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习镜映书法感叹之三(镜映书法之三)
“对立统一”、“阴阳相称”以寻求均衡,是宇宙天地间唯一的法则。汉字反写书法,是遵循这一法则拓宽人类思维空间,开发人类智能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中华汉字是标识宇宙规律的载体符号。对立统一,阴阳相称、相合,一分为二,是带有字根性意义的字的普遍现象。很多字金文、钟鼎文到大小篆„„,反正字型是一样的、对称的,阴阳是均衡的、相称的,并都有轴或支点的标识。如:天、土、人、日、月、星、风、雨、云、雷、金、木、水、东、西、南、北、中、上、不、大、小、王、高、重、早、明、好、父、母、来、去、木、本、未、果、实、贵、富、米、谷、菜、牛、羊、田、苗、光、黑、言、音、乐、笑、哭、中、华、文、字、非、常、行、公、平、炎、黄等等。这些有原始字根意义的字,追求“对称”是一种信息和势能的均衡,是以轴或支点储势蓄能求得平衡的自然法则的表现。揭示人类接触自然,天地人共存,生命的共存运动等字根,均是阴阳结合,均衡一致,天地人共存和谐统一,反正皆宜,信息是全方位的,运动变化,阴阳结合是对等转换的。数学上的概率(或然率)是自然法则制控的均衡。这种法则就是要达到自然,包括人类在内,都要寻求的一种均衡和稳定。以保持个性和共性的稳定与共存。
随着时间,时代的推移,人类的进步,人类在文字利用的过程中,过多地重视了汉字的工具作用,对其博大精深,神奥科学的内涵信息,结构天理,忽视了„„。只由着人们的生理趋向,顺其人的主观意愿,自然地,人为地书写了数千年。使其失去了原始的天然的阴阳均衡(这种情况似乎亦是自然的,也是必然的)。本来,当汉字出现了左右。反正不一时,就需要有均衡其阴阳和谐统一,也就是说在行书、草书、楷书出现时就应该出现反向书法,这似乎是受自然法则制控的天理。但是,阴差阳错,使反向书法推迟了数千年。
用宇宙对立统一的普遍法则来看:任何事物有一利必然有一弊,有一弊也自然生一利,在这五、六千年的风云岁月里,使正着竖写的汉字得天独厚地升华了若干层次,在开发人类(尤其是炎黄子孙)的智力,发展中华文明上,起到了绝对的作用;在发展东方文明上,起到了奠基和塑造源本的作用。然而,正因为如此,这显赫的光辉就使其原本存在的另一域天地被淹没了。绵绵五千余年,在伴随其辉煌的同时,也使其失去了源于东方文明固有的,原本的阴阳均衡,造成了
1
人们难以知觉也无法估算的遗憾和巨大代价的流失。五、六千年的文化发展历程,汉字书写造化出立着正写和横着反写的两个阴阳分明的智灵和艺术的境界与领域,原本是阴阳并进直至登峰造极的。然而,由于人们的习惯沿袭,满足现状,陶醉实用的自我欣赏和满足。却彻底遗忘了反着横写的另一域天地,使汉字的功德,造成了遗憾,有谁能知晓,阴阳失衡的惩罚,默默地给华夏大地炎黄子孙造成了多少缺憾和悔恨,抹煞了神州的多少神圣,崇高和辉煌?
在这里不妨我再提及一下反写意大利文字的达·芬奇,世界上著名的艺术大师,杰出的科学巨匠,具有多项成就的超天才,“达·芬奇,生前写下了大量的笔记和论文,在他逝世之后,这些手迹被分别保存在巴黎伦敦的博物馆以及私人图书馆里。许多人想研究他留下的这些手迹,但是,在他死后270多年中竟没有一个人能看懂他写的那些笔记和论文。”达·芬奇宣称:“用这种方法(逆向反写的意大利文)写的书有120多部。”达·芬奇“他自称自己是一个知道许多秘密的人。”“他在给米兰大公的信上重复说过这句话有好几次。”后人推测达·芬奇反写文字为了保密。这理由是不充分的,因为他所写的那些东西无论在当时和以后都是无须保密的(这一点我在镜映书法研习感谈之二已经论证过了)。我想,达·芬奇说他“知道许多秘密”其中重要的就应是反写文字,能全面激发思维,增强脑力、智能,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和超前的创造力,预见力。达·芬奇从他一生杰出的业绩中,从他毕生的实践中,他已经体验到反写文字的功效,他是一个受益者,成功者,但他还未来得及在理论上得出明确的结论告知世人。其实他已经用他在艺术上,美学上,科学上显赫,灿烂的成就,和他留下的大量的反写的资料、论文、书稿,告诉了世人,他所知道的,对人类来说十分重要的一大秘密——反写文字可以提高大脑智能细胞的利用率,可以使人类各自获得全面的天才发挥。
达·芬奇所写的是意大利的拼音文字,只是字母符号,这跟底蕴博大精深的中华汉字从天然结构、自身的灵性到信息量,感悟能量等诸因素,都是无法相比的。如果中华汉字在人的大脑中能达到阴阳均衡,激发物化出的灵能,能量将是神奇无量的。这对炎黄子孙及全人类的辉煌将是最有希望和可靠性的。是一种神秘的巨大的潜在力和人类自身的能源。
阴阳相称,相合,是对立统一法则的代名词,是揭示宇宙根本规律的唯一法
2
则:是一切物质世界,精神世界,储势蓄能,维持永恒运动以示存在的唯一形式。
很多带有字根意念的汉字均有以轴心为阴阳转换的轴或支点,以求得阴阳均衡的势与能,形与神的统一共存。自然的法则,原始的法则。同天地一致,同大自然同步,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共存,与天地运动同规,同法、同步、同韵、同神、同灵、同化、和谐统一,互依并存,这是天道之所归。
世界上“地心说”和“日心说”,“天动说”与“地动说”,争论了很久,有很多贤者为此付出了鲜血和生命的代价,直至公元16世纪哥白尼,以其毕生的代价,才换来了真理的定论。而中华文化远在五千余年就有明示:宇宙——天是最大的,地是圆的,阴阳是互换的,是旋转的,并且永远追求均衡和谐,整个宇宙、天地、世界万物,万事,是在对立统一通过阴阳转换的形式追求均衡并蓄势存能永恒运动,持续生机的。
华夏文化中《周易》、八卦、太极图及用阴阳符号组成的卦,其实那也是字。篆书中水 草书中的天 跟卦中的天 水 是一样的。所以它们确确实实也是中华汉字,是表示阴阳对立统一,天然关系的汉字载体,是有示宇宙,世界根本法则对立统一,互转互换的缩写和示意图,也是地球运动(包括自转、公转)阴阳互换,时空相对的示意。揭示宇宙是无限的时空,而地球阴阳转合有轴、有核、有轨、有道、四季分明,节令井然,循环不乱。四面八方,上下左右,东西南北中„„只是对地而言,方向是相对的,时空是相对的,一切都是在对立统一的矛盾制约中运转生机的,变化归一的。这是多么精深博大的视野呀!
从“重”字内涵中揭示得天机而言,当全球的人类对树上的落叶为什么往地上飘?果子为什么往地上掉?人为什么飞不上天?„„还一无所知时。十七世纪末十八世纪初英国科学家牛顿,才向世人证实了万有引力,地心引力,以此轰动了整个世界。被东方神州文明浸醉了,泡晕了的炎黄子孙啊,为什么也跟着一样去迷信别人的崇高和伟大,而忘了祖先的指教与明示?为什么不去研究本民族先祖留下的神圣和智慧的结晶?„„其实我们的祖先在五千多年前就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重力”是来自大地,“重”来自大地深处,来自地心的引力。“重”字的存在,谁能说这不是天机真道的明示,而只是一种巧合呢?谁能说这不是先祖智慧的圣迹,而只是一般无意义的符号呢?
以上几例,只是说明中华汉字它不仅是交流的工具符号,它有超前的明示作
3
用,孕含着神奇的自然神势和天机,他的信息能量是精神的、博大的。阴阳相称,对立统一,这是制约太阳系一切的大规大法,也是宇宙的大规大法,更是制约人类的根本法则。中华汉字就是在这种大环境中产生的,并受这种大道理制约的信息和智能的信息载体。汉字本身无处不在的明示,表述这一根本法则的存在。因此它所追求的阴阳相合的势能,它的信息能量„„,就应该是不同寻常的,追求对立统一的均衡与和谐,是蓄势储能的重要唯一的形式,是焕发生机再创辉煌,塑造新生的重要形式手段和运动过程。阴阳均衡才能运转正常,正反相合,正负对应才能整体完好协调一致,才能生机兴盛,富有活力。
现代科学已经可以使能量相互转换,并通过能量的相互转换复原的原理,把声音、图像送到千里、万里之外,即把声音、图像、变成电、光、磁、波、场的频率和轨迹记录下来,变成磁带胶片,光盘等保存下来,更可以用电脑把声象储存起来,随时供人们转换、使用。这种可以相互转换的光、电、磁、波、场是通过不同频率的波长,磁振、场振、光变„„等不同运动轨迹载体来完成能量转换的。汉字应是智慧能量的载体轨迹,其中蕴藏着天真地实的原始信息能量和自然能量,对开发人类智慧,智能应有独到效力。
数千年,甚至是数万年。高智能的灵类(人)把智慧凝聚成信息载体,表达天地人,大自然全方位的信息。这些载体信息,也是智慧和能量(尤其是人类能量)的缩写轨迹,它也必然可以转换成或释放出智慧和能量之光。这是根据现代科学已经证实而得出的推断和结论。事实也是如此,常见的实例:有文化的人和文盲的区别;科学家和一般人的区别„„。都无不证实这一点的准确与雄辩。
现代科学研究成果已证明,人类大脑中的知识储藏量十分惊人,人脑中约有140亿个神经细胞,能储存4600万亿比特的信息,相当于几百个北京图书馆的藏书总量的信息。由此推断,人脑仅记忆一项的潜力,远远没有被别开发出来。一个人一生以100岁计,人的脑力足够用上300万年!也就是说一个人一生的脑力连1/30000还没用上就结束了生命,这实在是人类不应有的一大悲剧,一大遗憾„„。如何开发脑力资源,这确是人类当务之计和长远大计的重中之重。由此看来,从人的机体内部,从大脑神源库里寻找新的能源点,激活新的神点,智能点„„增强体能,调节功能,增强内能,开发潜能,辟开机体活力新路是十分必要的。
4
汉字这种原本是阴阳均衡承载天地人共存信息和能量的载体符号,在其阴阳失衡的情势下寻求其正负均衡,这是受自然法则制约的一大趋势(即一种势能),横向反写汉字,是利用开发这一自然势能的重要手段,它有开辟大脑智能细胞激活率,扩展大脑智能空间,促使大脑更多智能细胞发挥机能的功效。每个精通汉字或使用汉字的人,诸多正写的汉字在大脑中已成为固定的符号或信息储存在脑中„„占据了一定的脑中的智能空间和理性空间。反向书写,每个汉字在大脑智能世界中首先要有清晰的正字型,同时要逆时针平面旋转90°使字形变成横向,再逆时针(或顺时针)平面翻转180°完成完整的三维空间运动,创造一个新的立体字的形象。跟竖着正写完全形成一个对立统一阴阳相合的均衡的境界,这整个的三维空间运动过程,全是在大脑的智能世界中进行的,这对激活人脑智能细胞,拓宽人脑智能空间是十分有效的。与此同时,至少还要加进理与形,度与美的思维„„以及实化虚、虚成实的立体思维过程,还需要神与力,智与美的空间参与。其实这是一种不受时空的境界,是对三维空间的超越,是神与势,情与美,精与灵的一种超脱升华。从而创造出一派和印象中固有正写汉字完全不一样的新形象,新境界。这之中产生的冲动、激越、体验、灵化,是独特的,也是十分深刻的,千变万化的,从中激发,物化出的能量也是巨大的奇妙的,对整个机体生机的焕发是不可估量的,对大脑智能细胞的调动量利用率,开拓率是十分有利的,可观的。尤其是人们不常用的一些思维过程是一个综合的全方位的训练和开拓。而且这些过程都必须从大脑智能世界的内部开始,全方位的运作实施,所以它的效力是必然的。
也许有人说“这只是一种看不见的推断”,不,这确是一种“存在着的‘世界’”人眼可以看见的事物和空间实在太有限了,而丰富多彩的实事却都天然的存在着,运转着,再说,世界上很多事的成功首先不都是从推断,联想开始的吗?瓦特的蒸汽机,开始不就是从水开时壶盖儿被冲动得到的启发吗?更何况反写文字开发智能和天才,是人已有实例和凿证,而且中华汉字的反向书写不管怎么说这片智灵和艺术的天地确确实实是客观的存在着,它不是空中楼阁,更不是虚拟的神话世界。
本篇我就写到这里,道留给智者去讲,书留给贤者去写„„功过留给世人和后人去评说,成功和辉煌留给子孙去分享„„。
5
一九九九年夏天 姜元春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