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66・ TERRITORY&NATURAL RESOURCES STUDY 2013 No.5 public education,recreation Episode,7/3,62-164 【2】Ibrahim Komoo.Geoheritage co ̄rvolion and its potential for Geopark 文章编号:l003-7853(2013)o5-0066-03 基金项目: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oll323);山西省 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 1 12221);运城学院管理科学与 development in Asia-Oceania【R】.1hngl Malaria:Institute for Environment andDevelopment(LESTARI)NationalUniversity ofMahy ̄2005. 工程学科科研项目(JC201122) 【3】顾永顺.国家地质公园产品开发与管理研究一以广西资源国家地 质公园为例【D】.广西师范大学,2008 【4】Zoums N.The European G B Network.Ge0l幛cal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local devdopment[J].Episodes,27/3:165-171. 【5】刘家明,杨新军.生态旅游地可持续发展规划初探[J】.自然资源学 报,1999,14(1):79—82. 【6】Jacob Johannes Smit.Geotourism in South Afri ̄-.Problem and Prospects 基于RMP理论的盐池 旅游资源开发研究探讨 赵媛 【D].Rand A正 aaII8 University,2003 【71赵汀,赵逊.欧洲地质公园建设和意义【J].地球学报,2002,23(5): 463--.470. [8】 Nikdans Zouros. Assessment,proteet/ne, and promotion of geomorphdogical and geological sitse in the Aegean area。Greece【J】. Geomorphologie:relief,processus,environment.2005,3 【9】冯娟.綦江木化石一恐龙足迹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特色与整合开发 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8 【lO】贺明静,孙根年,宋咏梅.陕西西安翠华山地质景观遗迹成因探析 【J].干旱区地理,2005,28(2):145—149. 【11】郑嫒,周家云,等.四川射洪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景观特征及成因 【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6,22(3):286-288. 【l2】李晓琴.剑门关地质遗迹景观特征与成因研究【J】.成都理工大学学 报(自然科学版),2oo8(5):21~24. 【13】郭玉华,牛平山.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与管理【J】.石家庄经 济学院学报,1999,22(4):428—432. 【14】郭威,庞桂珍,等.黄河壶口瀑布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的保护与 开发利用【J】.西北地质,2002,35(3):l19—125. 【15】陈从喜.国内外地质遗迹保护和地质公园建设的进展与对策建议 【J】.国土资源情报,2004,(5):8-l1. 【16】吴成基,韩丽英,等.基于地质遗迹保护利用的国家地质公园协调 性运作一以翠华山山崩景观国家地质公园为例【J】.山地学报,2004 (I):18—24. 【l7】赵汀,赵逊.自然遗产保护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一以中国云台山 世界地质公园为例【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5:29—30. 【18】王兴贵,李铁松,等.地质公园功能分区规划研究一以拟建四川万 源八台山省级地质公园为例【J】.四川地质学报,2009,26(3):160—163. 【l9】黄松.地质遗迹保护开发的实施步骤与模式优选一以为例【J】. 桂林工学院学报,2006,26(1):148~152. 【2O】胡炜霞,吴成基.论国家地质公园建设的可持续发展[J].干旱区资 源与环境,2007,21(6):29~33. 【21】胡炜霞,吴成基.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特色及快速发展过程中 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地质论评,2007,53(1):98—103. 【22】李翠林,孙宝生.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保护开发优化模式初探 【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26(8):747—748. 【23】李翠林.基于利益共享的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管理优化模式研 究【J】.资源与产业,2011。13(3):98—102. 【24】王文,钱丽苏,等.地质遗迹资源与可持续发展[J】.资源・产业, 2002。4(6):42—l6. 【25】詹丽,杨昌明.地质公园管理模式浅议[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6 (1):l7_23. 【26】李如友.地质遗迹旅游资源化:概念、动力及途径【J】.地质学刊, 2012,36(1):107一l12. 【27】李晓琴,刘开榜,覃建雄.地质公园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研究【J】_西南 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26(7):269—273. 【28】蒋丽芹.地质公园及其旅游开发[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7): 26 27. 作者简介:李翠林(1973一)。女。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地 理。旅游管理。 (2012—12—20收稿M编辑) (运城学院经济管理系,山西运城0440o0) 摘要:盐池文化包含与盐池有关的经济活动和文化活动的各个 方面,从古至今都对当地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有着巨大影响。 在面临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机遇及相应支持下,盐 池文化的深度开发已经成为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环节。通 过采用RMP方法对当前盐池文化旅游产品进行调查研究,从 资源、市场、产品三个角度分析目前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 针对性的开发策略与保障措施,进而对地方经济转型提供参 考。 关键词:RA4P;工业旅游;文化产业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Study on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of Salt Lake Culture from the RMP analysis ZHAO Yuan (Yuncheng University,Shanxi 044000,China) Abstract:Salt lake culture contains many aspects of economic activiites and cultural activiites about the salt lake,for the great influence on the local economy and life style of Yuneheng.me development of salt lake culture has become tIle most important link。by analysis the tour ̄m product of salt lake culture,found the problems on resourees,markets,products,and then put forward hte strate ̄and guarantee measures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products. Key words:RMP;Industrial tourism;Culture industry 1运城盐池旅游资源开发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1.1盐池旅游资源开发的经济背景 运城盐池作为河东地区自古以来的重要资源,既给当地带 来了经济发展的资源基础,同时也为当地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 化遗产,为运城当地乃至全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010年山西进入转型期的跨越发展,省正努力把山西 建成中部地区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作为山西的南大门,运城 市紧接着秦豫地区,起着承东启西的关键作用,拥有着丰富的 经济与文化开发基础,在文化还是经济上都有其独特优势,是 中部崛起的重要的发展区域。而当前运城的经济“一产偏高、二 产不强、三产不快”,这就需要通过利用现有的资源进行产业的 转型与推动。因此,盐池资源作为渗透到运城一区十一个县市 的重要文化与经济资源已经成为运城市产业开发的主要因素。 开发方向也应该脱离目前的粗旷型开发,进入资源的深入开发 中来,因此,在资源与文化方面都具有一定作用的旅游开发成 了最重要的选择。 1.2盐池旅游资源开发的意义 盐池旅游资源不仅包括整个盐池的自然资源,同时也包括 由于盐池发展而产生的经济资源与文化资源【l】。覆盖面极广,同 赵嫒基于RMP理论的盐池旅游资源开发研究探讨 ・67・ 时,涉及范围也比较广泛。因此,开发盐池旅游资源具有多方 建完善了整体资源。除此之外,运城周边的旅游景点发展也比较 完善,对于整体旅游产品的开发提供了相应的条件(表2)。 面的意义[2】o 其次,人文与文化资源上体现出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并进 依 动相关产业,对当地人员的就业产生极大的推动。其次,通过 的局面。除了历史上留存下来的池神庙、盐道遗址、堤坝外,保护性开发旅游业还有利于保护山地、盐池、硝池等自然资源 托盐湖的芒硝原料而形成的南风化工集团也同样带来了大量 和池神庙、古盐道等文物古迹,对当地自然与文物的保护有重 的现代人文景观。 大意义。最后,盐文化旅游还有利于拉动产业转型与文化产业 最后,在接待设施上呈现出与旅游发达城市接轨的局面。 的发展。 作为一个旅游城市,旅游地的承载能力决定了当地的接待能 2运城市盐池旅游资源开发的RMP分析及存在问题 力,这种承载能力主要表现在接待设施与公共基础设施上,自 02年开始建设盐湖景区开始相应的基础设施就开始建设,尤其 2.1盐池进行旅游开发的资源分析(R) 首先,开展“盐文化”的旅游可以增加当地的旅游收入,拉 资源作为旅游产品最为核心的部分,包括旅游资源与旅游 接待设施两个大部分,资源的性质与品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 了旅游产品的性质与生命周期的长短,运城盐湖作为4A级景 区有其独特的资源,为日后旅游产品的多重建设和发展提供 了更大的可能t31。 首先,资源具有一定的稀缺性与全面性。盐湖具备独特并 且比较高端的资源,如表1所示,在自然资源方面,盐湖景区 自2002年开始运营后,持续的建设与开发已经使得该景区颇 具规模,基本已经依托盐文化与盐资源,形成了集康体与美容 于一身的“梦幻三绝”,即盐水漂浮、黑泥养生、矿泉水疗三位 一体。作为盐池景区补充资源的凤凰谷也在o9年进行了新一 轮的整合,主要集中在交通与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凤凰谷的修 裹1盐池旅游资源 人文资源三三 :妻线 萎 霎萎 茎 三 裹2盐池周边旅游资源 古遗址群 西侯度遗址、匿河遗址、西阴遗址、禹王城遗址、垣曲盆地 古墓葬群 舜帝陵、晋文公墓、司马光墓、扁鹊墓 寺庙道观群 关帝庙、池神庙、后土祠、永乐宫、普救寺、万固寺、稷益庙 楼塔群 鹳雀楼、秋风楼、飞云楼、莺莺塔 碑碣群 东汉建宁残石、司马温国公神道碑、碧落碑、平淮西碑 壁画群 永乐宫壁域、稷益庙壁画 铸雕群 唐开元大铁牛 国家非物质 民间文学类:万荣《董勇传说》;音乐类:新绛《绛州鼓乐》; 文化遗产 舞蹈类:稷山高跷;戏剧类:蒲州梆子、皮影戏 是08年之后,随着周边五星级酒店的建设与相应的旅游道路 的完善,为高端以及自驾游的游客提供了更多的保障措施。 2.2盐池文化旅游开发的市场分析(M) “盐文化”的旅游市场存在潜力巨大与开发不足并存的局 面,一方面由于“盐文化”较大的稀缺性与周边旅游资源丰富的 双重有利因素可以为其带来大量的客源;另一方面由于宣传与 管理的不完善使得市场的开发与管理存在一定的威胁。 2.2.1核心竞争能力独特,市场较大 资源的独特性与高端性使得吸引大量客源具备了较大的 可能,目前全国的“盐湖”类旅游项目仅有三个,比较知名的有 两个,一个是四川遂宁的“中国死海”,一个是山西运城的“华夏 死海”,就产品独特性而言在整个北方都具备极大地独特性与 不可复制性,依托较高端的旅游产品与道路,高端旅游与自驾 车旅游的市场是构成其客源市场的主要力量。 2.2.2接待数量、旅游收入与同质旅游产品之间存在落差 作为与运城死海同质的景区全国仅有遂宁死海一处,同样 作为2002年开发的景区,十年的开发,无论在游客接待量、旅 游收入,还是旅游接待设施的建设上,运城的景区建设都与其 存在较大差距。原因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于基础设施的 建设上,距离运城死海最近的四星级酒店也需要3.7公里,周 边的旅游设施建设还有待完善;一方面运城死海的营销方式比 较单一,缺乏系统的营销策略,所以在市场开拓方面要远低于 遂宁死海。 2.2.3周边省份的旅游市场潜力广阔 运城死海景区位于陕晋豫交界处,距离西安、洛阳距离都 比较近,大约140公里,运城机场二期交付使用后,至其他城市 的便捷性也会相应增加。 作为旅游发达地区,中部地区发展最快的非河南莫属,西 部地区中,以西安为代表的城市最具吸引力,而运城死海地处 两者之间,车程大约三个小时左右,交通便利,具有独特旅游吸 引力。除可以吸引两地的居民外,两地客源的分流也会对运城 盐池带来很大的机遇。 2.3盐池文化旅游开发的产品分析(P) 2.3.1品牌意识强烈,有利于多种旅游产品的开发 商标是品牌推广的重要依据,南风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对运城盐池争取到“死海”、“远东死海”、“华夏死海”、“神州死 海”以及“三晋死海”的商标专用权。一方面可以避免其他企业 的“搭便车”现象,有利于避免营销费用的浪费;另一方面注册 的品牌具有一定的国际性,在未来客源市场不断外境化的情况 ・68・ 赵嫒基于RMP理论的盐池旅游资源开发研究探讨 表3旅游产品对比 名称 概况 主要项目 旅游基础设施 相关旅游产品 国家4A级景区,拥有国内目前最大的死海漂浮、死 太阳城度假酒店(四星级,以摩洛南太平洋异域风情 遂宁中国死海(中 室内死海漂浮浴场及水上世界。建筑海健康盐疗、 哥风情为主题,拥有行政套房、豪表演、卓筒鸡 国死海度假区) 跨度11度假房、豪华单人间等各 4米,是目前亚洲最大跨度的水上休闲娱乐 华套房、类型房间共三百余间)、宿营区(占 民用建筑,园区占地2000亩,规划控 制地5Oo0亩 运城 盐湖 地10000多平方米,以拖挂式房车盐池神庙、盐文化 博物馆、“泥缘 的 品 国家4A级景区,盐湖面积132平方公盐水漂浮、黑 为主)、帐篷营区 限2000人容量的室内空间。 水疗、盐疗 2000余人。酒店(同三星)海景房里,约合198000亩,园区面积基本仅泥养生、矿泉 主要是室内的,一次性可容纳黑泥系列旅游纪念 下具备较高辨识度。 2.3.2休闲旅游产品开发方面比较落后 进行旅游产品的开发时,观光旅游已经不能代表游客的需 3。2盐池文化旅游开发的产品策略 3.2.1以盐文化为主题的文化旅游产品开发 文化旅游作为“十二五”规划下的重要方面,也是山西目前 具备良好地与财政支持,作为河 要,休闲度假类产品是目前旅游开发最为重要的一个旅游项 转型发展所重视的方面, 目,同样作为“盐”类旅游项目,遂宁死海与盐湖死海之间的旅 东的文化的重要标志,“盐文化”的深度开发已是必然。在整体线路开发方面,应当加大对池神庙、盐文化博物馆 游产品仍存在很大差异(表3)。盐湖景区旅游产品的定位设计 造成游客多为一日游游客,整体处于中端,而遂宁景区的高端 游客几乎占到了全体游客的50%。 在主要旅游产品的开发上,虽然遂宁死海的面积与自然产 品类型要低于运城盐湖,但在景区开发方面要远高于盐湖,游 的建设,通过拍摄宣传片、盐文化记录片等传媒类载体扩大整 体的影响力,同时这也是构成文化旅游核心层次的主要内容。 文化体验类的项目目前是旅游产品中利润较高且市场需求较 大的产品。因此盐湖旅游产品在开发时在文化体验方面的旅游 增加古盐道遗址的体验类项目,开发曲村大洋 客接待能力基本达到两万的遂宁几乎十倍于仅限于室内2000 产品也应加强,人接待能力的运城死海景区。运城死海景区在度假酒店及特 路(运城曲村一平陆县城一黄河)、黄河栈道等具有教育、探险 色旅游接待设施的建设上缺少适应高端旅游需求的硬件设 体验的项目,对于旅游产品的拓展与深度开发具有很大的意 义。在文化演出方面,也应该通过对民间传说进行当地演绎的 施,在满足高层次游客的休闲与体验要求方面表现不足。 在相关旅游产品开发上,运城死海景区的开发项目比较具 方式,让游客通过文化演出得到审美的体验,满足目前市场对 备一定的独特性,对整个旅游产品的打造是一种提升,同时在 于体验旅游的追求。2.2以南风集团为代表的盐池工业旅游产品开发 池神庙的开发上,对整个景区开发整体度假区以及文化旅游 3.产地提供了条件,但在饮食与当地特色旅游纪念品的打造方 面还有一定的欠缺。 2.3.3缺乏工业旅游产品的开发 工业旅游的产品开发也属于体验旅游的一个重要旅游产 品,对于游客而言是一种体验与特殊的旅游,对于工业园区而 言,既可以作为产业转型的重要产品,也可以通过工业旅游宣 增加自身的知名度,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 作为“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盐工业的化工产品是盐 传自己的企业文化,作 湖最直观的一个经济表现,而围绕着“盐”而产生的盐提炼与 客户的忠诚度。作为原料生产与化学加工行业的重要集团, 硝工业的相关旅游开发并没有得到比较完善的开发。作为“盐 为工业旅游示范点的南风集团具有多方面的优势。方面,以工厂工业园为旅游开发资源。从厂区的建设到 经济”的重要代表,南风集团是一个跨全国十个省(市)区、跨 一通过盐、化工博物馆进行产品文化与教育 行业的特大型化工企业集团,其产品都是全部自主生产并且 流水线的设计方面,有下属工业园,因此在原料生产与生产线工艺方面具有其他 类的知识展示,通过设计一些游客进行流水线生产的体验类产 厂商不具备的因素,例如原料提取、特色皂、洗衣粉、绿色液体 品展示。另一方面,以整个320平方公里的盐池为展示基地,通 体验盐的提炼与生产。 洗涤剂自动生产包装线、专用铁路线都是比较独特的资源,适 过参观游览芒硝山、盐池等项目,用于开发工业旅游【4】。 3盐池文化旅游开发的保障措施及产品策略 参考文献: 【1】曾凡英.盐文化的内涵与特征【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2. 3.1盐池文化旅游开发的保障措施 2】刘合心.晋商源头探析【J】.经济问题,2008.23. 首先,在经营管理方面,尽可能的采取市场导向的开发与 【宣传原则,通过合作与输入管理等方式进行整体旅游产品的 开发与日常的管理。其次,在方面,应当加大对“盐文 化”开发的力度,如在池神庙、盐文化博物馆的建设与规划方 究[J】.未来与发展,2011.12. 【3廖四顺,3]苏建军,黄解宇.基于游客感知的运城盐湖旅游资源开发研 【4】武俊丽.“中国死海”一运城盐湖创新之路[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 然科学版),2009.3 面进行土地与财政的支持。最后,在环境方面,采取可持续的 作者简介:赵媛(1986一),女,硕士研究生,助教,运城学院经济管理系 开发原则,采取保护式的开发策略,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兼 旅游经济学方向。 顾整体的环境与社会效益。 (2012—12-24收稿M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