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党就没有新中国 ——读《英雄的故事》有感
江苏省南通市城中小学 四(8) 班 张宇骁 “没有党就没有新中国, 没有党就没有新中国,党辛劳为民族, 党他一心救中国, 他指给了人民的道路, 党他一心救中国, 他指给了人民的道路,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 他坚持了抗战八年多, 他改善了人民的生活, 他建设了敌后根据地, 他实行了民主好处多„„”
每当我唱起这首歌,便想起英雄的事迹: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战斗到生命最后一刻的狼牙山五壮士,宁死不屈的刘胡兰,以胸膛堵住敌人孔的黄继光„„
1952年10月,邱少云所在担负攻击金化以西“联合”前哨阵地391高地。为缩短进攻距离,便于突然发起攻击,11日夜,组织500余人在敌阵地前沿的草丛中潜伏。12日12时左右,盲目发射燃烧弹,其中一发落在他潜伏点附近,草丛立即燃烧起来,美军火势迅速蔓延到他身上。邱少云身后就是一条水沟,只要他后退几步,就势一翻,就可在泥水里将火苗扑灭。但为了不暴露目标,确保全体潜伏人员的安全和攻击任务的完成,他放弃自救,咬紧牙关,任凭烈火烧焦头发和皮肉,坚持30多分钟,直至壮烈牺牲。实践了他在入党申请书中所写:“为了世界,为了战斗的胜利,我愿意献出自己的一切!”的钢铁誓言。
1948年9月,梁士英参加锦州作战,被派到尖刀连8连2排5班当战斗组长。10月14日上午,总攻锦州的战斗打响了。梁士英首先登城,一个人用十几颗手榴弹击退了一个连的敌人反扑。在这关键时刻,梁士英提起爆破筒,冒着密集的子弹,将拉开导火索的爆破筒塞进碉堡里,正当他转身离开时,爆破筒又被敌人推了出来。梁士英毫不犹豫地用自己的身躯死死地顶住了就要爆炸的爆破筒。随着“轰”的一声巨响,敌堡被炸毁,梁士英壮烈牺牲,年仅26岁。战后,师给梁士英追记三大功,授予“特等功臣”光荣称号。纵队命名5班为“梁士英班”。锦州市将锦州西北门改称“士英门”,将惠安街改称“士英街”,以永远纪念这位不朽的英雄,伟大的战士。
刘胡兰出生在山西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从小就接受党的教育,参加了,十四岁就入党了。1947年,敌人突然攻击他们的村庄,刘胡兰镇静地站在敌人面前说:“只要一口气活着,就要为人民干到底,决不投降”,牺牲的时候只有15岁。毛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我们要向英雄们学习,学习他把自己的生命换取了战斗的胜利。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听党的话,做党的好孩子,不怕苦难,不怕牺牲,顽强斗争的精神。我们要以他为榜样,认真学习,长大了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做出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