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养生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三第一次物理月考试题2012.9

高三第一次物理月考试题2012.9

来源:华佗养生网
高级中学2012学年冬学段第一次月考

高三年级物理试题 2012-09-12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C.2mg1

k1k2D.mg1

k1k2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 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

确的,把它们选出来,填涂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开创了研究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这就是 ( ) A.对自然现象进行总结归纳的方法 B.用科学实验进行探究的方法

C.对自然现象进行总结归纳,并用实验进行验证的方法 D.抽象思维、数学推导和科学实验相结合的方法

2.一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x所用的时间为t1,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

△x所用的时间为t2. 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A.

2x(t1t2)

t1t2(t1t2)2x(t1t2)

t1t2(t1t2)B.

x(t1t2)t1t2(t1t2) x(t1t2)

t1t2(t1t2)

C.D.

3.如图所示,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物块ABC,AB边靠在竖直墙面上,F是垂直于斜面BC的推力,这时物块静止不动。假设物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现将力F增大,以下说法正确F 3A.F B.F 的是( ) B 2A.物块所受合力增大 F α θ 122B.物块所受摩擦力增大 C.F D.F(mg)

2C.物块仍将静止不动

9.如图所示,某人用155N的力沿斜面方向向上推一个放在粗糙斜面上的物体,物体重200N,C A D.物块将向下滑动

4.如图所示,两根轻弹簧AC和BD,它们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它们的C、D端分别固定3斜面倾角为30o,物体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μ=,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

在质量为m的物体上,A、B端分别固定在支架和正下方地面上,当物体m静止时,上方的弹簧处于4原长;若将物体的质量增加了原来的2倍,仍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当物体再次静止时,其相对第一

A.55N B.50N

次静止时位置下降了( )

F A

k1k2k1k2C.N D.75N 503k1 o A.mg B.2mg 30 C k1k2k1k2 m D

1 k2 B

5.如图所示,用等长的轻绳悬挂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今使两小球分别带有等量异种电荷,而使整个装置处在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则平衡后应该如图2中的( ) E

图1

C A B D

图2

6.A、B两物体由静止开始,分别从高度相同、倾角不同,表面光滑且固定在地面上的斜面顶端滑到底端,则A、B两物体( ) B A A.运动到底端时的速度相同 B.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不相同 C.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 D.运动的时间不同

7.如图所示,物体A靠在竖直墙面上,在竖直向上的推力F的作用下,A、B保持静止,则物体A的受力个数为( )

B A.3

A B.4

C.5 F D.6

8.质量为m的木块,被水平力F紧压在倾角θ=60o的固定木板上,如图所示,木板对木块的作用力为( )

10.甲乙两车在一平直道路上同向运动,其v—t图像如图所示,图中△OPQ和△OQT的面积分别为S1和S2(S2> S1)。开始时,甲车在乙车前方So处( )

A.若So= S1+ S2,两车不会相遇 v 甲 B.若So< S1,两车相遇2次

Q 乙 C.若So= S1,两车相遇1次

P D.若So= S2,两车相遇1次

O T t

D.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3 E.滑块运动的时间t

②测量①中所选定的物理量时需要的实验器材是 。

三.计算题(共46分。解答过程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 13.(15分)汽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0~60s内汽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右图所示。 (1)画出汽车在0~60s内的v-t图线; (2)求这60s内汽车行驶的路程。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实验题(本题共14分)

11.(6分)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此实验中,假如F1的大小及方向固定不变,那么为了使橡皮条仍然伸长到O点,对F2来说,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F2可以有多个方向

B.F2的方向和大小可以有多个值 C.F2的方向和大小是惟一确定值

D.F2的方向是惟一的,但大小可有多个值 (3)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12.(8分)物理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端装有定滑轮;木板上有一滑块,其一端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另一端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线与托盘连接,用托盘和砝码的重力来代替绳上的拉力。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 Hz。开始实验时,

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砝码,滑块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小点。

(1)上图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7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计算的加速度a= ,打点6时小车运动的速度v6= (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回答下列两个问题: ①为测量动摩擦因数,下列物理量中还应测量的有 。(填入所选物理量前的字母) A.木板的长度l B.木板的质量m1 C.滑块的质量m2

2

14. (15分)在四川汶川抗震救灾中,一名质量为60 kg、训练有素的战士从直升机上通过一根竖直的质量为20 kg的长绳由静止开始滑下,速度很小可认为等于零.在离地面18 m高处,战士感到时间紧迫,想以最短的时间滑到地面,开始加速.已知该战士落地的速度不能大于6 m/s,以最大压力作用于长绳可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5 m/s2;长绳的下端恰好着地,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10 m/s2.求战士下滑的最短时间和加速下滑的距离.

15.(16分)一根弹性细绳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k,将其一端穿过一个光滑小孔O(其在水平地面上的投影点为O),系在一个质量为m的滑块A上(可视为质点),A放在水平地面上。小孔O离绳固定端的竖直距离为l,离水平地面高度为h(h(1)当滑块与O点距离为r时,弹性细绳对滑块A的拉力为多大? l (2)滑块处于怎样的区域内时可以保持静止状态? O

h A

O'

高三第一次月考物理参 2012-09-12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

D 2.A 3.BC 4.C 5.A 6.BD 7.B 8.D

22

v2max=2gh1 vmax-v=2a(H-h1)

2aH+v22×5×18+62由上式解得h1== m=7.2 m

2g+a2×10+5

战士的最大速度为vmax=2gh1=2×10×7.2 m/s=12 m/s vmax12

加速时间:t1=g= s=1.2 s

10vmax-v12-6

减速时间:t2=a= s=1.2 s

5下滑的最短时间t=t1+t2=1.2 s+1.2 s=2.4 s

17.(16分)解:(1)∆x=h2r2(2分)

FT=k∆x=kh2r2 (2分)

v/m·s-2 9.A 10.ABC 二、实验题(共14分)

11.(1) F;(2分) (2)C (2分)(3) B (2分) 12.(1)0.495~0.497m/s2(2分),0.413m/s (2分) (2)① CD (2分) ②天平(2分) 三、计算题(共46分)

13.⑴速度图像为右图。 ⑵900m

【解析】由加速度图像可知前10s汽车匀加速,后20s汽车匀减速恰好停止,因为图像的面积表示速度的变化,此两段的面积相等。最大速

度为20m/s。所以速度图像为右图。然后利用速度图像的面积求出位移。

⑵汽车运动的面积为匀加速、匀速、匀减速三段的位移之和。

ss1s2s3101030201020900m

20 10 0 '

(2)设A静止时离O’的距离为r,此位置处A将受到四个力的作

30 60 t/s 用,有

FN+Fcosα=mg (2分) Fsinα=Ff (2分) 而F=kh/cosα Fmax=μFN (2分)

∴kr=Ff≤Fmax=μ (mg-kh) 即r≤μ (mg-kh)/k (3分)

这表明,滑块可以静止在以O’为圆心,μ (mg-kh)/k为半径的圆域内的任意位置.(3分)

3

14.解:设战士加速下滑的距离为h1,减速下滑的距离为(H-h1),

加速阶段的末速度等于减速阶段的初速度为vmax,由题意和匀变速运动的规律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7.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