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月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 下列各组线段中,能成比例的是( )
(A)1 ㎝,3 ㎝,4 ㎝,6 ㎝. (B)2 ㎝,1 ㎝,4 ㎝,1.5 ㎝. (C) 0.1 ㎝,0.2 ㎝,0.3 ㎝,0.4 ㎝. (D)3 ㎝,4 ㎝,6 ㎝,8 ㎝.
22.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xxA.k0
1kB.
330有实数根,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 ) 411kkC.且k0 D.
333.如图L1//L2//L3,AB4,DE3,EF6,则BC的长( ) A.4
B.6
(第 3 题) (第 7 题) (第 8 题)
4. 下列 4×4 的正方形网格中,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 1,三角形的顶点都在格点上,则与△ABC 相似的三角形所在的网格图形是( )
5.教学楼在地面上的影子长为24米,此时测得2米高的标杆在地面上的影子长为3米,则教学楼的高度是( ) A.16米
B.27米
C.36米
D.72米
C.8
D.10
6.小明沿着与地面成30º的坡面向下走了2米,那么他下降( ) A.1米
B.3米
C.23米
D.23米 37.如图,在54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ABC的顶点都在这些小正方形的顶点上,则sinBAC的值为( )
A.
4 3B.
3 43C.
5D.
4 5k8.如图,△ABO的顶点A在函数y=(x>0)的图象上,∠ABO=90°,过AO边的三等分点
xM、N分别作x轴的平行线交AB于点P、Q.若△ANQ的面积为1,则k的值为( ) A.9
B.12
C.15
D.18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8分) 9.若𝑏=3,则
𝑎
1
𝑎+𝑏𝑏
的值为___________.
10.如图菱形ABCD中,对角线AC交BD于O,AB=8,E是CD的中点,则OE的等于___________.
DC
FAEB
(第 10 题) (第 11 题) (第 12题)
11.如图,在矩形ABCD中,E是边AB的中点,连接DE交对角线AC于点F,若AB4,
AD3,则CF的长为________.
12.如图已知线段AB两个端点的坐标分别为A(6,6),B(8,4),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在第一象限内将线段AB缩小为原来的
1后得到线段CD,则端点D的坐标为____. 213. 如图点 A、B 的坐标分别为(1,2)、(3,0),将△AOB 沿 x 轴向右平移,得到△CDE. 已知点 D 在的点 B 左侧,且 DB=1,则点 C 的坐标为____. .
(第13 题) (第14 题)
14.如图已知正方形DEFG的顶点D、E在△ABC的边BC上,顶点G、F分别在边AB、AC上.如果BC=4,△ABC的BC边上的高是3,那么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_____. 三、解答题
15.(6分)解方程:x24x50.
16. (6分) 计算 tan260°+cos230°﹣sin245°tan45°.
17.(6分) 如图,在Rt△ABC中,∠C=90°,BC=6,AC=8.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AB于点D,
交AC于点E.
(1)求证:△ABC ∽ △AED. (2)求 DE 的长.
18.(7分)图①、图②均是5×5的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ABC的顶点
均在格点上.在图①、图②给定网格中按要求作图,只用无刻度的直尺,并保留适当的作图
痕迹.
(1)在图①中△ABC的边AC上确定一点P,连结BP,使BP平分△ABC的面积. (2)在图②中△ABC的边AC上确定一点Q,连结BQ,使BQ平分△ABC的周长.
19.(7分)如图,为了测量旗杆的高度BC,在距旗杆底部B点10米的A处,用高1.5米的测
角仪DA测得旗杆顶端C的仰角∠CDE为52°.求旗杆BC的高度.(结果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sin52° =0.79,cos52° =0.62,tan52° =1.28】
20. (7分)某服装店销售一种服装,每件进货价为40元,当以每件80元销售的时候,每天可以售出50件,为了增加利润,减少库存,服装店准备适当降价.据测算,该服装每降价1元,
DA52°图① 图②
(第18题)
CEB
每天可多售出2件.如果要使每天销售该服装获利2052元,每件应降价多少元?
21.(8分)已知A、B两地之间有一条长240千米的公路.甲车从A地出发匀速开往B地,甲车出发两小时后,乙车从B地出发匀速开往A地,两车同时到达各自的目的地.两车行驶的路程之和y(千米)与甲车行驶的时间x(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 (1)甲车的速度为 千米/时,a的值为 . (2)求乙车出发后,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当甲、乙两车相距100千米时,求甲车行驶的时间.
22.(9分)如图,△ABC 中,∠C=90°,AC=3cm,BC=4cm,动点 P 从点 B 出发以 2cm/s 速
度向点 c 移动,同时动点 Q 从 C 出发以 1cm/s 的速度向点 A 移动, 设它们的运动时间为 t.
(1)根据题意知:CQ= ,CP= ;(用含 t 的代数式表示) (2)t 为何值时,△CPQ 的面积等于1? (3)运动几秒时,△CPQ 与△CBA 相似?
23.(10分)探究:如图①,点 A、点 D 在直线 BC 上方,且 AB⊥BC,DC⊥BC. BC 上的点,AE⊥DE.求证:△ABE∽△ECD.
点 E 是线段
应用:如图①,在探究的条件下,若 BE=2,CD=4,DE=6,求 AE 的长.
拓展:如图②,矩形 ABCD 中,AB=12,BC=8. 将矩形 ABCD 翻折,使点 A 落在边 CD上的点 E 处,折痕为 MN.若DE= DC,则BN = ________.
31
- 24.(12分)如图,在△ABC中,∠ACB =90°,AB=10, AC=8,CD是边AB的中线.动点P从
点C出发,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折线CD-DB向终点B运动.过点P作PQ⊥AC于
点Q,以PQ为边作矩形PQMN,使点C、N始终在PQ的异侧,且PNPQ.设矩形PQMN与△ACD重叠部分图形的面积是S,点P的运动时间为t(s)(t>0).
(1)当点P在边CD上时,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PQ的长. (2)当点N落在边AD上时,求t的值.
(3)当点P在CD上时,求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4)连结DQ,当直线DQ将矩形PQMN分成面积比为1:2的两部分时,直接写出t的值.
AMPN(第24题)
23CQ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