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养生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外科创伤性患者的手术急救护理与心理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外科创伤性患者的手术急救护理与心理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来源:华佗养生网
外科创伤性患者的手术急救护理与心理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20-05-18T04:11:04.786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20年第2期 作者: 苏晓丽 赵江宁 雒娜通讯作者 孙捷[导读] 目的 分析外科创伤性患者得到手术急救护理与心理护理干预。陕西省人民医院 陕西西安 710068

【摘 要】目的 分析外科创伤性患者得到手术急救护理与心理护理干预。方法 本次实验研究的对象为外科创伤性患者86例,其收治时间介于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根据随机平均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接受手术急救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的实验组(n=43)和接受常规护理服务的对比组(n=43)。结果 实验组患者手术急救时间、使用呼吸机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比组患者(P<0.05);在护理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的比较上,实验组患者与对比组患者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 在为外科创伤性患者实施护理服务的过程中,运用手术急救护理与心理护理干预可以缩短患者的手术抢救、使用呼吸机和住院时间,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态,具有理想且确切的护理效果。 【关键词】外科创伤性手术;手术急救护理;心理护理干预;手术急救时间;焦虑评分

外科创伤性患者受到的是机体上的伤害,其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快且危重的特点,临床致残率和死亡率均相对较高,在抢救的过程中稍有延误或者是出现任何失误均可能导致患者死亡,做好这类患者的护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1]。在实施外科创伤性患者抢救的过程中,常规护理方案的运用忽略了患者的主体性,护理内容单一,不能满足临床治疗的实际需求,因此就应该分析更好的护理方案[2]。本次实验研究的对象为外科创伤性患者86例,分析了外科创伤性患者得到手术急救护理与心理护理干预,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研究的对象为外科创伤性患者86例,其收治时间介于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根据随机平均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实验组(n=43)和对比组(n=43)。实验组男24例,女19例,年龄20-65岁,平均(45.3±4.2)岁;对比组男26例,女17例,年龄20-岁,平均(44.9±4.3)岁。在基本资料的比较上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将常规护理作为对比组患者的护理方案。将手术急救护理与心理护理干预作为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方案,具体如下:

1.2.1手术急救护理:患者入院后立即安置在抢救室,协助其选择舒适体位,并适当抬高上身和下肢。保证患者呼吸道顺畅,将其头部偏向一侧,做好口腔、呼吸道的清理,并给予氧气吸入。与此同时,应及时建立静脉通路,并行中心静脉直观,做好液体和血容量的补充,做好中心静脉压监测和保暖。在此基础上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与病情变化,如果有异常情况出现应及时告知医生并给予针对性处理,最后要做好术前所需物品和器械的准备,做好手术设备清点和医生的配合,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

1.2.2心理护理干预:外科创伤性患者病情具有突发性和意外性,在实施抢救的过程中运用的仪器设备较多,医务人员均处于紧张的工作状态中,这会导致意识清醒的患者紧张、恐惧,因此,应该及时给予患者负性情绪和心理状态的疏导,做好家属的沟通与交流,让其全面的掌握治疗与抢救信息。 1.3观察指标

本次实验研究中两组患者评价指标分别为手术急救时间、使用呼吸机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护理前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 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价,患者得分越低心理状态越佳,得分越高心理问题越严重。 1.4统计学分析

将统计学软件SPSS19.0作为实验数据的处理分析工具,相关数据的表示方法均为(),检验方法均为t,当P值小于0.05时表示统计学差异显著。 2结果

2.1实验组患者手术急救时间、使用呼吸机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比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手术急救时间、使用呼吸机时间和住院时间分析比较

3 讨论

在我国建筑业和交通业的高速发展,外科创伤性患者的人数呈现出上升的趋势,给人们的正常工作与生活均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甚至可能会导致患者死亡,因此,为了保证抢救效果和成功率就应该分析这一过程中的优质护理方案[3]。

手术急救护理指的是在抢救手术过程中为患者提供的护理服务,可以保证其手术的顺利完成,提高了手术的有效性与质量,避免了各种突发情况,不良时间对患者与抢救造成的影响[4]。同时,心理护理干预主要是针对意识清醒患者以及家属实施的护理服务,保证了患者可以更好的配合抢救,避免患者家属过于担忧,可以随时掌握抢救的情况,由此可见联合运用手术急救护理与心理护理干预是外科创伤性患者的理想护理方案[5]。

综上所述,在为外科创伤性患者实施护理服务的过程中,运用手术急救护理与心理护理干预可以缩短患者的手术抢救、使用呼吸机和住院时间,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态,具有理想且确切的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刘美丽,刘燕君,王婷,等.外科创伤性患者的手术急救护理与心理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12):152-154

[2]冯宪梅.危机管理配合无缝隙一体化急救护理在严重创伤 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J].河南医学研究.2019,28(22):4187-41

[3]罗晓菱.疼痛控制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疼痛程度心理状态及康复质量的影响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9,11(21):109-110 [4]罗中燕,王峰,李冉,等.急诊手术治疗及综合护理对多发肋骨骨折并发创伤性膈疝的临床效果[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2019,13(05):469-472

[5]郭丽丽,孟芳芳,李红艳.疼痛干预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医学新知杂志.2019,29(z1):84-86 作者简介:苏晓丽(1968-),女,河南洛阳人,本科,副主任护师,研究方向:外科创伤,急诊监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7.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