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2012年第1期 道建筑 51 Railway Engineering 文章编号:1003-1995(2012)O1—0051—03 富水浅覆不均匀地层大断面隧道快速施工技术研究 苏立华 (中铁三局广珠铁路四标段指挥部,广东江门529020) 摘要:针对江门隧道下穿玉龙湖泄洪道段存在的富地表水、超浅埋、上软下硬地层、大断面等特点,施工 期间极易引起塌方,风险极大。为此对地表泄洪道进行必要处理,同时采用水平旋喷和管棚注浆加固围 岩,结合台阶法开挖,现场施工时加强施工控制与管理,确保了隧道在该地段的施工安全与质量,同时加 快了施工进度,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关键词:富水 浅覆地层 不均匀地层 快速施工 中图分类号:U455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建设的迅速发展,隧道往往需要通过各 种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在富水、浅埋、软弱围 砂土状,岩质软,手可捏碎,泡水易崩解;③强风化花岗 岩,褐灰色,手可掰断;④弱风化花岗岩,块状构造,裂 隙较发育。隧道在该段主要穿越全风化和强风化花岗 岩地层,隧道纵向剖面见图2。 岩等条件下进行隧道施工,必须对围岩预加固以确保 施工安全¨。隧道地层预加固的方法较多,一般有锚 管、小导管注浆、地表注浆、管棚、水平旋喷、机械预切 槽、预衬砌等手段。各种方法有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 条件,但是总体上讲前三种手段应用较多。比如超前 小导管注浆预加固支护技术,在夹活岩特长隧道工程 得到成功应用 。 。另外管棚预加固应用也不少H。 , 山 水平旋喷预加固应用相对较少,但是随着在富水、软弱 等复杂地层条件下修建的隧道越来越多,水平旋喷预 加固方法应用也逐渐增多。比如白聚敏,路德富,彭少 杰,李显峰等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针对各工程的特殊 性,提出水平旋喷加固手段,并成功应用 切槽及预衬砌方法在我国应用很少。 。机械预 体 江门隧道是广珠铁路六大控制性工程之一,本文 在该隧道下穿玉龙湖泄洪道段水平旋喷预加固方法成 功应用的基础上,对富水浅埋不均匀地层大断面隧道 快速施工技术进行总结,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图1 江门隧道下穿泄洪道平面示意 地表轮廓// 1工程概况 江门隧道DK111+1l5一DKl11+210段下穿玉龙 一 t 湖泄洪道,如平面图1所示。隧道洞身浅埋,上部为全 姜三 \ 泄洪道// 道底泥沙 日l 昌 风化花岗岩,下部基岩为花岗岩,地表水发育,设计为 Ⅵ级围岩。从上往下地层依次为:①素填土,成份由黏 性土及细砂组成;②全风化花岗岩,粗粒结构,呈坚硬 花2I 、 凸 i卜、、、、 2"1 \ 龛诗兰 ,s f ,/ 茎舂 i 薹f 簟 岩、—/ l 图2 江门隧道下穿泄洪道纵向剖面 收稿日期:2011-07—25;修回日期:2011—08.31 作者简介:苏立华(1969一),男,河北邢台人,高级工程师。 52 铁道建筑 隧道下穿玉龙湖泄洪道VI级围岩段开挖轮廓高 约11.7 m,宽约12 m,原设计在管棚+全断面注浆前 提下采用双侧壁导坑法开挖。拱墙和仰拱均设置27 cm厚C25喷射混凝土,两侧边墙设置3.5 m长,/,22 mm系统锚杆,间距100 cm×100 cm;拱墙设置68 mm 钢筋网,网格间距15 em×15 cm;全环设置I22工字钢, 前小导管或大管棚注入的浆液难以均匀扩散。若加大 注浆压力或采用劈裂注浆,浆液常呈片状、脉状扩散, 在隧道施工期内难以将围岩固结成整体形成封闭的止 水帷幕。在防止隧道坍塌方面,都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同时大管棚施工因饱和水影响,注浆达不到理想效果, 管棚间不能咬合。因此,选择水平旋喷作为地层预加 0.5 m/榀。二次衬砌拱墙和仰拱均采用C35钢筋混 固方案。 2.2.2预加固方案的实施 凝土,其中拱墙50 cm厚,仰拱60 cm厚,隧道断面如 图3所示¨…。 图3 VI级围岩断面支护示意(单位:cm) 2地层预加固 针对隧道下穿泄洪道段上述特点,施工易引起塌 方,风险极大,因此必须对地层进行预加固,预加固从 地表和洞内同时进行。 2.1地表措施 为确保隧道施工安全,在地表泄洪道内,隧道中线 两侧各25 m(即全长50 m)范围内架设+50 mm钢管, 横纵间距5 m,交织成网状。交叉处用铁丝绑扎,钢管 间搭接50 cm采用绑扎形式。在钢管网上铺设防水 板,泄洪道侧壁内防水板高度超出历史水位1 m,确保 施工过程中,水源顺畅通过隧道顶部,水不会大量渗透 进入隧道而造成透水事故。隧道万一塌方,该措施可 提供有利的应急条件。 2.2 洞内措施 2.2.1 预加固方案选择 江门隧道DK111+115~DK111+210段同时存在 富水、浅埋、软弱不均地层、大断面等不利于隧道围岩 稳定的特征。因此,在该段进行隧道设计和施工难度 很大。由于隧道上方玉龙湖泄洪通道的水源补给充 足,无法采取降水措施,因此地层预加固中必须选择堵 水效果良好的方案才能保证隧道安全快速施工。 花岗岩全风化层为本地区地下含水层,开挖遇水 崩解呈泥状。且隧道埋深超浅,采用传统矿山法的超 自起拱线起轮廓线外施作一圈水平旋喷桩。周边 旋喷加固体的直径为500 mm,孑L深30 m,环向问距 0.35 In,外插角6。~8。,相邻加固体咬合厚度>10 em。 同时为克服水平旋喷抗剪强度不高的缺点,采用旋喷 +管棚进行预支护,如图4所示。施工施作旋喷 桩62根,旋喷注浆压力35~40 MPa。管棚打设共8 根,长25 ITI,管径,/,lo8 mm,管棚注浆压力约5 MPa。 图4水平旋喷加固设计 在如此浅覆地层中进行水平旋喷预加固,存在较 大的施工难度,特别是外插角控制精度要求很高。要 确保施工质量,必须选择专业合格的施工队伍。该段 隧道上部全风化花岗岩为粗粒结构,呈坚硬砂土状,旋 喷预加固后,桩体强度很高,止水效果也很好。 3现场措施及效果 3.1现场措施 对地层进行预加固之后,根据现场观测及监测数 据反馈,地层得到有效加固,止水效果良好。采用台阶 法进行快速施工,开挖步骤如图4所示。首先开挖上 台阶①部,预留核心土,施作上台阶初期支护;依次开 挖中台②、③部并支护;开挖④部后错台开挖⑤、⑥部 并支护;开挖⑦部,铺设垫层使初期支护成环,及时回 填仰拱。 为保证隧道施工质量和安全,降低施工风险,采用 台阶法开挖的同时,现场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与 2012年第1期 富水浅覆不均匀地层大断面隧道快速施工技术研究 53 管理: 1)实行短循环进尺,上台阶软岩每次控制在0.5 m,加强上台阶锁脚锚管,严格控制锚管施工质量,保 证锁脚锚杆打设深度及角度。 2)为保持旋喷桩止水效果,减少对预加固地层及 围岩不必要的扰动,取消超前小导管。且施工中严格 控制超挖量。 3)下部硬岩爆破时合理布置爆孔位置,控制装药 量以减少对已施作支护及围岩的扰动,降低施工风险。 4)及时施作支护并保证其施工质量,在设计支护 刚度的基础上,严格控制初支钢拱架间距及喷射混凝 土质量;缩短支护成环周期,保证初期支护及时成环。 5)妥善处理地下水,在有效堵水的前提下,对所 剩少量渗水进行合理有效的排放。合理设置抽水机的 台数及密度,并对其及时维护,确保其高效工作,避免 工作面积水过多影响施工。 6)用电设备及作业机械,首先注意用电安全,其 次加强设备的检查及维护,以免出现故障影响施工。 7)加强监控,根据规范要求对隧道沉降收敛进行 监测。增设监测断面及测点,加大监测频率,对地表及 建筑物进行及时监测。针对该地段特殊情况,加强掌 子面稳定性的监测。 8)加强施工管理,对工人进行岗前培训,加强其 安全意识,减小人员伤亡风险。对各工序的施工质量 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并改正问题;合理配制机械装备, 做到经济有效;合理高效安排各工序的衔接,避免资源 浪费;制定合理有效的应急议案,一旦风险事故发生, 可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将损失减到最小。 3.2 效果分析 现场采用水平旋喷+管棚注浆进行预加固,并结 合三台阶法进行开挖,没有出现任何事故,确保了施工 安全。水平旋喷桩大大提高了围岩稳定性,避免了全 风化花岗岩遇水崩解引起滑塌的危险。根据现场观察 止水效果较好,洞内渗水较小,初支施作后仅局部出现 渗水,且水量很少。在有效预加固的基础上,得以采用 三台阶法开挖,从而加快了施工进度。在如此复杂的 条件下,开挖进度达0.6 m/d。隧道于2011年2月顺 利通过泄洪道地段。 综上可知,该工程中正确选择预加固方案,并有效 实施,对地层进行了有效加固,达到了止水目的。结合 江门隧道下穿泄洪道段的富水、超浅埋、地层不均、断 面大等特点,总结现有的技术措施,采用台阶法开挖, 加快了施工进度,最终实现了安全、经济、高效的目标, 是水平旋喷预加固技术在富水浅覆不均匀地层大断面 隧道的成功应用。 4 结论 在江门隧道下穿玉龙湖泄洪道段成功实例的基础 上,可得出以下结论: 1)为保证富水、浅覆、不均匀地层大断面隧道安 全、快速施工,必须采取有效的预加固措施。水平旋喷 具备改良和加固土层、止水,有利于控制地层沉降,减 小对地层扰动等效果,是该条件下保证隧道安全快速 施工的最优预加固方案。 2)采用台阶法施工时,应该采取控制上台阶一次 开挖进尺(控制在0.5 m)、加强锁脚锚管、严禁超挖、 减少对围岩不必要的扰动、初支快速成环、二次衬砌紧 跟掌子面等措施,确保施工安全及质量。 3)在对地层进行有效预加固前提下采用台阶法 施工,加快了施工进度,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参 考 文 献 [1]孔恒.城市地下工程浅埋暗挖地层预加固理论与实践[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金刚,龚诗淇,查宏波,等.超前小导管注浆预加固在夹活岩 隧道中的应用[J].公路交通科技,2008(4):132—133. [3]黄华,张永厚.超前加固支护技术在改建铁路隧道洞门施工 中的应用[J].铁道建筑,2010(4):48—49. [4]李正耀.长大管棚在涵洞穿越既有线施工中的应用[J].铁 道建筑,201O(5):56—58. [5]唐朝松.大管棚超前支护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三台阶隧道 施工方法[J].铁道建筑,2009(9):46—49。 [6]白聚敏.软流塑地层暗挖隧道的水平旋喷注浆[J].隧道建 设,2008,28(4):498.500. [7]路德富.水平高压旋喷注浆技术在城市浅埋隧道预支护中 的应用[J].探矿工程,2008(2):72-74. [8]彭少杰.水平旋喷加固体的成桩机理与直径分析研究[J]. 地下工程与隧道,2008(3):42—44. [9]李显峰.水平旋喷桩在浅埋暗挖隧道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J].市政技术,2008,26(4):323-325. [10]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江门隧道暗挖段勘察 设计报告[R].武汉: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2008. (责任审编葛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