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005年高考陕西省文综地理参
西安新东方中学部 牛明飞整理
2010
年高考文综(陕西卷) 参
1.C 2.D 3.C 4.A 5.B 6.A 7.C 8.D 9.A 10.B 11.D
36. (1)等雪期线在中部地区向北(东北)凸出。(2分)表明沿MN一线中部雪期短于其东西两侧地区。(2分)即东西部气温持续低于0℃的时间较长;中部气温持续低于0℃的时间较短。(4分)因此,中部地势较低(为平原),东西部地势较高(为山地)(东西高,中间低)。(4分)
(2)甲地雪期比乙地短,原因是甲地纬度低于乙地。(3分)甲地降雪量比乙地多,主要是因为甲地比乙地距海近,水汽更为充足。(3分)
(3)丙地属于丘陵地形,地势低于乙地,融雪径流量大于乙地;(5分)丙地比乙地受到更多人类活动的影响(如林地被毁,过度垦荒等),丙地更易被侵蚀。(3分) 37.(20分)(1)答案要点一:
全国总产量增长较快;传统主产区中,珠江三角洲发展较快,其他发展缓慢;广西迅速发展,成为最大的桑蚕养殖省区;其余省区(大于0.1吨)多数有发展,只有减产较大。(8分)
答案要点二:
东部原产量大,增长量较少;中部有明显增长,但总产量相比不大;西部以广西为代表增长迅速;主产区由东部转移到西部(总产量2000年以东部最多,2007年以西部最多)。(8分)
(2)热量资源丰富(纬度较低);(2分)劳动力丰富且价格较低;(2分)离珠江三角洲较近,便于引进生产技术(经验)和销售产品。(2分)
(3)赞成。理由:经济较落后,耕地较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热量条件好等。(6分) 或不赞成。理由:地势较高,交通不便,离市场较远,与广西竞争处于劣势等。(6分)
2009年高考文综(陕西卷) 参
1.C 2.A 3.A 4.C 5.D 6.B 7.D 8.B 9.A 10.B 11.C 36. (1)季节变化特点:洪水期出现在北半球夏半年,枯水期出现在冬半年。
原因:尼罗河三个源流的流域大部分,以及流域降水量最丰富、产流量醉倒的地区, 位于北半球热带草原带(热带草原气候区),雨季出现在北半球夏半年,产生径流多;干季出现在冬半年,产生径流少。
(2)(尼罗河枯水期时,青尼罗河和阿特巴拉河都进入枯水期,产生的径流量少:)白尼罗河源流位于南半球,南半球为雨季,所以白尼罗河产生的径流最多。
(3)尼罗河径流季节变化显著,导致其下游河谷及三角洲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变 化。洪水每年定期泛滥,洪水泛滥之后,开始农耕。枯水季节是作物生长及收获季节。洪水泛滥时在被淹农田表面沉积一层肥沃的淤泥,使土壤年年肥力不减,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39. (3)属于北大西洋中低纬度海区,大洋环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出程,寒流;中程,
暖流;归程,暖流。
(4)特征:到达里斯本时为7月(8月或7~8月), 气候干热(地中海气候)。
成因:受北移副热带高压控制,以下沉气流为主。
2008年高考文综(陕西卷) 参
1 B 2 A 3 D 4 B 5 B 6 C 7 D 8 C 9 D 10 A 11 D 36、(36分)(1)盆地 从(向心状)水系或河流分布状况判断,该地形区北、东、南三面高;再从(500米)等高线判断,该地形区为盆地。
(2)流域位于赤道地区,终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丰富;流域大部分为盆地,支流多,集(汇)水区面积广。
(3)①入海口附近,泥沙不易沉积,因为地形高差大,河流落差大,流速大。 ②入海泥沙较少,因为G河在M点以上多流于盆地中,流速较小,易于泥沙沉积;且从纬度位置和地形看,流域内热带雨林广布(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较轻。 39、(60分)(1)土尔扈特汗国:河流较多(有伏尔加河、乌拉尔河等),距大西洋较近,西风带来的水汽较多。伊犁河谷地:西风带来的水汽较少,但因地形抬升,降水量增加,同时有高山冰雪融水。
(3)冻害(气候寒冷);缺水(干旱);缺草(料)。
2007年高考文综(陕西卷) 参
1.D 2.C 3.C 4.B 5.A 6.B 7.C. 8.A 9.A 10.C 11.C 36.(17分)答案要点: (1)合理。国为该工业区(三个工厂)分布在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废气对城市污染小,位于流经河流下游;不会对城市用水产生污染;位于主要交通线(铁路、主要公路、河流)沿线,交通运输方便。
(2)两厂都属于(大气)污染较重的工厂,仅次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老城区郊外,较为合理;现已完全被新城区包围,污染城区,影响居住环境(人们环境意识增强),需迁出城区。 37.(19分)答案要点: (1)D (2)南昌。夏季副热带气旋盘踞此地,形成伏旱,降水偏少 (3)乌鲁目齐 距海远,水汽少 (4)五台山地形雨增加了降水量
40. (3)地形:位于山前冲积扇(平原)上,地形平坦。
农业:土壤肥沃,有利农耕,可生产城市必需的农副产品
河流与水资源:有河流经过,提供城市、农业用水,以及可能的水运(漕运)通道。 气候:西、北背靠群山,东南面向(华北)平原(海洋),可有效增加夏季(东南)风带来的降水,减弱冬季(西北)风的侵蚀。(13分) (4)位于几条古大道的交叉点,对外联系方便;东北可通往东北平原;北可接内蒙古高原;西可联系黄土高原并进而联系大西北;南经华北平原可通往东部平原地区,且东南离海较近。
2006年高考文综(陕西卷) 参
1.C 2.B 3.A 4.B 5.A 6.B 7.B 8.C 9.C 10.B 11.C 36.(36分)(1)塔里木盆地 柴达木盆地 (2)准噶尔盆地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3)干旱、半干旱(缺水),沙漠(荒漠和黄土)广布,植被稀疏 (4)沙尘暴主要集中在(冬末)和春季(2、3、4、5月),(地表)增温快(3分)、表土(地表)疏松(和植被稀疏),降水少,大风天气较多
(5)(一定的)周期性(起伏、节律、振荡、波动)的规律;12次 39.(3)A位于河流(长江与汉江)交汇处(具有三个方向上的水运优势)E位于河口(长江口,是河运的起点或终点)。
(4)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湿润(亚热带季风气候);经济发达(农业发达,可为城市发展提供充足的农副产品);(长江或河流)供水。 (5)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