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养生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通信工程室内设备安装作业指导书

通信工程室内设备安装作业指导书

来源:华佗养生网
通信工程室内设备安装作业指导书(通信专业)

1.适用范围

适用于铁路通信工程信息室内设备安装施工。 2.作业准备 2.1内业技术准备

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由总工程师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

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在工程项目地就近租用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3.技术要求

3.1机架和设备到达现场后应进行开箱检查。

3.2固定防震底座,按照施工设计要求采用合适的加固方式。 3.3设备机架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3.4机架安装应牢固端正、垂直偏差不应大于机架高度的1‰。,列内机架面应平齐。

3.5机房内交流电源线、直流电源线、光纤、各种通信线等,应按不同的路由分开布放。

3.6各种线缆应按顺序出线,布放应顺直、整齐,无扭绞、交叉及溢出线槽。 3.7线缆弯曲应均匀、圆滑。 3.8各种线缆应均匀绑扎固定。

3.9线缆接入设备时,应留有一定的余量,余留长度应统一。

3.10敷设好的缆线两端应贴有标签,标明型号、长度及起止设备名称等必要信息。

3.11机房内各种配线中间不应有接头。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4.1 施工程序

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设备开箱→划线定位→安装设备底座和电缆线槽→安装机柜→安装系统设备→设备配线→检查测试→检验验收。

4.2 工艺流程

5.施工要求 5.1施工准备

5.1.1材料准备:设备底座,膨胀螺栓,电缆线槽,绑扎带,角钢,连接螺栓,线缆。

5.1.2技术准备:在施工前,项目部专业工程师应对现场技术人员、施工人员进行书面和现场技术交底,使之熟悉施工图纸、技术标准及设计要求,交底表双方应签字。

5.1.3施工前要熟悉各类设备的技术规格、性能,熟读产品说明书。必要时工程部组织相关人员学习,并邀请厂家现场指导。

5.1.4临电准备: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在设备安装时,各设备用房的正式电源存在不到位的情况,在设备用房安装前应到土建单位协调,采用设置小型配

提交资料 设备配线 挂标志牌 检查测试 划线定位 施工准备 设备开箱

安装设备底座和电缆线槽 安装机柜

安装系统设备 电柜方式将临时用电拉到设备用房,以方便施工;

5.1.5地线准备:随时与土建单位联系,从土建单位提供的弱电接地母排处,用2根95mm2地线引入到通信设备房;在站台板下时,地线需用镀锌钢管做防护。(具体端子见弱电接地端子分配图,布线径路见综合管线图和通信管线图)

5.1.6其它:在安装机柜前应要求装修单位提供设备用房内的静电地板线,以便于加工设备底坐并安装机柜。

5.2开箱检验

根据需要邀请业主、设计、监理等相关单位进行设备的开箱检验,形成开箱记录。

5.3划线定位

5.3.1根据施工设计图,测量出设备的安装位置,用设备底座确定打眼位置,用记号笔在打眼位置做好标记,并画出设备安装外框线;

5.3.2根据施工设计图确定电缆线槽的安装位置(地槽靠墙时距墙100mm,距设备底座100mm,特殊情况除外),并画出线槽安装边线;然后每隔2000mm用自制的小角钢确定打眼位置,并做好标志。

5.4安装设备底座和电缆线槽

5.4.1在作记号的地方用冲击电钻打眼,将M10的膨胀螺栓放入孔内;再用扳手拧紧螺帽,使膨胀螺栓与地面结合紧密;

5.4.2拧开螺帽将膨胀螺栓套入设备底座,拧紧螺帽;然后用水平尺检查底座的水平度,如不水平则采用在底座下部加垫片以调整其上表面在同一水平面上;

5.4.3拧开螺帽将膨胀螺栓套入自制小角钢,拧紧螺帽;再将电缆线槽放入小角钢所形成的径路中;然后用水平尺检查电缆线槽的水平度,如不水平则采用在电缆线槽下部加垫片以调整其上表面在同一水平面上。

5.4.4线槽终端应进行封堵;

5.4.5线槽采用螺栓连接或固定时应牢固;

5.4.6槽与槽之间、槽与盖之间、盖与盖之间的连接处,应对合严密;槽与设备间距为100mm;

5.4.7当供电电缆与信号电缆需要敷设在同一线槽内,应分开敷设;

5.4.8当直接由线槽内引出电缆时,应采用合适的护圈保护电缆; 5.4.9线槽安装应横平竖直,排列整齐。 5.5安装机柜

5.5.1设备安装位置、机架及底座的加固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5.5.2设备安装牢固,排列整齐,漆饰完好,铭牌、标记清楚正确,并符合要求。

5.5.3机架(柜)安装的垂直倾斜度偏差应小于机架(柜)高度的1‰。 5.5.4蓄电池安装应排列整齐,距离均匀一致,蓄电池连接接触应良好。 5.6安装系统设备

将设备放入已安装的机柜内或操作台上;设备在就位时必须“小心轻放”。 5.7设备配线

5.7.1配线电缆和电线的芯线应无错线或断线、混线,中间不得有接头配线电缆芯线间的绝缘电阻应符合验收标准:音频配线电缆不得小于50MΩ,高频配线电缆不得小于100MΩ,同轴配线电缆不得小于1000MΩ。

5.7.2光缆尾纤应按标定的纤序连接设备,光缆尾纤应单独布放并用衬垫固定,不得挤压、扭曲、捆绑;弯曲半径应大于50mm。

5.7.3电源端子配线应正确,配线两端的标志应齐全。 5.7.4设备地线必须连接良好。

5.7.5电缆、电线的屏蔽护套应接地可靠,并应与接地线就近连接。 5.7.6配线电缆在线槽内应顺序平直排列。

5.7.7电缆芯线的编扎应按色谱顺序分线,余留的芯线长度应符合更换编扎线最长芯线的要求。

5.7.8设备配线采用焊接时,焊接后芯线绝缘层应无烫伤、开裂及后缩现象,绝缘层离开端子边缘露铜不宜大于1mm;设备配线采用卡接时,卡接电缆芯线的卡接端子应接触牢固。

5.7.9高频线、低频线、电源线应分开绑扎,交、直流配线应分开布放。 5.7.10天线的安装高度、方向和固定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5.7.11馈线不得有接头,馈线的金属外护层,应在上部、下部和经走线架进机房入口处就近接地。

5.7.12基站的避雷器安装应串接于天线馈线和室内同轴馈线之间。 5.7.13电源设备配线用采用整段线料,中间禁止有接头。

5.7.14引入或引出交流不间断电源装置的电源线、缆和控制线、缆应分开敷设,平行敷设敷设时应保持150mm的距离。

5.7.15直流电源线必须以线色区别正、负极性,直流电源正负极严禁错接与短路,接触必须牢固;交流电源线必须以线色区别相线、零线、地线,严禁错接与短路,接触必须牢固。

5.7.16电源设备的输出电源线、缆应成绑扎,不同电压等级,交流、直流线路及计算机控制线路应分别绑扎并有标识。

5.7.17所有电源设备线、缆绑扎固定后不应妨碍手动开关或抽出式部件的拉出或推入。

5.7.18在电缆线槽内布放电源配线应平直并拢,线槽应清洁,盖板应严密。 5.8测试检查与恢复

5.8.1按照设计文件对设备的所有配线进行测试,保证设备的每个接口配线都是正确的;

5.8.2用记号笔将设备轮廓在防静电地板上表示出来,再用手提切割刀将设备占用的部分割掉,然后将割好的防静电地板拼接在设备周围。

6.劳动组织

6.1劳动组织方式:架子队模式。

6.2施工人员应结合确定的施工方案、机械、人员组合、工期要求进行合理配置。每个作业工地人员配备表如下:

序号 1 2 3 4 5 6 职 务 负责人 技术员 工长 专兼职安质员 技工 普工 人 数 1 1 1 1 3 3 职 责 负责工地全面的施工,负责对内对外协调。 按设计文件、规范及合同要求编制《用料计划》,现场技术指导。 负责施工现场作业施工。 负责施工现场安全和质量 施工人员 施工人员 7.材料要求

7.1机架、设备的型号、规格、质量和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订货合同要求。产品的出厂文件和图纸、合格证和检验单、零附件和备品等,应与装箱单符合。

7.2文件和图纸、合格证和检验单、零附件和备品等应妥善保管,以备完工时移交。

7.3设备和备附件、机内所有机盘和元器件、机内布线应完整整齐,机体无变形、表面无损伤,指示仪表、按键和旋钮、机内元器件无损坏、无卡阻、无脱落,布线无活动和断头现象,机体无受潮发霉及锈蚀现象,镀层和漆饰应完整无脱落。

7.4配线线缆的型号、规格、质量和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订货合同要求。 7.5线缆应无断线、混线和外皮破损现象,测试电缆的绝缘电阻、耐压等电器指标符合要求。

8. 设备机具配置

各个作业组设备机具配置如下: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名称 冲击电钻(含钻头) 电钻(含钻头) 组合工具 水平尺 吊锤 手提切割刀 抽湿机 专用配线工具 电子喷 规格 750W 500W 单位 把 把 套 个 个 台 台 套 把 数量 1 1 2 1 1 1 1 2 2 用途 打眼 打眼 安装 测量 测量 切割防静电地板 除湿 安装 安装 9. 质量控制及检验 9.1 质量控制

9.1.1设备的安装位置和安装方向符合设计要求,机架(柜)安装平稳牢固,垂直偏差不得大于3mm;柜面标示完整清晰;

9.1.2机架(柜)的固定螺丝、垫片和弹簧垫圈应按要求紧固,不得漏装; 9.1.3机架(柜)内的系统设备、部件应在机架(柜)安装牢靠后再安装,

安装应牢固端正,符合安装手册要求(注意戴防静电手环);其端子配线正确,接触紧密,各种零件不得脱落或损坏;

9.1.4设备底部地板要求密封,防止老鼠等小动物进入;

9.1.5柜体和操作台的上方不能敷设管道;机柜的接地牢固良好; 9.1.6引入机柜内的的各种线缆的规格型号必须符合设计规定;电源线与信号线应分开布放;线缆要排列整齐,避免交叉;

9.1.7线缆固定牢靠,不得使所接的端子承受过大的机械应力,电缆头一般固定于最低端子排下方约150—200mm处;

9.1.8线缆布放完毕后应挂设标志牌;

9.1.9设备底座必须按照厂家提供的设备机架(柜)尺寸进行加工,铁件加工做到标准化、规范化且材质符合设计要求;

9.1.10按照施工规范,对设备室进行除尘,在整个安装调试过程中保持设备房满足设备安装调试的各项要求,对比较潮湿的机房要购买除湿机进行除湿和通风。

9.2 质量检验

9.2.1 设备安装前通知监理,根据需要监理旁站。

9.2.2 每天施工结束后对该日施工的内容进行自检,合格后通知监理等相关单位进行检验验收。

9.2.3 执行国家、部现行有关验收标准。 10. 安全及环保要求

10.1施工要注意人和仪器的安全,遇到意外情况应迅速与驻地联系。 10.2施工要文明,严禁吸烟;施工完毕后清扫场地,不得留有废弃物。 10.3设备安装完成后,应交回技术保管的必须如数移交。

10.4材料要节俭使用,切不可浪费或挪作他用。

10.5工人上岗前,必须进行岗前技术、安全的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7.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