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生物模拟测试卷
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关于蛋白质工程和基因工程的比较,不合理的是( )
A.基因工程原则上只能生产自然界中已存在的蛋白质,而蛋白质工程可以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从而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
B.蛋白质工程是在基因工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蛋白质工程最终还是要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来完成 C.基因工程遵循中心法则,蛋白质工程完全不遵循中心法则 D.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产生的变异都是可遗传的 2.如图为突触传递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⑧和③都是神经元细胞膜的一部分 B.神经递质进人突触间隙需要载体和消耗能
C.神经递质与相应的受体结合使③的膜电位呈外负内正或呈外正内负 D.⑦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3.噬藻体是一种能感染蓝藻的病毒。它能在蓝藻细胞中复制增殖,产生许多子代噬藻体。下列关于该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组成噬藻体和蓝藻的化合物的种类基本相同 B.噬藻体和蓝藻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C.噬藻体的核酸中只有4种核苷酸
D.组成噬藻体和蓝藻的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基本相同
4.鉴定可溶性还原糖、蛋白质、脂肪,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所用实验材料均较合理的一组是 A.韭菜叶、豆浆、大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
B.梨、鸡蛋清、花生子叶、人口腔上皮细胞 C.苹果、花生子叶、大豆、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D.番茄、豆浆、花生子叶、人口腔上皮细胞 5.基因工程的正确操作步骤是()
①构建基因表达载体②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③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是否符合特定性状要求④获取目的基因 A.③②④①
B.②④①③
C.④①②③
D.③④①②
6.以下关于基因操作工具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DNA连接酶能够催化核糖核苷酸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 B.酶能识别并切割DNA分子内一段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C.质粒一般具有复制原点、酶切位点和抗生素合成基因 D.DNA聚合酶将目的基因和载体连接形成重组DNA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
7.(9分)甲状腺激素是人体中的重要激素。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通常,新生儿出生后,由于所处环境温度比母体内低,甲状腺激素水平会升高。在这个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是分级的,其中由________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由________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2)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包括提高__________的速率,使机体产热增多;影响神经系统的___________。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
(3)除了作用于靶细胞外,激素作用方式的特点还有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8.(10分)下图为某种遗传病(显、隐性基因分别为A、a)的系谱图,已知Ⅱ1不携带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请据图回答:
(1)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染色体上__________(显/隐)性遗传。 (2)Ⅰ2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Ⅲ1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
(3)若Ⅲ3和一个基因型与Ⅲ5相同的女性结婚,则他们后代正常的概率为_________。
(4)此遗传病在人群中,男女患病率是否相同?_______________(填“相同”或 “男多于女”或“女多于男”)。 9.(10分)囊性纤维病是北美国家最常见的遗传病,图1、图2是囊性纤维病的病因图解。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基因决定一种定位在细胞膜上的CFTR蛋白,结构异常的CFTR蛋白会导致Cl-的转运异常,Cl-跨膜运输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导致CFTR蛋白结构异常的变异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2)从上述实例可以看出,基因控制生物体性状的方式为:基因通过控制______________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3)CFTR蛋白的表达离不开遗传密码子的作用,下列关于密码子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 A.一种氨基酸可能有多种与之对应的密码子 B.GTA肯定不是密码子
C.每种密码子都有与之对应的氨基酸 D.tRNA上只含有三个碱基,称为反密码子
E.mRNA上的GCA在人细胞中和小鼠细胞中决定的是同一种氨基酸
(4)某地区人群中每2500人就有一人患此病。下图是当地的一个囊性纤维病家族系谱图。Ⅱ3的外祖父患有红绿色盲,但父母表现正常,Ⅱ4不患红绿色盲。
Ⅱ6和Ⅱ7的子女患囊性纤维病的概率是________(用分数表示)。Ⅱ3和Ⅱ4再生一个孩子同时患囊性纤维病和红绿色盲的概率是________(用分数表示)。
10.(10分)棉纤维白色(B)和红色(b)是一对相对性状,育种专家发现深红棉(棉纤维深红色)的基因型为bb,其单倍体植株为粉红棉(棉纤维粉红色),粉红棉深受消费者青睐,但单倍体植株棉纤维少,产量低。为了获得产量高的粉红棉新品种,育种专家对深红棉做了如图(Ⅰ和Ⅱ为染色体)所示过程的技术处理,得到了基因型为ⅡbⅡ(右上角字母表示该染色体所含有的基因,没有字母表示该染色体不含此基因)的粉红棉新品种,解决了单倍体植株棉纤维少的难题。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培育新品种的处理过程发生的变异为__________,该粉红棉新品种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出现了一种白色棉,该白色棉新品种的基因型是____。请用遗传图解说明该白色棉新品种产生的过程。 _________
(2)通过分析,粉红棉新品种的种子不能大面积推广。欲得到能大量推广的粉红棉种子,最简单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明材料和方法即可)。
(3)图中基因A、a控制的性状分别是抗旱与不抗旱,则图中新品种自交产生的子代中,理论上抗旱粉红棉占总数的____。 11.(15分)除图示变量外,其他条件都相同且适宜的情况下,图甲表示菠菜的叶肉细胞光合作用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乙表示菠菜植株C02吸收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请回答:
(1)图甲中,光照强度为b时,光合作用速率_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作用速率;c点时菠菜植株接受的光照强度相当于图乙的 ____________(用图乙中字母表示)所对应的光照强度范围;光强度为d时,单位时间内菠菜的叶肉细胞从周围吸收____________个单位的C02,此时若适当提高温度,其02产生量的相对值将____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如果其他条件不变,请据图甲判断白天12小时处于d点状态,再经历12小时的黑夜处理,植株内的有机物是否有积累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含答案详细解析)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C
【答案解析】
1、基因工程是将一种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体内,产生它本不能产生的蛋白质,进而表现出新的性状,但只能生产自然界已存在的蛋白质;蛋白质工程是通过修改基因或创造合成新基因来改变生物的遗传和表达形状,合成新的蛋白质,蛋白质工程从属于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是第二代基因工程。
2、蛋白质工程的过程为:预期蛋白质功能→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氨基酸序列→找到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基因)。 【题目详解】
A、基因工程原则上只能生产自然界已存在的蛋白质,而蛋白质工程可以通过对基因改造实现对现有蛋白质改造,从而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A正确;
B、蛋白质工程是在基因工程基础上延伸出来的第二代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不是对蛋白质分子的直接改造,而是通过修改基因或创造合成新基因来改变生物的遗传和表达形状,合成新的蛋白质,B正确; C、基因工程遵循中心法则,蛋白质工程也遵循中心法则,C错误;
D、蛋白质工程的实质是改造基因,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产生的变异都是可遗传的,D正确。 故选C。 【答案点睛】
本题考查了蛋白质工程和基因工程的区别和联系,蛋白质工程的流程,意在考查考生对于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注重平时的积累和总结,有助于解答此类试题。 2、B 【答案解析】
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首先在突触内形成递质小泡与前膜融合,并释放出来到突出间隙中,再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使离子通道开放,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题目详解】
A、⑧是上一个神经元的轴突膜的一部分,③是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膜或树突膜,因此二者均是神经元细胞膜的一部分,A正确;
B、神经递质进人突触间隙是胞吐的形式进行,需要能量,不需要载体,B错误;
C、神经递质分为两类,兴奋性递质与抑性递质,兴奋性递质会使下一个神经元的膜电位呈外负内正,而抑制性神经递质不会使下一个神经元的电位发生变化,膜电位仍然是外正内负,因此不知道神经递质的类型,所以③的膜电位呈外负内正或呈外正内负,C正确;
D、⑦是突触小泡,突触小泡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D正确。 故选B。
【答案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突触的知识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突触的结构,神经递质的类型及神经递质的释放等。突触这一块的知识点是高考常考题型,需要考生引起重视。 3、C
【答案解析】噬藻体是一种病毒,其化合物主要是DNA和蛋白质,没有RNA,而组成蓝藻的化合物糖类、脂质、蛋白质、DNA和RNA等,A错误;噬藻体是一种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没有核糖体,B错误;噬藻体只有一种核酸,其由4种核苷酸组成,C正确;不同生物的组成元素种类大体相同,但含量常常差别很大,D错误。 4、B 【答案解析】
(1)鉴定可溶性还原糖、蛋白质、脂肪的实验原理是: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在水浴加热(50~65℃)的条件下会生成砖红色沉淀;脂肪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2)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原理之一是: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用甲基绿吡罗红的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题目详解】
韭菜叶和番茄有颜色,会对颜色反应的观察产生干扰,不适宜用来鉴定还原糖;梨和苹果的果肉富含还原糖,且为白色或接近于白色,是鉴定还原糖的理想材料。鸡蛋清与豆浆均富含蛋白质,是较理想的进行蛋白质鉴定的实验材料。花生子叶富含脂肪,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白色洋葱鳞片叶内、外表皮细胞和人口腔上皮细胞均含有DNA和RNA,均可用于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有颜色,不能用于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综上分析,所用实验材料均较合理的一组是B。 故选B。 【答案点睛】
依据实验目的,选择适宜的实验材料,才能取得满意的结果。此题实验材料的选择,要把握两个原则,一是含有待测物的量的多少,量多呈现的颜色深,实验现象明显;二是实验材料本身是否为白色色或接近白色。本题涉及的实验不宜选择有色材料,以防止实验材料本身具有的颜色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产生干扰。 5、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只要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概念及操作步骤即可正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题目详解】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主要包括四步:目的基因的获取,即④→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即①使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即②→目的基因的检测与表达,即③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故选C。
【答案点睛】
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包括启动子、终止子、目的基因和标记基因等。 6、B 【答案解析】
酶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DNA连接酶是在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常用的运载体有质粒、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等。 【题目详解】
A. DNA连接酶能够催化脱氧核糖核苷酸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A错误; B. 酶能识别并切割DNA分子内一段特定的核苷酸序列,B正确;
C. 质粒一般具有复制原点、酶切位点和抗生素抗性基因,以便对相应的基因进行操作,C错误; D. 将目的基因和载体连接形成重组DNA需要用到DNA连接酶,D错误。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
7、下丘脑 垂体 细胞代谢 发育和功能 几乎全身所有的细胞 高效 【答案解析】
(1)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2)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包括提高细胞代谢的速率,使机体产热增多;影响升级系统的发育和功能。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几乎是全身所有的细胞。
(3)除了作用于靶细胞外,激素作用方式的特点还有微量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的特点。 【考点定位】脊椎动物激素的调节
8、X 隐 XAY XAXA或XAXa 1/2 男多于女 【答案解析】
分析:根据系谱图可知,Ⅱ1和Ⅱ2都正常,但他们有一个患病的儿子,即“无中生有为隐性”,说明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又已知Ⅱ1不携带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则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详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该遗传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Ⅰ2为正常男性,其基因型是XAY;Ⅱ2的基因型为XAXa,则Ⅲ1的基因型是XAXA或XAXa。 (3)若Ⅲ3(XaY)和一个基因型与Ⅲ5相同的女性(XAXa)结婚,则他们后代正常的概率为1/2。
(4)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人群中,男患病率大于女患病率,因为男性只要带有致病基因就要患病,而女性带有致病基因者可能只是携带者,而表现型是正常的。
点睛:本题突破口在于“Ⅱ1和Ⅱ2都正常,但他们有一个患病的儿子”,只能判定该病为隐性基因致病;再结合题意“Ⅱ1不携带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 ,进而确定该病为伴X染色体遗传。 9、主动运输 基因突变 蛋白质的结构 C、D 1/153 1/32
【答案解析】
由题意信息可知:本题考查学生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基因突变、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途径、遗传信息的表达、伴性遗传、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题目详解】
(1)图1显示:Cl-是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的,而且需要ATP供能,因此Cl-跨膜运输的方式是主动运输。图2显示:CFTR蛋白基因缺少3个碱基,导致CFTR蛋白结构异常,此变异类型是基因突变。 (2)分析图2可知,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3) 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有61种,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可见,一种氨基酸可能有多种与之对应的密码子,A正确;mRNA上3个相邻的碱基构成1个密码子,mRNA不含有碱基T,所以GTA肯定不是密码子,B正确;终止密码子没有与之对应的氨基酸,C错误;tRNA是由许多核糖核苷酸组成的单链,在其一端有3个组成核糖核苷酸的碱基可以与mRNA上的密码子互补配对,这样的3个碱基称为反密码子,D错误;生物界共用一套密码子,因此mRNA上的GCA在人细胞中和小鼠细胞中决定的是同一种氨基酸,E正确。
(4) 系谱图显示:Ⅱ3和Ⅱ4均正常,其女儿Ⅲ8患病,据此可推知:囊性纤维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若与囊性纤维病有关的基因用A和a表示,则Ⅲ8和Ⅱ5的基因型均为aa,Ⅱ3和Ⅱ4与Ⅰ1和Ⅰ2的基因型均为Aa,进而推知:Ⅱ6的基因型为1/3AA或2/3Aa。由题意可知:在某地区人群中,囊性纤维病患者(aa)在人群中的概率为1/2500,则a的基因频率=1/50,A的基因频率=1-1/50=49/50,在正常人群中,Aa∶AA=(2×49/50×1/50)∶(49/50×49/50)=2∶49,因此Ⅱ7为致病基因携带者(Aa)的概率为2/51。可见,Ⅱ6和Ⅱ7的子女患囊性纤维病的概率是
2/3×1/2a×2/51×1/2a=1/153。只研究红绿色盲,由题意“Ⅱ3的外祖父患有红绿色盲(XbY),但父母表现正常”可知,Ⅱ3的父母的基因型分别为XBY和XBXb,进而推知Ⅱ3的基因型为1/2XBXB或1/2XBXb,而Ⅱ4的基因型为XBY,所以Ⅱ3和Ⅱ4再生一个孩子患红绿色盲的概率是1/2 ×1/2Xb ×1/2 Y=1/8 XbY;只研究囊性纤维病,则Ⅱ3和Ⅱ4的基因型为均为Aa,二者再生一个孩子患囊性纤维病的概率是1/2a×1/2a=1/4aa;综上分析,Ⅱ3和Ⅱ4再生一个孩子同时患囊性纤维病和红绿色盲的概率是1/4aa×1/8 XbY=1/32aaXbY。 【答案点睛】
本题的难点在于对(4)的解答。知道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是正确解答此题的前提;找出系谱图中“表现型相同的双亲所生的子女中出现了不同于双亲的表现型”的家庭,以此为切入点准确定位囊性纤维病的遗传方式是解题的关键点。在此基础上,结合题意并围绕“伴性遗传、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对有关的问题情境进行解答。
10、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结构缺失) ⅡⅡ 用深红棉与白色棉
新品种杂交 3/8 【答案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深红棉细胞中的Ⅰ染色体上含有的基因是A和a,所以在减数时,等位基因分离,能产生Ab和ab两种配子,因而培育的单倍体植株有两种;经过处理后 获得粉红色细胞中Ⅱ上b基因所在的片段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题目详解】
(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示培育新品种的处理过程中发生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由于ⅡbⅡb为深红色、ⅡbⅡ为粉红色、ⅡⅡ为白色,所以粉红棉新品种自交后代中,白色的基因型为ⅡⅡ,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
(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粉红色基因型为ⅡbⅡ,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因此欲得到能大量推广的粉红棉种子,最简单的方法是用深红棉(ⅡbⅡb)与白色棉新品种(ⅡⅡ)杂交,后代全部为粉红色棉(ⅡbⅡ)。
(3)基因A、a分别控制抗旱与不抗旱性状,位于染色体Ⅰ上,与控制颜色的基因分别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遵循基1/2=3/8。 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基因型为AaⅡⅡ的新品种自交产生的子代中,抗旱粉红棉(A_ⅡⅡ)的概率=3/4×【答案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干信息判断不同的表现型对应的基因型,能够根据图形分析与判断新品种形成过程中发生的变异类型。
11、小于 e、f点之间 2 变小 否 因为叶肉细胞12小时净光合积累量小于夜晚12小时呼吸消耗量 【答案解析】
识图分析实验结果,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综合计算的能力。 【题目详解】
(1)光照强度为b时,叶肉细胞释放C02,证明光合作用速率小于呼吸作用速率;c点时叶肉细胞生产02但不释放C02,
b
b
说明细胞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但是没达到饱和;乙图e、f之间释放C02,所以图甲中叶肉细胞接受的光照强度相当于图乙的 e、f点之间。
光强度为d时,细胞生产氧气的量是8,因此光合作用同化二氧化碳的量也是8,由a可知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为6,单位时间内菠菜的叶肉细胞从周围吸收8-6=2个单位的C02。
由于实验在适宜温度下进行,此时若适当提高温度,偏离最适温度,酶的活性降低,不利于光合作用,其02产生量的相对值将变小。
(2)根据上述分析,如果其他条件不变,d点时净光合量是2,于是白天12小时积累有机物的量为2x12=24;据甲图a点可知呼吸作用的量是6,那么12小时的黑夜处理,消耗有机物的量是6x12=72,因此一昼夜植株内的有机物不能积累,理由是叶肉细胞12小时净光合积累量小于夜晚12小时呼吸消耗量。 【答案点睛】
重点是弄清二氧化碳的吸收、释放、固定,氧气的产生代表的生理过程,由此分析柱和曲线各点各段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