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面谈管理制度
1 目的及适用范围 1.1
为加强集团各公司部门负责人在绩效管理过程中与员工的沟通,充分发挥各部门负责人在绩效管理工作中的指导、支持作用,从而使绩效管理工作开展更加规范、高效,特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集团公司及集团下属各公司的所有员工的绩效反馈与面谈工作。 2 参考文件
《绩效管理制度》(2005年11月29日) 3 术语 3.1
绩效管理:是指通过对组织战略目标进行分解,对绩效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并将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于组织日常管理活动中,以激励员工持续改进绩效并最终实现组织战略目标的一种管理活动。
3.2 绩效面谈:
是指在绩效管理过程中,绩效评估结果确定后,部门主管与员工针对绩效评估结果,结合员工自身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
讨论,从而指导员工工作绩效持续改进的一项管理活动。 4 职责
4.1 集团企划总部
4.1.1 负责集团绩效面谈制度的建立与修订,并指导各公司对其绩效 面谈管理制度的优化与完善。
4.1.2 负责对各公司绩效面谈管理制度的运行进行监督,并为其提供咨询 与指导。
4.2 各公司企划部(集团公司为人力资源总部) 4.2.1 负责对所在公司各部门绩效面谈工作提供咨询和指
导。
4.2.2 负责对所在公司各部门绩效面谈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4.2.3 负责根据集团企划总部的要求,优化与完善所在公司现有 的绩效面谈流程和制度。
4.2.4 负责催收员工绩效面谈资料(《员工绩效面谈记录表》、《绩效沟通会会议纪要》)并 备案。
4.2.5 负责分析每个考核周期绩效面谈的情况,对未按要求进行绩效面谈的部门负责人予以通报批评。 4.3 分管副总
4.3.1 负责在考核周期末对所辖部门的部门负责人()进行绩效反馈与面谈,并填写《员工绩效面谈记录表》(附件1)。
4.3.2 负责对所辖部门相关面谈人填写的《员工绩效面谈记录表》(附件1)进行抽查。 4.4 部门负责人
4.4.1 负责在考核周期末按规定要求组织本部门员工绩效反馈与面谈工作。
4.4.2
按规定时间向企划部(集团公司为人力资源总部)递交填写完毕的《员工绩效面谈记录表》(附件1)、《绩效沟通会会议纪要》(附件2)。
5 工作程序 5.1 绩效面谈 5.1.1 面谈目的
(1) 回馈。主管对员工当期工作业绩与工作目标加以对比,进行回馈,评估下属的工作业绩与工作态度,对积极因素予以肯定 ,对不足之处予以婉转指出。
(2) 沟通。面谈的过程是双方的,主管与员工交换意见,主管 认真倾听员工对考核结果及 当期工作情况的看法,并及时解答和记录
。 (3)
改进。对于员工工作业绩、能力以及态度对比要求有差距的情况,主管与员工探讨改进方式,使其以后的工作业绩能够达到预期目标。 5.1.2 面谈程序
(1) 绩效面谈准备
a. 面谈人收集、准备并熟悉面谈的资料,包括绩效面谈提纲、《员工绩效面谈记录表》(附件1)、 面谈对象 当期
考核情况资料、以往考核情况资料、当期工作计划、日常工作表现记录、所在岗位的岗位职责、职业发展规划等 ,为面谈做好准 备。 b. 面谈人同员工协商确定适当的面谈时间、适当的面谈地点。
c. 员工准备好当期工作过程中 遇到的困难、需要的支持和对考核存在的疑问,以寻求解答与帮助。 (2) 绩效面谈实施 a. 陈述面谈目的及程序。 b.
引导员工回顾自己的工作情况,对自己的工作表现进行客观、全面的自我评估。评估的内容包括:工作成果、工作效率、工作能力、工作积极性等。
c. 告知员工考核结果,讨论考核结果与员工自我评估差异,对考核结果确有片面、不客观情况,及时调整 ,达成一致意见。
d. 通过对员工工作的总结,共同分析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之处,商讨和制订改进的计划,并共同确定下阶段的工作任务和目标。 e.
面谈内容总结回顾,成果确认。面谈结束前双方共同回顾一下面谈内容,加深印象,防止遗漏。面谈人在面谈结束后填写《员工绩效面谈记录表》,在经被面谈方确认后,双方签字。
(3) 面谈成果递交
面谈结束后2日内,面谈人将填好并经双方确认签字的《员工绩效面谈记录表》交由企划部(集团公司为人力资源总部 )归档。 5.1.3 绩效面谈时间与方式
(1) 各公司分管副总在考核结果确定后5日内,完成对所辖所有部门的部门负责人进行 绩效反馈与面谈。
(2) 各部门负责人在考核结果确定后5日内,按规定要求完成对所辖部门员工 进行绩效反馈与面谈。
(3) 各部门负责人可授权副、中心主任、项目经理或组长等基层管理人员对所辖部门员工进行绩效反馈与面谈。 5.1.4 绩效面谈比例要求
(1) 对于员工人数在20人(包括20人)以下的部门,必须对所有员工都进行绩效面谈。 (2)
员工人数在20人以上的部门,对考核等级在C、D(绩效系数1.0及以下)的员工,必须进行绩效面谈,对绩效等级为A、B(绩效系数1.0以上)的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进行,采购、营销、仓储、配送、运输等业务部门须召开部门绩效沟通会,非业务部可根据部门实际有选择地召开。
5.1.5 面谈注意事项 (1)
面谈前的准备阶段。需要预先安排合适的时间、场所,双方成一定夹角而坐,给员工一种平等、轻松的感觉。材料准备充分,并在面谈前进行熟悉,做到心中有底,这样才能在面谈时不致手忙脚乱,尴尬冷场。
(2)
暖场阶段。创造轻松、融洽的气氛,让员工心情放松。实行什么样的开场白,往往取决于谈话的对象与情景,设计一个缓冲带,时间不宜太
长,可以先谈谈工作以外的其他事。
(3)
员工自评阶段。认真倾听员工解释,撇开自己的偏见,控制情绪,耐心地听取员工讲述并不时地概括或重复对方的谈话内容,鼓励员工继续讲下去,帮助分析原因。
(4) 主管评价阶段。对业绩评价要指出成绩和不足,对能力评价指出优势和劣势。 (5)
讨论并确定评价结果阶段。先从共识的地方谈起,在遇到意见不统一时,不要与员工形成对峙,耐心沟通,并关注绩效标准及相关事实而不是其他。
(6) 针对不足制订改善计划。先让员工提出改进方案,并需要注意计划的可衡量性和可行性。
(7) 确定下阶段工作目标阶段。确认目标的实现期限,并注意目标的可衡量性及可行性。
(8) 结束阶段。给员工以鼓励并表达谢意。 5.2 绩效沟通会 5.2.1 目的
为提高绩效面谈效率,保证绩效面谈质量,采取绩效沟通会的形式,公布绩效评估结果,听取员工意见,共同制订绩效改进计划。 5.2.2 时间
绩效沟通会必须在考核结果确定后5天内召开。 5.2.3 会议内容
部门负责人组织所辖部门员工参加绩效沟通会,公布绩效结果和考核测试数据,员工对考核情况提出意见,部门负责人及时给予解答。部门负责人和员工共同分析部门整体业绩与目标差距,寻找工作不足,找出问题产生
的原因,并共同制订部门工作改进计划和方案,明确下一期的业绩目标。
5.2.4 相关要求
(1) 对没有参加部门绩效沟通会的员工,部门负责人要单独进行绩效面谈,具体要求参见5.1。 (2)
每次会议,部门负责人必须安排专人进行会议内容的记录,形成《绩效沟通会会议纪要》(附件2),会后1天内交企划部(集团公司为人力资源总部)存档。
5.3 绩效面谈考核
各公司企划部(集团公司为人力资源总部)须将绩效面谈作为辅核指标纳入部门负责人考核方案中,对未按规定要求进行绩效面谈或者召开绩效沟通会的,各公司企划部(集团公司为人力资源总部)进行统计分析,并对部门负责人予以公开通报批评。
6 记录与存档
6.1 本制度产生以下记录:《员工绩效面谈记录表》(附件1)、《绩效沟通会会议纪要》(附件2)。
6.2 企划部(集团公司为人力资源总部)对《员工绩效面谈记录表》(附件1)、《绩效沟通会会议纪要》(附件2)进行存档。 6.3 存档期限参照《档案管理办法》实施。 7 发放范围
7.1 集团公司副总经理以上人员、集团公司各部门。 7.2 集团所属各公司董事长、副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各部门。 8 附则
8.1 本制度经集团公司总经理批准之日起执行,如与原制度相抵触, 以本制度为准。
8.2 本制度执行部门为集团公司各部门以及下属公司各部门。
8.3 本制度属于C级文件。
8.4 本制度解释权为集团企划总部。 9 附件
9.1 《员工绩效面谈记录表》(附件1) 9.2
月 日 《绩效沟通会会议纪要》(附件2) 员工绩效面谈记录表 姓名 部门 职位
面谈日期 年 月 日 绩效成绩考核周期 年 月 日~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需要的资源或支持 是否需要培训 对本次考核意见
下一步工作目标及改进计划 备注
确认签字 面谈人 被面谈人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