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养生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Moodle网络课程中讨论区交互特征的社会网络分析_以_网络远程教育_课程为例

Moodle网络课程中讨论区交互特征的社会网络分析_以_网络远程教育_课程为例

来源:华佗养生网
第37卷第4期󰀁󰀁󰀁󰀁󰀁󰀁󰀁󰀁󰀁󰀁2008年8月󰀁󰀁󰀁󰀁󰀁󰀁󰀁󰀁󰀁󰀁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ofShanghaiNormalUniversity(NaturalSciences)

Vol.37,No.42008,Aug󰀁

Moodle网络课程中讨论区交互特征的社会网络分析以󰀂网络远程教育 课程为例

刘荣光,刘晓琴

1

2

(1.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上海201702;2.吕梁市方山县大武新建小学,山西033100)

摘󰀁要:以上海师范大学东行记Moodle平台中开设的一门网络课程为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对其中的讨论区交互状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得出,Moodle网络课程中的讨论区具有异步、动态、不稳定、弹性等特征,与此同时,也发现部分学生很少参与讨论的问题,对此,提出了使用讨论区的一些建议,最后指出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后续的研究计划.关键词:Moodle;讨论区;交互特征;社会网络;社会网络分析

中图分类号:G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137(2008)04󰀂0433󰀂05

0󰀁引󰀁言

远程教育中师生时空分离的特点,决定了师生之间很少有机会进行面对面的人际交流.为此,远程教育工作者选择和利用各种教学交互系统,架构师生之间的桥梁,支持远程的师生教学交互,以保证教与学的质量.

Moodle作为一种新型的面向对象的、模块化的、动态的信息化学习管理系统,以其开源、免费、易使用、交互性强等优势在众多教学交互系统中脱颖而出重要形式.

[1]

,目前正在逐渐广泛应用在我国现代远程教育

实践中,特别是通过其中的讨论区活动模块进行的异步交互已经成为现代远程教育课程中教学交互的

1󰀁Moodle网络课程中讨论区简介

Moodle网络课程中的讨论区除了具有BBS的功能外,它还具有以下的独特优势:

(1)可以通过!树形结构显示∀,很清楚地显示发贴者回的是哪个帖,从而对该话题讨论的深度进行分析;

(2)有3个基本的讨论区类型:#单个简单话题:一个简单的话题,全部在一页上.对于简短、集中的讨论很有用处;∃一般用途的标准讨论区:一个开放的讨论区,任何人都可以随时开始一个新的话󰀁󰀁󰀁󰀁󰀁󰀁󰀁󰀁󰀁󰀁收稿日期:2007󰀂12󰀂06

作者简介:刘荣光(1982-),男,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教师.

434󰀁󰀁󰀁󰀁󰀁󰀁󰀁󰀁󰀁󰀁󰀁󰀁󰀁󰀁󰀁󰀁󰀁󰀁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

题.这是最好的通用讨论区;%每个人发表一个话题:每个人都可以发表一个帖子(其他人可以发表回复).当希望每个人都能够发表一个话题,如谈谈他们自己的想法,同时允许其他人回复时,这种方式比较有用;

(3)具有评价功能,即可以对别人的回复进行评价;

(4)具有订阅功能.当用户订阅了一个讨论区后,所有这个讨论区的新帖都会自动发送到他的邮箱.这就使得用户无需进入讨论区也能方便地获得此讨论区的消息.

讨论区是Moodle中一个强大的交互工具,在这里,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打破了时空,他们可以随时随地地在互联网条件下,就某个与教学相关的问题展开讨论交流,并将自己的想法和信息!张贴∀到讨论区里.这样师生通过讨论区形成了一种新型的交互关系网络,将其定义为讨论区交互,它是网络交互的一种类型.

在Moodle讨论区交互中,由于教师和学生都不在场,所以面对面的交互中的面部特征、身体语言等互动符号是缺失的,这就使得传统的交互理论面临着解释力下降甚至失效的困难.为此,本研究所关注的问题是:作为网络交互的一种类型,讨论区交互有哪些特征,其交互过程机制是什么,存在哪些一般性的理论问题.

2󰀁研究设计

2.1󰀁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笔者选取了上海师范大学东行记Moodle平台(http://www,jeas.tnet/moodle1)上的一门网络课程&&&󰀂网络远程教育 ,对其中的!课程讨论∀讨论区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调查.该讨论区创建于2006年11月24日,关闭于2006年12月25日.在这一个月中,由1名任课教师和30名学生围绕10个主题贴(这10个主题贴是由任课教师发布的)参与讨论交流.针对由这31名参与者组成的网络群体,主要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进行了研究,以期总结出交互的特征,发现目前存在的问题.

社会网络指社会行动者及其间的关系的集合

[2]

.一个社会网络是由多个点(社会行动者)和各点之

间的连线(行动者之间的关系)组成的集合.用点和线来表达网络,这是社会网络的可视化界定.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是研究社会关系的一种方法,已有70多年的历史了,这种方法可用于描述和测量网络社群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通过这些关系流动的各种有形或无形的东西,如信息、资源、知识等.该方法通过对行动者之间关系与联系的联结情况进行研究与分析,可以归纳出行动者的社会网络信息,甚至进一步观察并了解行动者的社会网络特征.透过社会网络除了能显示个人社会网络特征外,还能够了解许多社会现象,因为社会网络在组织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无形角色,当人们在解决问题或是寻找合作伙伴时,通常都是依循着所拥有的社会网络来寻找最可能协同活动的对象.

社会网络强调每个行动者都与其他行动者有或多或少的关系.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关注如何建立这些关系的模型,力图描述群体关系的结构,研究这种结构对群体功能或者群体内部个体的影响.

社会网络分析被用来建立社会关系的模型,发现群体内行动者之间的社会关系,描述社会关系的结构,研究这种结构对群体功能或者群体内部个体的影响2.2󰀁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的描述与解释2.2.1󰀁研究前的说明

(1)在󰀂网络远程教育 这门Moodle网络课程的!课程讨论∀讨论区中,共有10个主题贴,任课教师考虑到为了便于管理,这10个主题贴均由他发布,而学生没有发布主题贴的权限(该权限取决于教师创建讨论区时所选择讨论区的类型);

(2)在每个主题贴的讨论中,教师或学生对自己发帖的回复(自己回复自己)在本研究中不算入回[3]

.

󰀁第4期󰀁󰀁󰀁󰀁刘荣光,刘晓琴:Moodle网络课程中讨论区交互特征的社会网络分析以󰀂网络远程教育 课程为例435

帖数量的统计中;

(3)在每个主题贴的讨论中,由一名学生对主题贴进行回复,其他学生对该学生的回帖进行的回复,在本研究中一律看作是对主题贴的回复.2.2.2󰀁参与讨论人数统计分析

把参与10个主题贴讨论的人数进行了简单的统计,如表1所示.

表1󰀁参与各个主题贴讨论的人数统计表

主题贴名称Web2.0的教育应用

在网络教学环境下,如何实现区别教学

网络交流工具应用及其比较典型的网络学习的文化

网络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整合(包括家校沟通)

网络教育标准比较与应用网络学习环境下学习者动机的维持

网络教育平台的选择

期末选题话题期末论文登记处

参与讨论人数

11981278218323

占总人数百分比(%)

35292639232668261074

󰀁󰀁相关说明:

(1)表1中的参与讨论人数中,除了学生外,还包括任课教师;

(2)主题贴!期末选题话题∀:如果期末论文选题不属于选定的8个议题的范围,可以在该贴中讨论;

(3)表1中最后一列参与讨论人数与总人数之比的结果四舍五入取整.通过表1可以得出:

#参与10个主题贴讨论的人数不等.其中,参与!期末选题话题∀主题贴讨论的人数最少,只有任课教师和2名学生.这可能是多数同学前期参与了这8个议题中自己感兴趣的议题讨论,通过讨论知道如何围绕议题完成期末论文,当然不排除部分同学不敢跳出这8个议题,自己重新选题的困难或者跑题的可能性;

∃在10个主题贴中,参与!期末论文登记处∀讨论的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74%.这说明绝大多数学生无论其他主题贴发了多少份回帖,最终都确定了自己的期末论文选题;

%参与!网络环境下学习者动机的维持∀主题贴的人数也比较多,有21人,这说明学生对该议题都比较感兴趣和关注.事实上,该问题也是当前乃至将来教育界一直需要深度研究思考的,属于!热门话题∀.

2.2.3󰀁任课教师和学生对主题贴回帖数统计分析

本文作者统计出了任课教师和学生对每个主题贴的回帖情况,如表2所示.

436󰀁󰀁󰀁󰀁󰀁󰀁󰀁󰀁󰀁󰀁󰀁󰀁󰀁󰀁󰀁󰀁󰀁󰀁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

表2󰀁任课教师和学生对主题贴的回帖情况

主题贴名称Web2.0的教育应用

在网络教学环境下,如何实现区别教学

网络交流工具应用及其比较典型的网络学习的文化

网络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整合(包括家校沟通)

网络教育标准比较与应用网络学习环境下学习者动机的维持

网络教育平台的选择

期末选题话题期末论文登记处

总帖数30291145201276221037

教师回帖数

81131822549

百分比(%)27382740303329234024

学生回帖数

22188271485417628

百分比(%)73627860706771776076

󰀁󰀁由表2可以看出,在每个主题贴的讨论中,学生回帖总数总是大于教师回帖总数,即在讨论中,学生占主体地位,教师则是对学生的回帖给予一定的指导.!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在Moodle讨

论区中得以体现.

3󰀁小结与建议

从上面的分析中总结得出Moodle网络课程中讨论区具有以下主要的交互特征󰀁3.1󰀁非实时异步性

在Moodle网络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学习活动不受时空的.Moodle网络课程学习的这种开放性和跨时空性的特点决定了教学交互活动的形式要以非实时的异步交互形式为主,其中讨论区是其主要的一种形式.与实时同步交互相比,基于Moodle的讨论区异步交互尽管看起来师生之间的交流缺少!人情味∀,但是却能大大方便学生的自由学习.通过非实时的教学交互活动,学生可以很方便地随时向教师进行提问,最大限度地满足自身学习发展的要求.在非实时教学交互活动中,学生可以学习资源和参与活动,自主地对课程内容进行学习和加工处理.当遇到问题或不能通过自身完成时,可以通过Moodle讨论区与教师或同学进行交流.

3.2󰀁动态性

在Moodle讨论区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针对教师的贴子进行回复,而且也可以对同伴的帖子进行回复,回复的内容可以是持赞成或者否定的,还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除了回复,他们也可以随时提出问题.整个交互过程是多人不同思想的碰撞,使得对讨论的问题有更深入的认识.3.3󰀁不稳定性和弹性.

Moodle中的讨论区是一种异步交互方式,学生和教师在空间上分离,这使得教师对学生参与讨论的行为很难管理.有一些学生参与论坛的唯一原因,是教师要依照他们发帖的数量来划分等级,其实他们从来就没有真正思考过论坛中提出的问题,也没有认真阅读过其他任何人反馈的信息,就只能写一两行言之无物的帖子,这种行为就称为!灌水∀.这就要求教师采取一定的策略和措施加以控制和引导这类学生.此外,从上面的这些表中也能够看出:还是有部分学生很少参与讨论,那么如何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参与度,进而使社会交互性对有效学习起到促进作用呢?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由于在以学习课程为共同参与目的的情况下,是否具有参与讨论的准备或动机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在异步交互活动中的活动方式,从而进一步影响教学交互水平,为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区的活动之前,一方面应该让学生了解与讨论主题相关的内容,另一方面在选择讨论主题上,最好和学生一起集思广益,选择出一些学生感兴趣且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主题,然后开展讨论;

󰀁第4期󰀁󰀁󰀁󰀁刘荣光,刘晓琴:Moodle网络课程中讨论区交互特征的社会网络分析以󰀂网络远程教育 课程为例437

(2)教师的行为会对学生参与交互的积极性和交互的进程产生重要影响.学生更愿意参加教师参与的讨论主题,教师的及时反馈和肯定将会调动学生参与交互的积极性,教师的观点和建议更容易得到学生的响应.因此,教师应该重点在交互过程的参与和鼓励、交互主题的设计和建议、以及交互过程的监督和管理3个方面发挥作用

[4]

;

(3)在异步交互讨论中,教师要在发挥自己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调动讨论学习核心参与者的积极性,带动其他参与不活跃的学生参与群体的讨论中.教师也可以把学生参与讨论的数量和质量作为评价学生学期成绩的一部分,从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群体知识建构的学习过程中来.

本研究仅对一门Moodle网络课程中讨论区交互进行了量的分析,而且该讨论区只有教师具有发主题贴的权限󰀁如果学生也有发主贴的权限时,讨论区的交互所呈现的特征以及如果对回贴内容进行质的分析,是否能够得出师生、学生间的交互要比传统的面对面交互更有深度,这些问题的研究工作将在今后进一步展开.

参考文献:

[1]󰀁黎加厚.21世纪信息化环境下高质量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R].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6.[2]󰀁BasicSocialNetworkConcepts[DB/OL].www.analytictech.com/borgatt,i2002,8.[3]󰀁刘军.社会网络分析导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4]󰀁白淑英.BBS互动的结构与过程[J].社会学研究,2003,(5):10-12.

Socialnetworkanalysisofinteractivefeaturesof

theforuminthemoodlenetworkcourses

takingthe󰀂Networkdistanceeducation courseasanexample

LIURong󰀂guang,LIUXiao󰀂qin

1

2

(1.ShanghaiNationalAccountingInstitute,Shanghai201702,China;2.XinJianPrimarySchoo,lDawu,Fangshan,Lvliang,Shanxi033100,China)

Abstract:TakinganetworkcourseontheMoodleplatformofjeastofShanghaiNormalUniversityasanexample,thearticleana󰀂lyzesthestatusofinteractiveofforuminthesocialnetworkanalysismethod.Basedonit,theauthorssumupthattheforumofMoodlenetworkcoursehasdynamic,unstable,flexibleetc.features.Atthesametime,theauthorsfindsomestudentsrarelyparticipateinthediscussionoftheproblems.Asaresult,theauthorsputforwardtosomepiecesofadvicesandpointsouttheshortcomingsoftheresearchandthefutureresearchplanattheendofthearticle.Keywords:moodle;forum;interactivefeature;socialnetwork;socialnetworkanalysis

(责任编辑:顾浩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7.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