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养生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研究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研究

来源:华佗养生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经济 ̄}2oo8年第5期 摘要:在金融领域竞争加剧、金融风险 趋于多样化、复杂化的情况下,有关操作风险 的防范正日益引起各金融机构的重视。文章 通过分析操作风险的定义及操作风险管理现 状,揭示出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在操作风险防 范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防范操作风险 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操作风险 管理防 范 ●金融研究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研究 ●段欲望。在这样的经营方针下,大量的人力、物 力和财力投人到业务第一线,对中后台的投 莉 中图分类号:F832,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8)05—245— 地形成一个完整的操作风险管理流程。国际 上在操作风险管理方面主要有自我评估系 02 银行业是一个经营风险的行业,能否有 效地对各种风险进行科学的管理和防范直接 关系到银行的生存与发展。目前,商业银行 所面临的风险大体主要包括市场风险(Market Risk)、信用风险(Credit Risk)以及操作风险 (Opemtional Risk)。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在 很早就引起了金融机构的重视,到目前为止 都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风险管理技术,但对 操作风险的理解、认识和管理却处于较低水 平。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大案要 案频频发生,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 影响,这些案件大多发生在商业银行基层分 支机构,多属于操作风险的范畴。这表明我 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操作风险已颇为严重, 对于处在经济转轨期和正在加速推进改革开 放的中国银行业来讲,全面认识和有效防范 操作风险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一、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内涵 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操作风险是 指“由于不完善或失灵的内部程序、人员和系 统,或外部事件导致损失的风险”。近年来,我 国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大案要案频频发生,造 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影响,这些案件 大多发生在商业银行基层分支机构,多属于 操作风险的范畴。这表明我国商业银行所面 临的操作风险已颇为严重,对于处在经济转 轨期和正在加速推进改革开放的中国银行业 来讲,全面认识和有效防范操作风险是一个 亟待解决的难题。 二、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缺陷 我国商业银行在操作风险管理方面仍然 存在许多问题,主要反映在对操作风险的认 识、组织构架、内部控制制度、管理方法等方 面。 1.操作风险管理文化落后。风险管理文 化是一种融合现代商业银行经营思想、风险 管理理念与风险管理环境等要素于一体的文 化,是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文化仍然处于相对 落后的阶段,而操作风险管理文化又不幸成 为其中最为薄弱的一个方面。首先,我国商 业银行一味追求规模扩张和快速发展,置内 在操作风险于不顾。银行的高层管理者致力 于做大做强。同时,国内外的银行业又普遍 存在这样一种法则,即“大而不死”,只要银行 规模足够大,为了社会稳定,一般不会轻 易让其破产。这就导致我国商业银行,无论 是国有的,还是股份制的,都存在无限扩张的 入相对较少,使操作风险管理系统、内部控制 统、风险地图、风险指标和资本衡量方法,通 制度等远远滞后于业务发展,在银行实现快 过定性和定量方法结合来发现各业务部门的 速发展的同时蕴含着许多的风险隐患。业务 潜在操作风险并做出损失评估,对之进行有 至上的经营理念也催生了以业务为衡量标准 效监控。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 的绩效评估机制,其中尤以客户经理的贷款 尚未形成完整的框架体系,管理方法也大多 指标、网点负责人的存款指标为代表。为了 停留在定性层面,主观性较强,缺乏量化分 完成指标、赢得奖金、获取殊荣,相关职员不 析。这些都制约了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 惜进行违规违法行为,这在很大程度上诱发 理的发展,使我们无法达到精确识别和度量 了高息揽储、贷款手续简化、外部人连续以同 操作风险的目的,也使我们很难在短期内做 样方式骗取银行贷款等多类操作风险事件的 到为操作风险配置合理的资本金。 发生。其次,我国商业银行缺乏对操作风险 三、防范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对策 的正确认识。长期以来,我国银行对操作风 1.加强银行操作风险文化建设。良好的 险普遍存在认知上的偏差,认为其就是操作 操作风险文化是进行有效操作风险管理的基 性风险,就是操作部门才会产生的风险,故一 础。只有加快培养科学的操作风险文化,才 直将基层部门操作人员的管理视为操作风险 有利于中国商业银行在一个健康的内部环境 管理的全部,忽视了对高层管理人员的监管。 中管理操作风险。只有增加全员的操作风险 错误的操作风险界定也使其一直未能得到应 意识,才有利于降低业务的操作失误率、内部 有的重视,从未被纳入到银行风险管理的主 人员违法的可能性。 流风险中。管理层往往把风险管理的重 放 操作风险文化应该是“重风险、重诚信、 在信用风险或市场风险上,将操作风险搁置 重控制”的文化,重风险要求银行能将风险融 一边或视而不见。最后,我国商业银行的操 于日常的培训、、流程、部门职责、业绩考 作风险管理理念并不科学。我国银行的操作 核中;重诚信提倡员工在为客户提供产品和 风险管理大部分仍然停留在事后管理的层 服务时要实事求是、真 实意;重控制需要大 面,注重在银行内部风险事件发生后对责任 家充分认识内控制度的严肃性,在平日工作 人进行查处并颁布相关针对性的改进意见, 中遵纪守法、依照规章制度办事。同时,操作 缺乏事前全面、细致、系统的评价机制,不能 风险文化也应该积极倡导员工的主人翁精 对所有的风险损失事件进行预测和控制。 神。 2.操作风险管理分散。目前我国商业银 培养这样的操作风险文化关键在于商业 行对于不同类型的操作风险由不同的部门负 银行的董事会及高层管理者。董事会是银行 责,各个业务部门“各自为政”、分头管理,缺 决策的核心,作为股东的代理人负有管理银 乏统一的协调管理部门。即使一些商业银行 行实现股东和存款人利益最大化的受托责 设置了风险管理部门,它们的职能也主要是 任。董事会首先要修正对操作风险的认识, 负责管理信用风险,很少涉及操作风险的管 才能在各项决策中注重操作风险的防范。董 理,对于分散在各个部门的操作风险管理没 事会在制定银行总体战略目标时,要充分考 有起到检查和督导作用。这样,我国商业银 虑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各类风险 行对操作风险的管理仍然处于由各部门自立 的影响,为管理层设定切实可行的目标。这 门户、自成体系的状态中。 样的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各业务部 3.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按照人民银行 门管理人员、客户经理的一味追求业务规模 的定义,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为实现经营目 的盲目性,也可以为绩效考核机制提供指导 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 思路,改变目前仅与业绩挂钩的评估机制。 法,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 董事会在进行风险管理时,要把原先忽视的 督和纠正的动态过程和机制。我国商业银行 操作风险加入到风险管理体系中,形成全面 在内部控制制度上有很多不足之处,突出表 风险管理框架。 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内控制度体系不完善, 2.健全操作风险管理组织结构。我国商 银行内部存在大量的规章制度,缺少系统的 业银行应该学习国际活跃银行的组织结构, 整理。二是内控制度执行不严格,许多内控 组建专职管理操作风险的团队。在商业银行 制度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三是权力 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条件下,应该在隶 约束机制欠缺。四是内部审计不完善。 属于董事会或监事会监管的风险委员会下设 4.操作风险管理方法落后,量化管理明 立操作风险管理委员会,与信用风险管理委 显不足。操作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识别、评估、 员会平行,负责全行的操作风险管理战略的 监测和控制/缓释,各个环节紧密相扣,有机 制定和修改,包括决定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容 ---——245---——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金融研究 《经济N)2oo8年第5期 借鉴国际经验 推进我国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建设 ●陈幼惠 摘要:从国际金融实践的发展历程来看,全面风险管理模式是商 业银行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起步较晚,总 体上还处于风险控制阶段,与国际先进银行全面的风险管理相比,在观 念、方法、体系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距,必须借鉴国际经验。推进我国商 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建设。 关键词:借鉴经验 风险管理模式 存在差距 模式构想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8)05—246—02 一、全面风险管理模式是商业银行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 商业银行是以信用为基础、以经营货币借贷和结算业务为主的高 负债高风险行业。商业银行的经营特点和其在一国国民经济中所处的 关键地位和作用,导致了银行经营风险具有隐蔽性和扩散性的特点,一 旦银行经营风险转化成现实损失,不仅可能导致银行破产,而且将对整 个国民经济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因此,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持 续提升和保持风险管理能力的先进性,对商业银行有着极为重要的意 义。 从国际金融实践的发展历程来看,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模式经历 了资产风险管理模式、负债风险管理模式、资产负债风险管理模式以及 全面风险管理模式等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资产风险管理模式阶 段产生在20世纪中期以前。当时的商业银行以贷款等资产业务为主, 经营中最直接、最经常性的风险来自资产业务,一笔大额信贷资产损失 常会导致一家银行出现流动性困难,经营难以维持。因此,当时商业银 行的风险管理主要偏重于资产业务的风险管理,强调商业银行资产的 流动性。第二阶段是负债风险管理模式。20世纪60年代以后,西方各 国经济进入了,高速增长时期,对银行资金需求极为旺盛,商业银行为了 忍度、操作风险管理组织结构、操作风险组织 扩大资金来源,解决资金相对不足的矛盾,同时规避金融监管,变被动 负债为主动负债,创新了大量金融工具,扩大银行的资金来源。但负债 扩大的同时加剧了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风 险管理的重点转向负债风险管理。第三阶段是资产负债风险管理阶 段。20世纪70年代末,西方国家通货膨胀加剧,国际市场利率波动剧 烈。此时,单一的资产风险管理模式稳健有余而进取不足,不能实现银 行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均衡。在这种情况下,资产负债风险管理 模式应运而生,重点强调对资产业务、负债业务风险的协调管理,通过 匹配资产负债期限结构、经营目标互相代替和资产分散,实现总量平衡 和风险控制。第四阶段是全面风险管理模式。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 银行业竞争的加剧、金融自由化、全球化浪潮和金融创新的迅猛发展, 使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呈现多样化、复杂化、全球化的趋势。进入20世 纪中后期,亚洲金融危机、巴林银行倒闭等一系列银行危机都进一步表 明,损失不再是由单一风险造成,而是由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 险等多种风险因素交织而成的系统性风险造成的。1988年《巴塞尔资 本协议》出台;2004年,巴塞尔委员会又公布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标 志着现代银行风险管理由以前单纯的信贷风险管理模式转向信用风 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并举,组织流程再造与技术手段创新并举的全 面风险管理模式。 二、国际银行业全面风险管理的经验及借鉴 当前,国际先进银行的风险管理已进入全面风险管理阶段,其特征 是:以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为指导,以全球的风险管理体系、全面的风 险管理范围、全程的风险管理过程、全新的风险管理方法、全员的风险 管理文化为核心的新型管理模式,在全面风险管理模式下,国际银行逐 渐形成了一套严谨而全面的风险管理机制,使全面风险管理模式成为 谋求持续发展和竞争优势的最重要方式。 部门,需要各方共同参与。除了商业银行自身 的努力,监管者监管能力的提高和市场环境的 创建都是不可或缺的。相信通过业内人士和 专家学者的共同研究,在不久的未来,我国商 业银行一定能将操作风险管理水平提高到一 个新的高度。 管理过程尤其是风险评估过程可以发现内部 控制制度的薄弱环节。使内部控制制度更趋完 善;另一方面,完善的内控制度为操作风险管 理竖起了一道屏障,在一定程度上防范了由于 流程、系统、人员引起的操作风险,包括保障 框架等,该委员会可以由主要负责操作风险管 理的人员以及审计、控制、人力资源、法律、税 收等功能部门的代表组成。 在总行内设立由操作风险管理委员会直 接管辖的操作风险管理部门,负责依据战略制 定具体的操作风险管理,包括管理方法的 选用、规章制度的制定等。该部门需要保持较 强的性,定期向操作风险管理委员会进行 报告。这一部门由操作风险执行官领导,操作 风险官是操作风险管理委员会的成员,在业务 上向银行的首席风险官汇报。这样,在总行层 面就有权威性的职能部门统筹负责操作风险 管理事务,便于实时进行管理和监督。最终. 伴随中国商业银行机构扁平化和业务垂直化 的改革成功,我们也将转向由业务部门负责操 作风险具体管理、总行负责操作风险总体监管 的组织结构。 “有章可依、有章必依、行章必严、违章必究”、 约束高层管理人员权力、提高银行系统稳定性 等。因此,为了更好地管理操作风险,商业银 行绝不能忽视内控制度的建设完善工作。 在具体完善内控制度时,商业银行需要在 以下几方面给予高度的重视:一是确立各部门 之间、各岗位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二是健全 各项操作流程;三是加大内部控制的执行力 度。 参考文献:  ‘1.顾京圃.中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 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2.巴曙松、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研究.中国 金融出版社.2003 3、王修华,黄满池.基于新巴塞尔协议的 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经济问题,2004(101) 此外,我国商业银行应加强操作风险量化 管理研究,使我们能够精确识别和度量操作风 4、黄海声、新巴塞尔协议与商业银行操作 风险管理、新金融.2005(11) 3.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操作风险管理和 内部控制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操作风险 ・・・——险,下一步能为操作风险配置合理的资本金。 总之,有效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是一项系 统的任务,它涉及到风险管理部门和技术部 门、人力资源部门、审计部门、业务部门等各个 5.孙涛.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控制模式及防 范策略研究、财贸经济,2006(9) (作者单位: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山 西太原030000) (责编:小青) 24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7.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