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养生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校篮球教学俱乐部化现状调查

高校篮球教学俱乐部化现状调查

来源:华佗养生网
第39卷 2013年第7期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Chengdu Soon Universi V0l_39 No.7.2013 高校篮球教学俱乐部化现状调查 张子雄 (重庆科技学院体育部,重庆401331) 摘要:在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进程中,篮球作为高校学生最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其俱乐部化趋势逐步明显。高校篮球运动俱 乐部是大学体育教育必要的补充,它的完善历程将为其它项目体育课程的改革提供模版。针对高校篮球运动俱乐部在实施过程中 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发展对策提出自己的见解,以求为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篮球;俱乐部化;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9154(2013)07—0050—04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Clubalization of Basketball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Zhang Zixiong (PE Department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bstract:Basketball is one of the favorite sports by college students,As in recent years,college students partici— pate in physical exercise diversified demand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ollege basketball ctub gradually.itg perfec- tion course will provide echo of other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prominent prob— lems in the proces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university basketball clubs,based on the summary and discussion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the author puts forward his own views and opin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lubalization of basket. ball in Chinese universities.In order to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practical reference for the Physical Education Reform. Key words:Chinese universities;basketbal1;clubalization;current situation;countermeasures CLC number:G807.01 Document code:A Article ID:1001—9154(2013)07—0050—04 在全国高校教学改革的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改 革也不可回避。如何在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生理、心 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向注重学生身心健康和社会适 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对文章主题进行了研究 与探讨。本文调查共发放问卷270份,其中,学生问卷 100份,教师问卷170份。学生问卷回收100份,回收 应力方面的体育教育观转变,是大学体育教育的重中 之重,以达成培养大学生身体锻炼的技能和终身锻炼 的意识是大学体育的目标。篮球运动因其普及性必将 率先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引领未来中国高校体育教 育的改革。它的俱乐部化就是其中具体化的改革方案 之一。本文探讨中国高校篮球运动俱乐部化现状,以 率100%,有效问卷100份,有效率达到100%。教师 问卷回收168份,回收率98.8%,有效问卷167份,有 效率达到98.2%。 2高校篮球俱乐部化教学模式现状 高校篮球课在经历了体育选项课的洗礼后,随着 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一种全新的“自主选项,自 主择师,自主择时”篮球运动俱乐部教学模式呈现出 期推动我国的高校体育教育改革。 1研究对象和方法 以重庆大学、重庆科技学院、重庆理工大学、电子 科技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广州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 学等开展篮球运动俱乐部的高校为调查对象,采用问 来,从而最大限度的激发了大学生的篮球热情和参与 体育锻炼的兴趣。 高校体育俱乐部是高校中的一种文化现象,是具 有共同体育兴趣爱好的学生基于自我完善的需要,自 作者简介:张子雄(1981一),男,四川阆中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体育教学与训练。 收稿日期:2013—03—06 ・50・ 第7期 张子雄:高校篮球教学俱乐部化现状调查 2013鱼 主选择体育活动项目结成的具有社团性质的体育团 体,是学校体育活动的一种组织模式。目前,我国高校 篮球运动课程主要有三种教学模式,即篮球基础课、篮 球专项课和篮球俱乐部教学模式。不管哪种教学模式 是为了丰富学生校园生活。课内俱乐部教学是教师根 据现有学生的不同情况通过分班分组的方法对学生进 行教学训练。课内俱乐部教学教师注重理论联系实 际,特别是在裁判技能的学习上,通过对裁判理论的解 都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对体育人才培养与 需要的必然要求。但是从篮球教学模式的发展来看, 篮球俱乐部的教学模式更具优势,它反映着一个时代 和社会的需求,对篮球运动的教学具有针对性和适应 性。此外,篮球运动俱乐部的教学模式更便于操作,这 些都彰显出它的优越性。 2.1 高校篮球教学俱乐部化的组织形式 释以及临场发挥的训练,不断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以 此促进学生的临场能力。除此之外,经常组织俱乐部 间比赛,还能强化技能、增进俱乐部成员之间的感情交 流,培养集体协作能力。高校课余活动俱乐部具有相 对的性,它是课内俱乐部的延伸,它由个人自办或 是公共体育部与社会联办。课余活动俱乐部具备操作 灵敏性、活动多样性等特点。 2.2 高校师生对俱乐部教学模式的认可情况 % 高校篮球运动俱乐部的组织形式多样,其中主要 表1 高校师生对俱乐部教学模式认可态度调查表 注:教师(n=167),学生(n=100) 通过表1发现,篮球运动俱乐部教学模式作为高 各个高校为保障正常的教学和训练工作,都十分重视 体育场馆的建设。在高校学生人数不断增长的背景 校一种新型的体育教学方式,体育教师和大学生对其 教学模式、教学时间、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认可度出现 明显差异。89%的大学生认为俱乐部教学是一种非常 下,如果场馆维护和场馆建设得不到保障,将客观上阻 碍高校体育教育俱乐部化的发展。篮球运动是极度依 赖于场馆的运动项目,表2表明,在被调查的高校中具 有能全天候满足教学条件的篮球场地均不到一座,超 过六成的学生对学校篮球场馆设施表达了不满情绪。 可见高校篮球场馆设施已经满足不了体育教学改革的 需求,和学生强烈的锻炼愿望产生了尖锐的矛盾。此 外,部分高校即使拥有较好的篮球馆,也仅仅将其作为 好的体育课组织形式,但它只得到27.3%的体育教师 的认可,超过四成的体育教师不支持俱乐部的教学模 式。调查还表明篮球俱乐部教学模式下采用的考核方 式受到近半数教师的反对和98%学生的支持。形成 如此大反差的原因如下:首先,体育教师长期在传统的 教学方式下工作,已然形成了思维定式,工作时间相对 固定。而俱乐部教学形式要求教师付出更多时间,花 费更多的精力来完成教学任务。其次,高校篮球俱乐 部没提高指导教师的待遇,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他们的 积极性。而俱乐部的教学方式却能够满足大学生自主 参与体育锻炼的愿望及个性发展的需求,所以,近九成 的大学生对篮球运动俱乐部教学模式持支持态度。 2.3 高校篮球俱乐部化教学的场馆设施现状 表2高校运动场馆设施状学生满意度 代表队训练、学校活动和承接商业比赛使用,而不对广 大学生开放,这势必影响篮球运动在高校的开展。 2.4 高校篮球俱乐部中的体育师资力量现状 体育教师在高校篮球运动俱乐部运作中占有主导 地位,是俱乐部教学模式不可或缺的力量。被调查的 l0所高校中,体育教师共有873人,其中篮球专项教 师167人,占19.1%,可见篮球运动俱乐部的专项师 资力量比较充裕。表3显示,高校篮球俱乐部专项教 师的年龄集中在35岁及以下,占43.1%,往上依次递 减,而教学经验最为丰富的56—60岁的老教师仅占 9%。授课教师中,讲师及以下职称的教师在各个年龄 阶段均占有较大比例,总体比例超过六成,拥有副教授 及以上职称的教师人数比例随年龄阶段变化而逐步呈 高校篮球场馆设施是篮球运动俱乐部化的基础, 良好态势。表4显示,持学士学位的教师人数最多,占 ・51・ 第39卷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3丘 61.1%,而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仅占1.8%,在被调查 目前,很多高校篮球俱乐部受场地、设施条件的限 制而无法顺利开展。而篮球俱乐部的组织与实施,就 的院校中校均不到1人。另外,各高校近几年人事招 聘条件逐步提高,均要求新进教师必须有硕士研究生 及以上学位,在34.7%持硕士研究生学位的教师中, 大部分是高校新引进的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他们具 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在逐步形成的以高学历、中青年 教师为主体的师资队伍的支撑下,高校篮球俱乐部的 是与之相匹配的内容体系对学生运动、休闲娱乐等多 种选择需要的满足,而且,体育功能化已是高校体育发 展的趋势,客观上讲就是高校体育场地、设施、器材的 配备与建设要与时俱进。这种需要和变化需要体育硬 件设施的全力支撑。因此,各高校体育应当重视这种 教学模式必将取得更大的发展。 表3篮球教师年龄、职称情况(n=167) 注:计算中均采用四舍五入方法计算 表4篮球教师学位情况(n=167) 2.5高校开展篮球俱乐部面临的困难 高校篮球俱乐部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高校 课内外体育组织形式的改革,提高了学生学习体育的 兴趣。但高校篮球俱乐部毕竟是一种新生事物,其发 展过程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阻碍高校篮球俱乐部的 良好发展。 2.5.1 学生参与态度消极,俱乐部管理制度不健全 大学生体育态度是大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中表现 出来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走访部分体育教师了解到目 前大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较低。在课内表 现为多数学生被动参与体育活动,而在课外篮球俱乐 部表现为参与学生人数较少,甚至出现了因人数过少 俱乐部项目流产的情况。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学校整 个体育工作的开展,阻碍了俱乐部的发展。通常大学 生对体育运动促进身体健康的观念持肯定态度,深知 体育运动的重要性,但参与体育活动的主动性却很低,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说明大学生本身对体育锻 炼缺乏兴趣,同时也反映出高校篮球俱乐部缺乏对大 学生的吸引力。 从目前各课外篮球俱乐部开展情况来看,管理制 度的缺失或不完善是普遍现象,而课外篮球俱乐部体 育活动的开展需要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才能顺利进行。 这就导致了目前课外篮球俱乐部运行比较混乱的局 面,教师工作和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降低。 2.5.2运动场地和设施不足 .52・ 需要和变化之间的关系,抓住机遇不断完善自身,以满 足新的发展要求。 学校体育思想支配着体育物质环境建设与配置的 指导思想。而我国高校体育思想在前苏联学校体育思 想的巨大影响下,形成了以竞技运动形式为主线的体 育课程内容体系。总体而言,普通高校在场馆、设施、 器材的更新上没有跟上竞技体育运动形式的发展步 伐。 2.5.3运转资金困难 高校篮球俱乐部的开展需要充足的经费才能正常 运作。而经费不足已成为了目前高校体育工作面临的 主要难题。资金不足导致篮球俱乐部的设施无法正常 添置更新,也会影响到体育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很多 大学目前都没有达到学校体育经费应占教育经费比例 要求,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受整个教 育经费不足的影响,体育经费的分配相对就会降低,另 一个是管理制度的不完善,造成部分学校使用与管理 经费混乱的情况。对于课内体育活动而言,由于其经 费主要是靠教育经费划拨,经费不足的问题不是很突 出,而课外俱乐部经费不足的问题就比较严重。 3 篮球俱乐部模式发展对策 近年来,中国高校篮球俱乐部化体育教学改革的 模式取得了许多成就,得到了大学生的认可,也逐步被 俱乐部教师接纳。但是,在现有条件的实施过程中,暴 露出许多问题。基于对中国高校篮球运动俱乐部化现 状调查研究的情况下,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3.1 努力营造高校浓郁的篮球氛围 高校建立较高水平的篮球队是首当其冲的任务, 通过高水平篮球队的标杆和榜样作用,可以吸引大学 生对篮球运动的注意,扩大篮球运动在大学生中的影 响。各院校可以组织形式多样的篮球比赛,大胆接纳 各企业在高校内开展的以篮球运动为手段的广告推广 活动。在校内各个院系问举行持续时间较长的篮球联 赛,在校际间多进行篮球交流活动,设立校园篮球论 坛,通过论坛鲜明的导向功能、广泛的参与性和内在的 第7期 张子雄:高校篮球教学俱乐部化现状调查 2013年 凝聚力,潜移默化的熏陶学生。聘请优秀的篮球教师 举办篮球知识讲座,设立篮球裁判协会和球迷协会,使 篮球俱乐部的学生都成为篮球运动精神的传播者和实 践者。通过多种途径来增强校园篮球文化氛围,使篮 球精神深入人心。 3.2转变运作模式。实施课外体育有偿化服务 针对目前高校篮球俱乐部经费不足的问题,管理 部门应完善篮球俱乐部的管理制度,同时要转变其运 作模式。首先,我们要提高篮球俱乐部在高校中的地 位,加大对其经费投入。其次,课外篮球俱乐部自身要 不断谋求新的发展思路,积极引进企业投资以增强自 身造血功能。此外,还要加大对大学生的宣传力度,使 他们能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并实行课外体育有偿化服 务。 近几年,随着各高校学生规模的扩大,学校体育场 馆设施及体育经费严重不足,而大学生对体育需求的 多样化不断增加,使得高校体育的发展跟不上学生对 体育需求增长的步伐。而实行高校体育有偿化服务能 有效的缓解高校经费不足带来的压力。一方面高校篮 球俱乐部有偿化服务可以增加体育教师的收入,提高 其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弥补学校体育经费不足 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还能充分利用体育场地设置等资 源。 3.3加强篮球场馆建设,积极开发校外体育资源 各级教育部门应加大对体育基础设施资金的投 入,以缓解扩招后带来的高校体育场馆吃紧的局面。 各院校也可采用和企业联合融资修建体育场馆的办 法,加大学校和地方企业合作的力度,争取更多场馆修 建的资金支持。高校在场馆修建的规划中,要因地制 宜,避免修建那些对篮球俱乐部教学实用性不强的高 标准的篮球馆,多建一些风雨篮球场和室外篮球场,确 保其“建为所用”,让广大学生能享受到场馆改善带来 的好处,给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 为高校篮球运动俱乐部化发展提供必要的硬件支持。 另外,高校教学主管部门要在学校篮球场馆数量和质 量逐步增长的基础上,合理安排篮球场馆的使用,提高 场馆的利用率。体育管理部门要在校内篮球场馆紧缺 的情况下,积极利用校外篮球场馆资源和自然条件来 开展篮球运动,以满足学生的体育需要。 3.4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教师指导水平 高校要结合本校实际发展的需求,制定出科学合 理的、可持续的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致力于优化师资 队伍结构,切实提高一线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 针对目前高校篮球俱乐部存在指导教师专项结构不合 理的现象,加大对俱乐部指导教师的培训力度,促进指 导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是今后俱乐部指导教师培训 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可以通过培训班、进修班等形 式,采取脱产与不脱产相结合、短期和长期培训相结合 的方式,保障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提高与更新,完善知识 结构,更好地完成俱乐部的指导任务。同时,做好篮球 俱乐部教师的引进工作也是非常必要的,可以聘请外 校具有丰富指导经验、技术水平高的教师到学校进行 体育指导。 3.5积极转变教师思想观念 篮球运动俱乐部化教学模式运作的情况下,广大 学生对篮球运动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受到了大 学生的欢迎。如何解决体育教师参与俱乐部教学的态 度问题成为关键。首先,要转变体育教师的思想。明 确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引导高校体育教 师养成以最大满足并服务学生需要的观念。其次,要 培养体育教师高尚的人格素养,使这个群体成为谦虚 务实、吃苦耐劳、任劳任怨、乐于奉献的新时代的高校 教师的榜样。此外,高校教学主管部门要科学、合理的 安排俱乐部教师的工作时间,调整其工作量计算方法, 承认他们的工作成果,并适当提高其待遇,建立适宜的 激励机制,来激发篮球俱乐部教师的工作热情。 参考文献 [1]罗智勇.实施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组建体育俱乐部[J].体育 科技,2002,23(3):64—65. [2]闻扬.杜力萍.高校课余体育俱乐部的构建与实践研究 [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29(6):80—81. [3]罗达勇.汪海燕.我国普通高校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现状与研 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3):372—374. [4]王勇.张文晋.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发展现状的分析[J].广 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3:12—14. [5]陈勇.高校篮球俱乐部改革之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2,3:70—71. ・5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7.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