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
第一课时
一、课程介绍:
本课程是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通过阐述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理论、一般规律和基本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全面的了解小学语文课程,并具备小学语文基本的教育教学知识和能力,形成初步的教研能力和教师的角色意识。
第一章教师专业发展与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
学习目标
语文教师要重新认识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迎接新课程的挑战
课改依赖于语文教师提升专业素养,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也只能在课改过程中提升
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词:基本功→新理念→会设计→善操作
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措施:坚持开展基本功训练:加强教学反思:转变教研和培训方式:改革教师管理策略。
主要内容:
第一节新课程对语文教师素质的挑战
1、语文教师如何面对新课程
A要对这次课改的意义有充分的认识
B要打消对课改的顾虑
C教师要充分利用自己所拥有的空间和权力,勇于改革,努力创新,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2、新课程需要语文教师什么样的素养
A教学基本功
B教学理念(举例:明确新课程教学的价值取向,深化对教学过程的理解,加强对学生的关注,自觉转化教师角色,最好还能有自己的教学思想,有的见解,创新思路。)
C教学设计能力
D课堂操作能力
第二节语文教师怎样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一)坚持开展教师基本功训练
(二)加强教学反思(教师可通过写教学后记、教学日志、做案例分析、做课例录像分析、同事之间指导讨论等方式)
(三)转变教研和培训方式(举例传统的教研方式和提倡的教研方式的对比,如抽象的课题研究,老套的课题,提倡如围绕课例、针对问题、结合案例等方式)
(四)改革教师管理策略
第二课时
第二章语文课程的性质、理念和目标
学习目标
一、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语文课程的性质、理念和目标
二、知道在教学中如何体现语文课程的性质、理念和目标
三、高度重视对学生的关注,树立起新的学生观和教学观
主要内容:
第一节语文课程的性质、理念和目标
一.对语文课程性质、理念和目标的基本认识
1、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理念(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阅读写作口语等能力)
3、三维目标是语文课程目标(包括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
二、语文课程性质、理念和目标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在教学中如何体现语文课程的性质、理念和目标
1.语文训练问题
2.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问题
3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问题
4.基础与创新的问题
5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的问题
6语文课程的开放性问题
第二节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和教学观
一、学生是什么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关注学生的发展
2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是:学生是人,是独特的人,是发展的人
3.在教学中如何落实对学生的关注:从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的策略要围绕学生、教育策略
二、教学是什么
1传统教学过程观和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过程观
如苏联凯洛夫的“三中心论”教师、教科书、课堂
新课程倡导的是“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2.怎样有效的进行师生互动
A教师要从心底里尊重和信任学生,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时间、空间和情景,敢于放手,善于组织,并相机进行启发、示范、指导
B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学习的起点,并从学生学的角度出发进行教学设计。
C要将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和全班交流结合起来
D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审时度势,随即应变。
第三课时----第四课时
第三章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
学习目标:
(一)树立新课程倡导的教材观,掌握理解和运用新教材的策略理解师生合作备课的意义和实施方法
(二)明确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知道如何按照新课程的理念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
(三)了解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教师角色转化的策略、动态生成的策略教学交往的策略、课堂管理的策略),知道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操作水平
第一节小学语文新课程实验教材的学习与运用
主要内容:
一、新课程倡导的教材观
1从教材与教科书的关系看,提倡广义的教材看
2.从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的关系看,提倡“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3.从教材与教学的关系看,提倡把教材作文教学的基本凭借
4.从教材扮演的角色看,提倡“教本”与“学本”的统一
二、对小学语文新课程实验教材的理解和运用
1自主阅读和利用教参结合
2.整体把握和细节分析结合
3.理解教材和运用教材结合
第二节师生合作备课
一、为什么要进行师生合作备课
二、怎样进行师生合作备课
1.就合作的形式说,可以是教师与全班学生合作,或者与小组同学合作,也可以与个别学生合作
2.就学生参与程度说,可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也可师生不分主次。
3.就备课内容说,包括钻研教材,确定目标,搜集资料等
第三节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确定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1教学目标设计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A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活动具有盲目性和随意性
B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但目标的确定带有盲目性
C教学目标不全面
D教学目标太笼统,不够具体,也不好检验
E教学过程设计没有回应、落实教学目标
2确定教学目标的要求
明确一全面一具体一符合实际一具有弹性一表述恰当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
1.不要把教学内容混同于教材内容
2.教学内容的难度要适当
3.教学内容的容量要适当
4.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要放在突出位置,并预留充足的时间
第四节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环节的组织
一、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1选择教学方法的态度和策略
2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教学日标、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教学组织形式、教师素质构成特点和教学风格、教学条件
二、学习方式的选择与运用
自主、合作、探究三种方式
三、教学媒体的选择和运用
1现代媒体和传统媒体优化组合
2处理好语言训练和直观教具的关系
3讲究目的性和实效性
4.与学科教学整合在一起
四、作业的设计
设计必要的基础训练,更多设计创新性、趣味性、实践性、开发性,差异性业
五、教学环节的组织
1班级授课组织和个别化教学组织
2同步学习、分组学习、个别学习
六、教案的编写
1教案应具有弹性和灵活性
2.教案要根据需要确定详略
3教案的书写格式应该有利于师生互动
第五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教师角色转换的策略
1教师要做学生的学习伙伴
2教师要肩负起促进学生学习的责任
3.教师要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职责
二、动态生成的策略
1.做好预设
2关注学生
3善于应变
4逐步放
三、教学交往的策略相互尊重、双方主动、多向互动、协调一致、心态良好
四、课堂管理的策略
1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与规则意识,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
2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优化课堂管理
3.通过优化教学设计来优化课堂管理
4通过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优化课堂管理
5合理运用表扬与奖励、批评与惩罚等手段
6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优化课堂管理
第五课时一第六课时
第四章小学识字与写字教学
明确《标准》中汉语拼音、识字、写字的目标,并能在教学中准确把握这些目标
了解你所用版本教材中汉语拼音和识字写字教材的特点
知道如何在汉语拼音教学中开展活动和游戏教学
掌握小学识字与写字教学的策略
主要内容:
第一节汉语拼音教学
一、在汉语拼音教学中要重点注意以下问题
1加强整合
2. 多采用活动和游戏的万式
第二节小学识字与写字的教学目标及教材特点
一、小学识字与写字的教学目标
总目标: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二、对识字与写字目标的把握
1.重视三维目标的整合
2体现学习目标的阶段性和连续性
3.明确“多认少写”的指导思想和“认识”、“学会”两种目标
三、新课程识字教材的特点
A采用多种识字途径
B综合运用多种识字方法
C单编的识字教材形式多样,内涵丰富
D重视探究发现汉字规律,培养识字能力
第三节小学识字与写字教学的策略
一、小学识字教学的策略
1根据“认识”和“学会”两种要求,采取相应的教学思路
2根据教材特点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思路
3灵活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识字:借助拼音识字、利用图画或直观教具识字、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在活动和游戏中识字、结合生活经验识字
4重视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5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方式巩固识字
6对识字量的要求具有弹性和灵活性
二、小学写字教学的策略
1准确把握写字教学的目标、要求
2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3不要把写字仅仅当成一项作业
4全面落实“学会”的要求
5重视引导学生观察汉字,发现字形的规律
6尽量在语言环境中练习写字,注意在实际应用中练习写字
7加强集体示范指导和个别化示范指导,重视写字展示,交流和相互欣赏
8重视写字姿势和习惯的养成9
科学安排写字时间和写字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