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道树
张晓风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精心品味语言,思考人生哲理。 2、能力目标:培养合作学习及探究生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感悟行道树象征的奉献精神。
教学重点:在合作探究中品读语言,走进行道树的精神境界。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把握主旨,学习奉献精神,培养奉献意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你们迎着朝阳驱车在大路上时,当 你们依偎着父母漫步在小道上时,你又没有特别关注过路旁那一列列大树呢?他们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那么在散文家张晓风的眼中,行道树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和大家一起去聆听行道树的心声。
二、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思考:这是一篇什么样的文章?
这是一列什么样的行道树?用文中原句回答。 三、合作探究:
1、“忧愁”和“快乐”从词义上来看是一组反义词,用它们来形容行道树矛盾吗?行道树的“忧愁”表现在哪里?
①不能如愿的生长在自己本该生长的大山; ②不能享受“繁弦急管”“红灯绿酒”;
③不被赏识 人们早已习惯污浊,不珍惜清新。 齐读表现行道树“忧愁”的句子,注意读出“忧愁”。
2、行道树又做了哪些让自己感到快乐的事呢?
①献出浓阴; ②迎接太阳; ③制造清新。
齐读表现行道树“快乐”的句子,注意读出“快乐”。
3、①行道树能够在忧愁中获得快乐,我们人也应该一样,当你不能适应周围的环境时,你是怎么做?
勇敢的接受现实,努力适应周围的环境。行道树何尝不是这样呢?当他们的命运被
安排定了,他们怎么做的呢?他们不需要别人的同情,勇敢的接受了命运的安排,并把它作为自己的选择,这其实是就是一种睿智的适应能力。
1
②班干竞选时,由于种种原因,你没有得到大家的赏识,你的学习态度会发生改变
吗?你的工作热情会削减吗?
行道树在不被赏识时怎么做的?注意体会“固执”在文中的意思。 即使没有人在意他的付出,他依然执着的奉献着。
③默读第四小节,概括这一节中所描写的行道树的形象。 这是一列有高度责任感的行道树。
小结:行道树忧愁而又快乐是因为他能够睿智的适应环境,有着高度的责任感和执着
追求的精神,也正因为这样,他才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在实现价值的过程中感到了快乐。
齐读3-5节,体会行道树忧愁而又快乐的背后所蕴涵的道理。
四、拓展延伸:
听完了行道树心灵的倾诉,我想大家对行道树一定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他们能为我们遮风挡雨,创造清新,但在我们身边还有许多不了解行道树的人,请你写一段话介绍行道树,让人们从此珍惜行道树为我们所创造的一切美好。 要求:用上关键词“适应”“执着”“责任”。
小结:在行道树的身上,我们不仅学到了奉献精神,更明白了奉献也是一种能力,你只有睿智的适应环境,有着高度的责任意识,并且执着的追求理想,你才会具备这样一种能力,你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我希望大家也能像行道树一样,奉献并快乐着!
五、走进创作室:
学习本文的写法,写一篇500字左右的短文。
要求:全文用拟人化手法;语言符合事物的功能和特征;讲一个道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