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养生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忻州市高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4

忻州市高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4

来源:华佗养生网
忻州市高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4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语言文字运用 (共5题;共20分)

1. (2分) (2016高一上·长沙期中) 下列词语中,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戊戌(xū) 戎马生涯(róng) 左顾右盼 笔而记之

B . 覆盖(fù) 步履维艰(lǔ) 文彩斐然 博闻强记

C . 差别(chà) 涕泗交流(sì) 剑拔驽张 酣畅淋漓

D . 激亢(kàng) 引吭高歌(káng) 流言蜚语 泪下沾巾

2. (6分) (2019·全国Ⅰ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传统音乐包括民间音乐、宗教音乐、文人音乐、宫廷音乐等类别,其中文人音乐的代表主要就是古琴艺术,但随着传统文人阶层在中国的消失,古琴艺术逐渐________甚至被社会遗忘,直到2003年,中国的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这种过去对文化有着深刻影响的艺术形式,才重新________了生机。( ),但我认为这恰恰是它的一个特点,正因为古琴音量小,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我国古代就有“琴者,心也”“琴者,禁也”的说法,“琴者,心也”即弹琴是为了和自己的心灵对话,与大自然交流,与三五“知音”互相欣赏;“琴者,禁也”即弹琴是为了________自己,也说明在古人心目中,琴不仅是一件乐器,也是________的工具。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第 1 页 共 19 页

A . 边缘化 获得 制约 放松身心

B . 私人化 获得 制约 修身养性

C . 私人化 焕发 约束 放松身心

D . 边缘化 焕发 约束 修身养性

(2)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古琴的缺点是音量小,这是很多人的看法

B . 音量小作为古琴的一个缺点,被很多人所批评

C . 音量小是古琴的一个缺点,很多人都是这么认为的

D . 古琴音量小,很多人认为这是它的一个缺点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正因为古琴音量小,所以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最个人化的乐器。

B . 正是古琴音量小,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

C . 正是音量小,使得古琴成为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

D . 正因为音量小,使得古琴成为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最个人化的乐器

第 2 页 共 19 页

3. (2分)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为了避免地方电视台相亲节目、娱乐节目的不再泛滥,国家广电总局多次发文干预,但收效甚微,毕竟,这些节目迎合了部分观众的媚俗需求。

B . 权力部门应当善待媒体,善用媒体,信任媒体,以便使媒体更好地发挥引导社会热点,通达社情,搞好监督的作用。

C . 来自全国各地的捐款已经达到20万元,这笔善款将全部用于这个孩子的生理以及心理康复的治疗费用。

D . 新婚姻法对房产权属这样解释:不管婚前婚后,如果由父母出资买的房子,登记在自己子女名下的,则认定为个人财产,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4. (5分) (2020高一下·淮南期末)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

记者从水利部获悉: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北廷应急供水工程28日在山东临清开工。工程建成后,可增加京津冀地区供水量4.9亿立方米。利用北延应急供水水源可置换河北和天津深层地下水超采区农业用水1.7亿立方米,为衡术湖、南运河、南大港、北大港等河湖湿地提供补充水源,将保障天津、沧州等地的供水安全。据了解,北延应急供水工程建设概算总投资47725万元,总工期21个月。

5. (5分) (2017高一下·宁德期末) 对同一个事物,可以有不同的评价。请依照例句的句式,以“手机”为对象,按要求写两个句子。

例:粉笔

第 3 页 共 19 页

褒扬:虽化作粉末,却能实现人生价值。

批评:虽绘出图案,却总受人操纵一生。

手机

褒扬:

批评:

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0分)

6. (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有一些科学家不同意“演习说”。他们指出,游戏行为并不限于幼小动物,成年动物也同样需要。他们举出不少成年动物游戏的例子。对于成年动物来说,不存在用游戏来演习生活的需要。他们还指出,有些动物的游戏与生存适应毫无关系。这些科学家认为,动物游戏是为了“自我娱乐”,而“自我娱乐”是动物天性的表现,正像捕食、逃避敌害、繁殖行为等是动物的天性一样。越是进化程度高、智力发达的动物,这种“自我娱乐”的天性越强。游戏正是这种自我娱乐的集中表现。通过自得其乐的游戏,使动物紧张的自然竞争生活得到某种调剂和补偿,使它们在生理上、心理上容易保持平衡,从而得到一定的自我安抚和自我保护。因而,不仅幼小动物,成年动物也需要游戏。以上假说可以称为“自娱说”。

不久前,美国加州大学神经生理学家汉斯·特贝、哈佛大学社会生物学家斯塔·阿特曼等提出一种引人注目的新假说——“学习说”。他们认为,游戏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学习行为。特贝曾经在卡那里群岛上研究黑猩猩的学习行为。他发现,如果给黑猩猩一根棍子,它们就会用棍子做出各种游戏行为:会用棍子互相赶来赶去,像人们赶鸭子似的;也会用棍子去取挂着的食物。经历过这种游戏的黑猩猩,在今后生活中容易学会使用棍子。同样,“捉迷藏”和追逐游戏,也使动物学会利用有利地形保护自己的本领。游戏的实践性强,

第 4 页 共 19 页

能产生直接的效果反馈,对锻炼动物的速度、敏捷、躲藏能力、争斗能力和利用环境的能力很有效。游戏向动物提供了大量机会,使它们能把自身的各种天赋技能和复杂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巧妙地结合起来,因而无论对幼小动物还是成年动物,游戏都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学习行为。

美国爱达荷大学的约翰·贝叶和加拿大动物学家保尔·赖特认为,游戏不仅是学习,而且是“锻炼”。因此,这两位学者提出“锻炼说”来补充“学习说”。

这几种假说,哪一种更有道理?动物的游戏,究竟是为了“演习”,为了“自娱”,为了“学习”,还是为了“锻炼”?研究者们各执己见,众说纷纭。

(1) 结合文章,简要说明“自娱说”科学家是如何理解动物游戏的原因的。

(2) 请简要概括“学习说”的主要观点。

(3) 结合科普文的特点以及文章内容,探究本文为何没有确定的结论。

7. (15分) (2018高三下·扬州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无争议陷阱

余秋雨

在我们的心理习惯当中,与创新意识最有抵触的是什么呢?是“无争议陷阱”。中国民众长期以来愿意接受一种“无争议”的成果,一有“争议”,就皱眉存疑。这一点,正好与创新意识水火不容。大家知道任何创新,必然是对既有成果的挑战,必然是对过往信条的否定,必然是对公众公认秩序的撼动,也必然是对原定规则的触犯。因此,也必然会引来一大堆争议,而且极有可能形成包围,构成围猎或者围啄。可以肯定地说,没有争议的创新不叫创新,如果一种创新一旦现身就远近都接受,那一定是利用了权势,不可能是真

第 5 页 共 19 页

正的创新。

在一个健康发展的时代,“有争议”是一个褒义词,“无争议”是一个贬义词。

中国文化把这个“无争议的陷阱”挖得很大,要求一项创新不仅在专业领域里边无争论,而且最好在民众中也无争议。这种从众的惰性对创新而言是一种更险恶的陷阱。历史上哪有一项真正的社会改革方案或者学术研究成果,一出来就广受民众拥护的?我也是民众的一员,我发现,如果以民众的身份来考虑一项不是我们专业的成果的时候,我们的思维标准一定是陈旧的、世俗的、平庸的。这不能怪民众,因为民众面对一种陌生的创新总会缺少精神扶手,总会惊慌失措,以他们的标准,就很少有创新空间。当不争议创新项目的时候,大家就去争议这个人,使他的创新无法进行。可见,“无争议陷阱”真正是中国文化产生创新空间的最重要的障碍。

据我所见,多数创新即使不被人家争议,创新者本身在待人接物上也确实有很多缺陷。因为他们多数不太合群,而且有点骄傲。他们有时候会面对失败,因此也经常暴露出他们的怨恨、衰弱、愤怒,却又未必有明确的对头,很可能在愤怒自己,就情绪不好。艺术上的创新者那更是这样了,独特的灵魂中的灵感使他们产生非常怪异的习性,对现实世界的超越使他们很难认同世俗的潮流,甚至他们也故意不遵循世俗的规范。因此无论从脾气到外型常常让人觉得难以接受。

对这一切,正常的社会都应该理解和容忍。不能设想一切创新者都是温良恭俭让的完人和圣人。据我观察,一个温良恭俭让的完人是几乎不可能有任何创新的。如果说,对所有创新项目略有争议是可以的,但对创新者的人品却绝对不要争议,因为没有争议的理由。如果老是去争议创新者的人品、习性、性格,那么,中外文化史上那些可爱的人一个也不可能留存。

我们真正要防范的是什么人?要防范的是以“争议”为名目来扼杀创造者的人。在现在中国社会上,这样的人的总数很大,他们是勤恳工作人的百倍,是创造者的百倍。有人说真正的比例可能比这个更大。很奇怪,他们制造了一个个可“争议”的人物,但是自己却避开了“争议”。他们自己就成了洞察一切的评判者,只等待着一切被他们“争议”了的创造者投去求饶的目光。

第 6 页 共 19 页

(节选自凤凰卫视《秋雨时分》,有删改)

(1) 为什么说“‘有争议’是一个褒义词,‘无争议’是一个贬义词”?

(2) 请简要概述本文的论述思路

(3) 脑瘫诗人余秀华被社会广泛关注后,有人指责她的作品品味不高,缺乏艺术性;有人质疑她的作品是为了迎合社会流俗,只为赚人眼泪。请结合文意对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三、 古代诗文阅读 (共4题;共42分)

8. (17分) (2015高一上·浙江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完成下题。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第 7 页 共 19 页

——苏轼《赤壁赋》

(1) 下列句子全都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或师焉,或不焉

B .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虽有槁暴

C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无以至千里

D . 举匏尊以相属 侣鱼虾而友麋鹿

(2) 下列各项中加横线字解释不准确的是( )

A .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白露:白茫茫的雾气)

B . 是故无贵无贱(贵:地位高。贱:地位低)

C .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词活用作动词,游泳)

D .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3) 下列各项中划线字的意义、用法相同的是( )

A . 蚓无爪牙之利 惑之不解

B . 其皆出于此乎 其可怪也欤

第 8 页 共 19 页

C . 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吾与子之所共食

D .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4)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 . 游于是乎始

B . 弟子不必不如师

C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 . 吾从而师之

(5) 下列各项关于句式分类正确的是( )

①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②凌万顷之茫然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④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⑤而今安在哉⑥不拘于时⑦月出于东山之上⑧渺渺兮予怀⑨何为其然也

A . ①②/④/③⑥⑦/⑤⑨/⑧

B . ①④/②/③⑥⑦/⑤⑨/⑧

C . ①②/③⑦/④⑥/⑤⑨/⑧

D . ①②/③⑥⑦/④/⑤⑨/⑧

第 9 页 共 19 页

(6) 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主客问答的方式是赋的传统手法,一般说来,作者往往借客人的话从反面引出自己的思想感情。因而,苏文中主客问答其实是苏轼两种人生态度的交锋。

B . 苏文将情、景、理有机结合,实质上是苏轼贬谪生活中苦闷心绪的流露,但在朋友的安慰之下,苏轼最终从苦闷中走出来,通过明月与江水的阐述引发变与不变的哲理对比,表达了寄情自然的旷达情怀。

C . 柳宗元是力主革新的政治家,政治抱负无法实现,感到屈辱郁闷,于是游山玩水以排遣心中的郁闷之情。本文是作者宴游西山之后所作,先写游其他山水时心情的抑郁,以此来反衬西山之游给自己带来的心有所托的精神的愉悦。

D . 寄情于景,托物寓志,是柳文的一大特色。文中叙事写景,都饱含着作者丰富的感情色彩。“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作者仿佛融入西山景色之中,忘情于山水,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

(7) 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②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9. (8分) (2018高一上·覃塘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晚秋登城北门①

陆游

第 10 页 共 19 页

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

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②秋。

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

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③。

【注】①此诗写于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九月四川成都。②杜陵:本指长安,此处借指汴京。③梁州:古梁州州治在汉中,南宋西北边境上的重要关塞南郑、大散关皆在此地,诗人过去曾在这里驻守。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 诗的第一句描述了诗人的装束和出游的地点,反映了他当时闲散的生活,无拘无束和日渐衰颓的情况。

B . “两行雁带杜陵秋”,诗人希望鸿雁能将自己的思情带回故乡,寄寓着诗人对关中、故都的怀恋之情。

C . “横槊赋诗非复昔”,“横槊赋诗”指作者驻守边地军中吟诗之事,“非复昔”感慨良多,铁马往事仍萦怀。

D . “梦魂犹绕古梁州”,诗人经常怀念曾经的戎马生涯,“魂牵梦萦”正是其收复失土、报国心志的抒发。

E . 本诗写诗人登楼所见所想,描写与议论相结合,层次清楚,感情激愤,爱国之思、赤子之情跃然纸上。

(2) 本诗以“愁”字为线索,贯穿全篇。请简要赏析。

第 11 页 共 19 页

10. (11分) (2016高三上·绍兴期中)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

后赤壁赋

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1) 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 顾而乐之,行歌(即“歌行”,一种诗体)相答

B . 曾日月之几何(多少)

第 12 页 共 19 页

C . 予乃摄衣(提起下衣)而上

D . 攀栖鹘之危巢(危险的鸟巢)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A . ①俯冯夷之幽宫 ②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B . ①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 ②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

C . ①顾安所得酒乎 ②顾视,无可置者

D . ①适有孤鹤,横江东来 ②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

(3) 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写了作者与二客月夜泛舟赤壁的故事,并生动描绘了清幽的江上景色。

B .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写的是初冬之景,而在《赤壁赋》中写的则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新秋之景。

C . 作者在散步中为“月白风清”的良夜所吸引,陡起游兴,而泛舟赤壁;后又舍舟登山,山游后又复舟游,过程曲折,景色也因而繁富。

D . 文中道士化鹤的故事出于“羽化而登仙”的游仙思想,其中既透露了作者精神升腾入大自然的旷达之思,也反映了他在出世和入世问题上的矛盾心情。

第 13 页 共 19 页

(4)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

②“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

11. (6分) (2019高二上·蒙山月考) 根据提示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李凭箜篌引》中直接摹写乐声激越动听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

(2) 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用对比手法,反衬出人生无常,并传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的慨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天姥山巍峨、挺拔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

四、 作文 (共1题;共5分)

12. (5分) (2016高三上·湖南期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这样三个母亲,她们都有两个孩子,只有一个苹果。第一位母亲用孔融让梨的办法,让小儿子得到了苹果。第二位母亲布置两个孩子完成规定的任务,谁完成得快,谁得到苹果,结果大儿子得到了苹果。第三位母亲干脆把苹果平分,两个孩子得到的苹果是一样的。

你觉得哪一位母亲分苹果的方法最合理,对孩子成长的意义最大?请根据材料,从自己的体验出发,比较上述三位母亲分苹果的方法,阐述你的见解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和含意。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

第 14 页 共 19 页

字。

第 15 页 共 19 页

一、 语言文字运用 (共5题;共20分)

1-1、

2-1、

2-2、

2-3、

3-1、

4-1、

5-1、

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0分)

6-1、

6-2、

第 16 页 共 19 页

6-3、

7-1、

7-2、

7-3、

三、 古代诗文阅读 (共4题;共42分)

8-1、

8-2、

8-3、

8-4、

8-5、

8-6、

第 17 页 共 19 页

8-7、

9-1、

9-2、

10-1、

10-2、

10-3、

10-4、

11-1、

11-2、

11-3、

四、 作文 (共1题;共5分)

第 18 页 共 19 页

12-1、

第 19 页 共 19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7.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