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学会
无损检测2级人员超声检测作业指导书
姓名:_____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分数:__
日期: 日期: 日期:
一、前言
1、 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依据本公司超声检测工艺规程(符合GB/T11345-19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的要求规定了超声检测中对人员、设备器材、检测方法和步骤、数据记录、结果分类与评定等项内容。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厚度范围8~50mm的金属熔化焊焊接接头射线照相检测。
2、 参考文件
GB/T11345-19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
GB/T9445—2008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
JB/T7913-1995超声波检测用钢制对比试块的制作与校验方法.
1
JB/T9217-1999A型脉冲脉反射式超声波探伤系统工作性能 测试方法
JB/T10061-1999A型脉冲脉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通用技术条件。
JB/T10062-1999超声检测用探头性能测试方式
JB/T10063-1999超声波探伤用1号标准试块技术条件
二、人员
1、从事超声检测人员应按GB/T9445-2008标准进行技术资格鉴定,取得技术资格证书,并从事与其资格等级相适应的工作。
2、从事超声检测人员的未经矫正或矫正的近(距)视力和远(距)视力应不低于5.0(小数记录值为1.0).并应每年检查一次视力。
三、超声检测系统
1、仪器:模拟超声波探伤仪:CTS22.CTS26或数字式超声波探伤仪:HS600。其性能指标应符合JB/T10061-1999的有关规定。
2、探头:1~5MHZ、1~2。5K超声斜探头,其性能指标应符合JB/T10062-1999的有关规定。
3、超声波探伤系统工作性能应符合JB/T9217-1999A的有关规定。
4、试块:CSK-ZB、RB-1、RB-2.
2
5、耦合剂:机油。
四、工件参数与检测要求
钢焊缝手工对接(加垫板)熔化焊,板厚10mm,余高2mm,焊接面未加工。检测范围: 焊接接头。见图示。
验收标准(验收技术条件):按被检产品的技术条件要求.
五、检测顺序
1、 检测系统调整
1)测定探头的入射点和K值。(测三次平均值)。
2)水平时基线调整(用CSK-ZB)。
3)绘制距离-波幅曲线(用RB-1、RB-2按GB/T11345-19表3,A级、B级、
C级)。
2、 检测准备
1)试样检测面的修整(表面清理,去除影响检测的表面飞溅物、氧化皮、凹坑及
锈蚀).
3
2)设备的调整(仪器旋钮调至需要位置,衰减到必要值).
3、初始检验
1) 检测方法:斜探头横波法。扫查方法:锯齿型、斜平行。扫查速度≤100mm/s,
覆盖区10mm。
2) 扫查灵敏度应不低于评定线灵敏度。
3)扫描量程修正:DAC曲线上任意一点在扫描线上的偏移超过扫描该数的10%,则应予以修正.
4)扫查缺陷。
·将DAC曲线调到评定线(EL)对焊缝作单面双侧扫查,对超过EL线的缺陷回波显示作出标记;
·将DAC曲线调到定量线(SL)对焊缝作单面双侧扫查(重点扫查超过EL线的缺陷回波显示),对超过SL线的缺陷进行测长、定位和当量计算;
·对超过RL线的缺陷直接判废。
5)仪器调整的校验。每次检测前对扫描线、灵敏度.有下述情况应随时重新校验:
·仪器旋钮改变、探头改变、耦合剂改变时;
·输入电压波动或检测人员怀缺灵敏度有变化时;
4
·连续工作4小时以后;
·工作结束时.
4、规定检验
1) 规定检验只对初始检验中被标记的部位进行检验;
2)探伤灵敏度应调节到评定灵敏度;
3) 测定缺陷最大的反射回波。
4) 测定缺陷位置。
5) 确定缺陷的尺寸(当量值、指示长度)。
5、检测过程中将检测对象、探头参数、DAC曲线以及缺陷位置、缺陷当量等相关参数如实填入《焊缝超声波检测记录》
6、结果评定
1) 根据GB/T11345-19(表6)的A、B级对缺陷定级;
2) 将评定结果填入《焊缝超声波检测记录》
7、报告编制
5
1) 根据《焊缝超声波检测记录》,编制《焊缝超声波检测报告》.
2) 由相关人员(Ⅱ级及次上资格)审核和批准(技术负责人)报告。
六、检测后处理
1、被检工件进行后处理,去除以后可能影响后续工序或使用的附着物。
2、检测记录和检测报告签发、存档。
—--———--———————-—--———--———--—————-———
编制: ×××(UTⅡ) 审核: ×××(UTⅡ) 批准: 技术负责人
日期: ××年×月××日 日期: ××年×月××日 日期: ××年×月××日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