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养生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18富饶的西沙群岛 教案(部编版)

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18富饶的西沙群岛 教案(部编版)

来源:华佗养生网


18 富饶的西沙群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9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参”,会写12个字。正确读写本课生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重点句段的品味,感受西沙群岛的富饶和美丽,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学习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1.在自主学习和教师的引导下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2.借助关键词句理解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能在读中想,在读中悟,有自己的感受。欣赏文中优美的词句,认识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教学难点】

理解描写海水色彩和海域物产的句段。

【教学准备】

1.让学生自读课文,搜集与西沙群岛有关的图片与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饶、优”等9个生字,能读正确多音字“参”,会写“优、淡”等12个字。正确读写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出示地图)看,这儿是我们游览过的省的日月潭,这儿是我们流连忘返的的吐鲁番。在祖国南海的西北部,有一群岛屿,叫西沙群岛(板书:西沙群岛),它由许多个岛屿组成,是我国海上的边境线。人民海军长年驻守在那里,保卫祖国的安宁,是我们祖国的南大门,被称为我国的海防前哨。

设计意图:

出示地图谈话导入,从了解过的日月潭到吐鲁番,再引出西沙群岛,让生感知祖国的地大物博,幅员辽阔。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想去西沙群岛看看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西沙群岛吧。自己读一读课文,注意这篇课文生字词特别多,争取把生字词读正确,把课文读通,读顺。

2.学生自由读文,教师巡回倾听指导。

3.把自己认为难读的段落读给同桌听一听。

4.检查自学情况。

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根据学情,对难读的词语纠音。

(1)课件出示本课词语:

位于 部分 风景 优美 物产 丰富

相互 交错 成群结队 游动 堆积

宝贵 肥料 祖国 事业 发展

(2)识记多音字:“参”的不同读音,并扩词。

5.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6.交流:读了这么多遍课文,西沙群岛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美丽的,奇异的,富饶的,可爱的……)

7.师:大家真会读书!西沙群岛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同时也是一个非常富饶的地方。

(师板书富饶的,补充课题)那么课文中就有这么一句话写出了同学们刚才说的内容,看看谁能把它找出来,请快速默读全文。

师根据反馈,相机板书: 风景优美 物产丰富

设计意图:

学生读文后对西沙群岛有整体认知,唤起学生与文本的共鸣。

8.那么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哪些地方又写了物产丰富呢?请大家再仔仔细细地读读课文,然后在自己的学习小组里交流交流。

三、研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师:这节课我们去欣赏风景优美的西沙群岛,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那里奇异的海水吧。

1.学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哪些句子写出了它的美丽?

2.根据反馈出示: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

3.指名读,你感受到了什么?(海水真美)

4.再仔仔细细地读读,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海水的美?(颜色多,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想想这么多的颜色,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五颜六色、色彩斑斓、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5.课文中用了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板书),想想这是为什么?

(用课件演示,让学生直观感受在阳光照射下海水的颜色之多,光泽之亮)

6.师:多美的海水呀,你能用朗读把它表现出来吗?指名读。

师:这样的海水真是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生接读。

师:有这么多的颜色,那是因为——生接读。

设计意图:

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来引导学生,让学生感悟海水的美丽。

四、小结拓展。

西沙群岛那奇异的海水真美啊!同学们一定非常想知道这里的海水为何如此奇异,请同学们回家后自己去查找有关资料,同学之间互相交流交流。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已经跟随作者的描述,初步感受了西沙群岛奇妙的色彩。海水犹如一匹巨大的七彩锦缎铺展在人们眼前,令人叹为观止。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踏上西沙群岛,去感受她的美丽和富饶吧。

二、板块研读,合作感悟。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想想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西沙群岛的物产丰富的。

2.反馈交流,相机板书:海水 海底 海岛

设计意图:

借助思考题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思路,对课文有整体的感知,有利于后面课文的学习。

3.师:让我们先去游览神奇的海底世界吧。

出示要求:(1)找一找,课文哪一段是写海底的物产的,并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来。

(2)自由读第三自然段,说说这段话向我们介绍了海底的哪些物产。

(3)填空:海底有( )、( )、( )。

设计意图:

“不动笔墨不读书”,从三年级开始就关注孩子们边读书边有针对性地进行标注的能力。

4.这些物产有什么特点呢?再读课文,填空。(课件出示)

海底有( )的珊瑚、( )的海参、( )的大龙虾、( )的鱼。

5.具体了解海底的物产。

(1)珊瑚。

①找出文中描写珊瑚的句子,读一读。(课件出示句子)

②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A.生长地点:岩石上

B.形状多:有的像……,有的像……

明确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珊瑚比作绽开的花朵、分枝的鹿角,理解“绽开”。

(点击“珊瑚”两字,出现形如绽开的花朵、分枝的鹿角的珊瑚图片)

C.珊瑚的形状多,我们用哪个词来形容,更为恰当?(各种各样)

齐读句子:这些各种各样的珊瑚是那样美丽,让人百看不厌,现在我们一起把描写珊瑚的句子再读一读。

(2)海参:看图片,理解“懒洋洋”,了解海参的活动方式:蠕动。

(3)大龙虾:威武的大龙虾又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读读写大龙虾的句子,你能不能用自己的动作把大龙虾的样子表现出来?

指两生上台表演,结合动作并看图,掌握“威武”的音形义。

(4)鱼。

①读一读第四自然段,说说自己最大的感受。(鱼多)

②(课件出示句子)读课文中写鱼的句子,思考,主要写出了鱼的什么很多?(数量、品种)

③从哪儿看出鱼的数量多及种类多?(成群结队、数不清、一半是水、一半是鱼、有的……有的……有的……)

理解:“有的……有的……有的……”一句主要写出了鱼的哪些特点?(形状、颜色)明确并列段式。

出示:“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句话的意思是( )。

①水和鱼正好各一半。

②水很多。

③鱼很多。

师:“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说明了西沙群岛的鱼很多,夸张地描述了鱼占了海洋中的一半。这一句讲西沙群岛海里的鱼非常多,并非真的是水和鱼各占一半。用“一半是水,一半是鱼”来讲鱼多,显得很恰当,也很形象。

6.过渡:如果说海里是鱼的世界,西沙群岛的岸上就是鸟的天下。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第五自然段)

A.读完后,你知道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吗?课文通过写什么来突出“鸟的天下”?

(树多、鸟多→鸟蛋多→鸟粪多)

师:这段话先总写“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再接着写树多、鸟多、鸟蛋多、鸟粪多,从总到分,让人相信西沙群岛是“鸟的天下”。

B.学生从“鸟的天下”“各种”“遍地”“厚厚”等词语体会到“鸟多”。

C.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设计意图:

抓关键词句来体会文字所表达的意思与情感。

三、拓展练习。

课件出示:看到西沙群岛如此美丽富饶,你最想做什么呢?

画一画:用你的彩笔画一画西沙群岛的景物。

写一写:写一两句赞美西沙群岛的话。

说一说: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说一说西沙群岛的其他鱼、贝壳或鸟。

编一编:编写西沙群岛导游词。

设计意图:

通过练习,让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一项进行拓展,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四、总结全文。

西沙群岛真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老师相信祖国的西沙群岛必将在你们的手中变得更加美丽富饶。

【板书设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7.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