
微波工作的原理:微波频率接近光波,且波长小,则接收与发送设备的天线短。
2、SDH的数字微波通信系统(175页图6.4):一个完整的长途传输的微波接力通信系统能够由终端站、枢纽站、分路站及若干中继站组成。
掌握一个完整的长途SDH微波接力通信系统组成的各部分
3、地球站天馈双工器(179页)重点
主要考简答题,描述工作方式(先确定双工器的工作原理,再解释天馈设备)
4、数字卫星通信系统的组成(188)框图每一部分的作用
4、 微波通信的慢衰落和快衰落:慢衰落包括瑞利衰落,
快衰落包括多经衰落。
微波通信之间存在衰减,这种衰减可以按自由空间天线辐射能量的衰落进行计算,但实际传播情况与两站内所处的环境、自然现象有关。如地面或山地的反射波、雨、雾、雪等对点播的吸收和散射、折射,这些情况会引起电波的快衰落和慢衰落。这些衰落还与频率的高低有关。
5、 卫星传输信号的处理技术:1)数字信号基带处理的
纠错码技术和扰码技术; 2)能量扩散技术 3)预加重 4)加权
基带信号处理 第七章(简答题)
1、蜂窝移动通信的概念:即是陆地移动通信,一般由移动台、基地站及移动交换中心组成(杨恒说可以上网查到答案)(定义、工作方式的基本原理) 2、GSM系统的鉴权、加密的过程:
鉴权是在网络MSC与用户SIM之间进行的。鉴权是在
设备识别以后进行,鉴权开始时移动交换中心产生一组跳频技术(如何计算调频速度)GSM系统采用的是慢128bit的随机数作为鉴权参数通过基站发向移动台MS跳频,调频的速度大约是,217 移动台收到随机数RAND后与本身用户SIM卡的密钥次/s=1/4.615ms(采用每帧改变频率的方法,每隔4.615ms按规定算法A3计算得到一个符号相应随机数SRES则进行一帧的跳变’,)。 MS 将SRES’通过基站送入网络。另外MSC中根据移动台识别码IMSI从鉴权中心查出该移动台使用的密钥,同时类似于移动台也将密钥与随机数RAND按算法A3算出相应SRES。在网络侧(MSC/VLR中)两组参数相比较,一致即鉴权成功。 在移动台主呼、被呼、位置更新,补充业务的激活、去活、登记或删除前均需要鉴权。 加密是加密过程是受鉴权过程中的密钥和加密键Kc控制的。当完成鉴权后,移动台和网络端各自根据规定算法A8,分别从密钥和RAND算出加密键Kc(bit)。当网络端向移动台发出加密指令后,网络端立即开始在接收信道中插入解密。移动台受到加密指令后,同时插入加密和解密。加密过程插在信道编码和数字调制之间,与之对应,解密过程插在数字解调和信道译码之间,将Kc(bit)和TDMA真好(22bit)根据规定算法A5算出114bit的加密码字,有信道编码输出来的未加密码字也是114bit,这两组码字经过模二加得到加密码字信号,并将其送入调制器。A3、A5、A8算法协调一致才能实现上述过程 4、 计算窄带CDMA的通信容量:(248页)扇区划分技术:系统的容量计算公式: N=【1+(W/Rb)/(E0/N0)】*(G/d) 式中W——系统带宽、Rb——信息速率、E0/N0——系统信噪比,由话音质量决定\\ G——扇形分区系数,一般为2.55 4、为什么要软用软容量、软切换技术 软容量:只要接收机在允许最小信噪比条件下,增加一个用户或几个用户只是是信噪比有所下降,而不至于发生因没有信道而不能通话的现象; 软切换:(先断后通的切换叫硬切换,先同后断的切换叫硬切换)软切换方式的切换时间短,不会中断话音,也不会出现硬切换时的乒乓噪声。 5、物理信道和逻辑信道的映射关系(GSM系统映射有助于解决综合题) 蜂窝模拟移动通信系统(TACS): 特征:终端移动性、越区切换和用户更新 蜂窝移动组成3大核心部件:移动台、基地站、移动交换中心。 蜂窝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主要由移动交换中心MSC、基站系统BSS、移动终端MS CDMA移动通信系统:就是利用不同的地址码型来区分用户的一种移动通信系统。 空中接口技术分为:CDMA、TDMA. 工作方式:单工、时分双工、频分双工
第八章(填空、选择、简答) 1、电信网的分类:目前主要有固定电话网、移动电话网、IP电话网。这里固定电话网即公用电话交换网PSTN。 2、现代通信网的分类:电话网、数据网(计算机网)、有线电视网、移动网; 组成框图: 3、智能网的主要功能部件:业务交换点、业务控制点、智能外设、业务管理系统、业务生成环境; 组成框图 4、现代通信网的定义:多个通信系统有机组成一个整体; 现代通信网的垂直分层为以及每一层的功能:信息应用层——提供各种信息应用和服务种类、业务层——支持各种信息服务的业务提供手段与装备、接入与传输层——支持业务网的各种接入、传送手段和基础设施。 5、什么是网络融合、三网融合存在的问题和争议(重点结合第十二章): 网络融合定义:指原先设计和运营的电话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数据网融为一体,是广播电视、通信和
计算机技术与业务互相渗透、融合,提高网络利用率和
传输速率,避免重负投资和浪费。三网融合在现阶段并
不是意味着三大网络的物理合一,主要是指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 存在的问题和争议是:不同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行业的;通信界、计算机界与有线电视界观念上的巨大区别;各种标准和各种结构之间不兼容、缺乏共同的技术语言;各种技术之间的透明度和网络互联互通性不理想;尚未找到价廉物美可适用于所有业务的接入网技术。 第十二章 1、 下一代网络——NGN的关键技术: (1) 软交换技术——实现传统PSTN话音业务的技术思路和实现手段 (2) 多媒体数据业务——基于包交换网络,比如ATM网络或者IP网络 (3) 互通技术——是指能够通过应用服务器提供开放标准的API给第三方厂家进行开发,第三方厂家可以自由开发出丰富的业务。 下一代网络(NGN)的定义:NGN是基于分组的全业务网络,能够提供包括电信业务在内的各种业务,包括电话和Internet接入业务、数据业务、视频流媒体业务、数字电视广播业务和移动业务;呢个够利用各种带宽且QbS保证的传送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