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猪养殖生产管理与疫病防控
作者:王德智
来源:《畜牧兽医科学》 2020年第15期
王德智
(辽宁省锦州市义县畜牧兽医发展服务中心,锦州 121100)
摘要:目前生态养猪越来越被消费者所重视,但是生态养猪是一项系统性的复杂工程,需要养殖户在饲料、管理、卫生、疫病预防等多方面进行严格管控。该文主要结合生态猪的养殖特点,论述生猪养殖管理与疫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疾病防控措施,推动我国生态猪养殖的全面性发展。
关键词:生态猪;养殖;生产管理;疫病防控
中图分类号:S828;S858.2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20.15.018
Production Management of Ecological Pig Breeding an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Epidemic Disease
Wang Dezhi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Development Service Center of Yi County,Jinzhou City,Liaoning Province,Jinzhou 121100,China)
Abstract:At present,more and mor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ecological pig-raising,but it is a systematic and complicated project,which needs strict management and control in feed,management,sanitation and disease
prevention.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cological pig breeding,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pig breeding management and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pig breeding in China.
Key words:ecological pig,breeding,production management,Epidemic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0 引言
由于我国是猪肉消费大国,因此生猪养殖在我国具有广泛的市场,但是近年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集约化传统养殖造成病毒的变异频率加速,给疫病防控带来更大挑战。目前养猪疫病防控的主要包括3方面,即繁殖障碍系统性疾病、腹泻系统性疾病和呼吸系统性疾病。
1 生态猪养殖条件
生态养猪具有复杂性和系统性,在养殖场建设前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具体情况进行选址,严禁与人类社区距离过近,养殖场与城市主干道的距离不应低于1 km。养殖场需要考虑通风与
阳光照射条件,选择地势平缓且有一定小坡度如遇到降水可有效排涝。养殖规模的确定可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适合养殖的品种生态猪,生态猪的养殖需要为每头猪提供充足的活动空间。通常种猪的活动空间6 m2以上,生育母猪的活动空间5 m2以上,育肥猪的活动空间2 m2以上,但是如果空间条件允许可扩大,因为有足够的空间才能让生猪有更多的活动范围,可促使瘦肉高效生长,在口感上也更加符合市场需求,规模生态猪养殖小养殖通常控制50头以下,也便于管理,养殖户可按照自身条件进行选择[1]。
2 养殖管理
2.1 养殖方法
自然放养是生态猪养殖的首选方式,养殖户将生猪每天放出进行自然采食,尽量让生猪在野外排泄粪便,既减少猪舍的清理成本,同时也能让粪便成为野外有机肥料,有助于植物生长。但是当生猪处于发育阶段,则需要控制野外放养每天1次,猪舍内也要对其进行营养化饲料投放,保证发育阶段的营养均衡。按照时间段对生猪进行疫苗接种及体内驱虫,并对周边自然环境内的果实、野草、水源等进行观察,防止中毒现象发生[2]。
2.2 养殖模式
生态养殖不仅要让生猪的放养状态接近自然,还可将养殖业与种植业相结合,让养殖户从2方面获取经济收益。目前较为常见的结合性生态猪养殖方式,首先,沼液林果养殖模式,即将生态猪的排泄物进行统一收集,作为沼气处理,沼气可供附近居民日常生活使用,沼液和沼渣作为林间肥料,以高效利用生猪排泄物,不会产生任何有害物质,对于林果还有助长作用。其次,猪沼肥菜养殖模式,同样是将生猪排泄物分离转化为沼气、沼液和沼渣,不同点是将沼液和沼渣用于农业种植的菜地中,减少有机肥料成本,是种植无公害蔬菜的方式之一。
2.3 饲料投放
生态养殖强调的是绿色环保,因此在饲料投放上要严禁使用任何违规添加剂,对饲料要进行严格管控和抽查,尽量使用无公害生产出来的青绿饲料,针对饲料的物质含量进行化学分析,防止也有毒有害物超标。投放的饲料不能有发霉变质现象,并对生猪的生长发育阶段营养做好计划,调配不同饲料的比例。如果遇到生猪发生病害现象,要按照兽医指导进行诊治,不能滥用抗生素和激素类与药物,防止有害物质在生猪体内残留。
3 疫病防控措施
3.1 确保猪苗质量
生态养猪首选自身培育猪苗,因此在种猪和母猪的生长阶段,需考虑健康问题,建议定期对种猪和母猪进行体检工作,将身体健康、没有病害及污染的生猪作为培育的重点对象,所生育的猪苗要按时进行疫苗接种,并在其生长期与其他猪苗进行有效隔离,防止病害在猪群内部传播。如果是从外地引进的优质猪苗,需要进行观察隔离,注重饲料投放,观察没有异样,危险期后方可进行混养。
3.2 妥善处理病死猪
养殖中可能会出现由于细菌、瘟疫、其他病理造成的病死猪现象,针对现存的问题,要将病死猪立刻进行密封处理,通知最近的乡镇兽医防疫站,并进行猪圈检查,对病死猪进行无公害化处理。另外,还对全体猪舍进行消毒检查,并观察是否有其他猪存在感染现象,如果有可
疑病猪需立即隔离,并观察一段时间,具有传染性需要无害化处理,不存在感染性则继续治疗[3]。
3.3 注重养殖场消毒
生猪养殖要制定严格的消毒计划,定期按照计划执行消毒方案,由于猪舍内卫生死角较多,每次消毒需要养殖人员重点清理犄角旮旯,不遗漏任何卫生死角,建议每周至少消毒2次及以上,如果遇到病害高发期可适当增加消毒频率。消毒用品要按照使用剂量配置,不能超过使用日期,要尽量选择大厂家、大品牌,这对于品质有一定保障,生态养殖要注重所用制品的高效低毒性,防止有害物质存留生猪体内,间接危害人体健康。
3.4 优化生猪免疫接种模式
每个地区生猪的流行病不同,养殖户要提前做好免疫疫苗的接种计划,根据以往经验和数据,结合当地疫苗特点进行科学选择,保证猪群具有较高的抵抗能力,接种后要对每头猪进行编号记录,保证接种工作的准确性和严谨性。建议养殖户建立生猪数字档案,并与防疫站进行网络对接,让网生态养殖更加系统化,并能将信息及时分享,生猪有任何问题也可在线咨询或者视频连线,以加强互联网在生态养殖中的作用。
3.5 生态养殖场的封闭管理
近年部分生猪养殖遭受到疾病的危害,大多是牲畜之间的病菌传染,但是有时也是人畜之间的病害传染,为阻隔病患传播途径,要对生态养殖场进行封闭管理,所有外来人员必须进行登记并且全面消毒,防止携带病菌传染猪群,养殖场的管理人员如果外出采购,回来后也要进行全面消杀。消毒室要建立在生态养殖场的外大门门口,进入养殖场的第一道程序是全面消毒,可最大程度上降低生猪被外来因素所影响。如果养殖中出现纰漏,易发生猪病传染现象,养殖户要熟悉对于病死猪的处理方式,并及时进行上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隔离措施和消毒方案,防止传染性病菌扩散。
4 结束语
生态养殖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市场成熟的表现,猪肉在我国的消费潜力巨大,但是我国在生态养殖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要秉承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生猪养殖,强调养殖产业的精细化管理,注重饲料的科学配比,不断完善免疫接种模式,在猪苗环节加强生态型养殖理念的灌输,为我国的生态型养殖事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思考角度,促进生态猪养殖的健康化、可持续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运先.浅谈生态猪养殖技术发展趋势[J].中国畜禽种业,2020,16(3):116.
[2] 张原翔.生态猪养殖技术及发展趋势探讨[J].吉林畜牧兽医,2020,41(3):9.
[3] 何娟.生态猪养殖生产管理与疫病防控[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9(9):138-139.
作者简介:王德智(1972-),男,辽宁义县人,大专,高级兽医师,从事动物疫病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