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养生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重选复习资料

重选复习资料

来源:华佗养生网


1.

重力选矿是根据矿粒间密度的不同,因而在运动介质中所受到的重力.流体动力和其

他机械力不同,从而实现按密度分选矿粒群的工艺过程。

2.

矿物是地壳中由于自然的物理化学作用或生物作用,形成的自然元素和化合物。

3.

重介质是密度大于1g/cm3的介质,包括重悬浮液和重液。

4.

干涉沉降是矿粒受到周围矿粒直接摩擦和碰撞,以及它们之间间接通过介质而来的

介质阻力干涉增大,并且浓度愈大,机械阻力愈大,干涉作用愈强,这种矿粒群在有限容器的沉降运动

5.

跳汰选矿是指在垂直的变速介质流中进行的选别过程。

6.

跳汰选矿是处理粗.中粒矿石的有效方法。

7.

溜槽选矿是指借助在斜槽中流动的水流进行选矿的方法。(粗细差别大)

8.

重力选矿过程中所用的介质有空气.水.重选液和重悬浮液。

9.

重力选矿过程中介质的主要作用是;传递能量.松散粒群.运输产物。

10. 重选作业的类型包括:分级.洗矿.重介质选矿.跳汰选矿.摇床选矿.溜槽选矿等。

11. 重选过程的共同特点:矿粒间必须存在密度差异;分选过程在运动介质中进行;矿

粒形状也会影响按密度分选的精确性。

12. 重介质选矿的基本原理是阿基米德原理。

13. 重力选矿实质是松散—分层—分离。

14. 一个典型的重介质选矿过程包括:入选矿石的准备,介质的制备,矿石分选,悬浮

液的回收和再生5项作业。

15. 矿粒沉降的两种形式:自由沉降.干涉沉降。

16. 矿粒在介质中所受的力主要有三种:重力,浮力,介质阻力。

17. 矿粒粒度的表示及测量方法:体积当量直径.面积当量直径.筛分分析法.沉降分析法。

18. 使矿物分离的根本原因是它们的自身性质的差别,也就是颗粒的密度,粒度和形状

的差别

2Rdv,A19. 介质阻力的通式可以写成其中ψ也称阻力系数,它是雷诺数Re和矿粒

2形状的函数,由此可知,介质阻力与d2、v2、ρ成正比,并与雷诺数Re有关。

20. 介质阻力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层流绕流时的粘性阻力,二是紊流绕流时的压差阻

力。

21. 与选矿有关的悬浮液最重要的性质有:密度,粘度和稳定性。

22. 摇床选矿的工艺影响因素有:冲程冲次,冲洗水和床面的横向坡度 ,矿石在入选前

的制备,给矿浓度、给矿体积和处理量。

23. 物料在跳汰过程中之所以能分层,起主要作用的内因,是矿粒自身的性质,但能让

分层得以实现的客观条件,则是垂直升降的交变水流。

24. 跳汰选矿的工艺影响因素有冲程冲次,筛下补充水和给矿水,床层厚度和人工床石,

给矿矿石性质和给矿量

25. 偏心连杆机构 是矿用跳汰机采用最多的传动方式,推动水流运动有着共同的特性

26. 螺旋分级机的外形是一个表面呈 矩形的倾斜长槽。

27. 弱紊流流膜结构分为三层,各层名称分别为:层流边层,过渡层,紊流层

28. 在弱紊流的紊流层内,切应力包括_紊流切应力和粘性切应力两个方面。

29. 水力分级中所用的介质可作垂直,接近水平,回转的运动

30. 水力分级按分级浓度的大小可分为:自由沉降分级和干涉沉降分级。

31. 水力旋流器的给矿方式有三种,分别为:借高差自流给矿,砂泵直接给矿,稳压箱

给矿。

32. 摇床分选包括_松散分层和 运搬分带两个基本内容

33. 所有的摇床基本上都是由床面,机架和传动机构三大部分构成的。

34. 水力跳汰机类型多,根据设备结构和脉动水流的运动方式不同分为 活塞跳汰机,隔

膜跳汰机,空气脉动跳汰机,水力脉动跳汰机和动筛跳汰机。

一.简述干涉沉降影响的附加因素:答:1.颗粒沉降时与介质的相对速度增大。2.在某一特定情况下,颗粒沉降受到的浮力作用变大。3.机械阻力的产生。4.流体介质的粘滞性增加,引起介质阻力变大。

二.简述水力分级和筛分的异同点。答:共同点:分级和筛分作业的性质相同,均是将粒度范围宽的粒群分成粒度范围窄的产物。不同点:1.工作原理:筛分是比较严格地按几何尺寸分开,分级则是按沉降速度差分开。2.产品特性:筛分的同级产物中,粒度大小比较

产品

较宽的

度范围

3.工作效率:筛分对细粒粒物料的分选效率较低;而分级处理细物料的效率较高。4.应用范围:筛分适用于>2~3mm的物料;分级适用于<2mm的物料。

三.汰选矿的工艺影响因素?答:(1)冲程冲刺的影响 2.筛下补充水和给矿水的影响 3.床层厚度和人工床石的影响 (4)给矿矿石性质和给矿量的影响

四.简述摇床选矿的分选过程。答:原料给到料槽内,同时加水调成浓度为25%~30%的矿浆自流到床面上,矿粒在床条沟槽内受水流冲洗和床面振动作用而松散、分层。分层后的上、下层矿粒又因受到不同大小的水流冲洗力和床面摩擦力作用而向床面的不同方向运动。上层轻矿物颗粒受到较大的水流推动,大多沿床面横向倾斜向下运动,排出称作尾矿,相应地床面这一侧称为尾矿侧。而位于床层底部的重矿物颗粒受床面的差动运动沿纵向运动,由传动端对面排出称作精矿,相应床面位置称为精矿端。不同密度和粒度的矿粒在床面上受到的横向和纵向作用是不同的,最后的运动方向不同,而在床面呈扇形展开,可接出多种质量不同的产品。

五.水力分级在选矿过程中有哪些应用?在某些重选作业之前,将入选原料分成窄粒级,以便于选择适宜操作条件,此时分级产物的粒度特性将有助于进行析离分层2.与磨矿作业构成闭路,及时分出合格粒度的产品,减少过磨3.对原料或选矿产品进行脱水或脱泥;4.测定微细物料(多为小于200目,-0.075mm)的粒度组成,即进行水力分析。

六.按重介作用分层的两个条件。答:若要重介质作用分层,原料须具备如下两条件:1.两种矿物的密度差要足够大,限定条件为:

21212或12

对于形状不规则的矿物粒群来说,一般当λ达到0.5左右时,即将失去活动性。对于细粒重矿物悬浮体来说,λ超过0.4~0.44活动性已很差。受这一因素约束,轻、重矿物的最低有效密度差值也就被限定了。如果细粒重矿物是作为重悬浮液选矿用加重质使用,则其容积浓度最好不超过0.33,此时重矿物与轻矿物的有效密度比值即需满足如下要

23求,按此条件轻、重矿物有效密度比值为:1或E>3值。

2.两种矿物的粒度差也应足够大,只有这样重矿物细颗粒与水组成的悬浮体才会以总体密度对粗粒轻矿物施以浮力作用,研究资料表明,被选物料的粒度最好超过悬浮粒子粒度的3~5倍。即

d13~5d2

七.水跃现象和槽底粗糙度对紊动流动的影响?答:① 当底流层流边层厚度高过粗糙峰时,底部表面性质对漩涡的形成不发生直接的影响。② 层流边层的厚度低于粗糙峰时,

粗糙峰促进了初始漩涡的形成,于是脉动速度增强。在粗糙峰下面的凹陷处,仍会有薄的层流边层存在称为落入底部的细粒重产物的“避风港”,在那里进行着重产物的最后分层和富集。结论:生产中,对水流紊动程度的选择既要考虑到松散床层的需要,也要照顾到矿粒分层所必要的稳定性。

八.简述紊流斜面流中拟序结构的形成?答:在十分杂乱的紊流中,存在着接近有次序的结构——拟序结构。这种结构显示出紊流的初始漩涡是以流条形式在固体壁附近形成。在速度梯度的作用下,流条不断地滚动、扩大,发展到一定程度即很快离开壁面上升,并对流动产生干扰。这种最初生成的漩涡范围很小,但转动很快、强度很大,并且在流场内是不连续的。随着小尺度漩涡的上升扩展、互相兼并,结果又出现了速度较低但范围较大的大尺度漩涡。在相邻的两大漩涡间发生着运动方向的转变,大的漩涡被搅动分散开来,形成许多小的波动运动,最后在黏滞力的作用下,速度降低转化为热能损失;与此同时,新的漩涡又在底部形成和向上扩展,如此循环构成一幅紊流运动图像。

九.为何称斜面水流为无压流动?答:水流沿斜面流动是在自身的重力沿斜面的分力作用下发生的,属于无压流动,因此称斜面水流为无压流动。

十.为什么流膜选矿适合处理细粒和微细粒矿石,而垂直流选矿却不适合?答:斜面流与垂直流一样,也是一种松散床层的手段,然而垂直流,紊流程度高,流体动力作用强,所以,不利于细粒矿石的回收。一般小于2mm或0.074mm的物料,不能有效回收。故提出斜面流选矿,由于它紊流程度小,流体动力作用小,所以,能有效回收细粒矿石。

十一.简述螺旋分级机的分级过程。答:矿浆从靠近下端槽的旁侧给入后,在槽的下部形成分级液面,粗粒沉到底部,被螺旋推到上方排出。在运输过程中同时脱水,未能沉降的细颗粒随矿浆流经溢流堰排出。在分级槽的下端有一框架,框架的上部横梁上设有提升

装置,用以调节螺旋叶片距槽底的距离,并在停机时将螺旋轴提起,以防矿砂沉淀将螺旋叶片埋住。

十二.选择加重质时要注意哪些?答:A. 足够高的密度,以便在适当的容积浓度(一般是λ≈25%)配成密度适合要求的重悬浮液; B. 便于回收。 能够用简单的磁选、浮选或分级方法分离出来;C.来源广泛,价格便宜,且不应在精矿中构成有害杂质。

十三.为什么重介质选矿难获得高品位的最终精矿,只能除去低密度单体脉石或采矿时混入的围岩?

答:重介质分选金属矿石时,受到加重质密度的,难以配制很高密度的悬浮液,一般只能配制比轻矿物密度略高一些的重介质。因此,重介质选矿难获得高品位的最终精矿,只能除去低密度单体脉石或采矿时混入的围岩,作为预先分选作业。

十四.简述跳汰过程中物料分层的过程。答:矿石给到跳汰机的筛板上,形成一个密集的物料层,当水流上升时,床层被冲起,呈现松散及悬浮的状态。此时,床层中的矿粒,按其自身的特性(密度、粒度和形状),彼此作相对运动,开始进行分层。在水流已停止上升,但还没有转为下降水流之前,由于惯性力的作用,矿粒仍在运动,床层继续松散、分层。水流转为下降,床层逐渐紧密,但分层仍在继续。当全部矿粒落回筛面,它们彼此之间已丧失相对运动的可能,则分层作用基本停止。此时,只有那些密度较高、粒度很细的矿粒,穿过床层中大块物料的间隙,仍在向下运动,这种行为可看成是分层现象的继续。下降水流结束,床层完全紧密,分层便暂告终止。水流每完成一次周期性变化所用的时间称为跳汰周期。在一个跳汰周期内,床层经历了从紧密到松散分层再紧密的过程,颗粒受到了分选作用。只有经过多个跳汰周期之后,分层才逐趋完善。最后,高密度矿粒集中在床层下部,低密度矿粒则聚集在上层。然后,从跳汰机分别排放出来,从而获得了两种密

度不同,即质量不同的产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7.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