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行为规范,具备现代经营管理理念、懂得相应的外贸专业知识和,掌握基本外贸操作业务的一线初、中级商务人才。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
理念:“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根本” 做法: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基本技能+岗位技能+素质拓展”的培养模式。 (2)推行课证深度融合。自2010年开始,全面推行课程改革,改变“三段式”的课程模式,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模式,围绕培养目标对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专业技能的要求,将国家职业标准与课程教学有机融合,采取模块的形式设计课程,即将国家在行业内已经推行的外贸业务员、营销员、会计证等职业资格证书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将职业资格标准与专业课程标准相衔接,将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大纲与课程教学大纲相衔接,保证本专业90%以上的学生毕业时获得“双证书”。
具体作法见附表:附表一职业能力岗位工作任务和能力分析表;附表二教学进度表;附表三资格证书;附表四毕业要求
(3)扎实推进工学结合。通过校企深度融合,使企业充分参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的制定以及实训、实习、教学质量监控等教学过程,企业提供校外实训基地、联合进行技能测试,使人才培养更贴近企业需求,更具针对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就业。同时企业接纳专业教师参与实践活动,每年寒暑假安排专业教师参加企业实践活动。我专业尽可能利用现有资源为企业提供各种服务。
具体作法:目前主要依托十八秒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大众汽车金融有限公司、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世纪森源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等公司建立稳定良好的校企合作“伙伴关系”,建立了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参观实习、实训。
合作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入学的企业岗位工作认知阶段 对象:国际商务专业的全体学生,
操作方式:在入学教育阶段对学生进行专业介绍和专业认知教育。组织学生前往十八秒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参观,进行感性认识。根据培养目标,将不同职业岗位工作以资料片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了解职业发展能力要求。同时也可邀请企业人员到学校对学生开设专业认知讲座。
第二阶段:中期实训
对象:从国际商务专业选拔部分学生,安排到大众汽车金融有限公司,北京世纪森源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操作方式:在二年级第四学期6月份营销员考试结束后,前往公司进行中期实训一个月,将课堂搬到企业,在这些企业建立培训基地,共同制定培训方案,聘请企业员工担任培训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订单处理(外贸订单和生产订单的处理)、生产进度质量控制(包括供销协调、采购管理、生产制造和品质管理)、出运管理(租船订舱、单证操作)等实训环节。
第三阶段:顶岗实习
对象:该专业需要参加实习的学生
操作方式学生根据个人职业发展规划,通过面试,双向选择,选择职业方向(外贸业务员、营销员、出纳员、行政、信息处理等),到公司进行顶岗实习。 三.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以职业导向、能力本位进行课程的整体改造。
(1)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将国家在行业内已经推行的职业资格证书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将职业资格标准与专业课程标准相衔接,将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大纲与课程教学大纲相衔接,保证开设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专业90%以上的学生毕业时获得“双证书”。
(2)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打破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使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积极探索融“教学做”为一体,以学生为主体的行为导向式教学方法,将理论知识融于实践教学中去,实现“知”与“行”之间的“零距离”接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拉近或消除课堂与工作现场的距离,把课堂延伸到企业去,把岗位引进到学校来,实现教室与实训室的一体化(通过中期实训完成,但目前只在部分学生中推行,有待进一步探索);打破师生之间我教你学的旧格局,实现教与学、师与生之间的“零距离”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目前我们正在着手建设一个网上教与学、师与生、师与师、生与生以及师生与校友之间的互动网站建设,该网站建成后不仅可以满足以上互动交流,同时也可搭建一个网上答疑平台)。
(3)深化教学内容改革
以岗位的职业能力为主,以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为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教学重点放在知识的应用,重在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的提高。
课程渗透: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突出两类内容的渗透式教学:一是职业道德内容,二是专业外语内容。特别是在《外贸实务》、《市场营销》和《商务英语》课程中,要求专业教师在自己承担的专业课教学中,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引导要有渗透、有案例、有考核。
强化实践教学:所有的专业课打破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分离式教学模式,提高实践教学的学时比例。目前在核心课程《国贸实务》中,主要教学内容围绕实际工作环节展开,实务操作内容占40%以上。
附表一:职业能力岗位工作任务和能力分析表
外贸业务员 工作项目 工 作 任 务 1-1 顾客信息收集 1-2 与客户联络 职 业 能 力 1-1-1顾客寻找 1-1-2顾客背景资信调查 1-2-1外贸函电应用训练 1-2-2外贸口语对话训练 1-3-1工厂的选择 1-3-2安排打样 1-3 与工厂联络 1-3-3生产安排 1-3-4生产进度 质量控制 1-3-5出运管理 验货 2-1-1品质条款的订立 2-1基本条款的订立 2-1-2数量条款的订立 2-1-3包装条款的订立 2-2-1单价条款组成 2、外贸合同订立 2-3装运条款的订立 2-2价格条款的订立 2-2-2总价条款 2-2-3贸易术语的运用 2-3-1货船的识别 2-3-2能进行配载 2-3-3能运用各种运输方式 2-3-4能投保 2-4辅助性条款的订立 3、外贸3-1 货物的准备 合同履3-2 落实信用证 行 3-3 制单结汇 能综合地运用不可抗力、索赔、仲裁等条款。 3-1-1 能完整地懂得备货的全部内容 3-2-1 能够审核来证、修改来证 3-3-1 能制作一套完整的单据 1、外贸业务联络 4-1 国际贸易经典理论的运4-1-1 能用经典的国际贸易理论分析和4、进出业务的核算 4-4 佣金的计算 4-3 出口换汇成本的计算 用 解决我们对外贸易业务中发生的问题 4-2-1 能计算进口环节的相关税费和其它各种费用 4-3-1 能计算出口换汇成本和出口盈亏率 4-4-1 能在对外贸易业务中正确地运用佣金 4-4-2 能计算佣金
附表二:教学进度表 课程序类号 别 1 2 文化基础课 6 3 4 5 德育 语文 数学 英语 计算机应用基础 体育与健康 2 2 20 2 2 1 1 2 2 22 3 2 2 2 22 3 2 2 课程名称 各学期周课时安排 第1学年 1 2 4 4 5 3 2 2 4 4 5 3 第2学年 1 2 4 5 6 3 2 2 4 5 6 3 第3学年 1 2 授课时数 理 实 课 总 比 备注 论 践 型 计 例 口贸易4-2 进口环节税费的计算 160 320 360 440 32.6% 240 144 16 80 120 40 40 40 40 120 40 80 17.2% 合计 20 7 专业理论与技8 9 10 11 12 公共关系 市场营销 贸易基础、 贸易实务 外贸单证 商贸法律 会计实务 心理健康 2 2 1 1 2 能13 课 14 15 商务办公事务 16 礼仪 2 2 2 2 12 32 0 3 10 32 0 3 10 32 0 80 17 商务英语实物 200 880 合计 12 周 课 时 数 实 习 时 数 总 课 时 数
附表三:资格证书
32 0 2560 50.2% 5104 100% 基本技能证书要求 证书名称 计算机NIT模块证书(三块) 人人说英语口语等级证书(初、中级)
职业资格证书要求
证书名称 认证时间安排 报名 时间 4月 4月 9月 3、9月 考试 时间 6月、11月 5月 11月 5、11月 难度系数 1 2 1 1 毕业要求 必须获得其中之一 鼓励获得 鼓励获得 毕业要求 必须获得 必须获得 外贸业务员资格证书 第二、四、六学期 营销员资格证书 会计证 秘书证 附表四:毕业要求
第四学期 第五学期 第二、三学期 第一、二学年所修必修课程必须达到合格以上;选修课修满20学分;德育学分不低于60学分;毕业前必须取得英语口语等级初级以上证书、计算机NIT模块三个模块证书;外贸业务员、营销员其中一项资格证书,专业还鼓励获得会计证、秘书证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项目 所修全部必修课程 选修课程 基本技能证书 毕业要求 最低达到60分 20学分 计算机NIT模块(三块) 备注 必须获得 人人说英语口语等级证书(初、中级) 外贸业务员资格证书 营销员资格证书 会计证、秘书证
必须获得 必须获得其中之一 鼓励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