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养生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建南广铁路某隧道施工测量实施方案

新建南广铁路某隧道施工测量实施方案

来源:华佗养生网
 新建铁路南广XXXX标

xxx隧道施工测量实施方案

编 制: 复 核: 审 核: 审 批:

二0一0年 07 月 25 日

(一 )、工程概况

南广铁路xxx隧道位于云浮云城区,进口位于都杨镇,出口位于思劳镇,隧道全长12208m。

隧道出口段位于曲线上,左线曲线半径R=5500,曲线长4269.456m,有线曲线半径R=5504.6m,曲线长4272.674,;其余位于直线上。

隧道内纵坡为人字坡,变坡点里程为IDK359+910,进口坡度分别为5‰,坡长7910m,出口段坡度为-4‰,坡长为4388m。 左线平曲线要素表 桩点名称 里程桩号 坐标 X(N) Y(E) 485723.8761 486135.7828 487723.2336 4040.9934 4311.5605 直缓点(ZH) IDK360+524.0 2547683.8062 缓圆点(HY) IDK360+944.0 2547765.7231 曲中点(QZ) IDK362+659.368 2548395.4472 圆缓点(YH) IDK3+374.096 2549481.7535 缓直点(HZ) IDK3+794.096 2549802.9554 (二 )、施工工序流程

一、主要测量工作及仪器配置 ①、平面控制测量 ②、高程控制测量

③、放样洞内开挖断面、钢支撑定位 ④、放样衬砌断面 ⑤、贯通测量

复测及控制测量使用测量仪器表 序号 1 2 3 仪器名称 双频GPS 全站仪 水准仪 规格型号 RTKGPS1230 徕卡TCR402 苏光DS3 单位 台 套 台 数量 3 1 1 备 注 5+1ppm 2″2+2ppm 1㎜ 二、测量人员配备及分工 处工程部设精测队,隧道工区设测量组,综合素质能达到胜任隧道工程的控制测量和隧道放样的水平。精测队和工区测量组实行队(组)长负责,精测队负责对隧道工区施工测量工作进行指导,测量组长为隧道施工及时提供定位和服务。

我公司实行三级复合制度,平面测量和导线点的布控由公司精测队完成,并按开挖进度情况进行复检,处精测队负责测量组测量过程的监督和测量成果的复核,随时做到监控测量,测量组在测量时加强自检自核。

(三)、主要测量工作及内容:

①、平面控制测设

隧道平面控制测量的任务主要是保证隧道的精度和正确的贯通,并定出施工中线。

1)、洞口投点测设

施工时通过洞外精测点,引进洞内采用双导线布置形成闭合导线,采用全站仪、精密水准仪等测量仪器,精确控制隧道中线。

洞口导线点位埋设使用Φ22钢筋(钢筋顶上刻十字线)埋于洞口附近坚固稳定的地面上,并用混凝土固定桩位,点与点之间通视良好。点位布置完毕后,利用设计院交接的导线网点GPS点(已知)作基准点,使用全站仪引测附合导线上各点的坐标值(并经平差),使用精密水准仪从高等级的2个BM点测定导线上各点的高程(并经平差)。水平角的观测正倒镜六个测回中误差≤±2.5″,每条附合导线长度必须往返观测各三次读数,在允许值内取均值,导线全长闭合差≤±1/30000。 2)、洞内导线测量

隧道洞内导线控制测量在洞外控制测量的基础上,结合洞内施工特点布设导线,以洞口投点为起始点,沿中线布设,形成导线环。导线边长根据测量设计的要求并考虑实际通视条件,选择长边布设。导线点布设在施工干扰小、稳固可靠的地方。

由洞外向洞内的测角、测距工作,在夜晚或阴天进行,洞内的测角测距,在测回间采用仪器和觇标多次置中的方法,并采用双照准法(两次照准、两次读数)观测。照准的目标应有足够的明亮度。并保证仪器和反射镜面无水雾。 洞内导线平差,采用条件平差或间接平差,也可采用近似平差。洞内导线的坐标和方位角,必须依据洞外控制点的坐标和方位角进行传算。

②、高程控制 高程控制点的布设是利用平面控制点的埋石,如特殊需要时进行加密,其布置形式也为附和水准线路。精密水准点的复测按四等水准控制。观测精度符合偶然误差±2mm,全中误差±4mm,往返闭合差≤±8(L为往返测段路线段长,以km计)。两次观测误差超限时重测。当重测结果与原测成果比较不超过限值时,取三次成果的平均值。

洞内高程必须由洞外高程控制点传算。每隔100~150米设立一对高程控制点。洞内高程采用水准仪进行往返观测。并定期进行复测。 ③、放样洞内开挖断面、钢拱架定位

隧道开挖采用全站仪进行中线放样测量。开挖面至预计贯通面100米时,开挖断面可适当加宽(加宽值不超过隧道横向贯通误差限差的一半。初期支护完成后,采用断面检测仪对开挖断面进行检查,发现欠挖后及时报与施工班组处理。仰拱断面由设计高程线每隔0.5m(自中线向左右)向下量出开挖深度。 ④、放样衬砌断面

隧道台车就位前,必须对衬砌段进行中线放样和高程测定。并标注特殊部位的高程位置。隧道衬砌施工完成后,必须对衬砌段进行中线放样和高程复合,并复测出衬砌后的净空断面。 ⑤、贯通误差的测定及调整

为确保施工进度和改善施工环境,项目部采用进出口两方相向掘进,贯通点设在施工环境良好的一方,以该点的理论坐标为贯通点,由两端导线分别测量该点坐标,测量该点横向贯通误差、纵向贯通误差、水平角求算方位角贯通误差和高程贯通误差。

隧道贯通误差

式中:

m外—控制网误差对横向贯通误差影响值; m1—由进口计算的影响值; m2—由出口计算的影响值;

mβ—由控制点放设中线时理论高度中误差;

隧道贯通后,中线和高程的实际贯通误差,应在未衬砌地段调整,调线地段的开挖和衬砌,均应以调整后的中线和高程进行放样。因本隧道贯通面处于直线段,因此中线采用折线法调整并符合《测规》表4 .9.3的规定。 通过导线测得的贯通误差按下述要求调整:

(1)、方位角贯通误差分配在未衬砌地段的导线角上; (2)、计算贯通点坐标闭合差;

(3)、坐标闭合差在调线地段导线上,按边长比例分配,闭合差很小时按坐标平差处理;

(4)、采用调整后的导线坐标作为未衬砌地段中线放样的依据。 高程贯通误差在规定的贯通误差限差之内时,按下列方法调整: (1)、由两端测得的贯通点高程,取平均值作为调整后的高程;

(2)、按高程贯通误差的一半,分别在两端未衬砌地段的高程点上按路线长度的比例调整;

(3)、以调整后的高程,作为未衬砌地段高程放样的依据。

(四)、竣工测量

隧道竣工后,在中线复测的基础上埋设永久中线点。在直线上每200米设一个,曲线上按曲线五大桩埋设。永久中线点设立后在隧道边墙上绘出符合《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五)、 测量资料管理

测量放样的依据是施工图纸及相关规范,要求使用的图纸及规范必须盖“受控”章,确保其有效。对工程所用测量资料加以分类存档,并按要求进行管理。所有原始测量数据必须在现场用铅笔记录在规定的测量手簿内,记录数据字迹应端正、整齐、清楚,不得更改、擦改、转抄。每次施测前应在室内做好测量资料计算,同时将施工过程、测量方法及要求对测量人员交底。

测量资料必须由一人计算,另一人复核签认后才能用于现场测量放样。所有现场测量原始记录,必须将观测者、记录者、复核者记录清楚且须是各岗位操作人员自己签名。中线施工放样记录必须用经纬仪簿记录,各项内容应填写清楚。水平高程施工放样记录必须用水准仪簿记录,记录中各项内容应填写清楚、完整。

(六)、 注意事项

严格按规程办事,遇到超限时要认真检查,不合规范要求及时返工。 测量组人员团结配合,保持测量人员的相对稳定。

制定仪器维修和保养制度及周检计划,加强仪器的维修和保养工作,保持其良好状态,按时送检。

专人负责对桩点的保护,注意防止桩点沉降、偏移并定期复核,有偏差时及时调整。

观测和计算结果必须做到记录真实,注记明确,计算清楚,格式统一,装订成册和长期保管。

一切原始观测记录和记事项目必须在现场记录清楚,不得涂改,不得凭记忆补记,手簿必须填明页次,注明观测人、记录人、计算人、复核人、观测日期、起始时间、气象条件、使用的仪器和觇标的类型,并详细记录观测时的特殊情况。因超限划去的观测记录应注明原因。未经复核和检算的资料严禁使用。

(七)、 测量质量的保证措施

执行现行有关测量技术规范,保证各项测量成果的精度和可靠性。 定期组织测量人员与相邻施工单位共同进行洞内外控制点联测,保证控制点的准确性。

认真审核用于测量的图纸资料,复测后方可使用,抄录数据资料,必须仔细核对,且须经第二人核对。

各种测量的原始记录,必须在现场同步完成,严禁事后补记补绘,原始资料不允许涂改,不合格时,应当补测或重测。

测量的外业作业必须采取多测回观测,并形成合格检核条件;内业工作,坚持两组平行计算和相互校核。

重要的定位和放样,必须采用不同的测量方法或测量环境下进行。

利用已知点(包括控制点、方向点、高程点)必须坚持先检测后用的原则,即已知点检测无误或合格时才能利用。

(八)、测量工作安全措施

洞内施工复杂,因此做好测量工作安全措施十分重要,保证测量人员及测量仪器的安全是做好测量工作的前提条件。为此制定以下措施:

1、测量组人员认真学习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严格执行相关安全规定。 2、进入施工现场作业时配戴好安全帽。

3、作业过程头脑灵活,选择合理的点位尽量避免在车流当中测量作业。 4、测量人员不得随意离开仪器,防止仪器被车辆行人撞损坏或造成返工。 5、作业过程,路人和车辆会产生很多的通视影响,测量人员在施测过程中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和耐心,认真做到规范操作,避免和行人发生争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7.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