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养生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形势下加强地方高校招生工作的对策

新形势下加强地方高校招生工作的对策

来源:华佗养生网
堂塑堂堡 垦塑塾查 总第420期 新形势下加强地方高校招生工作的对策 口黄鹂杨凯 摘 要:招生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在当前生源下降的持续化、高校竞 争的白热化、学生择校的精细化、市场争夺无序化的新形势下,地方高校要高度重视招生工作,加大招生工作宣 传力度,建立长效机制;组建招生宣传工作专业团队;继续加大内涵建设,不断提升软实力;进一步加强优质生源 基地建设,建立招生工作激励机制,确保地方高校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地方高校;招生工作;专业团队;内涵建设;激励机制 作者简介:黄鹂,河北科技大学建工学院副教授(河北石家庄050000);杨凯,黄冈师范学院招生与就业处处 长,教授。(湖北黄冈438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2010年度教研项目(项目编号2010Z04)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968(2O12)05—0073—02 招生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生存和 大了高校之间生源的激烈竞争,也使地方高校招生工作面 发展的生命线,尤其是在生源急剧下降、高校竞争异常激 临更加严峻的考验。 烈的新形势下,地方高校如何进一步加强招生]二作,是我 3.学生择校的精细化。随着高考录取率的不断提高, 们必须认真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绝大多数高中毕业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也越来越高,考 一、当前地方高校招生工作面临的形势 生和家长关注的不是能不能上大学,而是要上好大学。面 1.生源下降的持续化。2011年全国高考考生报考总 对众多的高校,学生的选择越来越精细,首选学校,再选专 数933万,比2010年减少了24万,减幅为2.5%。主要原因 业,还要关注学校的地理位置、校园环境、校风学风、生活 是适龄人口和高中毕业生减少。据专家分析预测,今后十 条件等。从2011年湖北省的情况看,在汉高校优势突出。 年,我国高考考生人数仍将呈现下滑势头。相关数据分析 从投档线看,省内二本高校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分层”,在 结果显示:到2020年,我国人口总数将由2011年的13.51 汉高校投档线普遍比武汉市外的高,很多学校出现了扎堆 亿上升到2020年的14.08亿。其中18岁一22岁的高等教育 现象。由于2012年湖北省即将实行课改后的新高考,绝大 适龄人口20l1年为1.12亿,占总人口比例的8.32%;到 部分二本上线考生都放弃复读且普遍倾向于冲击省会武 2020年降到8350万,占总人口比例的5.93%。这种高等教 汉的高校,而各地市州高校多为踩批次线投档。与此同 育适龄人口持续下降的局面,将是地方高校招生工作今后 时,“大学”比“学院”生源好,冠以“大学”校名的投档线普 很长一段时间内所必须面临和应对的主要问题。 遍比“学院”高。理工类、财经类大学普遍受到欢迎,很多 2.高校竞争的白热化。教育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的 学校投档线比批次线高出4O分左右。体育类、师范类学校 生命线,而生源质量是高等教育人才质量的基础。因此, 投档线仍然相对较低。学生择校的精细化程度可见一斑。 吸引优质生源报考,不断提高生源质量,是地方高校招生 4.市场争夺的无序化。高考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它 工作的首要任务。2011年全国高等院校本专科计划招生 牵动着千千万万个家庭。每年高考前,各种网络、报纸、杂 总数675万,比2010年增加了18万,增幅为2.74%。由于计 志、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以及各种协会、社团纷纷介入高校 划增加,报名人数减少,2011年全国高考平均录取率增加 招生宣传阵地,展开广告竞争或者组织各种招生宣传咨询 了近4个百分点,达到72-3%。而2Ol1年湖北省高考报名 会。面对各种宣传媒体,从高校来说,尤其是地方高校,在 总人数48.5万余人,招生总计划为32万多人,共录取新生 精力上应接不暇,在经费上捉襟见肘;从考生和家长来说, 39.4万余人,录取率为81.2%,比去年同期提高了6%。由 常常感到目不暇接、真假难辨,甚至有的考生和家长因为 于全国生源总数持续下降且招生计划又逐年增加,从而加 赶场而感到力不从心。因此,整个高校招生宣传市场目前 2012・5 # ● 堂 堕 星璺墼! 总第420期 还处于无序竞争状态,还需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加以有效 引导和必要的监管。 二、做好地方高校招生工作的几点对策 招生工作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在当前全国高 考生源总数持续下降的大背景下,要改变地方高校地理位 置、办学条件、师资力量、专业特色、学科优势、人才质量等 方面的被动局面,在招生工作中就必须全员动员,群策群 力,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应对。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危机 感。地方高校由于受地理位置等客观条件所限,在一定程 度上对学生报考的吸引力会有所削弱。因此,为了有效地 吸引更多的优质生源报考,地方高校就必须加强对招生工 作的领导,学校领导要通过各种会议强调招生工作的重要 性,要把招生工作提升到关乎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高度上来 认识。要增强全体教职员工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危机意 识,使他们能够全员关注招生、关心招生、参与招生工作。 2.加大招生宣传工作力度,建立招生宣传长效机制。 招生宣传是招生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相当于录取工 作的集中性和阶段性,是一个常态化的工作。在当前高校 招生面临生源下降的持续化、高校竞争的白热化、学生择 校的精细化、市场争夺的无序化的新形势下,地方高校必 须加大招生宣传工作力度,建立招生宣传长效机制。地方 高校应建立长期性、常年性、全校性、全员性的宣传观念和 “人人树立忧患意识,个个营造招生环境”的宣传理念。学 校要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各部门、各学院要相互支持、相互 配合、共同参与,不断增强招生宣传工作的力度,每一位教 职员工都有责任和义务维护学校的形象和声誉,积极为学 校的招生宣传作贡献。地方高校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建 立一个面向考生集中统一发布高校招生信息的招生考试 公共信息平台,服务考生和社会。同时,地方高校还应通 过部分主流媒体、网站、杂志,进一步加大学校的宣传力 度,提高考生及家长对学校的关注度,从而吸引考生报考。 3.组建招生宣传工作专业团队,确保招生宣传工作落 到实处。招生宣传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针对性强,要完成 这项艰巨的任务,地方高校就必须组建一支训练有素、热 爱学校、了解学校、乐于奉献的招生宣传专业团队。学校 职能部门要挑选一批工作责任心强、能吃苦耐劳而且有一 定招生宣传工作经验的干部、教授、专家(包括学生)组成 招生工作宣讲团队和招生宣传工作专业团队,进行专门的 培训,使他们全面了解学校的办学历史、专业特色、学科优 势、师资力量、科研水平、人才质量、就业态势等方面的内 容,然后深入到各个县市区的相关中学,与相关高中年级 主任、班主任及考生实行面对面宣讲和宣传、咨询,宣讲和 宣传内容要严格规范,不得出现任何含糊其辞、鱼目混珠、 弄虚作假的宣传行为和任何违反国家和省规定向考 | 。 ’冷 2012・5 生虚假承诺的情况,不能以任何不当名义来招揽生源,确 保学校良好的招生声誉和社会影响力。同时还要建立关 键人员数据库,确保招生宣传工作落到实处。 4.继续加大地方高校内涵建设,不断提升地方高校的 软实力。近几年来,很多地方高校十分注重教育教学改 革,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整体上看,地方高校教 育教学改革力度、专业建设力度仍显不足,学校办学特色 优势彰显不够,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亟待提升。地方高校 要想与在省会的高校竞争中占据优势,就必须不断深化教 育教学改革,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市场需求设置课程 和实践环节,注重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加大实习实 践和就业基地建设力度,积极探索和实践“实习+就业”“订 单式”培养模式,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自身的软实 力,使地方高校在招生和就业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5.进一步加强优质生源基地建设,建立招生工作激励 机制。随着全国高考生源总数的持续下降以及招生计划 的逐年增加,使得高校之间的生源争夺战日趋激烈。因而 地方高校必须充分挖掘校友资源,进一步加强优质生源基 地建设,建立招生工作激励机制。在现有生源基地的基础 上,继续遴选各地部分高中作为学校的优质生源基地;同 时地方高校应设立生源基地建设专项经费,每年定期邀请 各地、市、州和县、市、区教育局主管领导、生源基地的主要 领导以及部分校友来校参加开学典礼或庆典活动,并开展 交流、研讨,为做好招生工作出谋划策;为充分发挥各教学 学院在招生工作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招生工作列入各 学院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有条件的地方高校可以将招生 工作纳入学校的目标管理考核体系之中,即从第一志愿报 考人数、第一志愿报考率、新生报到率等方面提出明确要 求,对于招生工作成效显著的教学学院给予适当奖励,确 保学校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可持续发展。 总之,招生工作是地方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是 高校常规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我们要不断提高认识,转 变招生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不 断提高招生录取工作管理水平,确保地方高校招生工作的 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何家军.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制度研究『J1.招生考试制度, 2007,(2). [2】谌姿.新形势下高校招生宣传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其对 策分析[JJ.湖北招生考试,2010,(12). 【3]刘海峰,等.中国考试发展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 版社.2002. 责任编辑朱婧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7.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