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养生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大学生外语阅读课教学新模式的研究

大学生外语阅读课教学新模式的研究

来源:华佗养生网
第19卷第5期 长春大学学报 Vo1.19 No.5 2009年5月 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May2009 大学生外语阅读课教学新模式的研究 吕翠媛 (长春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系,吉林长春130022) 摘要:图式理论与外语语篇处理的研究越来越引起外语学界的重视。其核心目的是教会学生主动处理外语阅读 材料,建立阅读材料的全面结构,即成功诱导出图式的方法。以图式理论为指导的大学生外语阅读课教学新模式 通过教学实验的检验证实了同比传统外语阅读课教学模式在帮助学生理解外语语篇上具有优越性。 关键词:语篇;图式;背景知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907(2009)05—00100—03 当前,制约外语教学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识。而图式理论的完善建立是由美国人工智能专家 就是教学方法改革滞后,因此,优化外语教学方法是 鲁梅尔哈特(Rumelhart,D.E.)完成的。Bartlett在 目前外语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以学生为中心,重 《记忆》(Remembering)一文中谈到;图式是过去已 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自学能力;课堂 有的经验的反映,是一种积极的发展模式(an active 设计重在满足学生的要求的新型教学模式,即能够 developing pattern)…。Rumelhart认为图式是以等 改变以往课堂教学被动的、单向灌输的、封闭的教学 级层次储存于长时记忆中的一组“相互作用(inter- 模式,使之向主动的、双向交流的、开放的教学模式 active)”的知识结构或构成认知能力的“建筑组 转变。 块”_2』。Widdowson也认为图式是“认知构架”,它使 外语阅读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有效阅 信息有条不紊的储存在时记忆中,给预测提供依据, 读方法的前提下从所读文章当中获取所需要的信 这些典型形象反映现实规律,赋予读物以意义 。 息。学习的过程首先就是理解的过程,有的学生对 图式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人们在理解、吸收、输 一篇文章理解得清清楚楚,而有些学生却丈二和尚 入信息时,需要将输入信息和已知信息(即背景知 摸不着头脑。造成这一状况有学生自身的原因,很 识)联系起来,阅读是一个“读者与读物”,“文字输 主要的原因出在教师身上。以改善外语阅读课的教 人信息与读者图式”之间的“双向交互作用(Two— 学模式来促进学生对外语语篇理解的研究一直方兴 way interactive)”的过程,这种图式既是一种读者尽 未艾。其中图式理论与语篇处理的研究近年来更是 可能多地利用较高层次的手段处理原文的过程,又 如火如茶。图式理论在语篇处理中的重要作用越来 是一种读者利用较低层次的手段不断“校正”高层 越引起研究者的重视。利用以图式理论为指导的新 次手段处理结果的过程。在这种双向交流、相互作 型大学外语阅读课教学模式在教学实验班级的实验 用的过程当中,读者根据已有的相关背景知识,对文 结果证实新型教学模式比传统教学模式更有助于学 章进行推测和假设,进而不断证实和“修正”先前的 生对外语语篇的理解。 猜想,最终达到理解所读材料的目的。 l图式理论概述 2 图式理论在大学外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图式理论是德国心理学家康德在1781年首先 目前大学外语阅读教材的阅读量较大,题材广 提出的,德国心理学家巴特利在他早期著作中提到 泛,信息量大和语言知识丰富。而阅读就是一个不 故事回述时就谈到图式。巴特利起初的图式观念是 断地选择信息、检验信息、并对信息进行肯定或排斥 比较笼统的,现代心理学家主要是在两方面对他的 的过程。阅读不仅是一种主动解码的过程,而且还 研究进行延伸:一是对图式知识作更精确的描述;二 是一种复杂和能动的“心理语言猜谜游戏”(psycho. 是研究人们在语篇理解和记忆中怎样使用这些知 1inguistic guessing game)。在阅读过程当中,读者是 收稿13期:2008—04—10 基金项目:长春大学自筹课题(xjzco5—05) 作者简介:吕翠媛(1972一),女,吉林春市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俄语语言学及俄语教学法的研究。 第5期 吕翠媛:大学生外语阅读课教学新模式的研究 101 根据自身原有的知识经验和当前的视觉信息进行主 动的“猜谜一证实”的过程。传统的外语阅读教学 遵循逐词、逐句、逐段阅读的方法。对于理解篇幅较 长的语篇来说,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阅读时间,而且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由于可能记忆大量零散的次要 的信息而忘记或忽略了主要的信息,最终可能妨碍 语篇的整体理解。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外语 语篇时,首先应遵循以下三个基本步骤: (1)语篇导人。任何一篇外语语篇都要让学生先 整篇来接受,不应着急翻译每一个词,或对语篇进行解 释,或首先理解语法和生词的知识。首先应当使学生 养成获取大致意思的习惯,哪怕是只依靠几个熟知的 词汇来判断语篇的具体内容。这有助于训练学生在阅 读过程中预测和猜测所需要的信息的能力。 这样,学生首先通读语篇,教师要搞清楚学生明白 了什么。然后逐句阅读,过程中伴随注释,翻译和解 释。主要目的是对语篇的理解。 (2)语篇的加工和言语形式的熟巧训练。首先 是理解语篇内容,其次是分析单词和单词的形式,最 后是训练言语范例、单词和单词的形式,然后是分析 语篇的主旨、类型、体裁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等。 (3)进入言语一学生进行语篇的创作。结合上 述外语语篇的教学步骤教师设计利用图式理论指导 大学生阅读外语语篇在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的 教学任务: 阅读前一利用图式“预热”功能 J。其目的是 降低阅读中的难度,让学生做好阅读准备并熟悉阅 读的任务:①有目的地介绍与之有关的中、外文背景 材料和相关知识;②对语篇中将遇到的复杂语言形 式进行讲解(排除词汇语法困难);③提出问题刺激 学生对语篇产生兴趣,即形成阅读目的的任务,在读 完语篇后,找到问题的答案等。例如,根据语篇的标 题预测语篇的内容、体裁和作者的写作意图等。 阅读过程中一利用预测推理的图式“判断”功 能。阅读外语语篇的大部分工作在于学会做出正确 预测(Halliday and Hasan) ,阅读中的预测推理可 以帮助学生引出适当的背景知识,激活必要的图式, 预测法可以帮助学生从整体到局部,自上而下的认 识篇章,即使文中出现了较多的生词和繁复的结构 也不会因此影响学生的阅读理解,因此,在教学中可 以采取如下方法:①利用文章的类型和体裁进行相 关内容预测。文章都可归于不同的类型和体裁,各 种类型、各种体裁的文章都有着可预测的形式或内 容,分析并指导学生熟悉各类文章的特点有助于学 生猜测、推理文章内容和结构;②利用语篇要点。找 到语篇要点能够帮助读者在尽可能的情况下排除混 乱性细节的干扰,有利于学生理解整个语篇的意义 以及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等内容。阅读后,利用图示 信息的“运用”功能。阅读后的活动主要是给学生 提供足够的机会,对文中语言形式进行“运用”,可 以采取的方法如下:①从逻辑和体裁建构的角度分 析语篇;讨论中心话题、写作意图、作者观点及态度 等;②围绕语篇内容进行语言交际活动;如转述、变 化转述(以别人的口吻)、改写、缩写、续写文章或其 中的一段。编辑针对检查全篇语篇理解程度而提出 的问题等,运用语篇的模式创作一篇的文章。 这些活动便于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较深层次的加 工,灵活地运用所学的语言,强化所学知识。 3研究方法 在长春大学外国语学院采用新型外语阅读课教 学模式在实验班内进行教学实验: 3.1选择被试 从吉林春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系04级本 科生班选择两个班(临班0511和临班0513)进行教 学实验。实验期限为2005年9月至2006年7月。 在临班0511利用新型外语阅读课教学模式教授俄 语阅读课,在临班05 13利用传统外语阅读课教学模 式教授俄语阅读课。教学实验结束后对实验班(临 班0511)和非实验班(临班0513)的学生的俄语四 级考试成绩中的阅读考试成绩进行对比。 3.2研究步骤 首先,运用以“图式理论”为指导的新型外语阅 读教学模式在实验班进行教学实验,而在非实验班 用传统外语阅读教学模式教授外语阅读课。 在实验期限结束后,比较实验班和非实验班学 生在2006年参加的全国外语四级水平测试成绩中 的阅读成绩。分析新型外语阅读课教学模式和传统 外语阅读课教学模式分别与学生们的外语阅读成绩 的相关程度。 3.3实验结果分析 表格所列分别为实验班(临班0511)和非实验 班(临班0513)2006年全国外语四级水平测试的俄 语阅读成绩(阅读项总分为20分): 临班0511的学生人数为17人: 学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l1 12 13 14 15 16 17 成绩 14 18 14 l8 16 20 20 8 14 10 16 16 20 6 10 16 16 (分) 长春大学学报 第19卷 平均成绩为:14.8分 临班0513的学生人数为l8人: 学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l5 16 17 参考文献: [1]Bartlett F.C.Remembering:A study in experimental and social psychology[M].Cambridge England:Cambridge UIlive ty Press,1932. 成绩 l6 l8 16 8 8 20 6 10 18 (分) [2] Rumelhart,D.E.Schemata:The BUilding Blocks of Cogrition. In:R.J.Spiro,B.C.Bruce。and W.F.Brewer(eds).Theoret- 1O 12 16 14 4 16 6 1O 平均成绩为:12.1分 ical issus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c].Hillsdah,NJ:Erl- baum,1980. 通过分析实验班与非实验班学生的全国外语四 级阅读成绩,发现经过近一年的新型外语阅读课教 学模式的实验训练,实验班学生的外语阅读平均成 [3]Patircia L Carrell&Joan C:Eisterhold Schema Theory and ESL Reading Pedagogy[J].TESOL Quarterly,1983(12):86. [4]Hamer J: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New Edi— tion[M].New York:Longman.1983. [5]Halliday,M.&R.Hasan:Cohesion in English【M].New York: Longman Group Limited,1976. 绩明显高于非实验班学生的外语阅读平均成绩。 从以上结果我们可以看出,以图式理论为指导 的大学生外语阅读课新型教学模式同传统外语阅读 课教学模式相比,在提高学生外语阅读成绩方面具 有优越性。利用新型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理解外语 [6] 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7] 张琦.图式论与语篇理解[J].外语与外语教学,2{303(12):18—21. 语篇,更有助于提高学生外语阅读水平和能力。 责任编辑:刘琳 Study of new teaching pattern of foreign language reading for college students LO Cui—yuan (Foreign Language CoHege,Changchu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2,China) Abstract:The study of scheme theory and foreign language text treatment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forein lganguage academic circles.The core object is to teach students to manage foreign language reading material on their own initiatives,establish the overall stucture of the material,namely,induce the scheme method successfully.Comparing with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of for- eign language reading,the new teaching pattern for college students which is guided by scheme theory is testiifed to be of superiority through teaching experiments. Keywords:text;scheme;background knowledge (上接第99页) Ennghtenment of formative assessment on the improvement of college English learners autonomous learning competence ZHOU Shuang ,LI Xiao-dong (1.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angchun 130012,China; 2.Yongji Middle School No.12 of Jilin,Yongji 132214,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formative assessment,in combination with the current college English evaluation system,this article clariifes the reationship between the formative assessment and autonomous learning and sets forth its use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 ing to ultimately improve learners autonomous learning competence. Keywords:formative assessment;autonomous learning;snmmative assessment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7.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