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养生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全面预算管理下制药企业生产成本控制

全面预算管理下制药企业生产成本控制

来源:华佗养生网
全面预算管理下制药企业生产成本控制

【摘要】成本控制直接服务于企业,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降低成本都可以增加利润,是抵抗内外压力、求得生存、服务社会的重要保障,同时能够进一步巩固经营基础,从而提升产品质量,做出产品的创新,寻求新的发展,更好的发挥社会效益,为社会做出贡献。本文将探究分析制药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背景下对于成本控制的分析,通过寻求全面预算的高效管理措施,进而控制生产成本。

1.什么是全面预算管理

预算对于企业来说属于一种系统化分配企业内部财力、物力、人力等资源的方法。全面预算管理是在管理工作中,采用预算的方式对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各个科室进行财务资源以及非财务资料的科学合理性分配,管理以及控制,从而达到更为高效的管理企业内部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1-2]。全面预算管理是现阶段各企业内部必不可少的管理模式,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的发展壮大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是贯彻落实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在企业内部的管理与控制之中具有深远的意义,对于企业内的员工来说,其需要懂得全面预算管理中的思想,进一步掌握该管理模式,从而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跟为科学合理的建议。例如,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落实之后,对制药企业的操作流程、规范,做出了更为细致的要求,大部分制药企业为了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不断优化生产工艺,规范操作模式,从而显著降低了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成本[3-4]。

2.制药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的要求

首先应符合以下四点:①在制定管理计划的过程中,需立足于制药企业的实际情况,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规划必须从实际的角度出发,做到规划具有科学性、合理性。②加强制药企业内部不同部门、科室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使各个部门连为一条线,形成一个有机链条。③实施预算管理的过程中,不应偏离实际,应充分结合当前市场情况,收集整个市场的信息,随时掌握市场的波动,保证预算具有稳定性的同时,还需要具有灵活性,根据市场的波动而调整。如:人工成本、

材料成本、设备成本等方面的波动。④制药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应当作为重点内容,每月或每季度对企业内部的各项数据(材料费用、研发设计成本费用、生产费用等)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做到及时反馈,具备时效性,从而实现对于制药企业生产成本的控制[5-6]。

3.全面预算管理下生产企业生产成本控制的方式。

对于制药企业来说,最为有效的成本控制主要是:直接成本控制以及间接成本控制,但在对该些成本进行控制的同时,应当以生产安全、药品安全为原则,一旦出现影响安全的成本控制措施应当立即停止,保护企业效益。

3.1直接支出成本的控制

制药企业生产活动的过程中的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设备成本、药物原材料成本等都属于直接支出成本。以保证企业所生产的药品合格率为100%的情况下开始直接成本的控制,需严格保障药品质量。①对相关生产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生产培训,提升其操作质量,为其建立在生产过程中不浪费成本的意识,优化操作流程,进一步提升药品合格率,避免因所生产出的药品不合格而出现浪费的情况,产品的成品率以及合格率的提升可直接促进成本控制工作的顺利完成。②合理的控制人工成本,对生产线进行优化,削减不必要的操作岗位,或根据岗位的实际情况以及性质,以机械化操作模式代替人工操作模式,从长远的角度出发控制成本的支出,对各个岗位的操作流程进行优化,提升生产效率,制定出每日的生产总量目标,合理的分批生产工时,减少不必要的加班。根据每个岗位的性质不同,从新制定相应的工资标准,在按劳分配的基础上实行按质量分配,如:同样的一线生产工作者中,存在其操作难度、操作所带来的效益不同等,根据该些实际情况进行工资的改革,激励员工在日常工作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技能,向更高的岗位竞争,调动其主管能动性与积极性,从而提升生产效率以及生产质量。③能源以及物料成本的控制,对物料、能源进行合理的分类,分别进行单独的核算,搜集整个生产过程中的真实数据如:物料的真实消耗情况,因堆放不合理造成浪费的情况、不同生产工艺消耗物料以及能源的情况等。,根据制药企业内部的具体生产情况进行及时的调整,为各岗位员工树立控制成本的意识,降低在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成本。

3.2间接支出成本的控制

制药企业生产活动的过程中的办公成本、出差成本、设备维修养护成本等除直接成本意外的均为间接支出成本。可采用固定预算法与增量预算法向结合的模式,需要将采购部的采购支出,工程部的维修保养支出、质量部的支出作为重点关注对象,结合每月或每季度各个部门的财务消耗清淡,进行预算的计算,从中发现可进行优化的地方,降低成本,提升效益。

4.强化监督力度 4.1建立小组责任制度

在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预算制度之后,需要强化各部门的执行能力以及监管力度,从而保障制度的顺利实施。①建立小组责任制,由生产管理部门的领导作为第一负责人,同时由质量部门、工程部门、财务部门、采购部门等相关负责人共同参与,进一步研究生产成本控制任务的落实方案,分析各种生产工艺对于成本的消耗情况等,保障预算管理的有效落实。

4.2定期会议总结

召集相关部门的负责人,搜集各项数据加以分析探究,明确各项异常数据出现的原因,并制定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对预算管理落实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3建立奖惩制度

建立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简称制度,调动各员工的积极性,使其共同参与到预算管理成本控制的工作之中,不断提出建议,发现问题,使得管理措施不断升级,保障企业的发展。

1. 实例说明

在某制药企业的生产车间之中,一年内某个自主研发产品每生产1万件则耗能1万,第二年其产量增加20%,而每生产1万件耗能降低0.1万,则可以得出:其在产量增加了20%的情况下,耗能同时降低了10%;假设第三年改生产车间的

生产工艺不做改变,产量预计增长20%的前提下,考虑生产操作因素,耗能定额确定于(0.8±0.02)之间,对于工艺变化、初始按零基础预算原理编制。使财务对生产进行跟踪记录,根据所记录的实际情况进行预算的修订。通过生产跟踪计量考核,把预算管理的概念予以到每位操作员工,为其树立控制成本医师,从而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魏林妍.全面预算管理下制药企业生产成本控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2(08):136-137.

[2]戴春红.生物制药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及控制分析[J].财会学习,2022(06):103-105.

[3]吴春锋.制药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及控制措施[J].商业文化,2020(29):72-73.

[4]邵春明.制药企业成本管理的必要性、现状及控制措施分析[J].财会学习,2020(02):4-6.

[5]汤.制药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常见问题及对策[J].山东工业技术,2019(04):240.

[6]郝蕾.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以生物制药企业为例[J].中国商论,2018(07):95-9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7.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