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职德育的几点感受
内容摘要: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是教学过程当中的重中之重,是班主任必须要完成好的任务。社会转型期的当下,德育工作更加难以开展,并且比任何非职校都难以开展工作,学生教育工作任务艰巨,做好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非常之重要,要做到理解、倾听、信任学生,也要结合生活实践,做好德育工作。
关键词:中职学校 德育 工作
中职学校是为社会培养具有专业技能,具有一技之长的技术型人才的重要基地。然而人才不仅仅要有真材实学,还要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即“要做事就要先做人”,德育是塑造“德才兼备”之人必不可少的因素。在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中,围绕学生的各种不好的行为习惯(如迟到、早退、旷课、上课睡觉、上课大声喧哗、过座位玩等)展开工作,学生之前养成的不良行为习惯又体现了他们的生活作风问题,因此学校要从学生的生活中寻找教育的基点,改良学生的生活习惯,让他们健康的成长。
一、 中职德育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什么是生活?“有生命的东西,在一个环境里生生不已的就是生活。”①陶行知曾经在他的著作中这样写道。如果用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生活的含义,狭义上来讲,生活是指人在生存期间为了维生和繁衍所必须从事的不可或缺的生计活动,它的基本内容即为衣食住行生活;广义上,是指人的各种活动,包括日常生活行动、工作、休闲、社交等职业生活、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可以说,一个人自降生到这个世界上后,他就要生活。更要经历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职业生活。
学生在学校学习,主要涉及的是校园生活和家庭生活,其中校园生活就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因为学校是社会的一个小舞台,学生们在校园中演绎着不同的社会角色。学生进入学校接受教育,就是为了在一定的年龄阶段能适应真正的社会生活和职业生活,让学生们能在家庭生活、职业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能扮演好相应的角色,活出自己不同而又有意义的人生。
赫尔巴特认为:“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2010年3月16日至17日的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会议提出“一个主题”和“两个机制”构建广东特色德育工作模式,要求中职院校要开展“明理、立志、勤学、成才”的教育活动。“明理”就是明白生活中的原理,如何做人,培养学生讲文明、讲卫生、讲礼貌,培养学生爱国之心、爱自己和他人之心、感恩之心,培养学生的诚信、尊重、助人等的美德。“立志”即树立学生的学习目标和职业理想。“勤学”是为某个目标而付诸实践。“成才”就是引导学生在将来的职业生活中要有所作为。由于中职学生纪律观念不强,对学习兴趣不大,对未来也感到迷茫,对自己来学校学习的目的也不明确。“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生活,要了解学生为什么会迷茫、不开心,为什么会对生活无所谓。所以班主任培养学生要从学生的生活去体验,再到学生的生活中去寻找着手点感化学生,引导学生走上正常的生活轨道上来,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健康的生活,就是健康的教育”,学校要尽力使学生过上一个健康的生活。
二、 中职德育工作的效果靠启发感化,也靠倾听理解。
没有一种教育活动是不需要教育方法的。《孟子集注》中言:“事必有法,然后看成。师舍是则无以教,弟子舍是则无以学。”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在育人的过程中,能不假思索的将各种德育方法应用到实际中去。
在育人的过程中,班主任要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用启发的方法感化学学生。《论语.述而》中记载:“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朱熹注解说:“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意。”在中职学生的德育工作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能力,而让学生有所领悟。目前,很多的中职学生家庭生活条件变好了,在家中受宠,不肯吃苦,不团结,集体荣誉感较差,有的甚至表现出自私和不顾他人感受的行为,行为相当散漫,不讲文明礼貌,也不讲卫生,更没有爱护公共设施的心里,叛逆心理极强,很容易犯错。
当学生犯错误时,作为班主任不能用白纸黑字的班规和学生手册上的规章制度来强硬地学生的行为,这样往往会适得其反,更容易刺激学生走上激烈反抗的道路,使学生与教师发生冲突,导致学生骂老师,恐吓教师的现象出现。如在前一个月有一个班的学生在晚寝的时候在宿舍大声喧哗,欢快的跳舞,引起楼下学生的投诉。班主任为了制止这样的不文明行为,采取了强硬的措施,甚至要开除学生,结果学生在聊天工具上用语言恶意中伤班主任,使班主任受到严重的心里打击。后来通过学校领导的教育,通过讲道理,摆事实,举例子,给学生一次改正的机会,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心里有所领悟,行为有所改善。
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不要急着去惩罚学生的行为,想想学生是在何种情况下犯下的错误,做到理解学生。在一次晚修课上,一名学生会成员问全班学生:“你们喜欢什么样的教师?”我听到一句最响亮的话;“理解我们的老师”,我的心里有所触发,让我想起了亲手经历的一个学生,她刚进校园的时候本来是一个害羞的小姑娘,见到一群男生头都不敢抬起来。经过一年,她变的大胆、活泼和开放,她的所作所为让我吃惊,如不准时上课,上课手机频繁响起,情绪不稳定,时而开怀大笑,时而破口大骂。通过与这位学生聊天,听听她最近发生的事。原来她恋爱了。我没有禁止她恋爱,只是问她恋爱好不好,她说可以分享快乐,可以排除烦恼。我静静地听着,时而对她们的恋爱生活露出会心一笑,真是个情窦初开的女孩。所以我只跟她说要好好学习和好好恋爱,因为对恋爱中的学生说再多恋
爱不好,她们是不会相信的,于是我借助了一部比较感人的电影——《山楂树之恋》来感化学生,看后,我让学生发表感受,并交代学生写一篇观后感。这位恋爱的学生写道:“我应该合理分配好学习和恋爱的时间,珍惜父母让我上学的机会,在异性交往中做到自尊自爱。” 之后这位学生很少迟到,这是一种没有语言的教育,学生在电影中得到了自我教育。
三、 中职德育工作的开展要相信自己,要相信学生。
德育工作是一个千古难题,但不管在哪一个时代,班主任都不能知难而退忘了育人的理念,职校更是如此。“修处事美德,习一技之长”,这是我们学校的校训,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人才是我们的目标。作为一位班主任应时刻记住学校定的办学理念,为自己树立育人的目标。
班主任要改善学生的不良习惯,首先要对自己充满信心,如果说一个班主任遇到一个调皮捣蛋的学生就心灰意冷,感叹新一代的不争气,那么这样的班主任永远不能做好班主任工作。有句话说“不绝望,就有希望。”面对再困难的学生,班主任都要给自己加油,用自信去启发学生的心灵。
其次,德育工作要取得成效,还要相信学生善良的本性。虽然有的学生平时调皮捣蛋,班主任伤了脑筋。但班主任也还要相信学生是有良心的,总有一天会发现生活中的美与丑。曾经有一个学生,性格活泼开朗,敢说敢做。但有一点让科任老师和学生难于忍受的是她总是在上课的时候接听电话,电话铃声扰乱了安静的课堂,跟她三番五次的劝说,都不见效,于是在一个电话响起的课堂上,我在前班面前当面批评她,事后,她给我写了一封信,她先跟我说对不起,也说了自己的难处,她说她知道自己这样做很不好,但是自己控制不住自己,最后要我相信她,她会改过自信,做老师眼里的乖学生,请我给她一次改正的机会。我也给她回信,说了一些鼓励和建议话,她也欣然的接受了。后来我去课室经常提醒
她做一些事情,她的情况慢慢地有所改善,最后我让她做本班的班长,她也欣然的接受了。我想这就是相信的力量,让我转变了一些不良的现象。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项重大的任务,德育更是一项艰巨的工程。我们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难题,有时候会让人伤心、失望。尽管如此,我们都还应该走进学生的生活,想方设法感化学生,相信一切可以相信的力量,改善学生,让学生成为有德、有才的职业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