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学对推动我国畜牧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当前饲料加工企业的特点
1、饲料企业规模扩大,专化业水平提高
2、产业化经营成为发展趋势。以饲料企业为“龙头”,“企业+农户+基地”的一条龙经营模式迅速发展。
3、经营方式逐渐改变以品牌、产品质量和技术服务为主要竞争手段的经营方式在规模企业中渐成气候。
五、当前我国饲料工业存在主要问题
1、 饲料与饲料添加剂资源缺泛,尤其是蛋白质资源、玉米等缺 少(生物燃料)。 2. 配合饲料使用比例低。
3. 生产规模小;大型集团不多,自配饲料问题多。 4. 基础研究薄弱。
5. 从事饲料行业的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6. 解决饲料安问题刻不容缓。 7. 检查监督执法力度有待加强。
1.饲料化学:各种营养物质生理学与生物学功能; 2.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法与原理; 3、各种饲料营养特性及饲用价值; 4、饲料资源开发与利用; 5、配合饲料质量管理。 第一节 水分 一、水的作用
二、水的存在形式:游离水(free water)与结合水(bound water)。 三、水的含量
一般饲料中水分含量要求12%-14%, 但有些新鲜样水分含量有60%-90%,或更高。 饲料中水分含量高则不宜保藏,易发生霉变变质。 四、水分活度
饲料所显示的水蒸汽压(P)对同一温度下的最大水蒸汽压(Po)之比。 即:Aw=P/P0
概念: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缩聚物和某些衍生物的总称。植物中含量在40%-80%。动物体内较少。 低聚糖应用
低聚糖或寡聚糖,是由2-10个单糖通过糖苷键形成的直链或支链的一类糖。
目前动物营养中所研究的寡聚糖主要是指不能被人或其它单胃动物自身分泌的酶分解,但能对机体微生物区系、免疫等功能有影响的特殊糖类物质。低聚糖应用
低聚糖或寡聚糖,是由2-10个单糖通过糖苷键形成的直链或支链的一类糖。
目前动物营养中所研究的寡聚糖主要是指不能被人或其它单胃动物自身分泌的酶分解,但能对机体微生物区系、免疫等功能有影响的特殊糖类物质。 (一)主要品种
1、甘露寡糖(mannan oligosaccharides,MOS)由发酵法从富含MOS的酶母细胞壁中提取的葡甘露聚糖蛋白物,30%G,30%M。
2、果寡糖(Fructooligosaccharides,FOS)有果寡三糖、果寡四糖、果寡五糖,存在于大麦、小麦等植物及酵母中。FOS由微生物或植物中果糖转移酶作用产生。
3、寡木糖(xylooligosaccharides,XOS)由D-木糖或木糖与其它糖生成寡聚糖。
4、大豆寡糖(soybean oligosaccharides)主要是蔗糖、棉籽糖、水苏糖与少量毛蕊花糖 5、其它寡乳糖、α,β两种寡葡萄糖、低聚焦糖等。 低聚糖功能作用 主要作用机理
1、选择性促进有益菌的增殖 MOS对微生物影响
2、阻止病原菌定植、促进其随粪的排泄 病原菌与肠粘膜粘接在胃肠道中定植与繁殖而致病。这原理是细菌表面外源凝集素与上皮细胞上特异的糖分子相结合。
用特定的糖来结合细菌的外源凝集素或用特定的外源凝集素来结合肠粘膜上皮细胞表面的糖脂或糖蛋白的残基都可以阻止细菌与肠粘膜的结合,这一过程称为化学益生。
试验证实:粘合在上皮细胞上的大肠杆菌碰到MOS后可在30min内脱落下来,但葡萄糖与半乳糖没有此作用。 3. 刺激免疫反应
寡聚糖能与一定的毒素、病毒、真核细胞的表面结合作为这些外源抗原的佐剂,能减缓抗原的吸收,增加抗原的养效价。可加强细胞和体液免疫。寡聚糖也具有抗原特性,能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
甘露寡糖可通过刺激肝脏分泌能与甘露糖结合的蛋白而影响免疫系统。 低聚糖应用效果的影响因素
1、种类 不同源的寡聚糖对双歧杆菌影响不一,甘露寡糖不能作为两歧双歧杆菌增殖因子。大豆寡糖可能对仔猪的生产性能产生负效应。
2、添加量 增殖、排阻与免疫功能作用需要一定浓度。添加量不足增殖效果不明显,添加量过大,增加成本,同时也起不到有益菌增殖效果,还可能造成动物腹泻。
3、与抗生素及益生素的协同作用 适当与抗生素配合可增加饲养效果,同时与益生素作用效果也优。
4、日粮组成
大麦、小麦、豆饼中的寡聚糖可起“掩盖或稀释效应”,对试验结果影响。 5、动物种类
猪、禽作用效果不一,蛋禽与肉禽也不一样。 6、饲养环境
良好饲养条件效果可能不明显,只有在影响肠道因素较大时效果显著。 7、其它因素 适应期等 淀粉特性:
糊化:天然淀粉颗粒在适宜温度下在水中膨润,均匀、有黏性的糊状溶液,此过程为之,此时的淀粉被称为α-淀粉
老化:糊化淀粉缓慢冷却或在室温下长期放置后变得不透明,甚至沉淀,此现象为淀粉老化。老化淀粉不易消化。
胶化:利用高温或其他方法使淀粉粒破碎的过程为之。可增加消化性。
淀粉消化或加温水解而产生的一系列有支链的低分子化合物。然后进一步分解成麦芽糖与葡萄糖,供动物利用。糊精是嗜酸菌的良好培养基,在动物体内能促进B族维生素的合成。 3、糖原(glycogen) 动物体内存在形成。 葡萄糖合成糖原的过程为糖原生成。
4、非淀粉多糖(non-starch-polysaccharides, NSP)是植物中结构性多糖的总称,植物细胞壁重要成分。
NSP:由纤维素(cellulose)、半纤维素(hemicellulose)、果胶(pectin)和抗性淀粉组成(阿拉伯木聚糖、β-葡聚糖、甘露聚糖、葡甘聚糖等)。纤维素为不溶性多糖;其余为可溶性多糖,具有抗营养作用。
纤维素:β-1,4键连接。动物不能消化。
半纤维素:高聚糖组成的一种异源性混合物,包括戊聚糖、已聚糖等聚合体。其中木聚糖是植物骨架,还有甘露糖、葡萄糖、阿拉伯糖、半乳糖等。
半纤维素与细胞壁中果胶以共价键结合与纤维素的微纤丝以氢键相连增强细胞壁强度。 果胶(pectin)
胶状多糖类,是细胞壁成分之一,广泛存在于各种高等植物细胞壁和相邻细胞之间的中胶层中,具有粘着细胞与运送水分的作用。
果胶是以 α-1,4苷键连接的D-半乳糖醛酸聚糖(或称多聚半乳糖醛酸)为基本结构,其中糖醛酸的羰基可不同程度地甲基酯化,大部分以聚糖醛酸(polyuronic acid)钙盐或镁盐存在,在果胶物质主链上还连接有其它糖类,如L-阿拉伯糖、D-半乳糖、D-山梨糖。L-鼠李糖,有还含有乙酰化羰基。
果胶有三种形态:原果胶、果胶与果胶酸。 5、木质素(lignin)
高分子苯丙烷的非晶体聚合物。
木质素与纤维素、半纤维素连接以共价键相连。降低纤维素与半纤维素的营养价值。碱处理高度木质化的秸秆打破木质素与半纤维素之间的化学键,释放出较易消化的半纤维素,以改善秸秆消化性。
6、其它糖类:氨基多糖、蛋白多糖、甲壳素等。 第三节 含氮化合物
二、氨基酸(amino acid,AA)
氨基酸天然200多种,常见20种 ,具有L型与D型。 理化特性:酸性、中性、碱性AA 化学反应:
氧化脱氨基:生成α-酮酸与氨 还原接脱氨基:生成有机酸+氨
脱羰基:生成胺。主要是动物性饲料在变质时生成的组胺、酪胺、色胺。 氨基羰基反应:美拉德反应
其它:组胺+赖氨酸生成糜烂素、氨基酸+金属生成螯合物如Met-Fe 三、寡肽 寡肽又称小肽,是由2-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二肽或三肽。
饲料蛋白质进入瘤胃后大部分迅速分解成肽以后被微生物利用。Arggde(1998)发现,瘤胃微生物蛋白合成所需的氮大约有2/3来源于肽与氨基酸,肽是瘤胃微生物合成蛋白质的重要底物。Cruz Soto(1994)报道,以可溶性糖作为碳源时,小肽促进可溶性糖分解菌的生长速度比氨基酸的促进作用高70%。Chen(1987)发现奶牛瘤胃液内肽不足是瘤胃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另有一些报道认为肽瘤胃微生物达到最大生长效率的关键因子。
其它方面:小肽可阻碍脂肪吸收,促进葡萄糖的转运且不增加肠组织的氧消耗。小肽还可促进细胞生长与DNA合成。肽的生物活性作用与抗菌作用(杆菌肽锌)。 1、营养丰富
2、高吸收率与吸收速度
3、具有较低的抗原性、减少过敏反应
4、可以缓冲血液中血糖的上升(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剂) 5、降低血压和抑制胆固醇作用 6、促进脂肪代谢
7、其它作用:抗氧化、恢复疲劳、调节胰岛素作用。 1.蛋白质水解法 2.微生物发酵法 3.化学合成法 4.重组技术法
1、酰胺(amide)类:天冬酰胺、谷酰胺(归属AA) 尿素是哺乳动物体内代谢产物。禽为尿酸 2、盐(nitrste):防止亚盐中毒。
3、核酸(nucleic acid)
挥发性、不溶水、饱和与不饱和性。顺(cis)与反式(tran)结构。熔点、碘价、皂化价、氢化。 必需脂肪酸(essential fatty acide,EFA)与非必需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如EPA(C20:5)、DHA(C22:6)。
脂肪酸败:水解酸败与氧化酸败 分类:常量与微量元素
必需微量元素(essential mineral element ) 1 、普遍存在动物组织并分布均匀含量稳定 2、具有基本生理功能与代谢规律共同 3、缺乏与过量均可出现缺乏症与中毒症 4、补给后可减轻或治疗缺乏症表现
第六节 维生素(vitamins)维生素是维持人与动物正常生理机能所必需,且需要量极少的一类小分子有机物。 一、分类:脂溶性 水溶性
二、特点:分子量小、需要量极微、不提供能量、缺乏时引起动物缺乏症,过多时可中毒(脂溶性)、参与体内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
一、抗营养因子(antinutritional factor,ANF)
凡能破坏饲料营养成分或以不同机制阻碍动物对营养物质消化、吸收和利用的并对动物健康产生副作用的物质,这类物质统称为抗营养因子。如戊聚糖、β-葡聚糖、胰蛋白酶抑制因子、饲料毒素如棉酚、氰苷等。 三、味嗅物质
酸味,主要酸性有机物有物: 酸乳、醋酸、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琥珀酸和磷酸。 甜味:主要基团-OH、=NH、-NH2、
甜味物质:木糖醇、山梨醇、甘露醇、一麦芽糖醇。 非天然甜味物质:甘草苷、甜菊叶苷;
合成甜味物:糖精(邻苯酰磺酰亚胺)及环已胺磺酸钠等 四、苦味苦味物质 五、辣味与辣味物质 六、鱼粉中腥味
腥味主要成分:六氢吡啶类化合物;δ-氨基戊醛(H2N(CH2)4CHO)和δ-氨基戊酸(H2N(CH2)4COOH)均具有血腥味,该物在鱼血和鳃部较多。
鱼粉的腥臭味:主要在氨、三甲胺、硫化氢、甲硫醇、吲哚、粪臭素和脂肪酸氧化产物等。 (CH3)3N=O (CH3)3N (氧化三甲胺) (三甲胺)
七、植物香气味 主要是脂肪族、芳香族、萜化合物及衍生物。另外桂皮醛、茴香酮等。 第三章
饲料营养价值评定 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意义
1、了解各种饲料的营养价值与营养特性,开发、合理利用饲料资源与新的饲料资源 2、了解影响饲料营养价值的因素,选择合理加工措施、加工方法,提高利用率。
3、通过评定,了解和掌握各种动物对饲料养分的利用情况、需要量及变化规律,为科学饲养提供理论基础。
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方法 一、营养成分分析
化学分析:概略养分、纯养分、有害物质分析。 1、样本采集与制备
采集是用一定方法在待测样本中采集一定数量的样本为之,要求具有代表性。 制备:是指将原始样本或次级样本经过一定的处理成为分析样本的过程。 常用制备方法:烘干、粉碎、混合等。
原样基础:鲜样基础。水分含量变化大,不易进行饲料间比较。 如水分90%与10%的样本比较。
风干基础:指空气中自然存放或自然干燥或在65℃下干燥并回潮24h后水分含量在12-13%左右的饲料样本。
绝干基础:100%干物质。样本要105℃下烘干3h后至恒重制成有绝干物质。 概略养分指标内涵
–水分:游离水、结合水和挥发性成分;
–粗灰分:各种矿物质的碳酸盐、硫酸盐、硅酸盐和氧化 物; –粗蛋白:饲料总氮*6.25(转化系数),蛋白质和非蛋白含 氮物; –粗脂肪:脂肪、蜡质、树脂及脂溶性色素和维生素; –粗纤维:部分半纤维素,大部分纤维素和木质素;
–无氮浸出物:淀粉、游离单糖和低聚糖、果胶、部分半 纤维素,有机酸、水溶性色素和维生素。
概略养分分析优缺点 –缺点
•指标简单(仅6项),不能满足现代营养学的需要(约30~40项); •划分界限模糊(如粗纤维,无氮浸出物等),无严格的化学确定性和营养学意义; •误差大(如粗蛋白Tp or NPN,无氮浸出物); –优点
•简单快速,容易实现;
•历史悠久,应用广泛,累积资料多,可供参考和相关分析。 饲草 3%十二烷基硫酸钠
NDS NDF 2%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ADS ADF 72%硫酸处理3h
纤维素 ADL 550℃
木质素 ASH
洗涤纤维内容含义
–NDS:细胞内容物和特殊牧草中的果胶
–NDF:细胞壁成分,主要由半纤维素、纤维素、 木质素、少量蛋白质和矿物质组成; •ADS:半纤维素NDF-ADF;
–ADF:由纤维素、木质素和少量矿物质组成; •水解液:纤维素 ADF-ADL;
–ADL:由木质素和少量矿物质或杂质组成; •灰分:矿物质与杂质。木质素 ADL-灰分。
–优点:对细胞壁组分的划分较准确,主要用于粗 饲料质量的评价。
•优点:快速(适合于现场分析),操作简便,维持费用低。
•缺点:不是直接测定的结果;需要可靠的数据库和先进的算法,如多元线性回归(MLR)、主成
份分析(PCA)、偏最小二乘法(PLS)、人工神经网络(ANN)和拓扑(Toplogical)等方法。
(1)氨基酸含量分析(氨基酸分析仪) (2)微量元素含量测定(原子吸收仪) (3)维生素含量测定(液相色谱仪等) (4)饲料添加剂分析
(5)抗营养因子与毒素分析 二、消化/代谢性评定 消化/代谢试验 鸡表观代谢能测定
•排空强饲法:
• 成年公鸡6*4 =24 只,单笼饲养,肛门缝合排泄物收集瓶(60~100 mL) 。 –瘤胃流通速度的估计(NRC, 2002): –新鲜牧草 k (%/hr.) =3.054*DMI(%BW)
–干草k (%/hr.) =3.362 +0.479*DMI (%BW) –0.007*精饲料在DM中的比例(%)
–0.017*NDF(%DM)
–精饲料k (%/hr.) =2.904 +1.375*DMI(%BW) –0.02*精饲料在DM中的比例(%)
•瘤胃降解率
•人工瘤胃法(in sacco):模拟瘤胃环境在体外发酵饲料,需要混合瘤胃液接种和人工唾液,又
可分为静态发酵(Rustec)和动态发酵。
•小肠液冻干粉法
•张子仪 (1983) 用胃蛋白酶+猪小肠液(PIF)评价猪饲料离体消化率; •冯仰廉 等(2000)用牛小肠液(BIF)测定瘤胃未降解有机物的消化率;
•移动尼龙袋法
•30*50 mm小尼龙袋,孔径40~60目,0.5~1.0 g饲料,12~13 mg 饲料/cm2; •猪:口腔采食/强饲肛门收集,牛:口腔/真胃/十二指肠瘘管肛门收集; •冲洗后测定相关成分,简便,重复性较好。
饲料是指在合理条件下对动物提供营养物质、生理机制、改善动物产品品质、且对动物不发生有毒有害作用的物质。即提供给动物的一切可食物质 。 来源:植物性、动物性、矿物质、人工合成品; 形态:固体、液体、胶体、粉状、颗粒、块状等; 饲用习惯:粗饲料、青饲料、多汁料,精饲料;
营养特性: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矿物质、维生素、添加剂等。 第一节 国际饲料分类法
目前世界各国饲料分类方法尚未完全统一。
美国学者L.E.Harris(1956)按照动物营养需要的几个主要方面与饲料的主要营养特性提出了饲料分类的原则与编码体系,并逐步发展成为当今饲料分类编码体系的基本模式,为多数学者所认同,也被称为国际饲料分类法。L.E.Harris根据饲料特性将饲料分类:
即:粗饲料、青绿饲料、青贮饲料、能量饲料、蛋白质补充料、矿物质饲料、维生素饲料与饲料添加剂
每一种饲料均冠以6位数(△-△△-△△△)的国际编码(International Feed Number, IFN), 其中首位代表饲料归属类别,后5位为则根据饲料重要性属性进行编码。 编码分为三节,形式如1-00-000 等。 一、粗饲料(roughage)(1-00-000)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大于或等于18%,以风干物质为饲喂形式的饲料。 如干草类、农作物秸秆等。
二、青绿饲料(pasture range plant and fed as fresh)(2-00-000)天然水分含量在60%以上的新鲜饲草以及以放牧形式饲喂的人工栽培的牧草、草原牧草、块根、块茎、瓜果类等。
三、青贮饲料(silage)(3-00-000)以新鲜的天然植物性饲料为原料,在厌氧条件下,经过以乳酸菌为主的微生物发酵后调制成的饲料。如玉米青贮、青草青贮等。 四、能量饲料(energy feeds)
(4-00-000)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小于18%,同时粗蛋白质含量小于20%的饲料。如玉米、大麦、麸皮、米糠,块根块茎类等。
五、蛋白质补充料(protein supplement)
(5-00-0000 )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小于18%,同时粗蛋白质含量大于或等于20%的饲料。如鱼粉、肉骨粉、大豆、豆粕豆饼、氨基酸、饲用尿素等 六、矿物质饲料(mineral supplement)
(6-00-000)可供饲用的天然矿物质、化工合成的无机盐类、有机配位体与金属离子螯合物。如石粉、贝壳粉、骨粉、磷酸氢钙、沸石粉、饲用微量元素、络合铁等。 七、维生素饲料(vitamin supplement) (7-00-000)由工业合成的提纯的维生素制剂,但不包括富含维生素的天然青绿饲料。 八、饲料添加剂(feed additive)
(8-00-000)为保证或改善饲料品质,防止质量下降,促进动物生长繁殖,保障动物健康而加入饲料中的少量或微量物质为饲料添加剂,但不包括合成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以及以治病用的药物。 如凝结剂、防霉剂、香味剂、着色剂等。
相同点:国际饲料分类与中国饲料分类中大类一样,类。
不同点:中国分类中出现亚类。这样可以区别名称相同而营养质量差别很大的饲料,确切地反映每一种饲料属性,从而得以与其它任何一种饲料区别开,避免混淆。如多种苜蓿草粉区别。4-05-000(豆科干草),5-05-000(苜蓿干粉)。
•概念:天然水分一般在60%以上的青绿多汁饲料。
•范围:饲料包括天然牧草、栽培牧草、青饲作物、叶菜类、树叶类及水生植物等。
第一节 青绿饲料的营养特性 1、水分含量高,能值低 含水60%-95%,干物质少,消化能低,新鲜样1.2-2.5MJ/kg; 干物质中,粗纤维达18-30% . 2、蛋白质含量高,品质优
禾本科鲜样含蛋白质1.5%-3%,豆科饲料含3.2%-4.4% 。干物质中达13%-15%和18%-24%。各种氨基酸平衡性好,赖氨酸,色氨酸含量高。蛋白质生物学价值达70%以上。 3、粗纤维含量低
幼嫩的青绿饲料含粗纤维少,木质素低,无氮浸出物较高,以干物质计算,粗纤维为15%-30%,无氮浸出物在40%-50%之间 。 4、钙磷比例适宜 ,豆科钙含量高 5、维生素丰富
胡萝卜素高达50-80mg/kg,B族维生素丰富。但维生素D缺乏。 6、适口性好
含有多种酶、植物激素和有机酸,易于消化 ,OMD达40-85%。是反刍动物重要的能量源。 影响青饲料营养价值的因素
土壤与肥料 缺碘、缺硒、缺钙磷(过多雨水天气),施肥可增加营养物质含量。
生长阶段与部位(幼嫩时期水分含量高,干物质中蛋白质高而粗纤维少,后期则相反;上部茎叶营养丰富,下部纤维含量;叶片营养最为丰富)。
气候因素 气温、光照、雨量影响较大。多雨季节钙少,干旱季节钙多。寒冷地区植物纤维多,则蛋白质、脂肪含量少。光照时间长营养沉积多。 管理因素 适时放牧与刈割可提高营养物质总量。 第二节 主要青绿饲料 一、天然牧草
主要包括禾本科、豆科、菊科与莎草科。 营养特点:
–豆科牧草营养价值高;粗蛋白质15%-20%; –禾本科适口性好,营养价值与生长期有关;
–菊科与莎草科有特殊气味与质地坚硬,动物不喜采食。 –钙含量高于磷,比例适当。 利用方式 –放牧为主
–丰富时适时刈割,制作干草与青贮 栽培牧草
•概念:指人工播种栽培的各种牧草。
•特点:种类多、产量高、营养好,是解决青
绿饲料的重要途径。
•禾本科:黑麦草、无芒雀麦、羊草、大麦、燕麦、苏丹草等。可以解决青饲料均衡供应。 •豆科牧草:紫花苜蓿(alfalfa)、三叶草(clover)、草木樨(white sweetcloveer)、苕子(hairy
vetch)、紫云英(Chinese milkvetch) 、沙打旺等 。 (一)豆科牧草
•营养特点:
•粗蛋白含量较高; •干物质中消化能中等; •矿物质中钙高。 •利用
•适时刈割,可保证豆科牧草的营养价值。 •饲喂价值:
•为牧草之王。适时刈割饲用价值高。 •可青饲、放牧、调制干草及草粉等;
•鲜苜蓿草泌乳奶牛日饲喂15-20kg,青年牛10kg;羊2-3kg;
•紫花苜蓿茎叶中含有皂角素,具有抑制酶流行性作用,大量采食量右引起牛羊臌气病。 •利用注意事项
•含有香豆素,且有不良气味,适口性差;香豆素在霉菌作用下变为双香豆素,其结构式与维
生素K相似,是维生素K的天然拮抗物。饲喂时防止VK缺乏。 (二)禾本科牧草
•营养特点:
–碳水化合物含量高;
–干物质中粗蛋白质含量低,一般在8%-12%;
–粗纤维含量随刈割生长期不同差异大,生长期延长,粗纤维与木质素含量增加,降低其营养价
值。
•利用:
–适时划割新鲜饲喂,或调制干草、草粉与青贮。
黑麦草 无芒雀麦
(三)青饲作物
•青饲作物:
–青饲玉米、青饲大麦、青饲燕麦、青饲豆苗等
•营养特点:
–总体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动物喜食。 –适时刈割利用可节约畜禽精饲料用量。
•利用:
–适时划割新鲜饲喂,或调制干草、草粉与青贮。
(四)叶菜类与根茎瓜类
•营养特点:
•水分含量高,70%-90%;
•干物质中粗蛋白质含量变异大;
•叶菜类粗纤维含量差异大,根茎瓜类纤维含量少,无氮浸出物高。
聚合草(爱国草)
•具有硬毛,畜禽不喜食可在饲前打碎或打浆或与精饲料混合可提高适口性。
牛皮菜:
•猪喜食青饲料,使用时宜生食,煮熟后放置易产生盐而致动物中毒。 •芜青甘蓝
•是一种多汁饲料,但含某种挥发性物质,饲喂奶牛时可引起牛奶中产生异味,因此,不易在
挤奶前饲喂。
•胡萝卜(carrot)
•产量高易栽培,耐贮藏,营养丰富,家畜重要的多汁,胡萝卜含量高(27.2mg/kg),无氮浸
出物高,富磷钾铁与色素。干物质产奶净能达7.65~8.02MJ/kg,可列入能量饲料范畴。奶牛一天可食20-30kg;成年猪日食5-7.5kg,禽20-30g。
•甜菜:
–饲用甜菜干物质中CP:8-10%;CF:4-6%;糖分:55-65%(蔗糖)。
•南瓜:
–富含胡萝卜,果糖与葡萄糖含量高。是奶牛母猪优良的多汁饲料。提高奶量,增加产仔数。
•三水一萍即水浮莲、水葫芦、水花生和绿萍。主要特点含水高,能量低,营养价值不高,常带
有寄生虫如猪蛔虫、姜片虫、吸血虫等,使用前应灭虫。同时防止亚盐中毒。
•主要:槐树叶、榆树叶、桑树叶、松针叶等 •特点:
•具有特殊气味,色素含量高,有提高乳气味、蛋黄着色效果。 •用量:
饲料中添加量3%-8%不等。 青饲料的饲用 一、用法
反刍动物大量饲用,单胃动物(母猪)与精饲料搭配使用。因水分含量高不易贮藏与运输,除动物采食新鲜外,可以经过适当加工后饲用(青贮、打浆等)。 二、饲用时注意事项
1、防止亚盐中毒
青饲料(叶菜类、牧草、饲用甜菜等)均含有盐,在细菌作用下,盐被还原成具有毒性的亚盐。盐含量绿叶菜类2059ppm、白菜类1548ppm、根茎类630ppm、鲜豆类413ppm、瓜类2ppm。甘蓝700-1300ppm, 一般茎>根>叶柄>叶片>果。 亚盐发生原因:
青饲料堆放时间过长,发霉,变成亚盐。在小火加热或煮后焖在锅中、缸中过夜,24-48h后亚盐达200-400ppm。
例:新鲜白菜亚根4ppm、根2572ppm,10℃下腐烂,2-3天亚达8-10ppm,4天190ppm、5-7天2588-2609ppm,37℃下保温2天后达504ppm。 动物亚盐中毒机制
- NO2
++ +++
Hb·FeHb·Fe(MHb)
亚盐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作用,使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形成高铁血红蛋白(MHb),形成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使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引起组织缺氧。
MHb 达Hb总量20%-40%时,临床缺氧,80%-90%动物死亡。活动时50%-60%可致死亡。 发病症状:不安、腹痛、呕吐、呼吸困难、心跳快、全身发抖、后肢麻痹、体温下降、血液呈酱油色。
2、防止氢氰酸(HCN)和氰化物(NaCN)中毒
•高粱:生氰糖甙
•苏丹草:蜀黍甙;百脉根,三叶草:百脉根甙,亚麻苦甙;还有毒 蚕豆甙、苦杏仁甙。 •反刍动物由于微生物作用更易中毒。
•中毒:吸收后的CN能迅速与氧化型的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三价铁结合,形成氰化高铁细胞色
-
素氧化酶,从而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性,阻止该酶中的三价铁的还原,阻断了氧化过程中电子的传递,使组织细胞不能利用氧,产生“细胞内窒息”。 2、防止氢氰酸(HCN)和氰化物(NaCN)中毒 植物体内生氰化合物经水解释放氢氰酸(HCN)。
氢氰酸前体物在高粱苗、玉米苗、马铃薯芽、木薯、亚麻叶、三叶草、南瓜蔓均有(氢苷配糖体)。
中毒症状:腹痛、呼吸困难、站立不稳、肌肉痉挛、牙关紧闭、瞳孔放大、卧地不起、四肢划支、呼吸麻痹而死
中毒剂量:>20g/kgDM引起中毒;以生氰甙形式口摄入的HCN,牛羊的最低致死量为1mg/kg体重。
解毒方法:
应用亚钠及硫代硫酸钠进行解毒。亚钠的作用是使高分血红蛋白氧化成铁血红蛋白,
-
后者在体内能夺取已与细胞色素氧化酶结合的CN,使细胞氧化酶恢复其活性。硫代硫酸钠,
-在体内硫氰酸酶的作用下,将CN转变成硫氰酸盐而随尿排出。
•生氰糖甙饲料的合理利用与去毒方法
• 合理利用时间、生长期制成干草或青贮 • 控制饲喂量
• 去毒: 热水浸泡,加热蒸煮 • 作物育种:低氰高粱等。
3、防止草木樨中毒
草木樨中香豆素在细菌作用下生双香豆素
1、 幼嫩时利用。或制成干草。
2、 饲喂时逐渐增加饲量,2-3周适应期 3、 与其它饲料搭配使用。 4、 增加VK用量
5、 去毒:清水浸泡,可去除40%以上。1%石灰水浸泡。 6、 培育低香豆素草木樨品种。
•青饲料用粉碎机打成粉与浆饲喂动物以防动物挑食。 •青饲料提取叶蛋白。
•青苜蓿提取叶蛋白质浓缩物:
CP54-60%,CF3.3-4.7,EE10.1-11.8%,NFE12.8-13.2%,各种EAA比例与干乳蛋白相近,蛋氨酸与胱氨酸与鱼粉略于鱼粉,比大豆高。
•青贮饲料是青饲料在密封的青贮设施(窖、壕、塔、袋)中经乳酸菌发酵,或采用化学制剂调
制,或降低水分而制成的具有特殊芳香气味,营养丰富的多汁饲料。 青贮的意义
•有效地保存是青绿饲料的营养成分
•适口性好、消化率高,动物爱吃。奶牛一天可吃30-50kg •扩大饲料资源,可使青饲料生产向规模化生产 •以可杀虫灭菌
•调节饲料在不同季节的供应量,尤其是在冬季反刍动物缺乏青饲料时的供应工作 •保存的安全与经济
•原理:青饲料在厌氧条件下,利用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以使青贮物中的pH值降到4.2以下,
达到抑制其它微生物的作用。
•阶段:
– 好气性活动阶段 – 乳酸发酵阶段 – 青贮完成保存阶段
– 启窖后的二次发酵阶段(霉菌产生阶段)。
–每克新鲜青饲料中微生物的数量
1.乳酸菌 种类多,主要是乳酸链球菌与乳酸杆菌。前者在青贮饲料中酸量达0.5%-0.8%、pH达4.2时即停止活动。乳酸杆菌厌氧下生长和繁殖能力强,耐酸性强,在pH3时、酸量达1.5~2.4%时才停止生长 。好气性乳酸菌发酵温度可达52-54℃,超出此温度则为其它菌发酵,发酵温度可达55-60℃,最高可达70℃。
•在25-35℃时好冷性乳酸发酵,产生乳酸。
五碳糖可生成乳酸、丙酸、琥珀酸等。
当乳酸量达1%-2%时,pH下降至4.2以下时,乳酸菌只有少量存在。
2、酪酸菌(丁酸菌) 是一种不耐酸的有害菌,在pH4.7以下不能生长,在温度较高时才能繁殖。酪酸菌活动结果是使葡萄糖和乳酸分解生成具有挥发性的丁酸。产生具有难闻气味。 3、菌 凡能分解蛋白质的菌统称为菌。需氧与厌氧菌,主要产生氨、硫化氢、二氧化碳、甲烷和氢气。
–酵母菌 是好氧菌,可产生乙醇。分解糖作用。
–霉菌 是好氧菌,可分解蛋白质产生氨,发霉变质降低其品质,严重时不能食用。
4、乙醇菌 为好气菌,在青贮初期,有空气时大量繁殖。酵母或乳酸菌产生乙醇,再经乙酸发
酵产生乙酸与水。
上述微生物可将蛋白质破坏产生氨,使青贮发霉、发热、变质。
1、好氧菌活动阶段 活细胞活动与原料上的酵母菌、菌、霉菌等菌活动期。若氧气多发酵旺盛、则原料发酵温度高,有时可达60℃以上。使营养物质损失严重。0-1天。时间越短越好。持续阶段:1-2天。(又叫预备发酵期)
2、乳酸菌发酵阶段 当pH下降时,乳酸菌大量繁殖使pH下降,玉米青贮半天后乳酸菌上升迅速。时间越快越好。 (酸化成熟期) 3、稳定阶段
青贮在20-30天进入稳定阶段,豆科牧草则需3个月以上。(完成期,无菌活动期)
青贮设备青贮塔 青贮窖 塑料袋
1. 青贮原料选择:
全株玉米应在蜡熟期收割,禾本科以抽穗期为好。豆科开花初期为佳。 2.切碎:一般在 2-5cm长为好。 3.水分要求:水分65%-75%为好。
4.填装压实。逐层填装压实,排除有效空气。
5.密封与管理。防止漏气漏水。一般30天即可青贮完成。
•低水分青贮又称半干青贮
– 水分控制在45%-55%。
–要求原料在刈割后迅速风干。
•其它特种青贮
–青贮中添加其青贮制剂等以提高青贮质量。
2、蛋白质变化
在酶作用下,总氮中20%-25%被转化不NPN;
当pH小于4.2时,蛋白质转化为氨基酸,在pH大于4.2时,氨基酸则分解成氨、胺等非蛋白氮,使蛋白质损失。 青贮过程中养分损失
1、田间损失 原料刈割后同日青贮,养分损失较少;萎蔫24h以上,损失达干物质的1%-2%;萎蔫48h以上,损失较大。 2、氧化损失
营养物质在有氧条件下经微生物酶与植物酶进行分解而使养分损失。 3、发酵损失
青贮过程中可溶性碳水化合物与蛋白质变化较大,干物质损失一般小于5%。 4、汁液损失
这与原料含水量有关,高水分原料可损失10%,低水分则损失较少。 三、调制优良青贮饲料的条件 1、原料的糖分含量
选用“正青贮糖差”原料。
正青贮糖差是指原料中实际含糖量与饲料青贮时最低需要糖量之差为正数。 饲料最低需要含糖量=饲料缓冲度%*1.7
饲料缓冲度为中和每100g全干饲料中的碱性元素,并使pH降低到4.2时的所需要的乳酸克数。 一般青贮发酵只有60%葡萄糖生成乳酸。即1g乳酸需1.7g葡萄糖。因此,一般新鲜重中糖含量占1%-1.5%。
根据青贮糖差,青贮原料分为三类
一类:易贮原料如玉米、高梁胡萝卜秧,含糖量高(10%以上表6-5P128)易于发酵产生乳酸。 二类:不易青贮原料如苜蓿、紫云英等,含糖少,与第一类混贮较好。
三类:南瓜藤等含糖很低,单独青贮困难,可加入能量饲料进行混贮如麦麸皮
3、厌氧条件
尽量缩短装填时间,逐层填埋,压实,封密四周,防止透气,减少预务发酵期,使青贮原料尽快成熟酸化。 4、适宜温度
最适温度26.7-37.8℃。温度在青贮1-15天上升,然后下降。温度达54.4℃上以时,会使青贮变坏。 5、适当密度
与原料 水分含量有关,水分低,密度高,水分高, 密度低,防止排汁过多。 青贮饲料的品质鉴定 1、感官评定
开启青贮容器时,由青贮料的色泽、气味与质地进行评定。 等级 颜色 酸味 气味 质地 优良 黄绿色、 绿色 黄褐色、 绿色 黑色、 褐色 较浓 芳香酸味 柔软湿润、 茎叶结构良好 柔软水分稍干或多,结构变形 粘滑或干燥、 粗硬腐烂 中等 中等 香味弱 稍有酒清味 刺鼻臭味 低劣 淡 2、化学分析鉴定
主要测定青贮饲料的酸度、氨态氮与有机酸总量等。
优良:pH3.8-4.2;中等:4.6-5.2;低劣:5.4-6.0。其中乳酸1/3-1/2为优。氨态氮越多质量越差。
青贮饲料的营养价值
通过青贮,碳水化合物中可溶性糖被利用,含量变少,蛋白质中非蛋白氮(主要是氨基酸)增加。矿物质损失可达20%。但可产生B族维生素。
•青贮过程中养分损失
–刈割与青贮同时进行,养分损失少。 –氧化损失 生成CO过程。
–发酵损失。主要产生CO、H与NH。 –流汁损失。可占干物质10%左右。
2
2
2
3
青贮用添加剂
1、乳酸发酵促进剂:
富含碳水化合物、乳酸菌与酶制剂等。增进乳酸生成量。 2、不良发酵抑制剂:
主要是霉菌抑制剂。常有无机酸、甲酸、乙酸、乳酸、柠檬酸和山梨酸等有机酸。或和甲醛配合使用。有机酸添加量为湿重的0.3-0.5%,后者为干物质的1.5-3%(40%甲醛) 3、好气性菌抑制剂:
常用添加有丙酸、已酸、山梨酸、氨等。 4、营养性添加剂:
尿素、氨、双缩脲与矿物质。尿素一般添加0.3-0.5%。目的增加微生物氮的生成量。
5、乳酸菌等有益微生物添加剂: 促进乳酸菌生成及乳酸发酵。 6、纤维素类酶制剂:
主要纤维素酶、木聚糖酶等酶制剂。 青贮饲料的饲用
1、 犊牛第一个月起可饲喂100-200克/天,5-6月可喂8-15 kg。产奶牛高达30-40kg 2、 猪以母猪为主:3-4kg /天(妊娠)。1-2kg(哺乳) 。 3、 家禽也可少量饲喂。 4、使用时注意事项:
–适应期:由少逐渐增加。空腹先喂。 –逐层逐段使用。 –用多少取多少。
–必要时与精料或其它饲料一并使用。
粗饲料是指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在18%以上的一类饲料。主要 包括干草类、农副产品类(壳、藤、秸等)、树叶类、糟渣类,营养价值低,来源广,种类多,产量大,价格低是牛羊等草食动物主要 的饲料源。 •营养特点:
–粗纤维含量高;
–可消化养分低,有机物消化率在70%以下; –适口性差。 •饲用价值:
– 草食动物不可缺少的饲料; – 促进动物胃肠蠕动、增进消化; – 来源广,数量大。 第一节 干草与干草粉
–干草是指青草或栽培青饲料在结实前,刈割下来经日晒或人工干燥而制成的干燥饲草。制作良好的干 草保留青绿颜色,称为青干草。 一、青干草调制过程中营养物质变化规律
1、鲜草干燥过程:凋萎期与细胞酶解作用过程;前者要快
2、晒制过程中养分变化 :麦角固醇转变为VD2;或蜡质、挥发油,萜烯等物质氧化产生醛与醇类,使干草产生芳香味,增加适口性。 3、干燥过程营养物质损失与影响因素
–植物体内生物化学变化 刈割后细胞的呼吸作用与细胞体内自酶作用;无氮浸出物水解成糖,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与氨。
–阳光照射后叶绿色损失与VC损失,胡萝卜素损失较多。
–机械损失:叶片损失20-30%;嫩枝损失6-10%;尤其是翻转造成的损失。 –雨水洗淋:洗淋可使40%可消化蛋白质受损。50%能损失。
–晒制过程营养概括:总营养物质要损失20-30%;可消化蛋白质损失在30%左右,维生素损失可达50%。 •干草的种类 •豆科青干草 •禾本科干草 •谷类青干草 •混合青干草 •其它青干草
•自然干燥干草 :自然干燥耗能少,但营养损失多。平铺与小堆晒干、草架阴干。
•人工干燥干草:利用能源,干燥速度快,营养损失少,但成本高。常温鼓风干燥,在牧草地预
干燥;高温快速烘干,65℃-75℃或更高温度快速烘干。 草粉生产与应用 主要品种:
–紫花苜蓿、三叶草等豆科草粉 –黑麦草、羊草等禾本科草粉 –豆科与禾本科混合草粉 粉碎要求: –鱼类0.3mm –禽与仔猪1.0mm –育肥猪与母猪2.0mm •草粉饲用价值:
– 优质草粉富含蛋白质、维生素与β -胡萝卜素。 – 是配合饲料良好的补充剂。
– 合理使用可降低饲料成本,改善畜产品质量。 –干草品的质量评定 –总体质量要求:
–外观均匀一致,无霉变结块,无异味,色泽浅绿或暗绿,有草香味,无杂质砂石等。 –评定方法:
–采样:实行多点采样;
–牧草组成:豆科、禾本科与其它;
–色泽与气味:鲜绿、淡绿、黄褐与暗褐色。气味芳香、霉味等; –叶片含量:叶片含量高质量优;
–刈割期:豆科现蕾开花期、禾本科抽穗开花期; –水分含量:小于15%为优。 秸秕与树叶类饲料
秸秕饲料:秸秆是作物脱粒后和植物茎秆和叶;秕壳是粒实的外皮、壳、颖壳等组成 。 营养价值:
–粗纤维高30-50%,木质素比例大,6.5%-12%不等,消化率低,能量低。 –蛋白质低,2%-8%,品质差,缺乏必需氨基酸。
–矿物质高,稻草中达17%,钙磷低。主要 是硅酸盐。 –维生素缺乏. 饲用价值:
– 容积大,适口性差,消化率低,主要应用于反刍动物。 –刺激动物消化道发育,保证正常蠕动。 –奶牛日粮适当使用可提高乳脂率。 •秸秆饲料:稻草(rice straw)、玉米秸(core stover)、麦秸(wheat straw)、豆秸(beanstalk) •秕壳类饲料 :豆荚类、谷壳类(稻壳、小麦大麦壳等) 二、枝叶类饲料
•槐树叶、榆树叶、紫洋槐叶:干物质中粗蛋白质含量达20%以上,粗纤维含量低,营养价值高。树叶中维生素含量丰富,胡萝卜素含量高,色素含量高。猪消化能达8MJ/kg.鸡代谢能达6MJ/kg左右。
•松针粉:主要 富含胡萝卜和维生素E,如黄山松含胡萝卜素273mg/kg,马尾松达292mg/kg。同时含 17种氨基酸,包括9种必需氨基酸,钙磷及微量元素丰富。松针粉具有促生长作用,增强畜产品品质,猪饲料中添加5%,提高增重15%,皮红毛亮,瘦肉率高。产蛋鸡添加3-5%,产蛋率提高13%,蛋黄颜色变深;奶牛饲料添加5-8%,提高产量4-7%。 主要枝叶类饲料营养价值表
粗饲料加工
–物理加工:切短、粉粹、揉碎、制粒、水浸、膨化处理、高压处理等。切短牛3-4cm,马2-3cm,
绵羊1.5-2.5cm
–化学处理:
–碱化处理(alkalization) :氢氧化钠处理: 提高消化率15-40%不等。(backman,1921 年
提出)。用8倍于秸秆重量的1.5-2.5%NaOH溶液浸泡秸秆12h。后来改进为:1.5%NaOH浸泡1h ,然后沥干,再熟化3-6天后再饲喂动物。
石灰水处理:100kg原料 需3kg 生石灰,200-300kg 水。 –氨处理(ammonification):100kg秸秆喷洒12kg25%的氨水,封密,在温度20℃下,处理5-7天可完全氨化,启封后浑发氨气后饲喂动物。或用3%的尿素按1:20的比例溶解于水中,然后逐层喷洒,用塑料薄膜密封。通过氨化处理动物的采食量提高20-40%,有机物消化率提高10-20%。或氨-碱复合处理效果好。 –酸处理(acidation): 使用盐酸、硫酸、磷酸和甲酸处理。 –生物学处理: 利用有益微生物在适宜的条件下分解秸秆中难以消化的纤维素与纤维素或木质素,并增加菌体蛋白、维生素等,从而提高粗饲料的利用率。
微贮秸秆CP 提高10.7% ,有机酸提高37.5% ,CF 降低14.2% ,半纤维素降低43.8% ,木质素降低10.2% ,麦秸消化率提高55.6% ,稻草消化率提高58% ,玉米秸消化率提高60% 。 能量饲料一、基本特性与分类
概念:干物质中CF低于18%,CP低于20%的一类饲料。一般干物质消化能(猪)10.46ML/kg以上,高于12.55MJ/kg为之高能饲料。 共同特点:
–是无氮浸出物特别高,在70%以上。玉米83%,高梁82%,大麦77%,小麦78%。 –蛋白质品质低:CP平均10%,缺乏Lys与Met。
–矿物质钙低,磷多但主要是植酸磷形式存在,单胃动物利用率低。 –维生素B1丰富,但缺乏维生素 C和D。
分类:谷实类、糠麸类、块根块茎类、动物植物油脂类、乳清粉类等。 二、能量饲料的贮藏
1、贮藏过程中的生物化学变化
吸收作用:细胞的吸收作用,在活细胞内进行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同时其中糖类等物质在酶作用下分解为简单的化合物,放出CO2g与 H2O,释放能量。
微生物活动:微生物包括真菌(霉菌、酵母菌、)、细菌、放线菌、病毒等。这些微生物产生酶分解有机物成可溶性物质,然后,分解物又提供营养供微生物利用进一步分解营养物质。 二、影响能量饲料的贮藏的几个因素 1、水分含量 2、环境温度
籽实水分 含量在12%,温度为30℃时,吸收作用无显著影响;温度在0-10℃时水分增加至
18%时,吸收也不旺盛。如果水分在18%,温度在15-20℃时吸收作用迅速增强。 3、环境湿度
湿度在70%以下,控制微生物生长。
三、能量饲料在贮藏过程中的劣变
贮藏不当产生劣变现象,营养物质价值降低,甚至产生有毒有害。 发热。损失能量与营养物质。
发霉:霉菌滋生结果。产生毒素,消耗营养
五、能量饲料品质鉴定
感官评价:形色、气味、霉、虫、杂质等
水分:一般要求13%以下。 营养成分
第一节 谷实类饲料 一、玉米
玉米(maize ; corn)按色质有白玉米与黄玉米之分,现以黄玉米应用较好。 饲料之王。60%-80%的玉米用于饲料生产。 除黄玉米与白玉米之外,现在有高赖氨酸玉米(奥帕克-2,Opaque-2),弗洛里-2(F loury-2),赖氨酸高出一倍(0.5%以上),色氨酸0.2%以上。高油玉米(一倍以上)。Opaque玉米蛋白质含量 一、营养特性:
– 有效能值高,14 -15MJ/kg 。
– 亚油酸较高 (2% )是谷实类最高含量。
– 蛋白质含量低,品质差。缺乏赖氨酸、色氨酸 。 – 矿物质钙少0.02% ,磷多0.25% ,利用率低。 – 维生素 E 多,胡萝卜含量高(黄玉米),叶黄素等色素多。B1 多其它少,VD 与VK 几乎没
有。
– 色素 黄玉米β
- 胡萝卜、叶黄素、玉米黄为主,对蛋黄颜色、皮肤着色等均有利。饲料中叶黄素含量为8-12mg/kg 内,以玉米为单一供给源时。则有下列关系:
2
Y=3.07X-3.(R=0.95)
–X 为饲料中叶黄素含量(mg/kg)
–Y 为蛋黄色泽(β- 胡萝卜素相当量,mg/kg)
二、存在问题:玉米霉变的产生的毒素:主要是黄曲霉毒素B1及其它毒素。 三、霉菌毒素的作用机理
抑制蛋白质合成
– 免疫抑制;抗体抑制;生产性能下降。 改变脑神经化学
– 共济失调;脑震荡;拒食。 激素失调
– 雌激素;不育和流产;假怀孕;繁殖损失。 DNA 和RNA 合成受损 – 致癌;致畸形;致突变。
四、动物中毒后果
免疫抑制:疾病易感;疫苗接种失败;药物治疗无效。 降低生产性能 – 增重下降 – 产奶减少 – 产蛋下降 – 繁殖率下降
增加发病与死亡
主要黄曲霉毒素结构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主要有四种:B1、B2、G1、G2,其中以B1为多,G1次之,B2、G2很少。目前已明确其结构约有17种。凡呋喃环末端有双键者毒性较强,并有致癌性,如B1、G1、M1。
黄曲霉毒素耐高温,在通常的加热处理(蒸煮烘炒)时破坏很少,同时毒素在水中溶解度很
少,易溶于油、氯仿、甲醇、乙醇等有机溶剂。 毒性与致癌性、致突变性与致畸形
肝功能变化:血清转氨酶(SGOT,SGPT)、碱性磷酸酶(AKP)等酶活性降低。 肝脏组织:肝实质细胞变性或坏死等。
黄曲霉毒素诱发肿瘤与癌症
黄曲霉毒素B1一M1可存在于采食污染饲料的乳牛乳中,黄曲霉毒素B与G,可造成大白鼠肝、肾和结肠出现肿瘤(剂量0.2~0.12ug/d),鐏鱼0.4ug/kg,9个月;鸭30ug/kg2-4周;小白鼠20ug/周,76周肝肿瘤,每天0.2ug,4周后肺脏肿瘤。猪2-4㎎/kg急性死亡。 动物易感顺序:小鸭>小猪>犊牛>肥育猪>成年牛>绵羊。 黄曲霉毒素动物中毒剂量
猪:
– 饲料含量200 -400ug/kg 生长受阻,饲料利用率下降; –400 -800g/kg 肝脏受损、肝炎、免疫抑制。
–800 -1200ug/kg 生长受阻,采食下降,黄疸,低蛋白血症; –1200 -2000ug/kg 黄疸,凝血病,精神沉郁,部分动物死亡; – >2000ug/kg 动物3 -10 死亡。
禽
–1.5㎎/kg ,引起组织病理改变,脂肪肝、坏死。10㎎/kg 饲喂4 周,产蛋下降,蛋重降低。 牛
– 长期采食120ug/kg 玉米,腹泻、急性乳房炎,呼吸失调,产不健康犊牛,繁殖率下降5% 。 虹鐏鱼
–0.5 -1.0mg/kg 为半致死量。
急性毒性
雏鸭的黄曲霉毒素LD50(一次,口服) 各种动物中毒表现
畜禽对黄曲霉毒素的敏感性:
– 雏鸭>雏火鸡>雏鸡>日本鹌鹑; – 仔猪>犊牛>肥育猪>成年牛>绵羊。
一次口服中毒剂量可出现: 24 小时出现肝脏细胞坏死。48 小时至72 小时病变明显。
我国食品中B1允许量(GB2761) 六、玉米饲用价值
炒热与压片蒸热、膨化有利于玉米利用。
对鸡:主要能量饲料源,用量50%-70%以上,少用时注意添加亚油酸。黄玉米着色效果好。 对猪:应用效果好,但注意出现背膘过厚与“黄膘肉”。粉碎粒度过细,可引起胃溃疡。需
添加Lys。
反刍动物:作为精料补充料,以压片为佳。
二、高梁(sorghum) 1、营养特性:
–蛋白质:高于玉米但品质差。缺乏赖氨酸与色氨酸,蛋白质消化率低玉米。 –脂肪低于玉米其中亚油酸约为1.13%。
–碳水化合物与玉米相当,但有效能低于玉米。 –矿物质 与玉米相当。
–含单宁 是水溶性多酚化合物,以称鞣酸或单宁酸。
2、单宁是抗营养作用
苦涩味,影响适口性,与蛋白质及消化酶结合,形成不溶性鞣酸蛋白膜沉淀而引起肠道的运动机能减弱而发生胃肠弛缓,干扰消化过程,影响蛋白质与其它营养物质的消化率。 使肠道的毛细血管收缩而引起肠液分泌减少。肠道运动减少其内容物运送减慢而易发生便秘。 大量单宁可对胃肠道粘膜还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与腐蚀作用,可引起出出血与溃疡性胃肠炎,发生腹痛与腹泻。
3、去毒方法与饲用价值 处理方法:水浸或煮沸处理、氢氧化钠处理(20%,氢氧化钠70℃下处理6分钟)、氨处理(30%封存7天)。也可增加饲料中的蛋氨酸或胆碱等含甲基的化合物来缓解。或盐酸甲醛处理(0.03%)。 饲用价值:
鸡:日粮中单宁含量在0.2%以下时可用10-20%比例。 猪:日粮可25-50%取代玉米。过高则引起增重减缓。 三、大麦(Barley)
分类:
– 季节:冬大麦与春大麦两种。
– 有无麦稃:皮大麦与裸大麦( 青稞) 。 营养特点 :
– 蛋白质平均12% 高于玉米,品质优于玉米,除蛋氨酸与亮氨酸外,赖氨酸
(0.52% )。
2 倍于玉米
– 碳水化合物 :籽实有一层坚硬的颖壳,粗纤维含量高,2 倍于玉米。NFE 达70% ,代谢能
为玉米的% ,净能为82% 。其中含有NSP10%(β -葡聚糖,33g/kg ,阿拉伯木聚糖76g/kg) ,影响消化率。
–脂肪 2% 只有玉米一半,亚油酸含量低(0.78% ) – 矿物质 钙少磷多,磷利用率低; – 富含B 族维生素(B2 除外),尼克酸是玉米的3 倍,VA 、VD 、VK 含量低。
– 抗营养特性: 主要是葡聚糖含量高。过多引起动物食糜粘性增加,影响营养物质消化率。 饲用价值:
鸡:饲用效果比玉米差,一般需添加酶制剂。30%以下注意点。无着色效果。
猪:不适合仔猪,对肉猪可获得胴体瘦肉率,能产生白色硬脂肪的优质猪肉。金华火腿。 牛:大麦是牛等反刍动物的优良饲料源。 鱼:效果优于玉米(α淀粉)。
四、小麦wheat 小麦wheat 分类:
–时节分:冬小麦与春小麦两种; –硬度分:硬质与软质小麦; –颜色分:红皮与白皮小麦。 营养特性:
–小麦的有效能值(鸡12.7MJ/kg)略低于玉米,比大麦和燕麦高,主要是脂肪低的原故(玉米的一半);
–粗蛋白质含量是玉米的150%,品质优于玉米(赖氨酸0.67%)。苏氨酸相对不足。 –钙少磷多。铁铜锰锌较玉米高。
–NSP含量高达6%,不能被动物消化酶消化,影响消化率。
小麦wheat 饲用价值:
– 鸡:小麦全代替玉米,鸡的生产下降,效果为玉米
粉碎太细会引起粘嘴现象,降低适口性。
90% ,以取代量为1/2-1/3 为好。小麦
– 鱼:小麦是鱼饲料首选能量饲料源。
– 猪:适口性好,使用时可减少饲粮的蛋白质饲料用量,且可提高肉的品质。 – 牛羊:是良好的能量饲料源。破碎与压扁使用。
– 小麦中NSP 主要为阿拉伯木聚糖。使用时应添加酶制剂以消除其对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谷物籽实中阿拉伯木聚糖与葡聚糖含量 (%) NSP的抗营养特性
增加动物消化道内容物黏度,增加营养物质损失。 降低肠道内胰蛋白酶、脂肪酶活性(物理屏障); 降低AME;
使肠道内微生物菌群发生改变,增的肠道内发酵,产生有毒物质。 产生粘性粪便,影响畜舍和周围环境,产蛋鸡还会污染蛋品等。
五、稻谷paddy与糙米rough rice
营养特性:
– 稻谷有硬壳,粗纤维含量高可达
9% 以上,能量值低,仅为玉米的67 -85% 。粗蛋白质含
量为7% 左右,且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含量低,品质差。
– 若砻掉外壳,分出糙米。糙米的粗纤维降至1% 左右,EE2%, 油酸占45% ,亚油酸占35% 。
能值上至谷实类之首。(102% 玉米)。矿物质中钙少磷多,多以植酸磷为主。
饲用价值:
– 稻谷粗纤维高,不宜在猪、鸡饲料中直接使用稻谷。牛羊等动物在粉碎后配合使用。 – 糙米在肉鸡饲料中占20% -40% ,在蛋鸡饲料中可造成蛋黄色浅。猪使用效果较好。 – 是反刍动物很好饲料源。 – 霉变大米不能饲用。
第二节、糠麸类饲料(bran)
概念:谷实经过加工后形成的副产品为之。
制米的副产品为糠;而制粉制粉的副产品为麸。主要有米糠、大、小麦麸、燕麦麸、玉米皮
等,其中米糠与小麦麸占主要地位。
糠麸类饲料含有种皮、糊粉层和胚三部分组成,还可含有少量的乳。
一、米糠与脱脂米糠
稻糠分为有砻糠、米糠和统糠。 砻糠是粉碎的稻壳。
米糠是糙米加工精米时的副产品,由种皮、糊粉层、胚及少量的胚乳组成。 统糠是米糠与砻糠的混合物。
100kg稻谷产米72kg,砻糠22kg,米糠6kg。
营养特性:
– 米糠粗蛋白质比麸皮低,但高于玉米,赖氨酸含量高达0.55% ; – 粗脂肪达15% ,多属不胞和脂肪酸,油酸与亚油酸占80% 。 – 富含维生素E 、VB1 、VB2 。
– 矿物质:钙少磷多,80% 为植酸磷。
– 米糠中含有胰蛋白质酶抑制因子(trypsin inhibitor )、脂肪酶活性较高,长期贮存易引
起脂肪变质。NSP 含量多。
饲用价值:
– 鸡: 使用量在5% 以下,颗粒饲料可在10% 左右,大量饲用米糠,雏鸡可引起胰脏肿大。 – 猪: 仔猪不宜使用,易引起仔猪腹泻。肉猪使用量应在20% 以下,否则随用量增加饲料转
化率下降,肉品质下降。
– 牛羊:用量达20% -30% 。
– 鱼:是草食性鱼类重要饲料源,一般用量在15% 左右。
玉米与米糠对猪增重影响 二、小麦麸wheat bran
小麦麸是小麦籽实加工面粉后的副产品。 营养特性:
– 质量与小麦加工程度有关,精粉(70 粉),特二粉(75 粉)、和标准粉(85 粉)。面粉等级
越高,麸质品质越好。
–CP15% ,赖氨酸0.6% 左右,品质好。 –CF10.5% ,能量值低;
– EE4% ,不饱和脂肪多,易变质生虫。
– 维生素E 与B1 、B2 含量丰富。但A 、D 含量少。
– 质地松散,容积大,可调节养分浓度,改善饲料的物理性状。 饲用价值:
– 鸡: 不宜作肉小鸡饲料,种鸡蛋鸡在10% 以下,后备鸡25% 以下。 – 猪 仔猪不宜使用。麸皮具有轻泻性的盐类(镁),有助于通便润肠,是妊娠母猪和哺乳母
猪的良好饲料源。
– 奶牛:很好的饲料源,可用量达30% 。肉牛可用量50% 。
三、其它糠麸
统糠的营养价值与砻糠与米糠的比例有关,一九糠 、二八糠、三七糠等粗纤维含量在28%以上(37.6%),属于粗饲料范围。二八糠对猪蛋白质消化率是负值。
玉米糠:玉米制粉的副产品,包括种皮、胚和少量胚乳。其粗纤维含量高,不易作为猪鸡饲料,是肉牛的很好饲料源。但防止黄曲霉毒素。 第三节 块根块茎类及其它
主要包括:木薯、甘薯、马铃薯、胡萝卜、饲用甜菜、芜菁甘蓝菊芋和南瓜。这类饲料水分
含量大,新鲜为青绿饲料,但以干物质计算为能量饲料。
共同特点:
– 无氮浸出物高,易消化,能量值高。 – 粗纤维低,粗蛋白质、粗灰分含量少。
木薯与苦薯使用注意事项
木薯含木薯毒甙(manihotoxin),包括亚麻苦甙和百脉根甙,这种糖甙在酶作用下释放出氢
氰酸,具有毒性作用。
去毒方法:加热、去皮、水浸或晒干。或加0.2%蛋氨酸或0.25%硫代硫酸钠。 饲用价值:
– 饲用前测定氢氰酸含量,家禽日粮中木薯干用量小于10% ,猪牛可用30% 。
甘薯含有生氰糖甙,又称木薯毒甙,在亚麻苦甙酶作用下水解成氢氰酸,引起动物中毒。含
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甘薯保存不当可生芽、腐烂或出现黑斑,具有苦味。牛羊和幼猪食后易引起哮喘病,严重者可至死亡。
去毒方法:煮熟、水浸、加工薯干或粉,新鲜青贮。
饲用:鸡饲粮中占10%,猪可替代1/4玉米日粮,牛可代替其它50%能量饲料源。
马铃薯
饲用价值:
– 动物生喂、熟食均可。脱水后是较好的能量饲料源。 使用注意事项:
– 马铃薯含有一种配糖体,叫龙葵素(茄素)是有毒物质,未成熟、发芽或腐烂后毒素含量高,
采食过多时可引起动物中毒。
– 不用未成熟、霉烂的原料;
– 青贮发酵,热水浸泡或煮熟后饲用等。 胡萝卜:
– 营养价值高,无氮浸出物高,并含有蔗糖与果糖,帮有甜味。胡萝卜含量丰富,是泌乳牛良
好的饲料源。对种畜精子生成、母畜排卵受孕怀胎均有利。以生吃为好。
甜菜:
– 主要糖分是蔗糖,少量是淀粉与果糖。易新鲜饲用,使用时防止亚盐中毒。 南瓜:
– 是猪牛羊鸡良好饲料源。
甜菜渣:甜菜制糖后的副产品。
– 无氮浸出物多,干物质计达60% 以上,能量 值高。粗蛋白质低,品质差。钙、镁、铁等矿
物质多,磷锌少。维生素缺乏。
– 使用可新鲜饲喂,对母畜有催乳作用,但大量饲喂易引起动物腹泻。 糖蜜:为制糖工业的副产品。呈黄色或褐色液体。
– 糖蜜适口性好,动物喜食,但饲喂过多易引起软便。在反刍动物精料补充料中添加可增加奶
牛产奶量。
第四节 油脂类及其它饲料 1、动物性油脂
牛油为多,猪油禽油次之。美国动物油脂分为四级:牛油或猪油、禽油、饲料级动物油和动植物混合油。 2.植物性油脂:
棕榈油(马来西亚产)现在在我国已开始使用富含胡萝卜素500-700mg/kg。粉未油脂。其它植物油。
3.海产动物油脂 :鱼油、鱼肝油、油脂
4.饲料级水解油脂:食用油或皂化处理油脂。总脂肪酸大于85%,不皂化物小于7%。 5.粉未油脂 :油脂经过加工处理后使形状呈粉末状。
营养特性:
– 高热能来源,是配制高能量饲料的首选原料; – 提供必需脂肪酸;
– 促进色素与脂溶性维生素吸收;
– 热增耗少,占代谢能的5% -10% (蛋白质占30% ,碳水合物占10% -15% );
– 产生额外热能效应:牛油、大豆油代谢能分别为
35.19MJ/kg) 。
29.04 和35.4MJ/kg ,1:1 混合后则为
添加目的:
– 改善饲料适口性,增加采食量; – 提高饲料能量值; – 防止产生尘埃;
– 提高颗粒饲料的生产效率,减少机械磨损; – 提高动物对营养物质的利用率等。 饲用价值:
– 鸡: 各种油脂的代谢能为牛油:32. 、猪油35.77 、鸡油37.66 、棕榈油37.24 、大
豆油38.74MJ/kg 。吸收率植物油优于动物油。
– 添加油脂可提高鸡日增重和饲料报酬。
– 猪:母猪产前和泌乳期日粮中添加油脂可增加乳中乳脂量,有利于仔猪生长。仔猪日粮添加
可增加采食量,有利于动物生长。
– 牛: 犊牛代乳品,高产乳牛可添加油脂。反刍动物最好添加饱和脂肪酸或经处理的保护
型脂肪酸如脂肪酸钙等。
油脂的保存与添加:
– 保存:防光、热、湿或微生物作用,否则易发生水解氧化作用,产生挥发性低分子醛类、酮
类和酸类等物质,并产生刺激性的“ 哈喇味” 或臭味,影响脂肪的效果。
– 油脂产品中必需添加抗氧化剂:二丁基羟基甲苯(BHT ) 或丁基羟基茴香醚(BHA )。 添加方式 : – 液体喷雾添加 – 固体直接添加。
乳清粉
乳清粉:
乳清粉是乳品加工生产奶酪后液体经喷雾干燥而成的产品。主要成分是乳糖,β-乳球蛋白为主要蛋白质,营养价值高;钙磷含量高,比例适中;富含水溶性维生素。 乳清粉是初生哺乳动物良好的饲料源。仔猪补乳料必不可少,添加量为7%-10%。 第九章 蛋白质饲料 定义: 蛋白质饲料是指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在18%以下,粗蛋白质大于或等于20%以上的饲料。 分类: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单细胞蛋白质饲料和非蛋白质氮饲料。 第一节 植物性蛋白质饲料
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包括豆类籽实及加工副产品,各类油料籽实及油饼(粕)等。 植物性蛋白饲料的特点:
– 蛋白质含量高(20%-50%) ,品质优,必需氨基酸含量与比例优于谷物类蛋白。但存在蛋白酶
抑制剂等阻碍蛋白质的消化。
– 粗脂肪含量差异大,油料籽实达15%-30% ,非油料籽实仅1% 。饼粕类因加工方法含油从1%
至10% 不等。
– 粗纤维少。
– 矿物质中钙少磷多,主要为植酸磷。 – 维生素中B 族丰富,VA 、VD 缺乏。
– 多数含一些抗营养因子,影响其饲用价值。
一、豆类籽实
一、全脂大豆有黄、青、黑和褐色等品种,以黄豆为多。 营养特性
–大豆CP32%-40%,蛋白质品质好,Lys为2.3%,Met低;
–EE17%-20% ;不饱和脂肪酸高,亚油酸和亚麻酸占55%,代谢能比牛油高29%。油脂中含一定磷脂。
–碳水化合物不多,无氮浸出26%,淀粉仅0.4%-0.9%; –钙磷丰富,60%为植酸磷;
–维生素B族丰富,缺乏VA与VD。 含多种抗营养物质:
–如胰蛋白酶抑制因子,血细胞凝集素(PHA)、致甲状腺肿物质、抗维生素因子、赖丙氨酸、皂甙、雌激素、胀气因子以及抗原蛋白等。
大豆加工:
因含有多种抗营养因子,直接饲用会引起动物下痢、生长抑制,饲用价值低。一般通过加热处理破坏大豆中的抗营养因子,以提高蛋白质利用率。
加工方法 – 焙炒
– 干式挤压( 干法膨化) – 湿式挤压法( 湿法膨化) – 其它( 爆裂法、微波处理等) 饲用价值
– 大豆是畜禽日粮中常用的蛋白质原料。因生大豆含多种抗营养物质,因此饲料中一般不宜
直接使用生大豆。
– 大豆经焙炒、膨化等处理可提高消化性,是鸡猪良好的蛋白质源。
– 牛饲料中生大豆起用量不宜超过50% ,且不宜与尿素一起使用。热处理后大豆具有较高的过
瘤胃蛋白质,有利于蛋白质的有效利用。
– 全脂大豆是鱼饲料的良好蛋白质源,且提供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于鱼生长。
二、豌豆与蚕豆
营养价值:
– 蛋白质相对较低,在
22% -25% 之间,淀粉含量高、无氮浸出物可达50% 以上。能值与大
麦相似。矿物元素偏低。
饲用价值:
– 生豆同大豆一样,含多种抗营养因子,不宜生食。饲用价值不如大豆,饲料中用量一般在
10%-20% 左右。。 二、饼粕类饲料
概念:
富含脂肪的豆类籽实和油料籽实提取油后的副产品统称为饼粕类饲料。经压榨提油后饼状为饼,而经浸提脱油后的碎片或粗粉状副产品为粕。
种类:
大豆(饼)粕、棉籽(仁)粕、菜籽(饼)粕、花生(饼)粕、胡麻饼粕、向日葵(仁)饼粕,还有芝麻饼粕、蓖麻饼粕、棕榈粕等。
脱油的三种方法:
1 .压榨法脱油 冷榨较多,低温加热(65 ℃)或常温下对料坯直接进行压榨,有残油4 %
-8 %不等,易酸败、苦化、不易保存。
2 .浸提法 一般先经料的蒸炒,再经有机溶剂浸提,油料浸提后的湿粕,一般含有25% -30 %的溶剂,必须对其进行脱溶剂处理,所用设备为蒸脱机或烤粕机。但注意温度。 3 、预压-浸出法。两种方法混合使用。 油脂压榨机
大豆粕(饼) (soybean meal)
营养指标: 饼CP41%-45%,粕CP43%-48%,CF5%-6%,EE1%,ASH6%。 特点:
–赖氨酸高2.4%-2.8%,是植物粕类最高,赖氨酸:精氨酸=100:130,与大量玉米和少量鱼粉配合是鸡猪很好的饲料。色氨酸1.85%,苏氨酸1.81%也高。缺蛋氨酸。 –代谢能:饼在11.05MJ/kg,粕10.29MJ/kg。
–维生素中B1与B2含量少,烟酸和泛酸含量多、胆碱丰富。 –矿物质:钙少磷多。
饲用价值:
– 经加热处理( 适当) 的大豆饼粕是畜禽最好的蛋白质原料。使用中配合添加蛋氨酸等氨基酸
使用效果更佳。
– 大豆饼 粕是奶牛肉牛优质的蛋白质原料。 – 为草食性与杂食性鱼类饲料主要的蛋白质原料。
大豆饼粕品质评定:
植物中特别是豆科植物中自然存在一些能抑制某些酶活性的物质称为酶抑制剂(enzyme inhibitor),或抗酶剂(antienzymes)。如蛋白酶抑制剂、淀粉酶抑制剂、精氨酸酶抑制剂、胆碱酶抑制剂等。这些均是一种抗营养因子。
因此,适度进行加热处理可使抗营养因子破坏,从而提高蛋白质的利用效率。
过度加热:
加热过度或加热时间过长,会发生蛋白质中的赖氨酸、精氨酸等的ε-氨基与还原糖醛基发生美拉德反应(maillard reaction)生成氨基糖复合物,阻碍消化酶的作用从而使赖氨酸失效。
加热不足:
胰蛋白质酶抑制因子等抗营养因子破坏不充分,蛋白质的利用效率大幅下降,动物生长性能下降。
大豆蛋白酶抑制剂分类
– 一类:分子量20000-25000 ,181 个氨基酸,含二硫键数量少,主要是对胰蛋白酶直接地或
专一地起作用。每克分子的抑制剂可纯化1 克分子胰蛋白酶。
– 二类:分子量在6000-10000 ,72 氨基酸, 含大量二硫健,能够在结合部位抑制胰蛋
白酶或糜蛋白酶。
植物中胰蛋白酶抑制剂(TI),糜蛋白酶抑制剂(CI)抑制对象 大豆和油菜籽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
蛋白酶抑制剂的作用:
– 抑制动物生长与引起胰腺肿大。
– 胰腺机能亢进导致分泌胰液太多,造成必需氨基酸的内源性损失增加。 – 含硫氨基酸的额外损失加大,造成短缺现象更加严重。 热处理对蛋白酶抑制剂影响
蛋白酶抑制剂是糖蛋白酶,受热变性。
热处理方法:
– 湿法:常压蒸汽加热30min ,或1kg 压力蒸汽加热15-20min 。 生豆粉中的TIs 失活率达
71.7 %.
– 干法:干法加热处理,效果差。
大豆饼粕的品质评定
评定内容:
– 粗蛋白质含量:凯氏定氮法。
– 脲酶活性测定:酚红法,pH 增值法; –PS (蛋白质溶解度)
–NSI( 水溶性氮指数,水溶性氮/ 总氮) – 感观评定
尿素酶活性测定:
尿素酶活性在0.05 -0.2 (pH 增值法)(美国大豆粕标准),一般在0.05 -0.5 为合格。
蛋白质溶解度(PS)的评定 :蛋白质溶解于0.2%KOH 中的程度。
PS 在75% -85 %为好。PS>85% 过生(加热处理不足,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破坏不完全)。PS<75% 过熟(加热处理过度,发生美拉德反应)。
水溶性氮指数(NSI)(nitrogen solubility index )
NSI= 水溶性氮/ 总氮
一般最低不低于15 %,最高不超过30 %。日本要求在25 %以下。
感观评定:
正常加热为黄褐色,加热不足或未加热色浅呈灰白色,加热过度则暗褐色 不同加热条件下大豆粕的营养价值与化学性质影响 棉籽(仁)粕饼 (cottonseed meal)
营养特点: 质量与壳的多少有关。
– 棉籽饼的CP 在22 %左右,而棉仁籽饼粕则为34 %以上。赖氨酸不足1.3 -1.6 %,精
氨酸过高3.6 -3.8 %。赖氨酸:精氨酸=100 :270 ,高于100 :120 的理想比例。蛋氨酸不足0.4 %
– 粗纤维高,能值低。代谢能在6 -10MJ/kg 之间。 – 维生素B1 较多,VA 、VD 含量少。 – 矿物质:钙少磷多,70% 为植酸磷。
抗营养因子: 棉酚(gossypol),环丙烯脂肪酸、单宁与植酸。 棉酚是主要抗营养因子。 动物中毒: 生长受阻、生产下降、贫血、呼吸困难、繁殖率下降、不育或死亡。
饲用价值:
– 禽:游离棉酚含量0.05 %以下的棉粕,肉鸡饲料用量10% -20 %,产蛋鸡5% -15 %。
未脱毒的用量小于5% 。
– 猪:乳猪仔猪不用。游离棉酚含量小于0.05 %生长猪用量10% -20 %,母猪5% 。猪的棉
酚耐受量为100mg/kg 。
– 牛:精料中用量20% -35 %。
一般采取限量饲喂,5% -7 %为安全剂量。 菜籽粕饼(rapeseed meal) 营养价值:
– 粗蛋白:饼35 %左右,粕38 %左右。蛋氨酸含量高0.7 %,仅次于芝麻饼。赖氨酸含量
为2.0% -2.5 %,次于大豆。精氨酸低(最低)2.3 %,赖:精=100 :100 。
– 粗纤维高,12% ,有效能低,代谢能为8MJ/kg 左右。
– 矿物质:硒含量高,富含铁、锰等微量元素,钙磷含量高,多为植酸磷,利用率低。 – 胆碱、叶酸、烟酸、B1 、B2 丰富。 抗营养因子:
– 硫葡萄糖甙及其降解产物:硫葡萄糖甙经本身的芥子酶水解成硫酸盐、葡萄糖、异硫氰酸酯、
硫氰酸酯和腈类。
– 单宁 – 植酸
异硫氰酸酯(ITC,isothiocyanate)辛辣味,影响适口性。大量可引起胃肠炎、肾炎等。ITC
中的硫氰离子(SCN-)与碘(I-)竞争到甲状腺中去,抑制甲状腺合成。
恶唑烷硫酮(OZT)可引起动物T3、T4减少,导致动物甲状腺肿大。 腈(CN-)是毒性物质。
芥子碱具有苦味。含量在1.%-1.5%。在鸡胃肠道内分解成芥子酸与胆碱,胆碱进而转化为
三甲胺,三甲胺在体内氧化成氧化三甲胺,若不氧化直接进入蛋黄中则含量超过1µg/g时产生鱼腥味。
单宁含量1.5-3.5%影响适口性,植酸3%-5%,影响营养物质消化率。
去毒方法
1.加热处理 热处理4分钟。 2.水浸泡法 去除30%
3.醇类水溶液处理法:醇浸提去除。 4. 氨碱处理去除60%:碱提取去除。
5. 硫酸亚铁 20%硫酸亚铁溶液喷洒处理。 6. 微生物处理:微生物发酵破坏作用。
7. 培育低毒油菜籽:加拿大(Tower、托尔)和Canola(卡罗拉).双低菜籽品种(低硫葡萄甙和低芥酸)。目前我国已大量推广双低油菜种植。
饲用价值:
– 鸡:根据含毒情况,限量使用。肉鸡前期不用,后期在10% 以下,蛋鸡种鸡在8% 以下。 – 猪:肉猪双低品种可用至15% ,一般在7% 以下,不超过10% 。 – 反刍动物:肉牛用量5% -20% ,奶牛精料10% 。
花生仁饼粕 营养价值:
– 蛋白质品质:由于带壳与否其质量差异大。
机榨饼CP44% , 浸提粕为47% ,蛋白质中不溶性的球蛋白质占63% ,水溶性蛋白仅7% 。赖氨酸1.5% 与蛋氨酸0.39% ,含量低。精氨酸特别高达5.2% ,是动植物蛋白质料中最高者。氨基酸不平衡。因此,在利用时,必须与精氨酸低的菜饼粕、鱼粉、血粉配合使用。
–能量: 代谢能在
12.26MJ/kg,能值高,CF相对低,无氮浸出物主要是淀粉和糖。脂肪不饱
和脂肪酸占53% 以上
–维生素:B族维生素多,烟酸高达174g/kg。VD、VE 低。胆碱为1500-2000mg/kg –矿物质:钙磷少。 抗营养物质:
– 抗胰蛋白酶因子,为大豆的1/5 。
– 易感染黄曲霉产生黄曲霉毒素,其中B1 毒性最强。主要损害肝脏、血管与神经系统。
中毒表现:
– 雏鸡中毒后精神不振,羽毛脱落、便血、死亡。 – 猪食欲差,口渴便血、生长受阻,直至死亡。 饲用价值:
– 鸡:育成鸡6% 以下,成年鸡10% 。雏鸡不易使用。日本和省建议日粮不可超过4% 。 – 猪:仔猪2 周时可替代1/4 大豆饼粕,5 周时可替代1/3 ,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没有影响。
生长猪补充赖氨酸、蛋氨酸后可全部替代大豆粕。但为了防止猪下痢和体脂变软,日粮中含量不易超过10% 。
– 反刍动物:奶牛、肉牛均可使用,带壳也可。但采食过多可引起软便现象。
亚麻仁饼粕 营养特性:
– 粗蛋白质:32%-36% ,氨基酸不平衡,赖氨酸与蛋氨酸含量低,富含色氨酸与精氨酸。 – 粗纤维含量高,约8%-10% ,代谢能低仅9.0mJ/kg 。 – 脂肪中亚油酸达30%-58% 。 – 矿物质:钙磷含量高,富含硒。 – 维生素:B 族丰富,VD 缺乏。 毒素及抗营养因了:
– 含生氰糖甙、可引起氢氰酸中毒。 以及亚麻苦甙和抗维生素B 物质(为1 -氨基-D -
6
脯氨酸),它与VB6 结合而使VB6 失去生理作用。
– 当鸡饲料用量达10% 时,生长慢。羽毛脱落,产蛋下降。饲喂亚麻要饼引起产蛋鸡中毒事件,
死亡率达16.7% 。
去毒方法:
– 热榨高温破坏大。
– 但冷法处理:氢氰酸高于国家卫生标准:HCN ≤350mg/kg 。 饲用价值:
– 鸡:日粮中不易超过5% ,具有粘性物质,雏鸡不宜使用。 – 猪:生长猪日粮8% 为限。但注意补充VB 。 – 反刍动物:是很好的蛋白质源,完全可用。
6
向日葵仁饼粕
赖氨酸不足,为1.1-1.2%,蛋氨酸丰富,0.6-0.7%,利用率高达 90%。 代谢能低,6-10MJ/k不等(与壳含量有关)。
维生素:烟酸最高达200mg/kg,为粕类最高。硫胺素、胆碱均高。 矿物质:钙磷丰富,富含铁铜锌等。 抗营养物质
– 木质素含量高,影响营养物质消化率。
– 含有酚类化合物-绿原酸,对胰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均有抑制作用。 – 植酸的抗营养作用。 饲用价值:
– 鸡 带壳肉鸡不易使用,蛋鸡在10 %以下。脱壳后用量在20 %发下。
– 仔猪不易多用,脱壳后生长猪用量可替代 50% 的豆粕,用量过多可引起软质胴体。 – 反刍动物:是良好的蛋白质源 。
芝麻饼粕
营养价值:
– 蛋白质CP40 % 以上,蛋氨酸 含量为饼粕类之首,高达0.8 %,比大豆、棉粕等高一倍,
比菜粕高1/3 。但缺乏赖氨酸、含量仅0.9 %左右。精氨酸很高,达3.97 %,赖:精为100 :420 。
– 热能:代谢能在9MJ/kg 左右,小磨饼达10.3MJ/kg. – 维生素:胡萝卜 、VD 、VE , 但核黄素高达6.9mg/kg 、 烟酸32.3 mg/kg 、 泛酸6.9 mg/kg 、
胆碱18 mg/kg 。
– 矿物质:钙磷多。以植酸磷为主。 抗营养物质:
– 植酸高达3.6 %,草酸含高,对矿物质消化吸收不利。 饲用价值:
– 鸡:以芝麻饼为原料,需补加赖氨酸,同时注意增加矿物质量,一般不超过10 %。 – 猪:仔猪不宜使用。肉猪10 %为宜。采食过多胴体变软。 – 反刍动物:牛羊的良好饲料源。
叶蛋白饲料
叶蛋白饲料
– 以新鲜牧草或青绿饲料的茎叶为原料。经过压榨,从其汁液中提取的高质量浓缩蛋白质饲料。
几种叶蛋白质饲料与大豆、鱼粉比较(%) 工业副产品饲料
啤酒酵母:是发酵终结后沉淀残渣经干燥而成。CP53%以上,品质好,赖氨酸高B族维生素
多,磷高钙低,含有UGF因子。
麦芽根大麦发芽后干燥脱根。所得到的麦芽根。CP25%但适口性差 玉米加工副产品
酒精副产品
•酒精糟(distiller‘s dried grain, DDG)将玉米酒精糟作简单过滤,滤渣干燥,滤清液排放
掉,只对滤渣单独干燥而获得的饲料,是只对蒸馏废液的固形部分进行干燥的产品,色调鲜明的也叫透光酒糟。
•可溶干酒精糟(distiller‘s dried soluble, DDS)是将上述滤清液干燥浓缩后产品,即对
除掉固形部分的残液加以浓缩、干燥的产品。
3.干酒精糟(Distiller‘s drying grain with soluble,DDGS) 是将DDG与DDS混合的产品,也叫深色酒糟。CP>20%。国标定义玉米酒精糟及可溶物,前部脱水物。一种高蛋白、高营养、无任何抗营养因子的优质蛋白饲料原料。
由于微生物的作用,酒糟中蛋白质、B族维生素及氨基酸含量均比玉米有所增加,并含有发酵中生成的未知促生长因子。叶黄素含量400mg/kg。 玉米淀粉加工副产品 玉米蛋白粉I(corn gluten meal) 玉米去胚芽、淀粉后的脱水副产品,是面筋部分,CP60%; 玉米蛋白粉II(corn gluten meal) 同上,中等蛋白产品CP50% 玉米蛋白粉II(corn gluten meal) 同上,中等蛋白产品CP40% 玉米蛋白饲料(corn gluten feed)玉米去胚芽、淀粉后的含皮残渣。 玉米胚芽饼(粕)(corn gluten meal)玉米湿磨后胚芽经机榨或浸提油后的副产物。 CP17%-21%,EE0.9-2%,CF7-10%,NFE55% 玉米麸料:(玉米蛋白质饲料)是含玉米纤维质外皮、玉米浸渍液、玉米胚芽饼粕和玉米蛋白
质粉的混合物。一般含 40-60%左右的纤维质外皮,15-25%左右 的玉米蛋白质 及25-40%左右的玉米浸出物。蛋白质消化率鸡:62%、猪90%、年85%左右。它是能量 与蛋白质饲料的过渡型饲料。
玉米胚芽饼粕:CP:16.7-20.8%。赖氨酸0.7%,蛋氨酸0.3%,色氨酸也高。VE达87mg/kg。 价格低廉,是猪鸡很好的饲料源。一般添加量在5-10%左右。 玉米蛋白粉
玉米蛋白质粉营养特性:
– 粗蛋白质从41 -60 %不等,因此其内在含量不一样,一般赖氨酸低,但蛋氨酸高可与鱼粉
相当。
– 粗纤维低易消化,代谢能高达13MJ/kg , 属高能饲料。 – 钙磷低。
– 胡萝卜高但B 族维生素低。黄玉米制成的玉米蛋白质粉富含色素,其中叶黄素占53 %,玉
米黄质占29 %,叶黄素是玉米的15 -20 倍,是极好的着色剂。
饲作价值:
– 鸡、猪的粗蛋白质消化率分别为81 %、88 %、和85 %。用鸡饲料可节约蛋氨酸,用量可
达10 %以上。
– 猪:适口性好,用量达15 %左右。但需补加赖氨酸。
其它糟类饲料
白酒糟 酱油糟 醋糟 豆腐糟 粉糟
一些糟类饲料营养成分 第二节 动物性蛋白质饲料
特点:氨基酸组成好,适合与植物性蛋白质料配合使用,钙磷丰富,利用率高,富含维生素,
有未知生长因子。不含粗纤维,能量高。
包括:鱼粉、鱼溶浆、虾粉、蟹粉、肉粉、肉骨粉、血粉、羽毛粉、蚕蛹粉、皮革粉等。
鱼粉
全世界生产量为600万吨左右,中国产量10多万吨,进口60万吨以上。 (一)分类:白鱼粉(北洋鱼粉):以鳕鱼为原料,在渔船是生产,CP65%以上,油脂少,不易变质。
进口鱼粉:以沙丁鱼、或沙丁鱼和鲱鱼生产的全粉(黄鱼粉)。以鳕鱼为主生产的鱼粉为白鱼粉。
国产鱼粉:小杂鱼全粉。 (二)制造工艺
原料洗涤去杂。
蒸煮 20-30min,体脂溶出,主要是蒸汽加热。 压榨 分离鱼汁,鱼汁是鱼溶浆的原料。油脂分离。 干燥 热风干燥。直接与间接之分。后者产品质量好。 粉碎。
鱼粉的主要营养指标
营养特性:
粗蛋白质:氨基酸组成好,lys 5.25%,Met1.7%,CP高。生物学价值高。 热能:代谢能进口鱼粉在11.72-12.55MJ/kg 。国产在10.25左右。 维生素:B族丰富,尤以B12、B2多。富含VA、VD和VE。 矿物质丰富:利用率高。
未知生长因子(unidentified growth factor, UGF):一类确定其存在并能促进动物生长但
尚未能分离鉴定的生物活性物质为之未知生长因子。 鱼粉中有害物质 肌胃糜烂素: 鱼粉加工过程中温度过高,时间过长或运输、贮藏过程中发生的自然氧化过程,鱼粉中游离组氨酸及其代谢产物组胺与鱼粉中蛋白质(赖氨酸ε-氨基)发生反应形成的生成物。
食后症状:动物食欲差、精神不好,肌胃糜烂、溃疡甚至穿孔、腹膜炎,严重死亡。故称“黑吐病”。鸡增重生产力下降。
1978年日本爆发了“黑吐病”由肌胃糜烂素引起。
饲用价值
– 鸡:效果好,饲料中一般添加量在3% -5 %。
– 猪:乳仔饲料用量在5 %以下。肉猪不易防止,否则胴本产生鱼腥味。 – 反刍动物:禁止作用。
鱼粉的品质与掺假鉴别
品质鉴别
– 色泽与气味:白色( 鳕鱼粉) ,淡黄或淡褐色( 鲱鱼粉) ;鱼腥味浓。无酸、臭及焦灼、腐
败味。
化学成分分析
– 常规指标:CP% 、真蛋白、粗灰分、钙磷含量(鱼粉标准)与粗纤维分析。 – 氧化酸败:脂肪氧化醛、酸、酮等物质。挥发性盐基氮。 – 氨基酸成分分析; 掺假鉴别-显微镜检 – 鱼粉的显检镜检设备
7 -160 倍的显微镜
分级筛(20 目、40 目与80 目) 天平 培养皿
探针、镊子、角勺等。 镜检步骤: – 分样 – 显微观察
进口鱼粉质量标准 肉骨粉与肉粉
概念:以动物屠宰后不宜食用的下脚米以及肉类加工厂等的残余碎肉、内脏、杂骨经高温消毒、压榨脱脂、干燥粉碎而的粉状饲料。肉粉则以全碎肉等制成。 制作方法
原料切碎、加热脱脂、干燥、粉碎。 我国规定肉粉中骨量超过10%为肉骨粉。美国含磷量在4.4%以下者为肉粉,在4.4%以上者为肉骨粉 。
肉骨粉与肉粉营养指标
营养价值 – 粗蛋白质
CP45 %-55 % 不等,通常结缔蛋白多,脯氨酸、羟脯氨酸和甘氨酸多,赖氨
酸不足,消化率与原料有关。过度加热不易消化。
– 代谢能:8 -11MJ/kg 。 与脂肪含量有关。 – 维生素:B 族维生素丰富。烟酸、与胆碱丰富。 – 矿物质: 钙磷丰富,比例好。 饲用价值
– 鸡:良好的蛋白质源与钙、磷源。6% 并注意补充赖氨酸与蛋氨酸。 – 猪:一般在5 %以下,不易过高,影响适口性。 – 反刍动物禁用。 注意问题 – 疯牛病
– 重金属残留。
我国肉骨粉与肉粉的质量标准(%)
血粉 动物的血液经脱水加工而的粉状动物性蛋白质饲料。
加工方法:流动干燥、低温喷雾干燥、蒸汽干燥、冻结干燥等。低温喷雾干燥法品质最优。 营养价值:
–粗蛋白质 CP80%-90%,赖氨酸高7-8%,亮氨酸8%,精氨酸不足,异亮氨酸含量极少,几乎为零。氨基酸极不平衡。消化率比鱼粉差。 –代谢能:一般8MJ/kg。最高可达11MJ/kg。 –维生素不丰富。
–矿物质铁多,其它少。 血浆蛋白质与血球蛋白粉
全血经分离分血浆与血球两部分。其中血浆干燥后的粉为血浆蛋白粉,其含免疫球蛋白,是仔猪很好的蛋白质源,防止下痢,促生长作用显著。另一部分干燥后的为血球蛋白质,其蛋白消化相对较低。
注意事项:血源为健康动物的血液,防止动物传染病感染。
血粉饲用价值:
– 鸡:不易太高,2 %以下为宜。 – 猪:4 %。但需补充赖氨酸。 – 反刍动物:禁止使用。
羽毛粉 动物羽毛经过适当加工处理的动物性蛋白饲料,含角蛋白质多,胱氨酸多,加工不当其消化率低。 加工方法:
–高压加热水解,445kPa,121oC、30min蛋白质消化率可达75%。 –酸碱水解法:3%HCL或5%NOH 水解30分或1小时。 –微生物发酵或酶处理:产品质量好,消化率高。
–膨化处理。240-2OC,106Pa压力。相对消化率低。
营养价值:
– 粗蛋白质高达80 %,但赖氨酸、蛋氨酸低 。质量差。胱氨酸、异亮氨酸高。 – 热能 :10MJ/kg 。 – 维生素:B12 高其它低,
– 矿物质:钙磷少,硫多。 饲用价值:
– 鸡:用量1 -2 %可防止啄羽。一般添加量3 %。 – 猪:肉猪用量在5 %以下。 – 反刍动物:禁止使用
蚕蛹粉与蝇蛆粉 营养特点与饲用价值:
CP60%以上。含有几丁质氮,约占4%,动物不消化。蛋氨酸高2.4%-2.9%。赖氨酸多,色氨酸含量是鱼粉1.7-2倍,但精氨酸不足。 B族维生素多。猪鸡饲料中一般用量为3%-5%。但注意脂肪22%易氧化酸败。育肥猪后期用后可产生“黄猪肉”并产生肉质异味。
蝇蛆粉 蝇蛆含水80%,干物质中CP63%,与鱼粉相当, 氨基酸丰富,蛋氨酸与鱼粉相当。脂肪含量为25%,是鱼粉的4-5倍,。是一种优质蛋白质源。 蚯蚓粉 蚯蚓粉CP60%,苏氨酸与胱氨酸优于鱼粉,其它氨基酸与进口鱼粉相近。矿物质含量高。饲用价值较高,一是种良好的蛋白质源。 鱼溶粉 鱼溶粉是制造鱼粉时所得的鱼汁、经浓缩干燥而成的或以鱼体内脏经加酶或自行消化后的液状物,经分离鱼肝油后的蛋白液浓缩干燥而成的产品。产品浓缩物含水50%左右,再以麸皮、脱脂米糠等吸附经干燥所得的为混合鱼溶粉或鱼精粉。
营养特点:其水溶性蛋白为主,含未知生长因子,矿物质丰富,Vit丰富。
第三节 单细胞蛋白质饲料
单细胞生物产生的细胞蛋白质称单细胞蛋白(single cell protein,SCP)
微生物种类:
–1. 酵母类:酿酒酵母、产朊假丝酵母等; –2. 细菌类:假单胞菌、芽胞杆菌等;
–3. 霉菌类:青霉、根霉、曲霉、白地霉等。 –4. 微型藻类:小球藻、螺旋藻等。 生产的原料:
–1. 工业废液:造纸液、酒精废液、玉米淀粉液等。 –2. 废渣类:酒渣、酱渣、豆渣。粉渣、药渣等。 –3. 化工产品类:石油、蜡、天然气等。 发酵方式:
– 液体发酵:产品质量好。
– 固体发酵:产品质量较液体质量差。 营养价值:
– 蛋白质高品质好,富含B 族维生素与矿物质以及生物活性物质如酶等。含未知生长因子。 饲用价值: 主要指标是每克中含酵母菌的量多少。 – 鸡:添加量为雏鸡2% -3 %,大鸡5 %。 – 猪:添加量3% -5 %为好。 – 反刍动物:使用量20 %。
第四节 非蛋白质氮饲料
尿素
反刍动物NPN利用过程:
尿素 氨+二氧化碳
碳水化合物 酮酸+挥发性脂肪酸
氨+酮酸 氨基酸
氨基酸 微生物蛋白(MCP)。
UFP(urea fermentation potential) 尿素发酵潜能,用以表示日粮降解蛋白质的量与尿素用量的关系。
公式:UFP=(1.044TDN -B)/2.8
–UFP:每千克日粮干物质中可添加的尿素量(克) –TDN:日粮可消化养分总量(%) –B:每千克日粮降解蛋白质量(克) –2.8:尿素的蛋白质当量
NPN其它产品
缩二脲 磷酸脲 异丁叉二脲 其它铵盐类。 氨基酸类似物等
动物废物饲料
胃容物以及畜禽粪便等。
畜粪便使用注意问题:病源菌与寄生虫。药物残留,化学物的残留。 加工处理:自然干燥与人工干燥。 发酵处理、化学处理、热喷处理。 –第九章 矿物质饲料
第一节 常量矿物质饲料 1钙源饲料
– 石粉(CaCO ), 含钙35 %左右,干物质99 %。但需注意汞、砷、氟的含量。使用中一
3
般中等粒度为好,粉碎颗度为25-30 目。对于产蛋鸡粗粒有利于保持血钙浓度,满足形成蛋壳的需要。
饲料级轻质碳酸钙质量标准(%)
贝壳粉:含钙不低于33%。 蛋壳粉:应高温;灭菌。
石膏: 为硫酸钙(CaSOXHO)。含钙20%-23%,硫16%-17%。有预防鸡啄羽、啄肛的作用。
4
2
添加量1%-2.0%左右。 2磷源饲料
– 含磷饲料很多,主要有磷酸钙类、磷酸钠类、骨粉及磷矿粉类。
这类原料除要注意利用率外,主要是考虑原料中的有害物质如氟、铝、砷等是否超标。 磷酸钙类 :磷酸一钙、磷酸二钙、磷酸三钙
骨粉:煮骨粉、蒸制骨粉、脱胶骨粉和焙烧骨粉。是畜禽良好的钙磷饲料源。
3硫镁饲料
– 硫酸盐类及氧化镁,一般用于反刍动物防止“ 草痉挛” 。奶牛饲料中添加0.5 -1.5 %,
可防止酸中毒。 4钠源饲料
– 食盐:一般用量在0.25%-0.50 %之间。
– 碳酸氢钠:又称小苏打。能调节饲粮的电解质平衡和胃肠道pH 。在奶牛与肉牛日粮中添加
碳酸氢钠可调节瘤胃pH ,防止精料型日粮引起的代谢疾病。一般添加时为0.5% -2.0% 。夏季肉鸡与蛋鸡日粮中添加碳酸氢钠可减缓热应激,防止生产能力下降。添加量为0.5% 。
– 硫酸钠: 在家禽日粮中添加可提高金霉素效价,有利于羽毛生长发育,防止啄羽癖。
第二节 天然矿物质饲料
主要为沸石、麦饭石、稀土、膨润土、凹凸棒土和泥炭等。均为天然非金属矿。 沸石:是含碱金属与碱土金属的铝硅酸盐。具有多孔结构,可选择性吸收NH、CO
3
等物质,
以及吸附某些细菌毒素,对机体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沸石也可用于微量元素添加剂的载体或稀释剂。
2
麦饭石: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与三氧化硅。具有多孔性海绵状结构,溶于水后产生大量的负
电荷的酸根离子,产生较强的选择吸附性,可减少病源菌与有害重金属元素对动物体的侵害。麦饭石用作饲料添加剂可降低饲料成本,也可作为微量元素添加剂的载体与稀释使用。或水质改良剂使用。
膨润土:是一种硅铝酸盐矿物质。含动物所需的必需微量元素。具有良好的吸水性与膨胀性,可延缓饲料通过消化道的速度,提高饲料的利用率。膨润土可作为颗粒饲料黏结剂,提高产品的成品率。
凹凸棒土:镁铝硅酸盐。具有纤维性晶体结构,具有离子交换、胶体、吸附、催化等化学特性。含有动物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一般可作为微量元素添加剂的载体或稀释剂作用。也可用于畜舍净化剂使用。在饲料中使用可降低饲料成本与提高畜禽抗病力。 第十一章 饲料添加剂
•概念:添加剂(additive)是在常用饲料之外为某种特殊的目的而加入到配合饲料中的少量或微
量物质。其目的在于满足动物的生产特殊需要、如保健、促生长、增食欲、防止饲料变质、保存饲料中某些物质的活性、破坏饲料中的养分、改善饲料及畜产品品质、改善养殖环境等。
•添加剂分类:
–广义上分:非营养性与营养性添加剂;
–狭义上分:饲料分类上只指非营养性添加剂。
•营养性添加剂:
–微量元素 –维生素
–氨基酸等营养物质。
•非营养添加剂:
–生长促进剂 –驱虫保健剂 –饲料保存剂 –其它添加剂。
第十二章 如何利用?(粗饲料)
饲料资源开发与利用 在正常情况下完全不宜作为饲料或不能被 动物有效利用的物质,通过特殊的方法处理使其成为或能被动物有效利用,或者直接增加可利用资源的生产量的过程。 饲料:指能为动物提供营养物质,并且在合理饲喂条件下对动物不产生毒害作用的一切可饲物质。
饲料资源:可以作为家畜饲料的所有物质的总称。资源的数量饲料的品种和产量。 资源的质量提供养分的多少及平衡性。 饲料资源的类型
1、再生性饲料资源:主要三大有机物(可利用与不可利用资源); 2、非再生饲料资源:矿物质;
3、创生性饲料资源:人工合成的饲料资源。 •2、优质能量资源缺乏
•玉米品质与数量,饲料用玉米偏少,工业与饲料竞争用玉米,酒精生产厂。糠麸类饲料利用不高与浪费。
•3、蛋白质资源严重缺乏。每年进口大豆在二千万吨以上,鱼粉进口成为最大国家。进口同时出口。氨基酸进口量增加。
•4、非常规饲料资源丰富:杂粕类、秸秆类、渣类利用低。 •5、草地资源的合理使用与开发。草上草坡利用。 饲料资源的利用现状 •1、再生资源
利用率低,不足10%,多数以传统方式进行饲养动物,这与传统的养殖规式有关。配合饲料使用率不高。配方不尽合理。饲料利用率低。加工贮存等存在问题。 •2、非再生资源:
许多以直接加工与粗加工利用,矿产资源浪费严重。 •3、再生资源:生产水平与生产成本高产品的质量低下。 存在问题分析
•资源分布错位:粮食主产区和畜产品主产区不吻合“北粮南运”,北方出口,南方进口。 •各地差异较大。
•玉米,豆粕生产与利用:总量不足,价格波动大。 •生产加工:配合饲料使用率还较低。
•饲养技术与饲养方式:养殖技术与饲养水平有待提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7.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