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管理】 数学课堂中如何展示教师语言的魅力 孙开国 (江苏省洪泽县新区中学,江苏洪泽211706) 摘要:数学课堂上教师的语言是一门学问,如何展示教师的语言魅力,涉及到师生之间的对接沟通,直接影响 着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劣。教师的语言要富有激情、通俗易懂、风趣幽默、精蜘洽"3、亲和 -激励,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学习数学,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师语言;魅力 课堂教学的语言虽然具有共同的特征和要求,但 各学科的教学也有自身的语言要求和规范。教学语言 是一门艺术,它不单是在语文课上可以得到淋漓尽致 的发挥,在数学课上,它同样能锦上添花、拨开迷雾,其 作用是不可小觑的。一个数学教师的语言,如果能真 不上,会产生自卑情绪;速度太慢,易使学生感到沉闷、 厌烦。有的教学内容对声音的轻重节奏有特别的要求。 二、语言要通俗易懂。体现轻松感 教师的语言要通俗易懂。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 无论是组织教学还是转述,都是为了让学生领悟,因此 要尽量避免使用学生难以理解的词语,使学生听起来 实、亲切、轻松、自然、幽默风趣、富有感染力,对于调动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高课堂效率一定会产生积极的 作用。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教学方 法,却忽视了锤炼自己的课堂语言,而事实上教师的语 言有魅力,学生才喜欢听。因此,要构建高效的数学教 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必须重视数学课堂语言 的锤炼,充分展示自己语言的魅力。 一有轻松感。譬如:在教学解不等式2+ >4时,解集为 .) >3,教师给学生的解释就有多种情况:①原不等式的 解集就是大于3的一个集合;②原不等式的解集就是大 于3的实数集合;③原不等式的解集就是大于3的所有 实数;④原不等式的解集就是大于3的实数范围。显然, 有很多学生对“集合”这个词语不理解或者理解模糊, 听起来就感到吃力。再如对“圆”描述:①到定点距离等 于定长的点的集合;②到定点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 迹;③到定点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组成的一个队伍;④以 个定点为圆心,一个固定的长度为半径画出的一个 图形。当然,在对知识准确描述的前提下,还要结合本 一、语言要富有激情,体现感染力 .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是否具有激情,还要看教师 本人对事业是否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对学生是否发 自内心的热爱和是否具有自觉提高自身教学语言艺术 的恒心。教学语言是师生双方传递信息和交流思想感 情的通道,亲切、感人、富有激情的语言能使学生保持 积极、舒畅的学习心境,能唤起学生的热情,具有强烈 的感染力,从而产生不可低估的力量。当然教学语言要 富有激情,还要注意语言的节奏,包含语言的强弱、速 度、停顿。教师声音要适度,声音太高太尖,会刺耳;声 音太低、轻声细语会催人入睡。速度太快,学生思维跟 -班学生的自身基础。教师的语言要平易浅显,要适应本 班学生语言的接受能力和语言习惯,要深入浅出地阐 明教材的内容,树立学生的听众意识。教师要善于用学 生的语言转述数学语言和某些教学用语,要接近学生 的语言习惯,让学生轻松感悟,领会知识。数学教师语 +一+一+一+-+一+-+-+一+-+-+一十一+”+一+-+ +“+-+一+一+-+一+-+-+-+-+一+一+ + 体验规则的公正和互惠。我就这样让学生在明确规则 的基础上,机智地将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 们在协商和碰撞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并在每 次的争执中,获得有益的经验,不断督促强化他们积 极的行为。 一学生会产生一种内在的行为标准,更喜欢做自己认为 是对的、会被他人接受的行为,而不愿做自己认为是不 对的、会被他人拒绝的行为。这种评价标准主要是在观 察的基础上形成的,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有意 识地、全面地观察了解,及时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长处 和不足,多给学生提供自我评价的机会,如活动区玩完 后、绘画之后或做操之后,都可以问问学生:“你玩得怎 么样7.”“你画得好吗?”“今天做操你表现怎样?”等问 题,以后可以进一步提问:“你画画得哪儿好?怎么好? 哪儿不好?怎样改就好了?”“你在活动区中的游戏玩得 四、自我评价 学生的发展潜力很大,可塑性强,但认识问题能力 有限,自我评价能力较低,对自己的评价难以把握。这 就好比照镜子,学生从“镜子”里照出了自己美好的形 象,就会增强自信和自尊;反之就会自卑,做出消极的 自我暗示和评价。因此,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积 极、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 在社会化的过程中,由于某种行为经常受到他人 的认可或排斥,就会认可或拒绝这种行为,久而久之, 好吗?为什么?”逐步引导学生向细致的评价发展,使他 们对自己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不断肯定自己的积极 行为,让学生接受积极的行为评价标准。 116— 【观察与思考】 提高免疫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性的几点策略 王勤 (苏州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与生物科学学院,江苏苏州 215123) 摘要:免疫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枯燥而抽象的内容往往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本文探讨了在免疫学 教学中通过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免疫学;教学;积极性 免疫学是重要的医学基础学科之一,几乎是每一 个医学相关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课。但是,免疫学也一 直是学生感到很吃力的一门课,因为其研究的对象大 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分子,各种免疫分子以及免疫调 节分子之间又存在着非常复杂的相互作用,名词、英语 缩略语众多,繁杂的内容和抽象的理论概念致使学生 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无味、难懂、难记,最终失去学 习兴趣。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具体丰富 的实例把免疫学的概况、发展历史,特别是该学科在生 命科学和医学领域中的重要性介绍给学生。免疫学历 史非常悠久,中国是免疫学的发源地,早在公元l6世纪 已使用人痘苗预防天花,这对后来牛痘苗的应用奠定 了基础。免疫学的发展非常迅速,世界上已有许多科学 家因在这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而获得了诺贝尔医学 和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值得每一个免疫学老 师探讨的问题。 一奖,在讲解的同时可补充一些关于这些科学家以及他 们成果的历史故事和背景知识。在介绍免疫学与其他 学科关系时,可突出免疫学对其他学科发展的重要性, 特别是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目前,许多疾病如传染 病、肿瘤等的诊断都是利用了免疫学的方法,而且免疫 学更是应用到了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等难治性疾病 的的治疗中,让更多患者有了治愈的可能。通过对这些 、重视第一堂课,让学生了解免疫学的重要性 绪论是整个免疫学教学的开端,在这第一堂课中 如果能调动起学生对免疫学的兴趣将为今后的教学奠 定良好的基础。因此,首堂课应该引起教师充分的关 t-一—十一・・十・・十 +”+“-4-一+--4 ̄-十”+”-#-・.-q--一-q--“+”+”+“+”-4-”-4-“+“+”+“+“十・・+-H'-一H-一H-一+“+一—-卜一+”十”+*+一+一+一+一-- 一n—卜一—-+一一十一十 十一+・ 言的通俗,还应包括打比方、举实例,对一些抽象的、较 深的知识点,教师可以通过灵活的打比方,例举生活的 事例,降低知识推进的难度,使学生轻松领悟新知识。 三、语言要风趣幽默,体现融洽度 教师的语言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用风趣、幽 什么样的亲戚关系。学生听了感到很好奇,注意力也就 集中了。 四、语言要精炼恰当,体现准确性 默的语言,激励、唤醒、鼓励学生,使师生感情融洽,课 堂气氛愉悦,使他们感到“读书乐”而“乐于学”,从而吸 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前苏联教育 学家斯维洛夫说:“教育家最主要的第一位助手是幽 默。”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运用幽默的语言,幽默是教 学的得力助手,幽默可以使课堂气氛和谐、活跃、融洽; 幽默可以使教学化难为易;幽默可以使师生心灵对接 沟通。因此,数学教师要广采博闻,和教材密切联系的 数学教学的语言不仅要简明,更要精炼恰当,注意 准确性。数学的每一个知识都是明确的,是就是,非就 非,绝不含糊。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涉及到对数学 知识的描述时,要注意许多约定俗成的语言,教师切不 可忽视这些细节。比如,数学上常见的“约等于”,就不 能说成“可能是”、“大概”、“差不多”、“基本上”等。学生 在领悟知识的同时,也感受着教师的语言,有时候教师 的一个小小的口误,可能造成学生对知识的误解。因 此,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必须做到语言精炼恰当。 五、语言要亲和激励,体现励志性 在数学教学中,提问学生回答问题、到前面板演、 做练习等是经常的事,学生的答案不够准确,或者错了 也时有发生,老师要给学生做必要的语言评价,这种评 价语言应亲和适度,不应讽刺,挖苦学生;应富有激励 机制,激发学生再去思考;应是催化剂,鼓励全班学生 奋发向上。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数学学而不厌,学而 不难,乐学其中。 笑话、故事、顺口溜、俗语、歇后语等均可引入课堂、以 塑造形象,创造气氛,增进师生融洽度,让学生感到数 学知识新奇多趣、数学知识溶于生活每个方面、数学知 识易于理解,从而吸引学生认真听讲。有些数学知识比 较抽象,在教学过程中,适时穿插一些幽默、生动的小 例子,可以及时调节课堂气氛,和谐师生关系,而且有 助于知识的学习。比如,在利用二次函数图像教学二次 函数y=ax +bx+c、一元二次方程似 +bx+c=0和不等式 ax +bx+c>0(或<0)三者关系时,上课一开始,我直 总之,数学课的语言是值得研究的一门艺术,幽默 诙谐的老师,气氛轻松的课堂,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 作为从事数学教学的教师,要像主持人在舞台上处理 台词一样,充分展示自己的语言魅力。 接给学生讲,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和不等式是很重 要的亲戚关系,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掌握它们之间是 一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