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养生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华工毛概期末试卷A

华工毛概期末试卷A

来源:华佗养生网
( 密 封 线 内 不 答 题 ) „„„„„„„„„„„„„„„密„„„„„„„„„„„„„„„„„„封„„„„„„„„„„„„„„„线„„„„„„„„„„„„„„ 学院 专业 座位号 诚信应考,考试作弊将带来严重后果!

华南理工大学期末考试( 年 学期)

《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试卷

注意事项:1. 考前请将密封线内各项信息填写清楚; 2. 所有答案请直接答在试卷上(或答题纸上); 3.考试形式:开(闭)卷;

4. 本试卷共 大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题 号 一 得 分 评卷人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姓名 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在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在答题纸对应的方格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是 C

A. 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2.中国党第一次明确提出民主时期的纲领是 B

A.一大 B.二大 C.三大 D.一大 3.中国最基本的问题是 B

A.问题 B.农民问题 C.统一战线问题 D.党的领导权问题 4.维系中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牢固纽带是

A.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B.悠久的中华文化 C.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

D.近代以来各民族在抵御外来侵略和长期斗争中结成的休戚与共关系 5.提出要“以苏为鉴”,探索自己的道路是在

A.1950年 B.1952年 C.1956年 D.1960年 6.20世纪60年代初,在我国最先支持和提倡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国家领导人是

A.周恩来 B. C.邓子恢 D.刘少奇 7.我国历史上提出“兼相爱”、“爱无差”思想的先哲是 B

A.孔子 B.孟子 C.墨子 D.庄子 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是

A.必须坚持民主法治 B.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C.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D.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9.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义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内容的文稿是

A.《中国和中国党》 B.《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C.《改造我们的学习》 D.《新民主主义论》 10.中国党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是

A.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B.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

C.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面临的任务 D.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 11.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是

《 》试卷第 1 页 共 4 页

_____________ ________ A.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 C.实行村民自治 D.实行依法治国 12.中国党在新时期实现的最根本的拨乱反正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确定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3.中国党能够在新时期开创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时代背景是 A.对国际形势和时代特性的科学把握

B.对国内外建设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经验的科学总结

C.对我国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生动实践的科学认识 D.对最广大人民共同愿望的科学认识 14.关于特别行政区,下列表达中不正确的是

A.“一国两制”的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 B.特别行政区是国家的一级地方政权机关 C.特别行政区直辖于 D.特别行政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15.根据“一国两制”、“澳人治澳”和高度自治的基本方针,中国在澳门回归后需要改

变的是澳门原有的

A.资本主义制度 B.社会生活方式 C.基本法律制度 D.外交权、国防权 16.关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下列表达中不正确的是

A.总体和平、局部战争 B.总体缓和、局部紧张 C.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D.总体团结、局部

17.十五大在理论指导下,制定了中国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A.基本路线 B.基本方针 C.基本 D.基本纲领 18.我国经济改革的核心问题是

A.建立什么样的激励机制 B.建立什么样的经济制度 C.建立什么样的企业制度 D.建立什么样的经济

19.中国党的会议首次指出:中国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全民族的

先锋队是

A.古田会议 B.瓦窑堡会议 C.遵义会议 D.七大 20.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基础是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近代以来在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 C.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 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和发展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纸对应的方格内。多选、少选、错选该题无分,每小题2分,共30分)

21.现代市场经济的共同特征是

A.产权关系明晰化、经济行为自主化 B.生产要素商品化、资源配置市场化 C.经济管理法制化 D.宏观直接化 22.新时期,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就是要

A.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B.切实保护人民的利益 C.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统一与稳定 D.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23.思想的活的灵魂是

A.杆子里出政权 B.实事求是 C.自主 D.群众路线 24.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国家资本主义过渡形式有

A.股份合作 B.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 C.公私合营 D.全行业公私合营

《 》试卷第 2 页 共 4 页

25.根据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际形势的变化,确定了我国外交工作的方针是 A.自主、和平共处 B.冷静观察、稳住阵脚

C.沉着应付、韬光养晦 D.有所作为、善于守拙、决不当头

26.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客观上存在着产生两极分化的可能性,其原因是

A.存在着生产要素的多种所有制 B.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执政党手中有权力 D.人们强烈的致富心理 27.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A.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C.加强科学管理,加速技术进步 D.在竞争中永远保持优势地位 28.推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主要是处理好

A.东部和中西部的关系 B.沿海和内地的关系

C.城市和农村的关系 D.上游产品与下游产品的关系 29.改革开放是

A.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B.中国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

C.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 D.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30.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新发展和我国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我国必须

A.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 B.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

C.坚持“一条线”战略 D.切实维护 3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施积极的就业的方针是

A.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 B.市场调节就业

C.城市劳动者优先就业 D.促进就业

32.在总结“大跃进”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

A.不能剥夺农民,不能超越阶段

B.社会主义可以区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 C.社会主义条件下要反对平均主义,重视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的作用 D.在社会主义经济占优势的条件下“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 33.哲学社会科学是

A.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 B.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C.现代国家的一种战略性资源 D.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34.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A.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B.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C.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D.坚持城乡同步进行 35.执政党之所以容易脱离群众,原因在于执政党

A.手中有权力 B.有资源的调配权

C.容易站在群众之上发号施令,一切依靠命令行事 D.也是由有血有肉的个体组成 三.分析论述题 (共4题,共50分)

36.如何认识本世纪头20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8分)

37.如何认识公有制的性质与实现形式之间的关系?(10分)

38.如何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12分)

《 》试卷第 3 页 共 4 页

39.材料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本题20分) 材料1:

2008年春节前后,一场罕见的暴雪、冻雨、低温袭击了南方,袭击了大半个中国。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这是一场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的特大地震灾害。

抗灾一线人们看见共和国领袖的身影,他们用真诚关怀,送给灾民共和国的温暖;用刚毅和果敢,指挥党员干部、官兵、干警,面对灾难危险冲锋在前。

唐山市农民宋志永等十几位村民自费到灾区抗灾的义举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社会纷纷称赞他们用最朴实的行动,践行着一种最伟大的壮举。

在特大灾害面前,全国人民在党和的坚强领导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为国分忧、共克时艰,谱写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新篇章。 材料2:

为了表示对震灾罹难者的哀思,决定为震灾遇难者举行三天哀悼,包括举国降半旗,奥运圣火传递停止三天,这是第一次为死难的平民举行的国哀。所有报刊报头印刷成黑色,酒吧、歌厅、影院停业,停止一切公共娱乐活动等。

请根据上述材料,并运用本课程的相关知识回答:

(1)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涵义。 (6分)

(2)从今年上半年我国两次抗灾斗争的过程,诠释、印证了本课程的哪些主要理论和观点? (14分)

《 》试卷第 4 页 共 4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7.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