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养生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十大建筑

十大建筑

来源:华佗养生网
第一名:北京南站改扩建工程

北京南站建筑形态为椭圆形,分为主站房、雨篷两部分,站房为双曲穹顶,最高点40米,檐口高度20米,主站房以天坛鸟瞰效果为基本形状,中间设有3个层次,隐喻中国皇家建筑的层次感和地位。两侧雨篷为悬索形结构,最高点31.5米,檐口高度16.5米。雨篷钢结构采用了A形塔架支撑体系、悬垂梁结构等多项施工技术。

第二名:北京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

配备了世界上最先进的三类精密自动飞机引导系统

以及供水、供电、供气、供油、通导、航空公司基地等设施。

第四名:国家大剧院

整个壳体风格简约大气,其表面由18000多块钛金属板和1200余块超白透明玻璃共同组成,两种材质经巧妙拼接呈现出唯美的曲线,营造出舞台帷幕徐徐拉开的视觉效果。 每当夜幕降临,透过渐开的“帷幕”,金碧辉煌的歌剧院尽收眼底。壳体表面上星星点点、错落有致的“蘑菇灯”,如同扑朔迷离的点点繁星,与远处的夜空遥相呼应,使大剧院充满了含蓄而别致的韵味与美感。

第五名:国家图书馆二期工程

暨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国家图书馆二期工程和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于2003年~2007年间建设。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33号,位于国家图书馆北侧,原预留用地。\"中国国家图书馆二期工程暨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总建筑面积79,9平方米,工程分为地下三层和地上五层,内部没有阅览室,全部是开放式阅读空间,读者座位2,700余个,日均接待读者能力6,000-8,000人次。扩建完成后中国国家图书馆的馆舍面积达到25万平方米。工程完工后,中国国家图书馆将成为全球最大的中文数字资源基地和中国最先进的网络服务基地。

第六名: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

\"水立方\"位于奥林匹克公园B区西侧,和国家体育场'鸟巢'隔马路遥相呼应,建设规模约8万平方米,最引人注意的就是外围形似水泡的ETFE膜(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膜是一种透明膜,能为场馆内带来更多的自然光,他的内部是一个多层楼建筑,对称排列的大看台视野开阔,馆内乳白色的建筑与碧蓝的水池相映成趣。国家游泳中心的设计方案,是经全球设计竞赛产生的\"水的立方\"([H2O]3)方案。该方案由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澳大利亚PTW建筑师事务所、ARUP澳大利亚有限公司联合设计。其中中方设计者:中建国际(深圳)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总裁、总建筑师赵小钧、总工程师毛红卫,PTW建筑事务所的两名主设计师为约翰・保林 (John Pauline)与托比・王(Toby Wong)。设计体现出 [H2O]3(\"水立方\")的设计理念,融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于一体,设计新颖,结构独特,与国家体育场比较协调,功能上完全满足2008年奥运会赛事要求,而且易于赛后运营。这个看似简单的\"方盒子\"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共同\"搭建\"而成的。中国人认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按照制定出来的规矩做事,就可以获得整体的和谐统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圆地方\"的设计思想催生了\"

水立方\",它与圆形的\"鸟巢\"――国家体育场相互呼应,相得益彰。方形是中国古代城市建筑最基本的形态,它体现的是中国文化中以纲常伦理为代表的社会生活规则。而这个\"方盒子\"又能够最佳体现国家游泳中心的多功能要求,从而实现了传统文化与建筑功能的完善结合。

第七名:首都博物馆新馆

首都博物馆

新世纪北京市标志性建筑之一的首都博物馆新馆工程,由中法联合设计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市投资规模最大的文化公益设施。首都博物馆的建筑设计理念是\"以人为本,以文物为本,为社会服务\",强调\"过去与未来、历史与现代、艺术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首都博物馆设计方案,经过两轮国际招标,从16家中外知名建筑设计机构提交的22个设计方案中选出的。博物馆建筑落成后,已得到国内外各界人士一致称赞。新馆建筑用地2.4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3390平方米,建筑高度40米,地上五层、地下两层。建筑本身是一座融古典美与现代美于一体的建筑艺术精品,既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又呈现鲜明的现代感。如:外观外倾斜的青铜体破墙而出,悬挑的大屋顶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出檐,青灰色砖墙模糊了古城墙与现代幕墙的界线。宽阔的广场和大堂也取材于皇家宫殿高台建筑的手法。在博物馆中轴线上,大厅外地面镶嵌清代丹陛,大厅内有明代牌楼,体现中国传统中心轴线特点。在建筑材质上,青铜、木质与砖石的大量运用更显现一种历史的久远;钢结构棚顶、玻璃幕墙又表现出北京有力的时代步伐,高大的空间和通透的视觉效果更顺应了当代建筑的国际流行趋势。新馆建筑内部分为三栋的建筑,即:矩形展厅、椭圆形专题展厅、条形的办公和科研楼。三者之间的空隙则为大厅和室内竹林庭院。自然光的利用、古朴的中式牌楼、下沉式的翠竹庭院、潺潺的流水,营构了一个兼具人文、自然的环境。

第八名:北京电视中心工程

北京电视中心

北京电视中心是北京市60项重点工程之一,列入2008奥运行动计划,作为北京电视台新址,

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98号,总用地面积44900平方米,一期工程建筑面积197325.67平方米,建筑高度239米,用钢量13500吨,采用了四层一折线的厚板斜形箱体钢柱,南北侧面为弧形扇形面。北京电视中心位于东长安街延长线上,地处CBD核心区域,其236.4米的高大身姿除了要承担日常的大众文化传播、电视节目转播等演播任务外,还将承担第29届奥运会主要转播任务。该工程建设用地面积4.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19.8万平方米,地上共分为三个单体建筑。综合业务楼地上41层,建成后高度达236.4米,是目前北京市最高的纯钢结构建筑物,主要为办公室、演播室、观光厅和技术用房等;多功能演播中心地上10层,建筑高度55米,设有1250座电视剧场、大中小演播室和文艺录音室等;生活服务中心地上8层,建筑高度41.6米,设有电视购物商场、餐饮娱乐和客房等。

第九名:北京新保利大厦

中国保利集团投资开发的这一地标性建筑的落成,向世人展示了北京的世界级水平,为2008北京奥运增添了新的亮点。新保利大厦于2003年5月18日开工,建设历时3年多,总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地上23层,地下4层,主要使用功能为写字楼和商业用房,以抢救流失海外的圆明园国宝而蜚声海内外的保利艺术博物馆将移入大厦特式吊楼内,凸显了新保利大厦浓厚的文化气息。这座雄伟的建筑,屹立于东二环东四十条桥西南角,与原保利大厦遥相呼应,堪称二环沿线最为醒目的双子星座。此次仪式上各界来宾关注最多的还是新保利大厦的建筑特色。据介绍,大厦东北立面90米高、60米宽单层网索点支式玻璃幕墙的尺度是目前\"世界第一\",安装难度极大。新保利大厦公司会同了全国乃至世界范围的有关专家,成立专门的工组小组,克服重重困难,让效果震撼的幕墙完美亮相。建成后的幕墙通透壮美,让大堂和内侧办公空间可以充分利用自然光线采光。在大厦东北立面的左下方,从7.2米至45米,镶嵌了一个世界最大体量的悬挂式钢结构吊楼。吊楼总重量约5000吨,下方没有立柱支撑,而是靠核心筒与两组斜拉钢索完成结构拉撑。夜间亮灯的时候,灯光映射在吊楼内墙隐约的花梨木色上,柔软的光线效果使得整个特式吊楼犹如璀璨明珠镶嵌在大厦内,流光溢彩。大厦的南侧和西侧外墙,由目前国内首例运用的竖向遮阳百叶系统及双层中空Low-E玻璃组成,能保证冬季最大限度的日照与夏季最大限度的遮阳效果,有效节约空调的运营成本,也避免了光污染给周边环境造成的危害。这一设计充分体现了与世界同步的节能理念。

第十名:国家体育馆

国家体育馆俗称折扇,作为北京奥运会三大主场馆之一,国家体育馆建设工程于2005年5月28日正式开工,并在2007年11月底竣工验收。国家体育馆在奥运期间将主要承担竞技体操、蹦床和手球比赛项目。奥运会后,国家体育馆作为北京市一流体育设施,将成为集体育竞赛、文化娱乐于一体,提供多功能服务的市民活动中心。该工程项目主要由体育馆主体建筑和一个与之紧密相邻的热身馆以及相应的室外环境组成。总占地面积6.87公顷,总建

筑面积8.09万平方米,可容纳观众1.8万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7.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