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师范大学
创 业 管 理 论 文
题 目 民营科技企业创业创新实践若干问题的思考
学 生
指导老师 年 级 2009级 专 业 人力资源管理 学 院 管理学院
学校名称
2012年6月
民营科技企业创业创新实践若干问题的思考
我国为实现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在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用15年的时间使中国步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创新对于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民营科技企业而言,人才,管理,创新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民营科技企业的创新情况
通过调查研究,民营科技企业比国有企业更倾向于创新,民营科技企业在20多年的创业实践中确立了社会地位,丰富了价值体系,并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经济财富,据调查,北京民营科技企业2000年创造的GDP约占全市的20.32%,民营科技企业激活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二、民营科技企业的创新模式
民营科技企业的创新发展有着不同的模式。根据克里斯坦森的理论,创新有两种:维持性创新和破坏性创新,维持性创新面对的是高端的、挑剔的消费者,而破坏性创新的目标是做出更简单、便利、便宜的新产品,给新的顾客或是要求不那么高的顾客群。从面向消费者群体来看,破坏性创新理论面对的顾客群体要远大于维持性创新。对与民营科技企业而言,破坏性创新是最常用的创新发展模式,往往能用较少的资金成本获得较高的效率。因此,民营企业要选择适宜自己发展的创新模式,破坏性创新模式是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创新的生存之基,发展之本。
三、民营科技企业创新面临的问题
民营科技企业作为创业创新的主力军,始终处于市场竞争的前沿,民营科技企业所处的社会地位与面临的经济形势导致其在创业创新中面临了很多问题。
(一) 企业融资问题
民营科技企业面临的就是创业创新融资难,融资缺口大,根据调查显示,北京中关村的9家民营科技企业中70%~77%的企业靠“内部积累”作为其主要的资金来源。其次有效规避技术创新风险的机制不健全,约有50%的中小企业在创立的3年内死亡了,剩下的50%企业中又有50%的企业在5年内消失,即使剩下企业也只有少数能够存活下来。
(二)有效规避技术创新风险的机制不健全
我国的民营科技企业由于各方面条件的,与大企业相比承担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弱。美国等发达国家通过风险投资来分散企业创新风险,而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还处于低端
阶段,根本不能满足民营科技企业创新风险的需要。
(三)凝聚人才问题
民营科技企业要创新的源泉便是人才,尤其是高级技术人才,对于民营科技企业来说,在初创阶段往往投入能力有限,缺乏必需的科研设施,直接导致人才缺失,创新能力低下。
(四)扶持力度不够,竞争环境有待优化
我国中小企业提供了50%左右的税收,但公共财政支出中用于中小企业支出占的比例很小。出台的对国有大型企业考虑的多,对非公有制小型企业考虑少。市场竞争不公,企业创新的积极性受到挫伤。
综上所述,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创新还面临着很多问题,需要企业自身的调节与完善,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要选择适宜的创业创新发展模式;同时,应该加大对民营科技企业创业创新的资金投入,鼓励风险投资,真正解决民营科技企业创业创新面临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黎平:企业创新文化论,广西经济管理日报,1995年第4期 【2】王敏:论中小企业创业创新的内涵、类型及作用路径,科教导刊 【3】王霄:社会资本结构与中小企业创新,工商管理理论论坛
【4】辜胜阻:完善中小企业创业创新的战略思考,当代经济管理,2007年第7期 【5】唐清泉:我国企业创新模式的选择,当代经济管理,2011年第12期
【6】沈建明:帮助企业排忧解难 支持企业创业创新,浙江经济,2008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