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第 6 卷第 84 期2019 Vol.6 No.84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129
系统化护理干预在预防全胃切除术后肠梗阻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朱 静
(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普外科,江苏 南京 211200)
【摘要】目的 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在预防全胃切除术后肠梗阻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 以2015年12月~2018年12月50例行全胃切除术的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将其中的25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另外25例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的患者纳入观察组,观察患者术后疼痛情况,记录患者肠功能改善情况,对肠梗阻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肛门排气及肠鸣音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肠梗阻发生率为20.0%,明显低于对照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实施全胃切除术后,对其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能帮助其缓解疼痛情况,缩短肛门排气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使得肠梗阻发生率得以降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关键词】系统化护理干预;全胃切除术;肠梗阻; 疼痛;肠功能改善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84.129.02
胃癌是临床上发病率极高的一种恶性肿瘤,好发于50岁以上人群,该病预后差、病死率高,成为导致中老年死亡率增加的主要疾病之一。据有效数据调查,胃癌与患者不良饮食习惯息息相关,不吃早餐或未按时吃早餐胃癌的发病率是正常人群的3倍以上,同时,熬夜、爱吃垃圾食品、烧烤及路边摊等治癌成分食物及卫生食物是导致疾病发生的相关因素[1]。多数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一旦发现即为中晚期,预后效果极差。临床上常采用手术治疗方式对癌细胞进行根除,全胃切除术是临床针对病况严重患者实施的一项手术措施,但手术创面大,对患者影响大,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使得患者出现不耐受的情况,因此,术后对患者实施系统化护理尤为重要 [2]。下面本文针对50例行全胃切除术的患者进行研究,对我院实施的系统化护理干预效果进行探讨,整理具体报告如下。
避免牵扯伤口使得疼痛情况加剧;针对疼痛情况严重的患者,在临床医师的指导下,严格遵医嘱服用镇痛药物缓解疼痛;②心理护理。行全胃切除术的患者大多情况不太乐观,伴随严重的全身症状,再加上家庭的负担加重,使得患者的心理压力增大,因此,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情况,对其不良情绪进行疏导,鼓励及安慰患者,告知其全胃切除术是目前最佳的手术治疗措施,向患者讲解手术的意义及目的,及时解答患者及其家属的疑惑,叮嘱患者严格遵医嘱治疗,一定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③并发症护理。术后并发症护理是护理工作的重点,也是患者需要克服的难关,由于患者术后长期卧床,活动量小,且饮食控制严格,肠胃蠕动功能减退,使得肠梗阻情况时常发生,因此,术后6 h护士协助患者翻身,每2 h一次,并协助患者进行屈膝屈髋四肢运动,在其腹部按摩,促进肠蠕动;术后2 d,协助患者坐立床边,双腿下垂,每日3次,每次15 min;术后3 d,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床边站立活动,每次站立15 min,每日3次;术后4 d,协助患者病床边行走,每次20 min,每日3次;术后5 d,下协助患者在病区内行走,每次30 min,每日3次,循序渐进,增加患者活动量,减少肠梗阻发生率[3]。
1.3 观察指标①疼痛情况采用健康宣教疼痛评分表,采用0~10分值,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疼痛现象越严重;肠功能改善包括:肛门排气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
②肠梗阻发生率。1.4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纳入到SPSS 20.0软件系统中,进行对比和检验值计算,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平均数±标准差数据资料行t检验,当P<0.05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以50例行全胃切除术的患者为对象,所有患者经过病理学诊断,符合胃癌诊断标准,患者意识清楚且无精神及智力障碍,接受本次调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恶性肿瘤、心肝肾功能不全、无法配合治疗及依从性差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将其中的25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另外25例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的患者纳入观察组。对照组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37.9~80.1岁,平均(56.41±5.12)岁,病程(3.15±0.75)年;观察组男 12例,女13例,年龄38.9~82.4岁,平均(58.14±4.36)岁,病程(3.26±0.85)年,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术后,告知家属及患者日常注意事项,严密监测患者各项基本体征,对其进行用药及营养方面的护理,严密观察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知识教育。
观察组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包括:①疼痛护理。对患者血压、呼吸、体温及脉搏等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关注患者输液滴注速度,患者处于清醒状态时,取半卧位,便于其腹腔渗出液的流出,在患者腹部使用腹带,减少切口由张力引发的疼痛。指导患者正确呼吸、咳嗽,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疼痛情况及肠功能改善情况比较
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肛门排气及肠鸣音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肠梗阻发生率结果比较观察组患者肠梗阻发生率为20.0%,明显低于对照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下转132页)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132
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2019 年第 6 卷第 84 期2019 Vol.6 No.84
表1 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及血气指标情况(x±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
n7575
FEV1
干预前1.06±0.221.01±0.19
干预后1.46±0.31*#1.26±0.32
干预前47.46±7.49.85±7.
FEV1/FVC
干预后57.55±7.24*#51.56±7.46
注:组内干预前后对比,*P<0.05:组间同时间比较,#P<0.05
3 讨 论
由于COPD患者常常由于肺功能的降低,导致呼吸困难。临床对于COPD的治疗常采用抗胆碱药物,用以改善患者的症状和耐力及生活质量。但是,护理干预也是临床不可或缺的措施。
本研究在对患者进行干预的过程中,采用了呼吸肌功能锻炼指导的方式,结果显示,通过6个月的干预训练,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明显改善(P<0.05),表明通过呼吸肌功能锻炼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通过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的指导和锻炼,患者呼吸机的肌力和耐力均可得到提高,尤其是膈肌,通过长期有效的锻炼,能够改善疲劳状态,并促进肺功能的改善[2]。
综上所述,通过呼吸肌功能锻炼,COPD患者的呼吸肌得到锻炼,有效的改善肌力,并进一步促进肺功能的改善,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 姜轶飞,杨 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评分对
AECOPD患者的临床评估价值[J].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7,24(2):174-176.
[2] 黄玉霞,陈宜泰,徐文慧,胡雨禾,王梅,陈新.比较单一吸气肌和吸
呼肌联合阈值负荷锻炼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康复中的效果:随机对照试验[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8,33(08):975-978.
本文编辑:李 豆
(上接129页)
表1 两组患者疼痛情况及肠功能改善情况比较(x±s)
组别对照组(n=25)观察组(n=25)
tP
疼痛评分(分)5.39±2.153.28±0.979.8<0.05
肛门排气时间(min)
88.47±10.4555.14±9.6830.658<0.05
肠鸣音恢复时间(min)
78.14±10.2655.69±9.4724.621<0.05
3 讨 论
行胃癌切除术的患者一般情况已经发展到中晚期,预后效果差,对患者的影响大,胃癌发生率逐年呈年轻化发展,成为影响中老年患者的健康杀手。我国胃癌的发生率一直居高不下,各种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居首位,与当下快餐行业的迅速崛起,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息息相关。同时,工作压力增大以及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等也是引起胃癌发生的因素[4],疾病前期患者会出现疼痛及体重减轻的症状,随着疾病的发展,患者随之出现呕血、黑便等消化道出血增装,晚期胃癌患者更是出现贫血及营养不良情况[5]。临床上常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其中全胃切术术是针对疾病情况危重的患者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将癌细胞彻底根除,避免其转移至其他器官,对手术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大,手术切口大,术后引发的并发症是临床护理的重难点[6]。系统化护理是一种针对性、完整性的护理方式,患者行胃癌切除术后,对其进行疼痛护理、心理护理及并发症护理,对于康复机率小的患者,前期指导其绝对卧床休息为患者制定长期的康复目标,对其进行康复指导,指让其明白康复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帮助患者找到康复目标,坚定信心,必定能获得成功。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疼痛
情况得以缓解,肠道功能逐渐恢复,同时肠梗阻发生率明显减少,患者逐渐回到正常生活,生活质量得以提高。
综上所述,患者实施全胃切除术后,对其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能帮助其缓解疼痛情况,缩短肛门排气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使得肠梗阻发生率得以降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参考文献
[1] 蔡智锋.腔镜辅助下与开放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后肠扭转分析[J].
福建医药杂志,2016,54(6):179-180.
[2] 朱维铭.胃肠手术后肠梗阻的防范与处理[J].中华胃肠外科杂
志,2016,19(4):376.
[3] 刘 彤,戚 峰,赵忠治.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与胃切除术后消化
道梗阻关系[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7,69(04):49-53.
[4] 宋林杰,李松岩,那兴邦,et al.结肠癌术后肠梗阻影响因素分析
[J].腹部外科,2017,30(6):114-116.
[5] 田 霞,李耀锋.全胃切除术后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途径的对
比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7,102(39):59.[6] 赵 娟.胃癌全胃切除术后围手术期临床护理[J].临床研究,
2016,24(2):141-142.
本文编辑:赵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