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文字修辞 一一一—————————h—————————————————————————————————————— ———————— ——————————————————————— ——————————————————————~ 电视访谈类节目主持人幽默表达的语用策略 。郑燕芳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江苏南京210007) 【摘 要】幽默风趣是电视访谈类节目主持人应该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主持人如何与嘉宾和观众展开 良性互动,化解冲突,适时引导,都考验着主持人的主持控场能力,节目主持人一旦具备了幽默的意识、掌握 了运用幽默的原则,会给观众带来由衷的快乐。本文主要分析电视访谈类节目主持人幽默表达的作用及各 种语用策略。 【关键词】电视访谈类节目;幽默;语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H 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13)12—0012—02 电视访谈类节目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最流行且最有影响 力的文化形式之一。一批优秀的“脱口秀”主持人在节目中充 分表现了他们的语言智慧,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而其中 大受欢迎的总是那些以机智幽默见长的主持人。 幽默风趣是访谈类节目主持人应该具备的一项基本素 质。访谈类节目一般由主持人、嘉宾、现场观众,围绕一定话 题展开相关讨论,因此,主持人在节目中充当讲述者、引导 崔永元在节目中碰到尴尬的场面也很多,大多数时候他 会运用幽默把自己解脱出来,维持主持威。比如在《吃 苦,让孩子成材》中,崔问一位小朋友:“你在家吃过什么苦?” 没想到他把头一歪,不予回答。这样尴尬场面,比较棘手,若 将话筒转向他人,就显得冷场,若继续开导又难料结果。这 时,崔永元不慌不忙紧接一句:“你苦大仇深啊!”话语一落, 全场掌声雷动。 第三,举重若轻,引导方向。针对节目中出现的某些偏离 者、求教者、聆听者、统帅者。主持人如何与嘉宾和观众展开 良陛互动,化解冲突,适时引导,都考验着主持人的主持控场 能力,节目主持人一旦具备了幽默的意识、掌握了运用幽默 的原则、拥有了释放幽默的能力,他主持的节目中必然妙语 连珠、锦上添花,给观众带来由衷的快乐。 一节目轨道的观点问题,主持人最好能以轻松幽默的方式进行 “纠偏”,适时引导,把握方向。 二、电视访谈类节目主持人的幽默表达语用策略 、幽默在访谈类节目主持中的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特鲁・赫伯对“幽默”的解释是:“它是一种 最有趣、最有感染力、最具普遍意义的传递艺术。”幽默就是 违反正常的逻辑思维,使人产生概念错位或形成巨大的思维 落差的语言表达方式,常常给人带来快乐愉悦的感觉。 电视访谈类节目以谈话体语言为传播手段,以辩论性为 节目特色,引导受众思索社会现象和人生百态。争论性和对 抗性是节目的本质特征。所以节目主持人如何娴熟地驾驭话 题,顺利引导节目流程,化解辩论中出现的尴尬矛盾,就成为 “在语言幽默中,语言的不协调是产生幽默效果的根源, 包括语言现实与心理期待的不协调,语言的现实组合与语言 规则及社会习惯的不协调等。” 主持成败的关键。幽默在节目主持中的作用就像是人际互动 交流中的开心药和润滑剂一样。 第一,消除紧张,制造氛围。主持人的风趣话语和轻松心 语言的不协调很大程度上产生于语言的偏离,王希杰先 生的《修辞学通论》就专门论述了“零度”与“偏离”的现象,正 式提出了语言偏离理论。幽默正是突破惯性思路,遵循反常 原则,通过语言各要素的变异、偏离,产生含蓄、诙谐、风趣的 风格特点。 态可以带领嘉宾和受众在不经意中消除紧张情绪,心情得到 放松。同时又可以拉近彼此的心灵距离,感染每一位场内场 外的受众,共同创造真诚友好。轻松愉悦的谈话氛围。 第二,控制节奏,调节气氛。由于节目的不可预知性,有 时候现场会出现一些言语冲突等突发情况,此时,幽默就是 在艺术表现手法中,幽默通常是通过比喻、双关、夸张、 象征、影射等多种技法,运用机智风趣、凝练简洁的语言形 控制节奏,缓和气氛,避免冲突尴尬的最佳办法。 式,让人们在一种“会心的微笑”中领悟快乐、得到启迪。节目 12 [基金项目]本文为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电视访谈节目中的互动言语行为分析(项目编号2013SJD740040)1 ̄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郑燕芳,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思政与基础教学部语言文学教研室主任,讲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写作学。 圣 刊f 主持人语言的幽默感,是语言艺术再创造的升华,是主持人 个性的表现。崔永元幽默中的平民感,窦文涛幽默中的自由 度,李咏幽默中的煽动性,杨澜幽默中的亲和力、周立波幽默 中的犀利、汪涵幽默中的睿智都给观众留下快乐的享受和无 尽的回味。 访谈类节目主持人幽默风趣的语用方式多种多样,千变 万化。 1.岔道式。主持人先铺设一个语境,并给大家暗示一个方 向,可是后面的话语方向突转,结局在意料之外,造成人们心 里期待的突然扑空,观众在一怔后发出顿悟的笑。 吴宗宪问来宾(一个14岁的小女孩):上课的时候太无 聊,割自己的手啊? 阿雅:现在的国中生。太爱耍帅了。 吴宗宪:我是个当爸爸的人了,让我来说两句好不好? 阿雅:好好好。 吴宗宪(脸转向小女孩,做严肃状):小妹妹,你上课怎么 可以这样?居然割自己的手,要割就割同学的嘛! (《你猜你猜你猜猜猜》) 大家以为主持人一脸正经地要对小妹妹教育一番,不料 他竟然有意教唆,本来有些抑郁的气氛被他轻松地搞活了, 小妹妹和观众都捧腹大笑。 2.曲解式。曲解是“在会话交际中,语言使用者为了达到 某种交际目的,有意利用某种特殊的预警和对方话语中含糊 的、不确定的表达方式,歪曲对方的话语意图,以达到某种交 际效果”。这种方法运用的是修辞学里的双关表达。 一种方法是利用语言的同音或谐音现象,将对方话语中 的某些字词曲解为与其发音相同或相似的字词并发挥开去, 使观众通过联想领悟主持人的幽默感。 汪涵:小时候,我的语文老师问我,请问“有朋自远方来” 表达了孔子一个什么样的心情,我是这样说的,表示了孔子 跟我一样都是追星族。 马可:这为什么呢? 汪涵:有朋自远方来啦,就是讲的苏有朋从远道而来啦。 (《越策越开心》) 孔子笔下的“有朋”本是指“有朋友”,主持人却让它穿越 时空,被两千年后的小朋友认为是明星苏有朋。 崔永元主持《新闻会客厅》时,有一期邀请嘉宾时任河南 徐光春和一位名叫李世民的河南农民工参加节目。 李世民:我叫李世民。 崔永元:你说传出去多不好,说河南现在情况确实不好, 连李世民都出去打工。 观众大笑 河南农民工很多,这是河南的一个特点,也是一个问题。 这个话题比较敏感。崔永元不仅在《新闻会客厅》中直接和省 委提起,而且,还在和农民开玩笑时,侧面地给嘉宾“施 压”。这一句“李世民都打工”,就是故意曲解李世民的含义,崔 永元的意思显然是说你们那里太困难了,连封建帝王都出去 打工了!好像是在和农民开玩笑,但话里话外,也是给徐光春 听,还是期待着徐对河南农民工的问题做出精彩的对答。 另一种方法是利用语言中的多义现象。有些词句本身具 堂 有多义性,或在特定条件下受上下文影响,带有了多义性,主 持人将一个意义曲解为另一个意义。 崔永元在参加周立波婚礼时,作为嘉宾上台采访周立波 夫妇,上演了一台精彩的脱口秀: 崔永元:我从小就很崇拜周立波,我是看着他的书长大的。 周立波:这样啊,崔哥,你可以调侃我,但不能调戏我,说 从小看我…… 崔永元:代表作两部,一个是《暴风骤雨》,一个是《山乡 巨变》,我还说周老先生身体这么好,又结婚了……(众人笑) 来了以后一看。是这个周立波。 两位名嘴你来我往,针锋相对,娴熟地运用各种幽默策 略,这段对话,崔永元和周立波都运用了一词多义的现象,“看” 分别有阅读和窥视的含义,而“周立波”也关涉两个人名。 3.反语式。反语就是用与本意相反的话来表达本意。 撒贝宁和张绍刚在一期访谈节目中,谈到撒贝宁当奥运 火炬手。 撒:我是苏州的第二号。 张:你不仅是苏州的二,你在全国都是排的上名的二。恭 喜你。二号! 撒:我就特欣赏张老师的直率,心胸豁达,从不嫉妒,是 个爷们! (北京卫视<<BTV秀场》) 张绍刚对撒贝宁参加奥运火炬传递的事情“耿耿于怀”, 甚至羡慕嫉妒恨,“二”关涉两个含义,在这里所指是贬义,撒 贝宁已经听出其义,面有不悦,但依然振振有词地夸奖张绍 刚的直率、豁达,很显然是反其意而用,幽默效果立竿见影。 4.夸张式。所谓夸张,是根据语言表达需要,对客观事物 的某些方面故意进行夸饰,言过其实地进行扩大或缩小从而 引起想象力的修辞手法。 崔永元:这个周立波也了不得,他一个人一年创造的产 值就是一亿五千万,我听说,利润也是一亿五千万。 周立波:这过了,这过了…… 崔永元:中国这么大,这样的周立波五十年出一个。 周立波:秋雨老师本来说一百年。 (崔永元在周立波婚礼上的即兴访谈) 这段对话中崔永元极力夸饰周立波的能力和价值,是一 种夸张产生的幽默。 汪涵:马可在水里随便丢点什么东西,都喊汤,有一天, 他不小心在长江里丢了两个鸡蛋,他喊全国人民都喝了他的 鸡蛋汤,有一次,他在湘江里游了一次泳,他讲湖南人民都喝 了他的排骨汤。 (《越策越开心》) 汪涵也是极尽夸张之能事,有意夸大马可的行为,造成 幽默效果。 5.暗示式。语言哲学家格赖斯提出合作原则,其中的次准 则“方式准则”要求交际者说话要清晰,不晦涩,但是谈话人 故意违反方式准则,拐弯抹角,不直言其意进行表达,而是让 听者通过话语的关联去猜测话语含义,从而产生一定的幽默 效果。 张绍刚:撒贝宁的不靠谱真是惨绝人寰,罄竹难书。是属 于肉体和灵魂都不靠谱的人。 (下转第22页) l语 竺fJ学 文 、I1.iI 言文字修辞 ~———————————————————一————一 语性较强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跳”的兴盛以 及“跃”的逐渐衰败。 综上所述,先秦时期,表示跳跃意义时,“踊”、“跃”、“跳” 三者都已经出现。主要由“踊”、“跃”表示;西汉至隋时期,主 要由“跃”表示跳跃意义,“踊”逐渐消失跳跃意义;唐、宋时 现酌举元代“跃”表示跳跃意义的部分例证,如: (I)藏之则鬼神遁迹,出之则魑魅潜踪;喜则恋鞘沉沉 期,“跳”表示跳跃意义的用例逐渐增多,两者使用频率相当; 在元朝,“跳”迅速发展,并完成了表示跳跃意义时对“跃”的 替换。发展到现代汉语时,“踊”一般保留在复音词中,“跃”则 出现在复音词或是书面语当中,“跳”成为口语中表示跳跃意 义的常用词。 怒则跃匣铮铮而有声。 (关汉卿《关大王独赴单刀会》) (白朴《董秀英花月东墙记》) (2)早来到墙边,跃而过去,潜身在这海棠亭下者。 (3)带野花,携村酒,烦恼如何到心头。谁能跃马常食肉? 二顷田,一具牛,饱后休。 (马致远《南吕・四块玉》) 【参考文献】 [1]汉籍全文检索系统 现酌举“跳”在这个时期的部分用例如: (4)我若是半生还不彻黄蓥债,我稳情取一身跳出红尘 外。 (关汉卿《山神庙裴度还带》) [2]向熹.简明汉语史・词汇发展史[H].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3]方一新,王云路.中古汉语读本[H].吉林教育出版社,1993. [4]高小方,蒋来娣.汉语史语料学[H].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汪维辉.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m.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5)他开门待我;“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着我跳过 墙来。红笑云他着你跳过墙来,你做下来。 (王实甫《崔莺莺待月西厢记》) 从以上所举例子可以看出两词的用法已经趋近于现代 汉语,“跳”“跃”都开始直接加宾语,或是和表示动作方向的 补语相连。 表四元朝时期。“跳”“跃”使用情况 全元南戏 全元杂剧 全元散曲 元人小令 元刊全相 七百首 跃 10/14 26/32 [6]钟明立.演、泗/涕/鼻涕历时更[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7(2). [71史光辉.常用词“焚、燔、烧”历时替换考[J].古汉语研究,2004 (1). 平话五种 I/4 22/25 13/29 259/305 3/1O 44/57 0/1 2/4 [8]王毅力.常用词“窃”、“盗”、“偷”的历时演变 ].语言科学, 2009(8). (上接第13页) 英达:既然今天咱们把这个问题提出来了,馥荔姐回去 怎么也得稍微克制点,我相信,只要克制,甭管什么问题总会 撒贝宁:我允许您说我灵魂上不靠谱(众笑)。 (北京卫视<<BTV秀场》) 张绍刚用夸张的手法极力夸大撒贝宁的不靠谱,而撒贝 有所收敛,是吧?我要是不克制,我会天天奔着大肥肉去,也 就是因为克制,才没吃得太胖(大笑)! (《非常夫妻》) 英达是一位擅长制造快乐的节目主持人,也是一位拥有 标志性胖身材的主持人,在这段话中,他不惜调侃自己,故意 宁的幽默在于承认自己灵魂的不靠谱,言外之意是不认可自 己的外貌不靠谱,自恋到如此地步,让人捧腹大笑。 6.自嘲式。所谓自嘲,就是在适当的场合有意识地暴露自 己的某一缺陷并进行自我嘲讽,以求达到一种轻松、诙谐、逗 说自己因为饮食克制才不胖,与现实的强烈反差调动了嘉宾 的情绪,在说笑中维系了和谐的气氛。 访谈类节目主持人的幽默语用策略不一而足,访谈类节 目主持人既不同于新闻类节目主持人的庄重严谨,也不同于 娱乐节目主持人的搞笑调侃无厘头,访谈类节目主持人要在 其中寻找一种平衡,既能通过幽默表达策略巧妙消解节目的 严肃呆板,调动场上嘉宾、观众的情绪,还不能流于插科打 乐的效果。自嘲式的幽默被称为幽默的最高境界,体现的是 一个人豁达的胸襟、乐观的生活态度。 许多主持人都有经常被调侃的缺陷,如毕福剑的长相、 崔永元的微笑、海涛的眼睛、欧弟的个子等等。节目主持人常 有意违背礼貌原则,在节目中拿一些人性共有的弱点,如丑 陋、懦弱、自大等作为噱头来调侃,产生或不得体,或不求同 诨、低俗滑稽的搞笑,这需要节目主持人有深厚的文化积淀 和和丰富的人生经历以及较强的语言驾驭能力,幽默之语, 等等现象,虽有悖于中国传统文化,却能营造玩笑的氛围,产 生幽默的效果。 信手拈来,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参考文献】 [1]索振羽.语用学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王希杰.汉语修辞学[H].商务印书馆,2005. [3]吴郁.当代广播电视播音主持[H].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凌峰的自我介绍:“我,60多岁的身体,50多岁的长相,40 多岁的年龄,30多岁的心情,2O多岁的智商。”“他们认为自己 的长相很中国,中国5000年的沧桑和苦难都写在我的脸上 了。” 凌峰是一位特别擅长自嘲的主持人,但他的自嘲反而凸 显了他的豁达与淡然。 英达:你是仅仅对环境卫生这样,还是比我刚才跟你握 [4]王群,曹可凡主编.谈话节目主持概论[H].中国传媒大学出版 社,2007. 个手你也觉得我有细菌,回去还要拿酒精擦手? [5]任晔.娱乐节目主持人幽默语言生成机制之偏离[J].职业 大学学报,2012(8). 王馥荔:那倒不会。我自己知道有点过,但就是改不了。 22 千U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