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 童 输 液
小孩生病,很多需要输液治疗。在儿童输液室外,经常看到家长将输液瓶悬挂在树上或候诊大厅的防火栓上输液,有的还抱着孩子四处走动,手举输液瓶,推着学步车在外输液,以减轻孩子恐惧状态和抵触心理。家长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出外输液危险不能忽视,输液中出现各种问题也无法预料。下面是儿童输液中最常见的问题:
1.为什么儿童一定要在输液室输液?出外输液有何潜在危险?
答:①外出走动输液,输液瓶悬挂高度不等,不易控制调节速度。一般输液要根据病情、年龄、药物性质来决定,需巡回护士调整与指导。
②外出走动输液,家长稍不注意,输液管易被扯掉,输液瓶被摔破,小儿自行拔针头的意外易发生。家长慌乱之中,小儿反而受到惊吓,再次经受穿刺的痛苦。若是在观察室输液,巡回护士发现隐患会及时提醒家长,适当处理。
③外出输液易发生各种反应。常见有输液反应,发热反应,过敏迟缓反应等。再加上外界空气污染大,没有空气消毒,小儿抵抗力差,易受感染。而在室内有护士观察,及时处理,虽不能完全避免,但可减少受感染几率。
④输液过程的观察。输液故障的排除,输液渗漏的发现,各种反应的前期征兆都是输液过程中重要的观察内容,只有在观察室才能确保输液安全。
2.为什么要做青霉素皮试?
答:青霉素溶解后易分解成青霉烯酸和青霉噻唑,此类物质属半抗原,进入人体后与蛋白质氨基酸结合,形成抗原,易使人过敏。对过敏体质人,可使机体产生抗体而呈致敏状态,当机体再次接触抗原时,机体内抗原抗体相结合使机体发生过敏反应,轻者麻疹、恶心、呕吐、腹痛、腹泄,重者呼吸困难引起过敏性休克。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所以应用青霉素以前要询问过敏史,用药史,必须做过敏试验。
3.为什么做了皮试还不能避免发生反应?
答:青霉素过敏反应分两种,迟发反应于接触青霉素数小时或数天后发生过敏反应,所以即使做了青霉素皮试结果是阴性,仍不能完全避免青霉素过敏反应的发生。
4.静脉输液前需要作哪些准备? 答:静脉输液是大量无菌溶液直接输入静脉,是一种常见的用药,它效果好,见效快,使用非常广泛。输液前患者应作一些准备,如排空小便,喝些热牛奶、热饮料,天冷时先将手捂热以充盈血管,应尽量避免空腹、极度疲劳、极度紧张、烦躁的情况下注射。
5.儿童身体的哪些部位可以做静脉穿刺?
答:只要有静脉的地方都可以做静脉穿刺,但常用部位暴露在外,血管丰富表浅,易固定,安全方便。特别是头皮,因不影响婴儿活动,容易照顾,成了2-3岁以下婴幼儿的首选部位。
6.输液时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答:输液时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药物的副反应,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痛、头昏、皮疹等。因是药物的副作用,一般不严重时可不作处理,严重时停药,因这些药物疗效很好,最好能坚持用药,但如果出现全身皮疹、烦躁不安、寒战、发抖、面色改变等则立即报告医生即时处理。
液体的滴速应根据年龄、病情而定,年龄大的可稍快,要是使用小儿头皮针,1-2岁以上儿童常规悬挂高度不需调滴速,但婴儿应控制,腹泻脱水应稍快以及
时补充水分。
7.输液过程中为什么会引起液体外漏,遇到这种情况应如何处理?
答:液体的外漏是输液中的常见故障,分为完全外漏和部分外漏,完全外漏是指头皮针的针头部分完全从静脉滑出或被挤压完全穿出对侧血管壁,而使药液渗漏到周围组织,部分外漏针尖斜面有一部分在血管腔外或腹、极度疲劳、极度紧张、烦躁的情况下注射。
5.儿童身体的哪些部位可以做静脉穿刺?
答:只要有静脉的地方都可以做静脉穿刺,但常用部位暴露在外,血管丰富表浅,易固定,安全方便。特别是头皮,因不影响婴儿活动,容易照顾,成了2-3岁以下婴幼儿的首选部位。
6.输液时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答:输液时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药物的副反应,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痛、头昏、皮疹等。因是药物的副作用,一般不严重时可不作处理,严重时停药,因这些药物疗效很好,最好能坚持用药,但如果出现全身皮疹、烦躁不安、寒战、发抖、面色改变等则立即报告医生即时处理。液体的滴速应根据年龄、病情而定,年龄大的可稍快,要是使用小儿头皮针,1-2岁以上儿童常规悬挂高度不需调滴速,但婴儿应控制,腹泻脱水应稍快以及时补充水分。
7.输液过程中为什么会引起液体外漏,遇到这种情况应如何处理?
答:液体的外漏是输液中的常见故障,分为完全外漏和部分外漏,完全外漏是指头皮针的针头部分完全从静脉滑出或被挤压完全穿出对侧血管壁,而使药液渗漏到周围组织,部分外漏针尖斜面有一部分在血管腔外或
血管壁不能包绕针管,使得部分药液渗漏到周围组织。 引起外漏的常见原因有:临近关节或关节处的静脉;小孩哭闹不止,不配合;末梢循环差,药液刺激大;血管痉挛。
外漏的典型症状首先是穿刺部位或沿着血管的烧灼感和触痛,接着出现肿胀,药液滴入速度减慢,检查回血时无回血或回血极缓慢。
输液过程中,一但发生外漏,应马上关闭。另找血管重新穿刺,用50%MgSo 3或热毛巾热敷外漏部位,有利于缓解症状,一般1-2天可消肿。 8.什么时间可以拔针?
答:瓶中无液体但输液管内有液体时,是拔针的最佳时间。有时病人一看滴瓶内没有液体了,怕进入空气,就特别紧张,其实输液管内液体仍可滴入2-3分钟,所以不必紧张,输液管确实没有液体时,可致针头内有少量的血液反流出,因为外周静脉压力比大气压力高,空气进不去,没有危险性。
9.拔针后按压的部位和时间?
答:要用拇指或食指顺血管走行方向,纵向按压针头处的棉球,不要只压皮肤针眼,要将血管内的穿刺眼一并压住,不要揉。有时病人按压面积小,或反复揉针眼处皮肤,局部会突起发青,那就是血管内的针眼未压住,使血液自针眼流入皮肤下造成皮下淤血。拔针后按压血管,最佳时间为3-5分钟,成年人或血小板减少者要按压更长时间。
拔针后最好不要马上接触水,如洗手,洗澡等,因针眼未修复好,易造成自针眼处的逆行感染,针眼局部容易发红或疼痛,一般2-3小时后可以接触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