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经验浅谈
作者:方国霖
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年第11期
[摘要]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对解决农村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做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加强领导、健全机构是前提,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是基础,稳定和优化农村集体委托代理会计队伍是保证,强化监管是关键。 [关键词]农村;“三资”;管理 [中图分类号]302.6 [文献标识码]B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资产、资源的管理,其管理是否到位直接关系到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农村和谐稳定发展。随着集体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农村集体资金往来多元化、资产利用多样化、资源开发产业化、资本收益化的趋势明显,对加强“三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从事农村“三资”管理工作二十多年,总结了一些“三资”管理方面的经验,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1 加强领导、健全机构是做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前提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离不开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基层乡镇要成立以行政副为组长的“三资”管理领导小组,村集体有重大的“三资”管理事项必须事先经镇“三资”管理领导小组研究同意;同时设立农村集体“三资”会计委托代理中心、招投标委托中心、监管中心,处理日常的“三资”管理和账前审核工作,明确管理职责和程序,各项制度上墙,保证各中心人员能够相互配合、积极有效地开展工作。
2 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是做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基础
当前,各地大都制定了适合本地区的财务管理制度,如福建省福清市先后转发或制定了《福建省村集体财务管理条例》、《福清市村集体财务管理制度》、《关于加强农村集体存款资金管理的通知》等相关文件,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提供了依据。村镇两级组织要及时认真学习并贯彻执行,在此基础上制定详细完善的农村集体财务收支报账流程、资产资源处置流程、实施工程建设项目流程、收款票据领用及核销流程、村集体重大财务事项报告制度、村集体决定财务事项会议记录制度、工程竣工验收制度等,从而做到每个环节都有约束力,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有章可循。
3 稳定和优化农村集体委托代理会计队伍是做好农村“三资“管理的保证 农村集体代理会计的业务水平和待遇问题是“三资”管理的重要环节。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是合理配备代理会计人数。按照每5个村配备一名代理会计,采取考试和考评相结合的办法向社会公开招考。规定代理会计必须持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经管干部和村报账员不得兼职代理会计。
二是加强业务培训。每年组织1~2期 培训班对代理会计和村报账员进行业务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围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规定、招投标流程实务操作、财务收支报账流程实务操作、“三资”网络监管系统功能及操作流程、“三资”典型案件等,不断提升他们的业务素质。 三是强化业务考评。每半年对代理会计业务进行一次考评,考评内容主要有台账登记、票据管理、银行存款管理、会计核算、会计监督、报表报送等,考评等次分为合格、不合格。年度内有一次考评不合格的,给予警告,年度内两次考评等次均为不合格的,予以解聘;其次,保障代理会计福利待遇。代理会计工资待遇由基础工资和绩效工资组成,经费由市、镇财政各承担50%;绩效工资标准由镇考评后在年终一次性发放,经费由镇财政负担;年度内两次考评等次均为合格的,绩效工资全额发放,年度内有一次考评等次为不合格的,绩效工资减半,年度内两次考评等次均为不合格的,无绩效工资。 4 强化监管是做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关键 4.1 加强村级财务账前审核工作
村财收支凭证须经镇经管部门账前审核并加盖“账前审核专用章”,镇经管部门对审核结果出具“账前审核结果报告单”,代理会计将“账前审核结果报告单”的扫描图片上传至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系统并录入相关数据内容后方可进行账务处理。 4.2 建设信息化管理平台,建立便捷的“三资”网络监管机制
一是建立规范明晰的台帐管理机制。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对农村集体“三资”情况进行专项清查登记,全面摸清底数,切实明晰产权,理顺债权债务关系,做到账目清、底子明;二是建立现代便捷的“三资”网络管理机制。在农村财务计算机网络监管系统中增加资产管理、资源管理、综合管理、工程建设管理模块,全面实行网络台账管理。将所有的村集体固定资产、资源性资产、资产资源经营合同、工程建设管理的内容输入农村财务计算机网络监管系统中,并且将村集体重大财务事项报告单、村集体决定财务事项会议记录单、合同、招投标材料等档案资料进行图片扫描并上传到农村财务计算机网络监管系统,从而实现对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进行全方位监控。
4.3 规范农村集体银行存款和现金管理工作
一是清理不规范的银行存款。当前有部分村集体存款资金管理存在无序现象,给村集体资金管理安全留下极大隐患。因此,要严格规范村集体存款户头,保证村集体银行存款账户的稳定性,做到一村设立一个基本存款账户,银行存款账户须有村委公章或财务专用章、村主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代理会计、报账员等4枚印鉴,并分别保管。同时对银行存款进行清理,将所有的非基本户存款全部转存到基本户,确保集体资金安全。
二是加强库存现金监管。经管部门通过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系统对各村库存现金进行实时网络监管,对账面“现金”超限额的村不予记账,须通过上一级经管部门审核授权后方可进行记账。
4.4 规范村集体资产资源及工程建设管理工作
在村集体资产资源承包、拍卖、转让及工程建设等过程中,要本着“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实行民主决策。村集体处置资产、资源以及重大财务事项必须事先经村民代表会议通过并报镇“三资”管理领导小组研究同意后方可执行。村集体要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村务公开栏等形式进行公告,实现阳光作业,杜绝暗箱操作,从而有效防止村集体资产流失。 4.5 加强村级财务公开工作
村集体每月定期将代理会计提供的财务公开表、银行存款日记账和村报账员提供的现金日记账等资料,经村财务负责人和村务监督委员会财务监督小组长签名(盖章)后,在村务公开栏上张榜公布并进行拍照留底,并由代理会计和村报账员留底备案。代理会计将财务公开表、银行存款日记账、现金日记账、公开照片的图片等相关资料进行扫描并上传至农村集体“三资”网络监管系统,实现对村级财务公开全面监管。 5 结束语
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工作,事关农村稳定、农业发展,从到地方都高度重视,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当前,此项工作仍处在探索实践阶段,总体水平还不高,还有许多不足。各级,尤其是基层乡镇要立足本地实际、认真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三资”管理实施方案,规范管理、有效监督,使村级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等管理工作步入制度化、程序化轨道,进一步推动乡镇农村基层社会和谐稳定与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智杰.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探析[N].发展导报,2015-12-25.
[2] 李梦茹.加强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工作对策探析[J].广西农学报,2011,26(2):93-95.
[3] 史成斌.严格监管是做好“三资”管理工作的关键[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6):15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