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养生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辽宁省第十一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辽宁省第十一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来源:华佗养生网
关于举办第十一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比赛的通知

青春理工——共青团沈阳理工大学委员会 2012-11-15 03:51:20 来源:张安程

各学院团委:

为营造我校校园学术科技氛围,扩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参与面,提高学生参赛水平和获奖层次,进一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为参加2013年“挑战杯”辽宁省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做好充分准备,校团委决定举办“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比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参赛对象

全体在校全日制本科生均可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参赛

二、竞赛作品类别及总体要求

竞赛作品分为三大类:一是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二是科技发明制作类。作品分成A、B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参赛作品应从实际出发,侧重解决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三是参赛的哲学社会科学类的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论文限定在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六个学科内。总体要求如下:

1、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距竞赛终审2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

2、根据个人承担比例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也是学生且不得超过两人。申报集体作品的,集体作者必须都是学生且不得超过五人。

3、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国际竞赛上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的成果及历届“挑战杯”竞赛获奖作品等不在申报范围之列。

4、申报参赛的作品要体现大学生所学知识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重点体现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5、申报参赛的作品要具有国内同类作品的先进水平,要有特色及一定创新性。

6、申报参赛的作品须附有研究报告,并提供图表、曲线、实验数据、原理结构图、外观图等,鉴定证书和应用证书也可一同附上;

作品的内容要求有实用性及一定的潜在市场开发前景;作品的字数不

得超过12000字,可附带一定的示意图片。

7、作品分类填报不清或填报错误的作品,视为无效申报。

8、作品均要求原创,如若发现有抄袭现象,将取消其参赛资格。

三、报名方式

学生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按照报名时间要求到所在学院报名,报名地点设在各学院团委办公室(见附表1),并经学院团委初审后统一上报到校团委。

四、时间安排

作品申报时间:11月16日—11月26日

作品制作时间:11月27日—12月17日

作品上交时间:12月18日—12月19日

作品评审时间:12月底

五、参赛上报材料

1.作品申报时:上报《沈阳理工大学参加“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项目申报表》和《沈阳理工大学参加“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项目汇总表》(见附件2、3)的电子版和纸质版1份,签字盖章有效。

2.作品上交时:需提供作品设计方案、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的电子版和纸质版(1份)。科技发明制作类另需作品实物或模型,已通过自主创新获得专利,还用提供专利证书、专利公告说明书、获奖证书等资料复印件;对作品进行解释说明的作品结构图、原理图或其它必要的图表或文字资料的纸质版。

六、评审方式

竞赛评委会将由各类竞赛相关专业领域的专家、教授组成,竞赛分三个阶段:

1、赛前动员。申报表上交后,校团委将组织统一的动员和培训讲座。

2、初审。作品申报截止后,将对参赛作品进行初评,按一定比例遴选优秀作品入围决赛。

3、决赛。决赛按各类比赛的要求时间举行,由评委根据作品质量和选手答辩情况进行现场评分。

七、奖项设置

比赛将根据入围决赛的个人或团队总数,按照3%、8%、24%、65%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四个奖励等次。

八、相关要求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开展“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比赛是学校“以设计为主线、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载体,是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各学院团委要高度重视,并将其作为学院团委的一项重点工作,实行团委负责制。

2、认真推选,严格把关。各学院团委要精心组织好本学院的竞赛工作,并通过团委和学生邀请本学院有经验的教师对申报的作品进行指导和筛选,发现和培育一批在学术科技上有潜力、有作为的优秀人才,促进我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发展。

3、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学院团委要认真组织、广泛动员,大力宣传国家、省、市关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使用的措施,宣传优秀创新人才的典型事迹,激励广大我校热衷创新、创造的团员青年主动进行研究性学习,主动探究身边的科学问题,营造良好的校园科技创新氛围,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中来。

员工姓名: 实习部门: 报告内容:

营销部新员工实习报告

递交报告日期:

实习日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7.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