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养生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国内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研究综述

国内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研究综述

来源:华佗养生网
2020年第3期总第208期经济管理研究No.3. 2020Sum 208国内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研究综述严啥(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商学院,河南郑州450000 )摘 要:农业与乡村旅游有机融合可以更好地促进农业和旅游业的有效转型升级和快速发展,有效实现我国乡村的振兴。总

结我国农旅有机融合的现状、融合模式、促进有机融合的策略等,对促进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实现乡村振兴具有一定的意

义。未来的研究方向应注重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宏观与区域甚至微观相结合。关键词:国内;乡村旅游;农业;综述中图分类号:F592; F323 文献标识码:A

2015年12月31 0,、发布《中

文章编号:2095-9052 ( 2020 ) 03-0051-02二、 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的模式随着我国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增长,人们的生活质量

央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 康目标的若干意见》(一号文件)提出,完善农业产业 链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业产加销紧密衔接、农村 _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推进农业产业链整合和价值链提升, 让农民共享产业融合发展的增值收益,培育农民增收新模 式。即鼓励把农业与二产和三产结合起来,发展新经济新产 业新业态,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从而实现农业

越来越高,乡村旅游得到广泛的发展,乡村旅游与农业相融 合的模式不断丰富。部分学者邮]认为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 的融合发展主要可以从观光旅游、体验旅游、休闲旅游、节 庆旅游和养生旅游五个方面进行。结合我国城镇化进程的现 状,乡村旅游与农业多功能相融合的主要模式有冏六类。一

农村的增产增效和增收。利用农业的多功能,一产的农业与 三产的乡村旅游的有机融合,可以更好地促进农业和旅游业 的有效转型升级和快速发展,共同实现乡村振兴,实现农业 更强、农村更美和农民更富。近些年来,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得到了快速发展,

是乡村体验类:农家乐(农家、庄园和烧烤)、农场(农场、 农艺和农趣)、采摘果园(果蔬、葡萄、果园和采摘)等; 二是生态类:生态风光(森林、温泉等)、田园风光(花卉、 花田、花海、樱花、茶田、梯田等)、乡村公园等;三是文 化类:古树古镇(古树、古镇、古建筑和古民)、民宿乡村 型(节庆、民宿、风情)、特色村镇等;四是户外活动类: 绿道、漂流、户外基地(垂钓、踏青和野趣);五是健康养 生类;六是观光、休闲、度假复合型:农业现代化、生态多 元化、农民多元化与资源参与化等。张进伟171在分析传统农 业与乡村旅游的动力机制与多重效益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农 旅互动发展模式有农业文化旅游创意模式、农业文化遗产游 览模式、农业科技科普模式、农业生态养生模式与休闲农村 体验模式等。人数和收入快速增加。2018年乡村旅游人数达到30亿人, 几乎占到我国旅游人数的一半;2019年上半年,乡村旅游人 数达15.1亿,收入超过0.86亿元,超过了 2018年全年的总和

收入。农旅的有机融合,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极大地 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因此,农旅的有机融合

不但是我国各级关注的热点,也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总

结我国农业与乡村旅游相互融合的现状、融合的模式、加快融 合的对策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的经验,对实现乡村振兴有着一

三、 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我国农旅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 题,主要表现在:农业经营人员素质较低,管理水平较低讯\" % 10];缺乏统一的规划[8' 10' 11];产品较为单一,特色不是 特别明显,品牌建设较为落后讯込闪;行业发展的规范化 和管理工作较为滞后p- 81 ;配套基础设施等条件不完备冏; 相关资源保护不足171 ;滞后和专业人才缺乏讯9];产业 融资受限,资金支持有待加强;企业交流不畅,基础合作缺 失[10]等o定的意义。目前国内关于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融合主要是围绕

区域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必要性、融合模式、融合过程中存在 的障碍及加快融合的对策、研究方法等方面展开。一、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的必要性农业与乡村旅游进行融合是绿色农业和休闲农业发展观 念的充分统一,二者之间的融合可以有效促进旅游业与农业 的共同科学发展叫能为乡村经济的长久发展注入新鲜的活 力,加快乡村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同时也加快了农业 与乡村旅游产业的结构升级,延长了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 品的附加值,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叫也有学者认

四、 加快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的对策建议针对我国农旅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同学者从不同 角度进行了探讨。主要对策有: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碍81; 突出“农”特色X;充分挖掘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加强 产业融合,如注重农旅融合、文旅融合、康旅融合等% 3打 加强领导,积极探索管理回;更新理念,积极提高服务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现 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城市居民“天性”的客观需求、农村产 业结构调整的迫切需要、脱贫攻坚同奔小康的迫切需要叫

因此二者之间的融合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收稿日期:2020-1-6基金项目:2018年度河南软科学计划项目”河南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模式探索与路径研究”资助(182400410345)作者简介:严昭(1997—),男,回族,河南扶沟人,郑州航空工业儈理学院商学院2016级在读本科生,主要从事农业经济和乡村旅游研究。-51 -2020年第3期总第208期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扌艮No.3. 2020Sum 208水平E “10];强化营销策略,打造乡村旅游高端品牌[3'5> 9' 11];突出生态,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加强基础设 施建设E5-12];丰富产品类型,融入文化元素[4> 5'11];政 府积极参与,完善保障机制[4- *13];整合宣传方式,提高乡 村旅游知名度旳;根据市场需求建立创意农业和乡村旅游融 合的产业链同;加强资金的支持和引导民间资本、外来 资本发展休闲旅游农业0 15];提高网络技术支持等问。和研究农旅融合机制。第四,倾向对农旅融合主体的相关研究。目前,研究主 要是围绕宏观和区域农旅融合的现状及对策等展开,很少有 学者是围绕农旅融合的关键因素农旅主体展开全面和深入的 研究[18]o参考文献:[1] 陈瑞萍.产业融合视角下创意农业与乡村休闲旅游的联动发展[J].吉林广播 电视大学学报,2016(11):53-56.[2] 赵梅芳,等.常德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对策[J].河北企业, 2019(11):105-106.[3] 王宏禹•河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研究[J].衡水学院学报,

五、 论文的硏究方法从期刊收集的相关研究论文来看,大部分采用的是定性 研究,但也有极少部分采用了定量研究方法。庞艳华阴利 用爛值法和加权法评价了河南省2010 ~ 2016年乡村旅游与 乡村振兴耦合发展状况,并采用灰色关联模型定量分析了二 者融合系统内各指标之间的关联度与二者之间的耦合度。研 究表明,河南省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发展关系很强, 并且两系统发展空间较大。赵永峰呵同样用爛值法和加权 法计算乡村振兴和乡村旅游综合指数,然后借鉴物理学的容 量模型、耦合系数模型计算二者之间的耦合度。结果表明, 鄢陵县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二者之间耦合协调度由濒临失调 发展逐渐过度到良性协调状态,但没有达到优质协调关系。2019(8):42-50.[4] 刘朝文.产业融合视角下乡村旅游发展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8(7):166- 167.[5] 雒剑波,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研究[J].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9⑵:57-59.⑹张进伟.基于产业融合的传统农业与乡村旅游互动发展模式[J].安农业经 济,2016⑵:101-102.⑺穆晓菲.2019年旅游业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分析[EB/OL].[2019-10-11]. https://www.qianzhan.coin/analyst/detail/220/191010-c6230add.html.[8] 高丽燕.丘北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探讨[J].云南农业, 2016(11):17-18.[9] 方荣辉.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融合发展浅析[J].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 报,2019(10):23-26.[10] 陈继松,曾雅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实证分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 报,2019(5):265-268.[11] 李静,刘兴叶.乡村振兴战略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研究[几山西 大同大学学报,2019(3):120-123.[12] 王波.基于乡村旅游发展的创意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 2017(1):56-57.[13] 乌兰.基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的职能[J].山东工商学院学 兹,2019(6):105-111.六、 未来的硏究趋势目前,国内学者就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相关研究已取得 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并且在很多方面已达成共识。但是,相 关研究主要围绕生态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 融合方面,且更注重定性研究,还没有形成系统性的理论研 究框架。另外,对农旅融合过程及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也相 对比较匮乏,且农业和乡村旅游具有区域性和特色性,也缺 乏对区域和微观方面的深入研究。因此,未来的研究主要可 以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充分利用农业的多功能,实现农旅融合的多样 化、个性化和融合化方向转变。第二,注重对农旅融合的驱动因素是如何动态地影响二 者融合过程的研究。第三,对农旅融合机制,尤其是将宏观、区域与微观角 度结合起来分析农业资源与乡村旅游各要素融合过程的研究 相对较少,以后要注重利用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综合分析上接第50页[14] 李昊,等.农业产业与乡村休闲旅游农业融合发展[J].江西农业,

2019(6):58-59.[⑸钟真,等.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外来投资重要吗[J].中 国啟经济,2016(6):76-93.[16] 庞艳华•河南省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耦合关联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 划,2017(11):315-320.[17] 赵永峰.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耦合协调发展研究——以河南鄢陵为例[几价 槁工程,2019(9):112-114,[18] 杨歌谣.乡村旅游与农业融合发展研究综述与展望[J].安徽农业科学,

2019(3) :17-18+21.(责任编辑:林丽华)参考文献:[1] 季彦彬.大数据技术下企业财务管理优化研究——以A商贸公司为例[J].会 计师,2018(24):3-4.[2] 陆海红.大数据时代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探究[J].财会学 习,2019(14):17-19.[3幡丽佳.大数据背景下的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转型研究——以A公司为例 [J].经济研究导刊,2019⑵:144-145.[4] 张建峰.大数据环境下的煤炭企业财务管理转型一于冀中能源峰峰集 团的案例研究[J].中国煤炭,2018 , 44(10):43-48.[5] 邓硕.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性研究[J]冲国乡 镇企业会计,2018(8):268-269.[6] 金花.大数据时代集团公司财务管理变革探讨一_ 于H外贸集团公司视角 [J]屆际商务财会,2017(10):6-9.[7] 何瑛,杨琳,傅四保.大数据时代商业模式创新对财务管理变革影响研究 [几会计之友,2018(17):127-132.[8] 张继德,胡月.新常态下企业财务管理创新动因、初始条件与策略研究[J]. 会计研究,2016(8):58-63+97.维。在大数据时代,信息量非常巨大,财务工作人员深处 在这样的环境中,一方面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另一方 面也要建立大财务思想,提升财务管理效果,为公司决策

提供依据。第二,储备财务管理人员,同时不断培养更多的财务管

理人才。目前社会上严重缺乏综合实力强的财务管理人才, 企业可以和高校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提高人才培养的精准 性,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四、结语综上所述,大数据时代表现出鲜明的特征,对企业财务 管理工作产生了重大影响,企业既要充分发挥大数据带来的

积极影响,为其创造更好的经济价值,也要不断规避消极影 响,确保财务管理工作能够为企业进一步发展带来帮助。(责任编辑:林丽华)-52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7.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