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养生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校团学新媒体建设与思政工作

高校团学新媒体建设与思政工作

来源:华佗养生网
&学教育2。胃M IM高校团学新媒体建设与思政工作

®邛舭後

内容摘要:当今高校大学生已经成为了中国互联网用户中的主力军,各类互联网新媒体平台的层出不穷让 高校团学工作面临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大学生对于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强,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就 显得十分重要。高校团学工作始终贯彻落实思政教育。发挥新媒体平台下高校团学的作用,加强对于共青团员 和全体大学生的思想引领,也成为新时代“互联网+’’的独特存在。

关键词:高校团学互联网新媒体平台思想政治教育根据中国互联息中心2017 年12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 况统计报告,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72 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到7.53亿。 在互联网的用途调査中,网络娱乐用 户规模持续髙速增长,文化娱乐产业 进入全面繁荣期。网络娱乐应用中网 络直播用户规模正在不断扩大[1]。中 国互联息中心发布的2015年中 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显示,大 学生网民周平均上网时常达到了 31.7个小时,对于互联网的使用集中 在搜索引擎、交流沟通、网络娱乐及 网络支付[2]。从这些数据中不难看 出,互联网是高校学生日常生活不可 或缺的一部分。面对复杂的网络信 息,如何在其影响下树立正确的世界 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当代大学生亟 待解决的问题。

在共青团、教育部关于印发 《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中,我们可以找到髙校团的定义,高 校团学是在高校领导下,以团委 为核心和枢纽,以学生会组织为学生 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 监督的主体组织,以学生社团及相关 学生组织为外围延伸的组织。在方案 中关于推进“网上共青团”建设的要 点十分值得关注,强调了要提升新媒 体运用能力和水平,打造微信、微博、 贴吧、网站等新媒体阵地集群,加 qq、

强网络文化内容供给,研发和推广优 秀内容产品。发挥全国学校共青团新 媒体运营中心的统筹协调作用,推动 省级团委、髙校团委成立相应组织, 整合各方资源,加强工作联动。

一.高校团学新媒体平台建设1.团学组织建设。从团推行 的智慧团建工作可以看出,我们的团 学新媒体平台建设仅仅停留在校级 是远远不够的。新媒体组织平台建设

从学校落实到学院,再从学院落实到 各个基层团支部,团学工作的新媒体

平台建设呈现有序的组织书树形式 展开。这样的组织树模式能够良好的 保持上下级之间消息的迅速传递和 落实,又能够将基层出现的问题及时 反馈上去。团组织通过搭建这样的平 台可以有效地收集青年学生的意见 和建议,为团员们提供反馈诉求的渠 道,并即使帮助团员们解决问题和困 难,形成青年学生“紧紧抱团”“相信 团”“肯定团”的良好局面。

新媒体平台的不断发展对于团 干部自身网络素质素养的要求在不 断提高,团干部其实在日常学习生活 中也是作为新媒体平台使用者中的 一员,对于新媒体平台是既陌生又熟 悉的。熟悉的是日常使用需求,团员 干部既是互联息的接受者同时 也是传递者;陌生的则是在面对身份 转换之时自身对于网络技术的缺乏、 新媒体所要求的髙实效性和敏感性 并不能很好地应对。团干部作为高校 团学组织中的管理者和建设者在这 方面的能力短板对于共青团新媒体 平台建设和发展是十分严峻的问题。

2.校园文化宣传。2016年7月8日 上海高校新媒体论坛在上海外国语 大学举行,这次论坛汇集上海高校网 络新媒体建设的阶段性成果,发掘高 等教育领域新媒体利用的典型案例, 分享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 从参加论坛上海知名高校来看,现阶 段高校校级的新媒体平台集中于微 信订阅号、网站主页、校园应用程序、 以及微博,这些平台的主要管理者也 大多是以团学指导老师加学生团队 的运营模式。在校级平台上分享信息 服务全校师生,同时也展示学校独有 的特色风貌,积极打造校园文化名 片。

新媒体平台作为媒体,其最根本 也是最主要的功能就在于宣传。学生 们通过关注学校的新媒体平台来知 晓学校的各项大事活动,利用新媒体 平台以电子海报、短视频等各种全新 的宣传方式将消息在学生群体中第 一时间扩散开来。以此来提升学生走 出寝室积极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校园 文化生活中,从而避免组织者也是参 赛者,好活动无人问津事后知晓的尴 尬局面。学生们通过评论、点赞、转发 分秒之间就能大大提升活动的参与 度和知名度,新媒体平台正是借助全 新的互联网和移动终端将宣传阵地 转移到指尖。

3.专业知识学习。虽然目前青少 年网民渗透率已经较高,且大多数互 联网应用的渗透率均高于整体网民 水平,但互联网在线教育平台的发展 明显较为缓慢,2015年青少年网民在 线教育类应用渗透率仅为18.6%。从 2015年开始,“云课堂”、“慕课”等互 联网教学模式开始崭露头角,但从内 容质量、更新频率、课程时效性、社会 认可度等方面来看都还远远不能满 足青少年通过互联网获取世界最新 知识、提升专业技能的目标^。近年 来,我们不断在强调如何应用移动终 端来管理个人的碎片化时间,这也是 为了应对互联息传递所带来的 信息碎片化。大数据时代下搜索引擎 的不断发展,微博、微信等公众号的 不断出现,互联网学习不再局限于将 线下课程转移到线上摆脱空间带来 的,而是在不断扩展的虚拟平台 中充分利用文字、图片、影像等工具 让知识更具有吸引力。

二.高校团学利用新媒体平台开 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由于青少年时期都处于身心快速发

104

M IM展的时间段,在这个时期内青少年的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不稳定, 因此容易受到网络文化作品中传递

的信息影响,而网络文化娱乐行为过 去几年在青少年日常生活中扮演的 角色日趋重要,使得网络文化内容对 青少年产生的影响越发不容忽视。思 想政治教育就是对于青年学生引导 完善意识形态,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 政治教育工作是从执政党意识形态

建设层面补齐当前青年学生思想政

治工作中的“短板”,在高校青年学生

中宣传党的形象,深入理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2. 团学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 不可分割。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 和共青团改革双双并行,我们要建设 社会主义一流大学,对于这两项工作

都有着很高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

作归根结底是做学生的工作,思想政

治工作是手段、服务学生成长发展是 目的,团学与思想政治工作两者是目 标和路径的统一,相辅相成,缺一不 可[4]。高校团学组织在同学们的校园 学习生活是最具有存在感的活动,从

团组织生活、团日活动,到学生会各 部门组织学生进行的自我管理自我 服务工作,再到丰富多彩的社团活 动。正式这样多元化的平台,使得思

想教育工作可以从各个方面融入其

中。3. 新媒体平台带来的机遇与挑 战。(1)思政教育的全新平台。新媒体 对于高校团学日常工作融入思政教

育提供了更多的平台,高校原有的团

学工作平台较为受限,对于基层团组

织而言不论是团日活动还是团课教

育都是有着固定场所,固定主题内容 的活动形式,同学们围坐在一起进行 交流讨论。面对面的形式固然有着无 可取代的意义和优点,但由于时间和 空间的,使得这种形式开展的频 率非常有限。例如线上直播团课,优 秀团日活动展播等等的形式,就可以

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其中,不受限于固

定的场所,随时随地交流感想,留言 互动,充分安排空闲时间学习新的知 识。对于大四毕业生团员统一协调固

定时间困难而造成参与团组织生活 普遍偏少的现象有着很大的帮助。思 政教育应该溶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当 中,就好比溶盐于水。(2)思政教育的

全新挑战。对于当前新媒体环境的快速发展和变化,青年学生对于网络上 纷繁复杂的信息缺少准确的判断能

力。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 全法》开始正式实施,为网络安全工 作提供了切实的法律保障,加之此前 最高人民、最髙人民对于 网络造谣、诽镑的司法解释,我国正 在不断从法律法规层面保护网络信 息安全。随着信息获取方式越来越便 捷,学生在面对疑难问题时,选择放 弃自己尝试转而直接求助网络,互联 网不断分享信息的同时也对一部分 人的创新思维产生局限曰。按照以往 的经验,加强对网络文化内容的监 管,筛选更加积极健康的优质内容无 疑是重要手段,但单纯采用这种方法 也会降低青少年对不良内容的辨别

能力,助长青少年对不良内容的好奇 心理,进而不能达到效果。应在加强 内容筛选的同时,尽快出台并完善对 青少年、尤其是未成年人的网络文化 内容分级制度,让未成年人在早期尽 可能接触积极健康的内容,并随着年 龄的增长能够接触到更加多元化的 优质内容,以培养未成年人的思 考能力和内容辨别能力,形成健康的 价值观念。

三.总结1. 加强新媒体平台建设管理。“互联网+”概念在工作报告中的 提出来看,我们对于互联网平台的使

用已经从个体上升集合到国家层面。

从高校团学改革建设的层面来说,理

应加强“互联网+教育平台建设”,促 进各类专业及理论知识的分享与传 播。把新媒体作为新的宣传和教 育阵地。我们要完善团学组织新媒体 建设的工作机制,将日常新媒体工作 中摸索出来的经验进行总结归纳,不 再是迎面问题之时再去想解决方法, 而是通过前期工作的不断累积总结 形成我们特有的方法路径。其次要在 校园范围内建立健全新媒体平台管 理队伍,不能只是依靠指导老师加学 生团队的方式来管理校园新媒体平 台,要建立打造专属于高校自己的新

媒体平台运营团队,逐渐加强其平台

的专业性和时效性。我们要尊重网络 媒体运行的客观规律,制定相关规范

制度,让我们的日常管理逐步走向规 范化,做到有章可循。

2. 加强团学工作与思政工作的 联动。共青团在高校思政工作中坚持

___________2018.07

文学敎育思想引领、理论武装和理想信念的塑 造。思想引领工作,思想引领改革,共 青团工作的不断更新也正是顺应了 高校思政工作的不断发展。我们要在

开展日常的团学活动中深刻贯彻落 实党和国家的思想理论新政,将理论

用于实践。我们在团学工作的改革中 主动适应形势发展的新要求和青年 学生群体的新变化,在深刻贯彻落实 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基础上不断改进工作思路,创新工作 方法,不断增强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 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让共青团思政

工作更加深入人心。除此之外,新媒体对于普及思政

教育来说,完善线上团学组织建设更 有利于日常教育工作的开展。通过搭 建线上团支部,组织并开展各项教育 活动,时刻拉近学生间的距离,又能 时刻听见学生们的声音。进一步利用 新媒体将党的新思想新理论传达给 青年学生,同时也能够利用组织平台

收集分析青年们对于这些理论知识 学习之后的看法,了解和掌握学生们 的思想动态变化后,能更好地增强对

于学生引导和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 性注释[1] 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 计报告,2017年12月,中国亙联网络信息 中心,http://www.cnnic.net.en/hlwfz:yj/hlwx

zbg/hlwt bjg/201803/P020180305409870339

136.pdf

[2] 2015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

报告,2016年8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

心,http://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

g/qsnbg/201608/P0201608123934128332.

pdf

[3] 2〇15年中国青少年上岡行为研究

报告,2016年8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

^ , http:/Ajww.cnnic.net.cnAiMzyjAilwxzb g/qsnbg/201608/P0201608123934128332.

pdf[4] 共青团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 创新,刘佳,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7年第 4期[5] 新媒体时代高校共青团开展学风 建设的途径与思考,马伟宁,重庆第二师

范学院学报,2017年9月

(作者单位: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10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7.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