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 12.经省级以上计量行政部门考核 合格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才能 A. 为社会提供数据 B. 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 C. 为社会提供合法数据 D. 为社会提供准确数据 巳为社会提供合理数据 答案:B 解析:《中华人民##国计量法》第二十二条: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必须经省级以上计量行政部门对其计量检定、测试的能力和可靠性考核合格.13.在我国,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用于检验的仪器设备实行 A. 专人管理 B. 标识管理 C.标志管理 D. 标签管理 E.标牌管理 答案:B 解析:《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评审准则》:每一台仪器设备<包括标准物质>都应有明显的标识来表明其状态. 14.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中不包括 A. 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B. 国际单位制的辅助单位
C.国际单位制中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
D. 国际单位制中的特定单位
E.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 答案:D
解析:我国法定计量单位包括: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国际单位制的辅助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由以上单位构成的组合形成的单位;由词头和以上单位所构成的十进倍数和分数单位.
29 / 97
.
15.卫生标准是指
A. 为保护环境,对空气,水与其他方面的卫生要求制定的标准
B.为保护工人的健康,对空气、食品与其他方面的卫生要求制定的标准
C. 为保护入的健康,对食品、医药与其他方面的卫生要求制定的标准
D. 为提高人的健康,对食品、医药与其他方面的卫生要求制定的标准
E.为治疗人的疾病,对食品、医药与其他方面的卫生要求制定的标准 答案:C
解析:卫生标准的概念.
16.为了开展产品质量检验工作,我国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必须通过的考核是 A. 实验室技术考核 B. 实验室认可考核 C. 计量认证考核 D.机构资格考核 E. 检验资格考核 答案:C
解析:质检机构必须通过省技术监督行政管理部门计量认证和考核后,方可开展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工作. 17.为了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必须编写 A. 质量管理手册 B. 仪器设备管理手册 C.人员管理制度
D. 实验室环境管理制度 E.组织机构管理制度 答案:A 解析:《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技术考核规X》中要求. 18.当样品中待测物浓度低于检验方法的检测限时,应采用的表达方式为 A.\"0〞 B.\"一〞 C.\"未检出〞 D.\"合格〞 E.\"无结果〞 答案:C 解析:卫生检验报告测定结果时,等于或大于方法的检测限<最低检测浓度>,报告的测定结果的位数应比国家标准多出一位,但个别情况下也应与国家标准位数相同.小于分析方法检出限时,应报未检出或<检测限,不得报o<国家标准为.的除外>.
19.用酸消解法处理含硒样品时,最好 A. 降低消解温度 B. 缩短消解时间 C. 采用减压装置 D. 采用回流装置
E.采用高温快速消解 答案:D
解析:回流可防止硒挥发. 20.用原子荧光法测定血中微量砷时,最好使用
A. 干灰化法 B. 酸消解法 C. 固相萃取法 D.微波消解法 E.溶剂萃取法 答案:D 解析:微波消解法消解速度快,几分钟能消解完全,易挥发性元素不易损失. 21.下列五种叙述中,最规X的叙述是
A. 用十五根管子进行试验,每根管长为15m
B.用十五根管子进行试验,每根管长为15M
C.用15根管子进行试验,每根管长为15m
D.用15根管子进行试验,每根管长为十五m
E.用15根管子进行试验,每根管长为十五米
答案:C
解析:用于定量地描述物理现象的量,即科学技术领域里使用的表示长度、质量、时间、电流、热力学温度、物质的量和发光强度的量.使用的单位应是法定计量单位.使用阿拉伯数字或是汉字数字,有的情形如年月日、物理量、非物理量、代码、代号中的数字,目前体例尚不统一.对这种情形,要求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而且又很得体的地方,特别是当所表示的数目比较精确 时,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
30 / 97
.
22.标准分样筛80目是指
A. 180cm长度的筛网上拥有的孔数为80个
B.80mm长度的筛网上拥有的孔数为80个
C. 25.4cm长度的筛网上拥有的孔数为80个
D. 25.4mm长度的筛网上拥有的孔数为80个
E.1cm长度的筛网上拥有的孔数为80个
答案:D
23.中性溶液严格地讲是指 A. pH=7.0的溶液
B. [H+]=[OH-]的溶液 C. pOH=7.0的溶液
D.pH+pOH=14.O的溶液 E.pH:l 答案:B
24.下列化合物,由极性键形成的非极性分子是
A.O2 B. CH4 C. H2O
D. Ca2E.NH4NO3 答案:E
解析:CH4分子中C—U键有极性,但分子无极性. 25.常用酸碱指示剂甲基橙的变色X围和颜 色为
A. 8.0~10.0,红色一无色 B. 3.1~4.4,红色一黄色 C.5.0~8.0,红色~蓝色 D. 4.4~.2,红色一黄色 E.6.8~8.0,红色一黄色 答案:B
解析:甲基橙的pKHIn:3.4,理论变色X围应为2.4~4.4,实测变色X围是3.1~4,4. 26.现有85%和5%的甲醇溶液,欲配制75%的甲醇溶液800ml,需要85%和5%的甲醇溶液的体积各为
A. 700ml和]00ml B. 600ml和200ml C. 400ml和400ml D. 200ml和600ml E.100ml和700ml 答案:A
解析:85%、5%、?5%均为体积分数. 27.下列干燥剂中,不正确作为氯的干燥剂的是
A. 浓硫酸
B. 碱石灰 C.硅胶<网状多孔的Si02> D.磷酐 E.无水氯化钙 答案:B解析:会发生化学反应.
28.实验室储存少量的液溴时,往往在溴上加一点水,其作用是
A. 防止溴腐蚀玻璃 B. 防止溴挥发 C.防止溴被氧化 D. 防止溴被还原 E. 防止溴变成固体 答案:B
解析:溴密度比水大,而且溶解度很小,所以可以水封,防止溴挥发.
29.甲、乙、丙3支试管,分别注入同体积的0.1mol/L的盐酸、硫酸和醋酸,再各加 入同浓度等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现测 得甲试管中溶液的pH为?,则 A. 乙、丙中溶液的pH值也为7 B. 乙溶掖的pH'~7,丙溶液pH>7 C. 乙溶液的pH;7,丙溶液pH>? D. 乙溶液的pH<7,丙溶液的pH=7 E.乙溶液的pH>7,丙溶液pH<7 答案:B
解析:1份硫酸需要两份上述氢氧化钠 溶液才能中和,而1份醋酸需要不到l份氢 氧化钠溶液就能中和.
30.关于元素周期表,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 周期表有?个周期,16个主族 B. 周期表有7个周期,8个主族 C.周期表有9个周期,16个族
D. 周期表有9个周期,8个主族 E.周期表有7个周期,16个族
31 / 97
.
答案:E
解析:元素周期表行为周期,列为族. 31.准确配制o.1mol/L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方法为
A. 称取4Z氢氧化钠固体,加1000ml水在烧杯中溶解配制
B. 称取4e氢氧化钠固体,加1000ml水在容量瓶中溶解配制
C. 先配制饱和氢氧化钠溶液,冷却后,取5.6ml,加蒸馏水使成1000m!
D. 先配制饱和氢氧化钠溶液,冷却并静止数日后取上清液5.6ml,加蒸馏水使成1000ml
E.先配制饱和氢氧化钠溶液,冷却并静止数日后取上清液5.6ml,加新煮沸过的冷蒸馏水
答案:E 解析:氢氧化钠固体易吸潮,无法准确称量.
32.可用来测量酸和碱相对强度的过程是 A.氧化 B. 滴定 C.水合 D. 还原 E.稀释 答案:B 解析:利用酸和碱在水中以质子转移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可用于测定酸、碱和两性物质.
33.下列阳离子中,能与氨形成络离子的是 A.Ca2+ B. Fe2+ C. Sc3+ D.K+ E.Cu2+ 答案:E 解析:氨分子中的氮原子拥有一对孤对 电子,而铜离子又有空的电子轨道<4s,4p>,所以它们可以形成配位键,形成铜氨络离子. 34.下列化合物中,铁的氧化数是+3的是 A. Fe2 B. FeC2O4C. Fe6C13 D. 2SO4·FeSO4·H2OE.FeSO4
答案:C 解析:Fe6C13为配合物.配体为H2O. 35.下列各有机物物质的量相同,其中碳元素百分含量最高的是 ‘ A. 丙烯 B.丙炔 C. 丙烷 D. 丙醛 E.丙酸 答案:B解析:丙炔的摩尔质量最小. 36.酯的醇解产物是 A. 醇和酸 B. 两种新醇 C.两种新酸 D.新醇和新酯 E.醇和酰胺 答案:D 解析:酯的醇解反应是酯中的烷氧基被 另一醇的烷氧基所置换的反应. 37.环烷烃的稳定性可用其在催化加氢中的破坏温度来表示.下列各环烷烃中稳定性最差的是
A. 环丙烷 B.环丁烷 C. 环戊烷 D. 环己烷 E. 环庚烷 答案:A
解析:环烷烃的稳定性:环庚烷>环己 烷>环戊烷>环丁烷>环丙烷. 38.下列化合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A. C6H5SO3H B. C6H5OH
C.CH3CHO D.CH2COCH3 E. 3CH 答案:A解析:C6H5SO3H<苯磺酸>属有机强酸, C2H5OH比水的酸性弱.
39.据价键理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键能愈强,键长愈长,愈稳定 B. 键能愈弱,键长愈长,愈稳定
32 / 97
.
C. 键能与键长无关
D. 键能愈弱,键长愈短,愈稳定 E. 键能愈强,键长愈短,愈稳定 答案:E
解析:通常键能愈大,表明该化学键愈 牢固,由该键组成的分子也就愈稳定.两原 子之间所形成的键愈短,键能就愈大.可以 用键能和键长二个键参数定量地描述化学 键的特征.
4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苯与其同系物一般是液体 B. 苯与其同系物不溶于水
C.苯与其同系物溶于乙醇和乙醚 D. 苯与其同系物的比重大于l E.苯与其同系物一般具毒性 答案:D
解析:苯与其同系物的密度<1.
41.下列化合物在水溶液中的酸性,按酸性由大到小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乙二酸>丙二酸>丁二酸>乙酸 B.丁二酸>丙二酸>乙二酸>乙酸 C.乙二酸>乙酸>丁二酸>丙二酸 D.丙二酸>乙二酸>乙酸>丁二酸 E. 乙酸>乙二酸>丙二酸>丁二酸 答案:A 解析:一般规律是:二元酸大于一元酸, 短碳链酸大于长链酸.
42.在乙醇中含有少量的乙酸、乙醛,应采用的去除方法是 A.加氢氧化钠
B.先加亚硫酸氢钠,再加氢氧化钠 C. 加亚硫酸氢钠 D. 加氨水 E. 加碳酸氢钠 答案:B
解析:醛可以与亚硫酸氢钠饱和溶液反 应,产物为白色结晶.虽然醇在溶液中略显 酸性,但和氢氧化钠是不会反应的,乙酸与 氢氧化钠反应,蒸馏后即可除去杂质.
43.蛋白质在生物化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常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为 A.20 B.15 C.10
D. 3
E. 8 答案:A
解析:组成蛋白质的基本氨基酸有20种. 44.测量温度和相对湿度时常用于湿球计.在相同室温下,相对湿度越低,与干湿球温度差异就越大,其原因是
A. 相对湿度越低,储水池中水蒸发加 快,水温降低,湿球温度是指示储水池中水温 B. 相对湿度越低,湿球上水分蒸发加快,需要用储水池中水补充量增多,储水池中水温低于室温 C.相对湿度越低,湿球上水分蒸发加快,热量损失增加使湿球局部温度下降较多 D.相对湿度越低,干球周围水分越少 E. 相对湿度越低,干球表面冷凝水越少 答案:C 解析:干湿球湿度计由两支规格完全相同的温度计组成,一支称为干球温度计,其温泡暴露在空气中,用以测量环境温度,另一支称为湿球温度计,其温泡用特制的纱布包裹起来,并设法使纱布保持湿润,纱布中的水分不断向周围空气中蒸发并带走热量,使湿球温度下降.水分蒸发速率与周围空气含水量有关,空气湿度越低,水分蒸发速率越快,导致湿球温度越低.可见,空气湿度与干湿球温差之间存在某种函数关系.于湿球湿度计就是利用这一现象,通过测量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来确定空气湿度的.
45.对热力学温度和摄氏温度的关系是 A.K=200+t D.K=250+t C.K=273+t D. K=0+t E.K=100+t 答案:C
解析:绝对零度是一273~C.
46. 我国所颁布的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的单位是 A.ppm B.mg/L C. mg/m3 D. % E.g/L
33 / 97
.
答案:C 47.用户一般认为水的味道好时,饮用水中溶解性总固体的浓度低于 A.600mg/L B. 800mg/L C. 1000mg/I. D. 1200mg/L E.5000mg/I. 答案:A
解析:溶解性总固体的量与饮用 水的味觉直接有关.不同TDS浓度与饮用 水的味道之间的关系:极好,少于300mg/L;好,300~600mg/L,一般,600—900mg/L;差,900~1200mg/L;无法饮用,大于1200mg/L48.某河流被有机物轻微污染后,仍有好氧细菌生长繁殖,在这些微生物的作用下,有机污染物分解,其最终产物是 A.氨氮 B. 有机氮 C.氮气
D. 亚盐氮 E.盐氮 答案:E
解析:有氧状态下,有机物分解的最终 产物是盐氮,缺氧时生成亚盐氮、 氨氮等氧含量低的产物. 49.我国目前对分离和测定微量小分子有机 污染物应用最多的常用方法是 A. 色谱—质谱联机法 B.高压液相法 C. 离子色谱法 D.极谱法 E.气相色谱法 答案:E 解析:目前常用气相色谱法分析微量有 机污染物.
50.在气相色谱法中,可用作定量的参数是 A.保留时间 B.相对保留值 C.半峰宽 D. 峰面积 E.进样量 答案:D
51.液相色谱流动相过滤必须使用何种粒径的过滤膜是 A.0.5um B. 0.45pm
C.0.6um D.0.55um E.0.20um 答案:B 52.气相色谱仪除了载气系统、柱分离系统、进样系统外,其另外一个主要系统是 A. 恒温系统 B. 检测系统 C. 记录系统
D.样品制备系统 E. 电源系统 答案:B 53.目前,人们从饮水中已检出的有机物多达 A. 1000多种 B. 900多种 C.800多种 D. 700多种 E.600多种 答案:D
解析:据WHO报道,现查明全世界水体中可检查出2221种化学物质,其中饮用水中有害的有机污染物765种,我国主要饮用水源黄浦江江水中曾检出有机物700多种,松花江##段测出有机物317种.
54.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硫酸盐浓度不得超过 A.100mg/L B. 150mg/L C. 250mg/L D. 450mg/L E. 1000mg/L 答案:C
解析:按照我国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 饮水中硫酸盐浓度不得超过250mg/L. 55.我国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饮水中氟化物的含量不得超过 A.0.5mg/L B.1.0mg/L C.1.5mg/L D. 2.0mg/L
34 / 97
.
E.2.5mg/L 答案:B
解析:按照我国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 饮水中氟化物的含量不得超过1.0mg/L. 56.下列消化方法中,不适用于消解测定镉样品的是
A.法
B. 硫酸—法 C. 干灰化法
D. —高氯酸法 E. —过氧化氢法 答案:C
解析:干灰化是利用高温除去样品中的 有机质,剩余的灰分用酸溶解,作为样品待 则溶液,大多数金属元素含量分析适用干灰 化,但在高温条件下,汞、铅、镉、锡、硒等易军发损失,不适用. 57.下列试剂中,可以作为镉测定的基体改良剂的是
A. 氯化钠 B.硫酸钠 C.磷酸钠 D. 钼酸
E.抗坏血酸 答案:C 解析:基体改良剂对于抑制基体干扰有 一定作用. 58.固体废弃物按危害状况可分为有毒有害废弃物和一般废弃物,有毒有害废弃物除了具有腐蚀性、反应性、有毒性、传染性、爆炸性外,还具有 A. 放射性 B. 浸出毒性 C.易燃性
D. 水生生物毒性 E.吸人毒性 答案:C
解析:危险废物被认为是具有毒 性、易燃性、爆炸性、腐蚀性、化学反应性和传染性的,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危害的废弃物.59.一种废弃物可能产生致癌、致突变、致畸的影响,用标准方法试验时呈阳性.这种废弃物具有
A. 生物蓄积性 B. 遗传变异毒性 C. 刺激性
D.水生生物毒性 E. 皮肤吸收毒性 答案:B
解析:遗传毒性是指DNA改变. 60.《化妆品卫生规X》规定化妆品成品 中甲醛的限量为
A. 指甲硬化剂中甲醛限量6% B. 气溶胶类祛臭产品o.2% C.非气溶胶类一般产品o.2% D.口腔用产品0.05% E.儿童用产品o.1% 答案:C 解析:根据20##卫生部颁发的《化妆品卫生规X》,甲醛属于使用的物质.
除口腔产品外<口腔用产品0.1%>,化妆晶 中甲醛的最大允许使用量为o.2%,甲醛禁 止用于喷雾产品,指甲硬化剂中甲醛的最大 允许使用浓度为5%.除此之外,对于婴幼 儿用产品的甲醛含量并未作其他特殊规定. 61.玻璃电极在使用前一定要在水中浸泡几小时,目的在于 A. 清洗电极 B. 活化电极 C. 校正电极
D.检查电极好坏 E.饱和水分 答案:C
62.下列因素中能造成系统误差的为 A. 气流微小波动 B.蒸馏水不纯 C.读数读错 D. 计算错误 E.操作不熟练 答案:B
63.使用浓盐酸、浓,必须在哪里进行 A. 大容器 B. 玻璃器皿 C. 耐腐蚀容器 D.通风橱 E.不锈钢容器 答案:D
35 / 97
.
.比较两组测定结果的精密度.甲组:0.38%, 0.38%, O.39%, 0.40%,0.40%;乙组:0.37%,0.39%,0.39%,0.40%,0.41%.则
A.甲、乙两组相同 B. 甲组比乙组高 C.乙组比甲组高
D. 需要准确度数据才能判断 E.无法判断 答案:B
65.当机体缺碘时,最可能引起 A.夜盲症 B. 甲状腺肿大 C.佝偻病 D. 大骨节病 E. 癞皮病 答案:B 解析:缺碘可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大疾病.
66.钾的人体日需要量约为 A.1~2g B. 2~3g C.3~4g D. 3.5~4.5g E.5~1.58 答案:B 解析:人体每日约需2—3g钾,主要由食物提供.
67.胎儿缺乏叶酸可引起 A.出血症 B. 癞皮病 C. 神经管畸形 D. 坏血病 E.脚气病 答案:C 解析:孕早期缺乏叶酸可引起胎儿神经管畸形,导致以脊柱裂和无脑畸形为主的神经管畸形,严重脑发育不良,颅骨缺损,在出生前或出生后短时间内死亡. 68.维生素C缺乏易引起的疾病是 A. 癞皮病 B. 坏血病 C.佝偻病 D. 脚气病 E.软骨病 答案:B
解析:A为缺烟酸,C为缺维生素D,D为缺维生素B1,E为缺维生素D.
69.在下列食物中,含维生素B1最多的食物是
A.精白米 B. 糙米 C. 精白粉 D.标准粉 E.面包 答案:B
解析:维生素B1主要存在于种子的外皮和胚芽中,如米糠和麸皮中含量很丰富. 70.烟酸缺乏症主要表现为 A. 脂溢性皮炎 B. 癞皮病 C. 盲病 D. 脚气病 E. 软骨病 答案:B
解析:烟酸缺乏症是指由烟酸和色氨酸 同时缺乏引起的对家禽物质代谢的损害,该 缺乏症主要表现为癞皮病症状,烟酸又称为 抗癞皮病维生素.
71.亚盐、盐类食品添加剂是属于 A. 抗氧化剂 B.着色剂 C. 防霉剂 D.防腐剂
E.发色剂 答案:E 解析: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添加适量的化学物质,与食品中某些成分作用,使制品
呈现良好的色泽,这类物质称为发色剂或呈色剂.在肉类腌制中最常用的发色剂是盐和亚盐.
72.我国卫生部1999年发布的六种生物限值中,其中包括 A. 铬 B. 锰 C. 苯 D. 氯仿
36 / 97
.
E.甲苯 答案:E
解析:1999年发布的六种生物限值包括:甲苯;三氯乙烯;铅;镉;一氧化碳;有机磷农药.
73.我国制定的血铅的生物限值是 A.200ug/L B. 300ug/L C. 400ug/L D.500ug/L E.600ug/L 答案:C
解析:血铝生物限值:2.0umol/<400ug/L>
74.当血铅浓度超过生物限值时,表示接触者 A. 有铅接触史 B.有过量接触 C. 有轻度铅中毒 D. 有中度铅中毒 E.有重度铅中毒 答案:B 解析:血铅浓度超过生物限值表示有过量接触,中毒因人、因接触时间等多因素>决定.
75.采用全血测定毒物时,采血时应加入一定量的抗凝剂.例如,采集1ml血,通常需加入草酸钠
A. 0.1mg B.0.5mg C. 1.0mg D. 3.0mg E.5.0mg 答案:C
解析:草酸钠l-2mg抗凝1ml的血. 76.一个研究组,在一个生产和使用铅的车间,选择了一群有代表性的工人,对他们的工作场所空气中铅浓度,和他们的血铅和血中锌卟啉等进行了一次采样测定.这个研究组作了
A. 环境监测和生物监测 B. 环境监测和生物材料检测 C. 环境监测和健康监护
D.环境检测和生物材料检测 E.生物监测和健康监护 答案:D
解析:监测是定期、系统、连续、有计划的检测,题中所述仅是进行了一次检测. 77. 为了测定红细胞中某一化合物的含量,下列采血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用不含抗凝剂的采血管 B.用含有肝素的采血管 C. 用含有草酸钠的采血管 D. 用含有氟化钠的采血管 E.用含有EDTA的采血管 答案:A
解析:需加入抗凝剂.
78. 在人体内,下列元素中不属于常量元素的是
A.铁
B. 钙 C.镁 D.硫 E.钠 答案:A 解析:铁属于微量元素,其他均为常量元素.
79.维生素B2的重要生理功能不包括 A.防止口角炎 B. 防止舌炎 C. 防止癞皮病 D. 防止角膜炎
E.防止脂溢性皮炎 答案:C
解析:防止癞皮病的是烟酸.
80.萃取样品溶液中的有机物,使用固相萃取剂时,不常用的是 A.氧化铝 B. 18C
C. 高分子多孔微球 D. 微球形硅胶 E.硅镁吸附剂 答案:A 解析:氧化铝为固相萃取剂,在萃取样品溶液中的有机物中不常用.氧化铝的典型应用有苏丹红、孔雀石绿的检测. 81.我国计量立法的宗旨是 A. 为了加强计量监督管理
B. 为了保障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
37 / 97
.
量值的准确可靠
C.有利于生产、贸易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D.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维护国家、人民的利益
E.为了加强计量监督管理,保障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有利于生产、贸易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维护国家、人民的利益 答案:E 解析:《计量法》中有相关说明. 82.我国法定计量单位是
A. 由国家以法令形式规定强制使用或允许使用的计量单位
B.由国家以法律条文规定允许使用的计量单位
C. 由国家规定的强制使用或允许使用的计量单位
D. 由计量行政部门以法令形式规定使用的计量单位
E.由计量行政部门以法令形式规定强制使用的计量单位 答案:A 解析:法定计量单位就是国家以法令形 式规定、强制使用或允许使用的计量单位. 83.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中,热力学温度的基本单位的符号是 A.k B.kK C.mK D. K E. uK
答案:D
解析:热力学温度单位:开. 84.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对检验工作应坚持的方针是A. 信誉第一的方针 B.数量第一的方针 C.质量第一的方针 D. 荣誉第一的方针 E.管理第一的方针 答案:C 解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工作,必须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
85.在线性X围内,测得浓度为10.0ug/L钙标准溶液的吸光度为0.100,同时测得一试样溶液的吸光度为0.156,计算其浓度为 A.15 B. 15.0
C.15.6 D. 16.0 E.16 答案:C 解析:涉与有效数字的乘除运算,结果取最少位数<10.0为三位>值.
86.下列五种说法中,最确切的是
A. \"卫生标准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技术法规,是卫生执法监督和疾病防治的法定依据〞
B. \"卫生标准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技术法规,是卫生执法监督的法定依据〞
C.\"卫生标准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技术法规,是卫生疾病防治的法定依据〞
D. \"卫生标准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技术法规,是卫生疾病治疗的法定依据〞
E.\"卫生标准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技术法规,是卫生检验检测的法定依据〞 答案:A 解析:《全国卫生标准技术委员会章程》第一条有相关表述.
87.我国制定了各个卫生领域的卫生标准,它们的最终目的是 A. 为保护环境 B. 为预防人的疾病 C.为保护人的健康
D.为提高人的健康水平 E.为治疗人的疾病 答案:C
解析:卫生标准为保护人的健康,对食品、医药与其他方面的卫生要求而制定的标准. 88.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在检验工作中遇到数量与质量发生矛盾时,应做到 A. 保证信誉不受影响
B.保证按时完成检验数量 C.保证检验质量
D. 保证准时提交检验报告 E.保证管理工作到位
38 / 97
.
答案:C 解析:《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技术考核规X》:当质量与数量发生矛盾时,坚持质量第一.
.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的下列做法中,不应该的是
A. 声明对所有检测提供相同质量的服务
B.保证检测结果不受行政的、经济的和其他方面利益的干预
C. 保证为用户保守技术秘密
D.保证本单位的检验人员不从事所检产品的技术开发工作
E.将全部检验资料交用户保管 答案:E
解析:除发给用户一份外,原始记录和 检验报告副本应装入技术档案按规定保存 一段时间.
90.在研制标准检验方法时,必须进行现场调查,主要是了解
A. 现场生产过程中待测物的产生情况 B. 现场待测物在空气中的扩散规律 C.现场气象条件对待测物的影响 D.现场生产过程中待测物在空气中的存在状态
E.现场生产过程中工人接触待测物的 情况 答案:D 解析:研制标准检验方法时,需考虑如何采样,由于待测物质存在于空气中的物理 状态不同,所用的采样方法与仪器也不同,因此必须进行现场调查以了解待测物质在空气中的存在状态.
91.作为卫生检验的标准方法,必须满足的基本要求是
A. 实验室检测的要求 B. 现场评价的要求 C. 检测样品的要求 D. 仪器设备的要求 E.卫生标准的要求 答案:E 解析:标准应当有利于保障安全和人民的身体健康,保障消费者利益,保护环境,同样作为卫生检验的标准方法,必须满足卫生标准的要求. 92.下列有关分析天平性能或使用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析天平的灵敏度越高越好
B.分析天平的零点是天平达到平衡时的读数
C.某坩埚的质量为15.46138,则用1g以上的砝码组合就应为10,2,2,1
D. 用全自动电光天平直接称量时,投影屏读数迅速向右偏转,则需减砝码
E.用全自动电光天平直接称量时,投影屏读数迅速向右偏转,则需加砝码 答案:D 93.电导率的测定实验用水要注意避免空气中的什么物质溶于水,使水的电导率发生相应变化
A. 氧气、减小 B. 二氧化碳、增大 C.氧气、增大 D. 二氧化碳、减小 E.氮气、减小 答案:B 94.实验室内部评价检验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时,最好每天同时测定的溶液是
A. 空白溶液、标准溶液、样品溶液和加标样品溶液
B. 空白溶液、标准溶液和样品溶液 C.标准溶液和样品溶液 D. 空白溶液和样品溶液
E.空白溶液和加标样品溶液 答案:A
解析: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相关知识. 95.气溶胶是指 A. 空气中粉尘 B. 空气中颗粒物 C.空气中液滴
D. 颗粒物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的分散体系
E.空气中的固体和蒸气 答案:D
解析:气溶胶,又称气胶、烟雾质,是指固体或和液体微粒稳定地悬浮于气体介质中形成的分散体系,一般大小在0.01~10um之间.
39 / 97
.
96.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总悬浮颗粒物质的年平均值和日平均值分别是 A.100ug/m3和150ug/m3 B.50ug/m3和150ug/m3 C.150ug/m3和200ug/m3 D. 200ug/m3和300ug/m3 E.100ugg/m3和200ug/m3 答案:D 解析:总悬浮颗粒指悬浮在空气中粒径小于100um的全部颗粒物,具体含量规定见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有关标准. 97.为了保证样品从采样到报告结果,整个过程不会发生差错,最关键的做法是 A. 采样后与时送交实验室 B. 交接时要口头交代清楚 C.交接签字D.从采样到报告结果,每个样品要使用统一标号
E.实验室接受样品后放置整齐 答案:D
解析:统一标号便于管理与避免发生错误. 98.化学发光法氮氧化物分析器利用的原理是
A. 二氧化氮和臭氧的气相发光反应 B.一氧化氮和臭氧的气相发光的反匝 C.氮氧化物与碳氢化合物的光化学反应
D.臭氧和乙烯的气相发光反应 E.一氧化氮氧化成二氧化氮 答案:B 解析:工作原理是用光度计检测臭氧和NO气体反应发出的化学荧光.臭氧和NO气体反应时,生成的NO2处于激发态,在回落到基态过程中,发出波长600~2400nm的光线,其中1200nm波长的光线能量最大.而光的能量与参加反应的NO浓度成正比.
99.静态配制标准气的方法适用的X围是 A. 只能配制气体化合物 B. 只能配制液体化合物 C. 只能配制固体化合物
D. 能配制气体和低沸点液体化合物 E. 能配制气溶胶 答案:D 解析:静态配气法是把一定量的气态或蒸气态的原料气加入到已知容积的容器中,再充人稀释气体混匀制得.
100.渗透管经过校准后,渗透率 A. 能稳定1年以上 B.能稳定半年
C. 保持长期稳定不变
D.因化合物不同稳定时间不同 E.在每次使用前都要校准 答案:D
解析:渗透管是一个小的内部装有纯化学物质的容器,其内的气相与液相<或者固相>的两相之间处于平衡状态.由于温度恒定,内部成分以一个固定的速率向外扩散.
101.微量有机污染物进入水体后,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作用,能降解和消失,说明该水体有
A.氧化能力 B.还原能力 C.分解能力 D. 清除能力 E.自净能力 答案:E 解析:自净能力是指环境中污染物的含 量在自然作用下被降低的能力.水的自净 作用包括氧化、还原、分解等化学反应和其 他物理、生物过程.
102.饮水中含有多大浓度的烷基苯磺酸钠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时,当地居民感觉水味不好,并可产生泡沫的浓度为 A.0.1mg/L B. 0.2mg/L C. 0.5mg/L D.1.0mg/L E.10mg/L 答案:C 解析:目前国产合成洗涤剂以阴离子型 烷基苯磺酸盐为主,其毒性极低.但当水中浓度超过0.5mg/L时,能使水产生泡沫和异味.故规定其浓度不超过0.3mg/103.水体中某些有机污染物分解时消耗某种物质,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导致厌氧性微生物大量繁殖,使水质恶化,出现恶臭.这里的\"某种物质〞是指
40 / 97
.
A. 营养素
B.还原性物质 C.氧化性物质 D.溶解氧 E.二氧化碳 答案:D
解析:有机污染物分解时需要消耗水中的溶解氧.
104.某河流被大量有机物和粪便污染后,使厌氧细菌迅速生长繁殖,在这些微生物的作用下,有机污染物分解,其最终产物是 A.氮气 B.有机氮 C. 氨氮
D.亚盐氮 E.盐氮 答案:C
解析:厌氧状态下,有机物分解产生氧含量较少的物质,如氨氮.
105.饮水中滴滴涕和六六六均有多个异构体被测出,其中具有强烈杀虫效果的DDT和有杀虫效果的BHC是 A.p,p-DDT和α-BHC B. p,p-DDT和β-BHC C. p,p-DDT和γ-BHC D. p,p-DDT和δ-BHC E. o,p-DDT和α-BHC 答案:C解析:六六六对昆虫有触杀、熏杀和胃毒作用,其中γ异构体杀虫效力最高,α异构体次之,δ异构体又次之,β异构体效率极低. 106.我国日常用的合成洗涤剂中主要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它包括下列物质,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
A. 合成脂肪酸衍生物 B. 烷基磺酸钠 C.烷基硫酸酯 D. 烷基苯磺酸钠 E.烷基磷酸酯 答案:D
解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合成脂肪酸衍生物、烷基磺酸钠、烷基硫酸脂、烷基苯磺酸钠和烷基磷酸酯,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烷基苯磺酸钠盐. 107.被腐殖质等污染的水体,加氯消毒后,生成新的有机卤化物如氯仿、一溴二氯甲烷、二溴一氯甲烷、溴仿等与非加氯消毒产物四氯化碳、1,2-二氯乙烷等.这些有机氯化物达到一定浓度时可影响人体健康,因此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了氯仿、四氯化碳的允许浓度为A. CHCl3≤20ug/L,CCl4≤20ug/L B. CHCl3≤30ug/L,CCl4≤10ug/L C.CHCl3≤40/ug/L,CCl4≤5ug/L D.CHCl3≤50ug/L,CCl4≤4ug/L E.CHCl3≤60ug/L,CCl4≤2ug/L 答案:E
解析:参考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108.在用滴定法测定水样氯化物时,消除硫化物和亚硫酸盐干扰的方法是 A. 加热沉淀、过滤
B.加AgNO3沉淀、过滤 C.加H2O2氧化 D.加KMnO4氧化 E.加NaClO氧化 答案:C
解析:硫化物,硫代硫酸盐和亚硫酸盐 干扰测定,可用过氧化氢处理予以消除.
109.我国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规定,水中浑浊度的限值为
A. 不超过5度,特殊情况下不超过3度 B. 不超过3度,特殊情况下不超过5度 C. 不超过2度,特殊情况下不超过5度 D. 不超过15度
E. 不超过1度,特殊情况下不超过3度 答案:E
解析:参照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110.亚盐中毒病人的典型症状之一是 A. 面色红润 B. 高热
C. 嘴唇、面部青紫 D. 面部皮肤黄色 E.昏迷 答案:C
解析:中毒的机制是亚盐将血红蛋白的二价铁氧化为三价铁,使血红蛋白成为高铁血红蛋白,失去携带氧的能力,造成机体缺氧.
41 / 97
.
111.甜味剂分人工甜味剂和天然甜味剂两大类,天然甜味剂的来源是
A. 动物组织中的甜味物质 B. 矿物质中的甜味物质
C.海洋鱼类组织中的甜味物质 D. 植物组织中的甜味物质 E. 动物内脏中的甜味物质 答案:D
解析:天然甜味剂主要包括:蔗糖、果糖、葡萄糖、麦芽糖、蜂蜜、各种糖浆、低聚糖、甘草甜素、甜菊苷等直接来源于天然动植物或从中提取或合成的甜味剂.
112.酒中乙醇含量是指20℃,lOOml酒样中所含乙醇毫升数,通常称之为 A.比重 B.密度 C.酒精度 D.酸度 E.含量 答案:C 解析:酒精度:酒的度数,表示酒中含乙醇的体积百分比,通常是以20℃时的体积比表示的,如50度的酒,表示在l00ml的酒中,含有乙醇50m1<20℃>.
113.味精是指以粮食与制品为原料,经发酵提纯的某种氨基酸结晶.这种氨基酸是 A. 蛋氨酸钠 B.苏氨酸钠 C.亮氨酸钠 D.谷氨酸钠 E.缬氨酸钠 答案:D
解析:味精是调味料的一种,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
114.食盐中含有一定量的碘,能够治疗的疾病是
A.肿瘤
B. 地方性甲状腺肿 C.缺钙 D.佝偻病 E.大骨节病 答案:B 解析:地方性甲状腺肿是一种缺碘引起的地方病. 115.酱油中的鲜味主要来自 A. 蛋白质 B.糖 C. 有机碱
D. 游离氨基酸
E.酯 答案:D 解析:酱油中的鲜味主要来源于蛋白质发酵后的产物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 116.油脂在储存、运输期间,由于含有过量、的水分和杂质,发生某种反应产生游离脂肪酸,使酸价增高.这里的\"某种反应〞是 A.水解 B.还原 C.氧化 D. 催化
E.动力反应 答案:A
解析:油脂在储存,运输期间,由于含有过量的水分和杂质,水解而产生游离脂肪酸,致使酸价增高.
117.拟除虫菊酯农药中,有的品种可作家庭卫生用,日常用的电热灭蚊片含有 A. 溴氰菊酯,氰戊菊酯 B. 氯氰菊酯,百树菊酯 C. 氟氰菊酯,功夫菊酯 D. 甲氰菊酯,联苯菊酯 E.丙烯菊酯,丙炔菊酯 答案:E 解析:驱蚊药剂主要是用拟除虫菊酯<如丙烯菊酯,丙炔菊酯等>同其他成分配制而成.
118.有机磷农药的中毒机制是 A. 抑制蛋白酶 B.激活胆碱酯酶 C.激活神经递质 D.抑制胆碱酯酶 E.溶血 答案:D
解析: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机制,一般认 为是抑制了胆碱酯酶的活性,造成组织中乙 酰胆碱的积聚,其结果引起胆碱能受体活性 紊乱,而使有胆碱能受体的器官功能发生 障碍.
42 / 97
.
119. 镉是蓄积性毒物,食物中的镉即使微量,亦对肾脏产生危害,曾发生于日本的镉危害引起的公害病是 A. 水俣病 B. 贫血病 C.痛痛病 D.肿瘤 E.肝脏坏死 答案:C
解析:镉中毒可引起以骨关节疼痛为主要症状的地方病.
120.砷化物分有机砷化物和无机砷化物,有机砷化物毒性比无机砷化物 A.高 B. 低 C.相同 D. ≥100倍 E.≥50倍 答案:B 解析:无机砷化物在自然界中主要以三氧化二砷<砒霜>、硫化砷<雄黄>、三硫化二砷<雌黄>、硫砷化铁<砷黄铁矿>等形式存在.一般认为无机砷化物的毒性大于有机砷化物,无机砷中以三价砷毒性最强,砒霜为剧毒物质.121.根据国际标准,1ug视黄醇当量相当于β—胡萝L素 A.0.6ug B. 6ug C.0.167ug D. 1.67ug
E.60ug 答案:B 解析:lugβ-胡萝卜素=0.167/ug视黄醇当量,即6ugβ-胡萝卜素=1ug视黄醇当量.
122.人体每天叶酸需要量为 A. 0.2~0.4g B. 0.2~0.4mg C. 0.05~0.1mg D. 0.2~0.4ug E. 1~2g 答案:B
解析:一般人每天需要叶酸200/ug,而孕妇每天至少需要400ug.
123.以下食物中,锌含量最高的是 A. 牡蛎 B.菜花 C. 西虹柿 D.猪肉 E.鲤鱼肉 答案:A 解析:锌的来源广泛,普遍存于各种食物,动物性食物含锌丰富且吸收率高.据报告每千克食物含锌量,如牡蛎、鲱鱼都在1000mg以上,肉类、肝脏、蛋类则在20~50mg之间. 124.我国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饮用水中溶解性总固体的浓度应是 A. 600mg/L以下 B.800mg/L以下 C.1000mg/L以下 D.1200mg/L以下 E.5000mg/L以下 答案:C
解析:过高的TDS浓度,会造成口味不佳和水管、热水器、热水壶与家用器具的使用寿命减短,引发居民的反感.TDS浓度过低,也会因为过分平淡无味而不受人们欢 迎,同时也会对输水管道造成腐蚀.因此我 国《生活饮用水卫生规X》中溶解性总固体 的标准为l000mg/L.
125.根据《车间空气中有毒物质监测研究规X》要求,固体吸附剂采样后的解吸效率最好应大于和不得低于的水平分别是 A.75%、60% B.80%、70% C.85%、75% D.90%、75% E.90%、70% 答案:D
解析:固体吸附管的解析效率最好在 90%以上,不得低于75%.
126.对新、改、扩建的工矿企业进行验收时,应每天上下午各采一次样,连续采样的天数应是
A.3天 B. 4天 C.5天 D. 2天
43 / 97
.
E.6天 答案:A 解析:《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 X》:根据生产工艺、职业危害因素的种类、 性质、变化情况以与危害程度分类,一般连 续采样测定三天,每日上午、下午各一次. 每次同一点不同时间内测定,采取样品不能 少于三个,测试结果取其均值<放射、噪声等物理因素测试结果除外>.
127.用现场监测仪器测定空气中CO物质STEL时,应在一定时间内测定5次,然后计算时间加权平均值作为测定值.这里的\"一定时间〞是
A. 10分钟 B. 5分钟 C.15分钟 D. 7.5分钟 E.2.5分钟 答案:C 解析:短时间接触限值,指一个工作日内,任何一次接触不得超过15分钟的时间加权平均值. 128.车间空气中汞的最高允许浓度是 A.O.02mg/m3 B.0.01mg/m3 C.0.03mg/m3 D. 0.015mg/m3 E.0.005mg/m3 答案:A解析:汞:0.02mg/m3,金属汞、有机汞化合物<皮>0.01mg/m3.
129.吡啶既是一种工业毒物,也是实验室常用试剂,它的分子式是 A.C6H6N B.C5H5N C. C4H5N D.C4H8N E.C6H4N 答案:B 解析:吡啶是含有一个氮杂原子的六元杂环化合物.可以看作苯分子中的一个被N取代的化合物,故又称氮苯.130.在生物监测中,决定生物样品采集时间的主要因素是
A. 样品的种类 B. 待测毒物的毒性 C.待测毒物的代谢 D. 待测毒物的物理性质 E.待测毒物的化学性质 答案:C
解析:生物样品的采集时间由毒物在体内的半衰期决定.
131.我国制定了铅的生物限值,它的生物监测指标是
A. 尿中铅
B. 血中游离原卟啉 C. 血中锌卟啉 D.血中铅
E.尿中δ-氨基乙酰丙酸 答案:D 解析:血铅一直是铅中毒研究的最重要 的生物学监测指标.其原因是:血铅容易测 定,并且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较好,有标准 方法;血铅与铅接触之间的相关系数较高, 特别是在环境铅污染较严重的情况下,血铅 能较好地反映铅接触水平;在稳定的、低水 平铅接触状态下,血铅也能较好地反映体内 铅负荷状况;一直为国外各临床实验室所采 用,便于相互比较.
132.一病人怀疑自己在近1周来服用了一种含铅的药,要求给他进行检验,以了解是否对健康有害.优先采集的生物样品应为 A.头发 B.指甲 C.血液 D.汗液
E.任何一种都可以 答案:C
解析:血液中含量能够比较好地反映当前污染物的接触情况,而头发、指甲反映的是前期的污染物接触情况,非水溶性污染物在汗液中很难反映.
133.一病人经检验血铅为410ug/L,最确 切的说法是
A. \"你已经职业中毒〞
B.\"你用了含铅的化妆品,引起了铅中毒〞 C.\"你食用了铅污染的食物,引起了铅中
44 / 97
.
毒〞
D.\"放心吧,没事〞
E. \"你已接触了过量的铅〞 答案:E
解析:职业性慢性铅中毒的诊断标准 GBZ 37--2002:观察对象:血铅≥1.9umol/L<0.4mg/L或400ug/L>.轻度中毒:血铅≥2.9umol/L<0.6mg/L或600ug/L>.该病人尚未达到中毒水平.
134.在样品预处理中,经常使用高氯酸作消解试剂,在使用时应注意
A. 在消解无机样品时,要防止爆炸 B. 在消解有机样品时,要防止爆炸 C. 在消解有机样品时,要先加,后加高氯酸
D.在消解有机样品时,要先加高氯酸,后加
E. 在消解有机样品时,要防止沸腾 答案:B 解析:使用—高氯酸消化时一定要先将加入放置几小时或过夜,使之与样品充分混合,在电热板上硝化以后然后再加入高氯酸,以防止在分解完全后局部温度升高而导致高氯酸和有机物作用产生爆炸危险.
135.样品预处理不能
A. 去除样品中的杂质 B. 富集待测物
C.提高分析仪器的灵敏度 D. 排除样品中的干扰 E.消除样品中待测物与其基体的反应 答案:C
解析:其他几项均为样品预处理的 作用.
136.化妆品卫生规X规定汞为禁用原料,实验室测汞方法的检出浓度为0.01ug/g,某化妆品的检验报告上的结果和结论如下,正确的报告结论是
A. 结果:平均值0.001ug/g.结论:本化妆品符合规X要求
B.结果:平均值0.055ug/g.结论:本化妆品不符合规X要求
C. 结果:平均值0.50ug/g.结论:本化妆品符合规X要求
D. 结果:平均值未检出.结论:本化妆品不符合规X要求
E.结果:平均值5.0ug/g.结论:本化妆品符合规X要求 答案:C
解析:Hg限值137.下列脂肪酸中,属于人体必需脂肪酸的是A.亚油酸 B.DHA C.硬脂酸 D.棕榈酸 E.EPA 答案:A 解析:必需脂肪酸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ω-3系列的α-亚麻酸<18:3>,一种是ω-6系列的亚油酸<18:2>.
138.固相萃取法萃取有机物,利用的机制有 A. 沉淀 B.吸收 C. 吸附 D. 分配
E.离子交换
答案:C
解析:固相萃取是利用固体吸附剂将液体样品中的目标化合物吸附,与样品的基体和干扰化合物分离,然后再用洗脱液洗脱达到分离和富集目标化合物的目的. 139.在固体废弃物有害特性鉴别中,急性毒性试验内容主要包括A. 急性水生生物毒性试验 B. 急性眼部刺激性试验 C. 急性口服毒性试验 D.急性吸人毒性试验 E.急性皮肤吸收毒性试验 答案:C
解析:固体废弃物有害特性鉴别中急性毒性采取经口灌胃方法.
140.美国EPA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对固体废弃物浸出液中鉴别值都作了规定的物质是
A. 银 B. 毒杀芬 C.砷
45 / 97
.
D. 镍 E.镉 答案:C
解析:浸出毒性的鉴别系模拟固体废物的自然浸出过程,在实验室通过规定的浸出方法进行浸取,当浸出液中有一种或一种以上有害成分的浓度超过规定的最高容许浓度的标准值时,则鉴别该固体废物具有浸出毒性,即为危险废物.
141.在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反相色谱法的固定相和流动相分别是
A. 固定相为极性,流动相为极性 B. 固定相为极性,流动相为非极性 C.固定相为非极性,流动相为极性 D.固定相为非极性,流动相为非极性 E.固定相为键合型离子交换树脂,流动相为极性 答案:C 解析:反相色谱法是较为常用的高效液 相色谱法,通常采用非极性的c.等固定相, 流动相采用极性试剂如甲醇等.
142.下列元素中,不属于微量元素的是 A.钙 B. 锰 C.锌 D.铜 E.硒 答案:A
解析:钙是常量元素.
143.生物材料检测与空气检测相比,其特点有
A. 不能反映从各种途径进人机体的内剂量 B.不能正确反映毒物进入机体的途径 C. 不能反映接触者的个体差异
D. 不能正确反映机体内毒物的内剂量
E. 不能用于各种毒物的接触剂量评价 答案:B 解析:生物材料检测结果不能正确反映 毒物进入机体的途径.
144.在气相色谱法中,当升高柱温时 A. 分离度提高 B. 分离度下降 C.保留时间增加 D.保留时间缩短 E.分析速度加快 答案:D
解析:柱温越高,检测物与固定相吸附越不牢,在柱内流动也越快.
145.在气相色谱法中,当升高载气流速时 A. 分离度提高 B.分离度下降 C.保留时间增加 D. 保留时间缩短 E.分析速度加快 答案:D 解析:载气流速提高,使柱内检测物质流动加快,保留时间缩短.
146.气相色谱法中,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反映 A. 各组分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的分配情况
B.各组分在固定相上的吸附情况 C. 各组分在色谱柱中的浓度分布情况
D. 各组分在色谱柱中的扩散情况 E.各组分在色谱柱中的分配情况 答案:A 解析:保留时间反映了各组分在两相间的分配情况,与色谱过程中的热力学因素有关.另一方面是各组分在色谱柱中的运动情况.它与各组分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的传质阻力有关.
147.在下列因素中,不属于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的是 A. 理论塔板数 B.保留时间 C.容量因子 D.死时间 E.分离系数 答案:D
解析:死时间与分离效果无关.
148.用微孔滤膜采集金属颗粒物的优点是 A. 阻力小
B.金属本底值低 C. 吸湿性不强 D. 机械强度好
E.对颗粒物收集效率高
46 / 97
.
答案:E A. 可见光区 解析:微孔滤膜是<或醋酸>纤维素 B.紫外光区 等基质交联成的筛孔状膜,孔径细小、均匀, C.红外光区 根据需要可选择不同孑L径膜,这种膜重量 D. 紫外可见光区 轻,金属杂质含量极微,溶于多种有机溶剂,尤 E.都适用 其适用于采集分析金属的气溶胶. 答案:A 149.测定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水样需进行分153.紫外光谱分析中所用比色皿是 离和富集,最常采用的方法是 A. 玻璃材料的 A.萃取法 B.石英材料的 B. 吸附柱法 C.萤石材料的 C.吹出捕集法 D. 陶瓷材料的 D. 静止顶空法 E.不锈钢材料的 E.沉淀法 答案:B 答案:B 154.属于水溶性维生素的是 解析:水中有机污染物常为微量甚至 A.维生素E 痕量水平,一般需要经过吸附柱富集后才能 B.维生素K1 检测. C. 维生素C 150.水样中常含有少量固体物质形成悬物, D.维生素A 影响容量和比色测定,水样组成复杂,某些组 E.维生素D 分会干扰待测组分测定;待测组分含量很低, 答案:C 一般只有ppb级或更低,直接测定很困难; 解析:水溶性维生素包括B族维生素 故水样测定前通常要经过预处理,预处理的和维生素C. 方法有 B型题 A.悬浮物的分离 <1—4题共用备选答案> B.水样消解 A. 平面角,弧度 C. 待测组分的浓缩和分离 B.压力,帕 D. 放置 C.体积,升 E.加热 D.质量,千克 答案:C E.长度,厘米 解析:水中有机污染物浓度很低,检测 1.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中,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前一般需要经过浓缩和分离. 基本单位是 151.微分电位溶出法测定铅时,以下提法中 答案:D 正确的是 解析:基本单位包括长度<米>、质量<千 A. 溶出峰的峰电位只决定于元素的 克>、时间<秒>、电流<安>、热力学温度<开>、性质 物质的量<摩>等.平面角<弧度>属于国际 B. 溶出峰的峰电位决定于元素的性质,单位的辅助单位,体积<升>属于国家选定的但受底液离子的影响 非国际单位制单位. C.溶出峰的峰电位决定于所测元素的2.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中,属于国际单位制的浓度 辅助单位是 D. 峰高只决定于元素的浓度 答案:A E.峰高决定于元素的浓度,但受温度和解析:同第1题解析. 底液离子的影响 3.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中,属于国际单位制中 答案:B 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是 152.721分光光度计适用于 答案:B
47 / 97
.
解析:同第1题解析.
4.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中,属于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是 答案:C
解析:同第1题解析. <5~7题共用备选答案>
A.有机废弃物和无机废弃物 B.固体的和泥状废弃物 C. 有害废弃物和一般废弃物 D. 工业废弃物和城市垃圾 E.农业废弃物和放射性废弃物关于固体废弃物分类:
5.按化学性质分类的是 答案:A 解析:固体废弃物主要来自于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其分类方法有多种,可按其来源、化学性质、危害状况、形状进行分类. 6.按危害状况分类的是 答案:C 解析:固体废弃物主要来自于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其分类方法有多种,可按其来源、化学性质、危害状况、形状进行分类. 7.对环境影响最大的是 答案:D 解析:工业固体有害废弃物指具有腐蚀性、反应性、有毒性、易燃性、传染性和爆炸性,这类有害废弃物约占工业固体废弃物的10%.
<8~10题共用备选答案> A. 血铅 B.尿锰 C.尿镉
D.血中血红蛋白 E.血中碳氧血红蛋白 8.铅的生物监测指标是 答案:A 解析:血铅是铅中毒研究的最重要的生物学监测指标.
9.镉的生物监测指标是 答案:C 解析:机体吸收的镉主要由尿排出,尿镉是评价机体接触镉的常用生物监测指标. 10.一氧化碳的生物监测指标是 答案:E 解析:一氧化碳进入机体后,与血红蛋白结合生成血中碳氧血红蛋白. <11—12题共用备选答案> A.GB,GB/T B. GJ,GJ/T C.JG,JG/T D.BG,BG/T E.WS,WS/T
11.国家标准的符号是 答案:A
解析:国标的拼音首字母. 12.卫生行业标准的符号是 答案:E
解析:卫生的拼音首字母. <13~15题共用备选答案> A. 系统误差 B.操作误差 C.偶然误差 D.过失误差 E.试剂误差
13.可以用检测标准物质发现的误差 答案:A 解析:使用标准物质是发现系统误差的有效方法.
14.检验过程中随机因素引起的误差 答案:C 解析:在测量时,即使排除了产生系统误差的因素<实际上不可能也没有必要绝对排除>,进行了精心的观测,仍然会存在一定的误差,这类由于偶然的或不确定的因素所造成的每一次测量值的无规则变化<涨落>,叫做偶然误差,或随机误差.
15.操作失误引起的误差 答案:D
解析:过失误差是一种与实际事实明显不符的误差,误差值可能很大,且无一定的规律.它主要是由于实验人员粗心大意、操作不当造成的,如读错数据,操作失误等. <16~18题共用备选答案> A.变异度 B. 精密度 C.灵敏度 D.差异度 E.准确度
48 / 97
.
16.测定值与真实数值之间的符合程度 答案:E 解析:准确度指在一定实验条件下多次测定的平均值与真值相符合的程度,以误差来表示.
17.对样品多次重复检测结果的一致程度 答案:B 解析:精密度是指多次重复测定同一量时各测定值之间彼此相符合的程度.表征测定过程中随机误差的大小. 18.表示检测方法或检测仪器测定某物质的 敏感程度 答案:C
<19—22题共用备选答案> A. 普通蒸馏水 B. 重蒸馏水
C.无二氧化碳水 D.无氟水 E.无氨水
19.可供微量分析用的水 答案:B 解析:重蒸馏水为经过两次蒸馏的高纯度水,水中的无机盐、有机物、微生物,可溶解气体和挥发性杂质含量极低. 20.加入氢氧化钠和三氯化铝后重蒸馏的水 答案:D 解析:无氟水:在每升蒸馏水中加入1g氢氧化钠与0.1g氯化铝<络合F—>进行重蒸馏.取重蒸馏过程中间的那部分蒸馏水,由此得到标准的无氟水.
21.不适用于微量分析的水 答案:A
解析:普通蒸馏水含有CO、挥发性酸、氨和微量元素金属离子等,进行灵敏度高的微量分析时需做特殊处理. 22.将惰性气体或氮气通人蒸馏水或去离子水至饱和所得的水 答案:C 解析:无二氧化碳水,①煮沸法:将蒸馏水或去离子水煮沸至少10分钟<水多时>, 或使水量蒸发10%以上<水少时>,加盖放冷 即得;②曝气法:用惰性气体或纯氮通人蒸 馏水或去离子水至饱和即得. <23—26题共用备选答案> A. 绿色 B.红色 C.蓝色 D. 棕色 E.黄色
23.适用于工业化学分析的试剂标签颜色 答案:C
解析:化学纯试剂,为三级品,纯度较分析纯差,但高于实验试剂,适用于工厂、学校一般性的分析工作,常以CP表示.标签颜色:蓝色.
24.适用于精确化学分析的试剂标签颜色 答案:A
解析:优级纯试剂,亦称保证试剂,为一级品,纯度高,杂质极少,主要用于精密分析和科学研究,常以GR表示.标签颜色:绿色. 25.适用于一般化学分析的试剂标签颜色 答案:B
解析:分析纯试剂,亦称分析试剂,为二级品,纯度略低于优级纯,杂质含量略高于优级纯,适用于重要分析和一般性研究工 作,常以AR表示.标签颜色:红色.
26.适用于一般化学实验的试剂标签颜色 答案:E
解析:实验试剂,为四级品,纯度比化学 纯差,但比工业品纯度高,主要用于一般化学实验,不能用于分析工作,常以LR表示. 标签颜色:黄色.
<27~30题共用备选答案> A. 玻璃注射器采样 B.铝塑夹层袋采样 C.多孔板吸收管采样
D.活性炭固体吸附剂采样 E.无泵型气体采样器
27.适用于采集气体、蒸气和颗粒物与蒸气 共存时采样 答案:C 解析:多孔筛板吸收管既适用于采集气态和蒸气态物质,也适于气溶胶态物质. 28.适用于气体和低沸点蒸气采样 答案:A
29.适用于采集不活泼气体采样 答案:B
30.适用于采集挥发性较大的有机化合物
49 / 97
.
采样 答案:D
<31~34题共用备选答案>
A. 盐酸萘L--胺分光光度法 B.盐酸恩波副品红分光光度法 C.靛酚蓝分光光度法 D. 亚甲蓝分光光度法 E.酚试剂分光光度法 31.检测空气中氨的方法是 答案:C 解析:空气中氨吸收于稀硫酸中,在亚硝基铁和次氯酸钠存在下,与水杨酸生成蓝绿色靛酚蓝染料,比色定量测定. 32.检测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方法是 答案:B 解析:空气中二氧化硫被甲醛缓冲液吸收,生成稳定的羟基甲基磺酸,加碱后与烟酸恩波副品红反应生成紫红色化合物,比色 定量测定.
33.检测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方法是 答案:A 解析:空气中的氮氧化物主要为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和室内矿物燃料的燃烧.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规定二氧化氮浓度为0.24mg/L.二氧化氮在水中形成亚,与对氨基苯磺酰胺进行重氮化反应,再与烟酸萘乙二胺形成玫瑰红色偶氮染料,比色定量测定.
34.检测空气中硫化氢的方法是 答案:D 解析:空气中硫化氢被碱性氢氧化镉悬浮液吸收形成硫化镉沉淀.吸收液中加入聚乙烯醇磷酸铵降低硫化镉的光分解作用.在硫酸溶液中与对氨基二甲基苯胺和三氯化铁反应生成亚甲基蓝,比色定量. <35—38题共用备选答案> A. 浑浊度 B. 镉和砷
C. 游离、性余氯 D.硫酸盐 E.痢疾杆菌
35.属于饮用水细菌学指标的是 答案:C 解析:在饮用水消毒过程中,为保证消毒
效果,加氯量必须超过水的需氯量,使其在氧
化和杀菌后还能剩余一些有效氯,称为\"余氯〞.试验证明接触时间达30分钟,游离性余氯在0.3mg/L以上时,对肠道致病菌、钩端螺旋体、布氏杆菌等均有杀灭用.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游离性余氯的标准限值为出厂水的含量不得大于4mg/L且不得小于1 0.3mg/L,管网末梢水中不得小于 10.05mg/L.36.属于饮用水毒理学指标的是
答案:B 解析:镉、砷等元素为毒性元素,在体内具有明显的蓄积作用而产生危害. 37.属于饮用水一般化学性指标的是 答案:D
解析:一般化学性指标包括:总硬度、铁、锰、铜、锌、挥发酚类、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硫酸盐、氯化物和溶解性总固体等. 38.属于饮用水感官性状指标的是 答案:A 解析:饮用水感官性状指标包括: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 <39~42题共用备选答案>
A. 4-氨基安替比林氯仿萃取分光光度法
B. 亚甲蓝分光光度法 C. 铬酸钡分光光度法 D. 银滴定法
E.异烟酸—吡唑酮分光光度法 39.生活饮用水中硫酸盐的测定方法是 答案:C 解析:检测水中硫酸盐的方法之一为铬 酸钡分光光度法,该方法又可分为热法和冷法.热法:在酸性溶液中,铬酸钡与硫酸盐生成硫酸钡沉淀和铬酸离子.将溶液中和后,过滤除去多余的铬酸钡和生成的硫酸钡,滤液中即为硫酸盐所取代出的铬酸离子,呈黄色,于420nm波长,用0.5cm比色皿测定吸光度.冷法:在酸性溶液中,硫酸盐与铬酸钡生成硫酸钡沉淀和铬酸离子.加入乙醇以降低铬酸钡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过滤除去硫酸钡与过量的铬酸钡沉淀,滤液中为硫酸盐所取代的铬酸离子,呈现黄色.于420nm波长,
50 / 97
.
用3cm比色皿测定吸光度. 40.生活饮用水中挥发酚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是
答案:A
解析:在pH10±0.2和氧化剂铁氰酸钾存在的溶液中,酚与4-氨基安替比林形成红色的安替比林染料,用氯仿提取后比色 定量.
41.生活饮用水中氯化物的测定方法是 答案:D 解析:银与氯化物生成氯化银沉淀,过量的银与铬酸钾指示剂反应生成砖红色铬酸银沉淀,指示反应达到终点. 42.生活饮用水中氰化物的测定方法是 答案:E 解析:在pH=7.0的溶液中,用氯胺将氰化物转变为氯化氰,再与异烟酸—D比唑酮作用,生成蓝色染料.于638nm波长,用3cm比色皿测定吸光度.
<43—46题共用备选答案>
A. 水中氨氮含量高,亚盐和盐氮含量不高
B. 水中盐氮含量高,氨氮和亚盐氮含量不高
C.水中亚盐含量高,氨氮和盐氮含量不高
D. 水中氨氮和亚盐氮含量高,盐氮含量不高
E.水中氨氮、亚盐氮和盐氮含量均高
43.水体过去曾受有机污染,现已经完成自净过程
答案:B
44.水体新近受到污染,自净过程正在进行 答案:D
45.水体长期以来一直受污染 答案:E
46.水体近期受到过污染,自净过程正在 进行 答案:C 解析:氨氮是天然水被人畜粪便等含氮有机物污染后,在有氧条件下经微生物分解形成的最初产物.水中氨氮增高时,表示近可能有人畜粪便污染.亚盐氮是水中氨在
有氧条件下经亚菌作用形成的,是氨硝化过程的中间产物.亚盐氮含量高,提示水中有机物的无机化过程尚未完成,污染危害仍然存在.盐氮是含氮有机物氧化分解的最终产物,若水体中盐氮含量高,而氨氮和亚盐氮含量不高,表示水体过去曾受有机污染,现已完成自净过程.若氨氮、亚盐氮、盐氮均增高,提示该水体过去和新近均有污染,或过去受污染,目前自净正在进行.人们可根据水体中氨氮、亚盐氮、盐氮含量变化的意义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水质的污染状况. <47—50题共用备选答案> A.麝香草酚分光光度法
B.N,N—二乙基对苯二胺分光光度法 C. 磷钼蓝分光光度法 D. 甲亚胺-H分光光度法 E.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47.水中硼的测定方法是 答案:D
解析:硼与甲亚胺-H形成黄色配合物,其颜色与硼的浓度在一定X围内呈线性关系.
48.水中硫化物的测定方法是 答案:B
解析:硫化物与N,N—二乙基对苯二胺与氯化铁作用,生成稳定的蓝色,可比色定量. 49.水中氨氮的测定方法是 答案:E
解析:水中的氨与纳氏试剂在碱性条件下生成黄至棕色的化合物,其色度与氨氮含量成正比.50.水中盐氮的测定方法是 答案:A 解析:盐和麝香草酚在浓硫酸溶液中形成硝基酚化合物,在碱性溶液中发生分子重排,生成黄色化合物,比色测定. <51—54题共用备选答案>
A. 水杨基荧光酮氯代十六烷基吡啶分光光度法
B.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 C.过硫酸铵分光光度法
D. 双乙醛草酰二腙分光光度法
E.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51 / 97
.
51. 水中锰的测定方法是 答案:C 解析:在银存在下,锰被过硫酸铵氧化成紫红色的高锰酸盐,其颜色的深度与锰的含量成正比.
52.水中铝的测定方法是 答案:A 解析:水中的铝离子与水杨基荧光酮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氯代十六烷基吡啶在pH5.2—6.8X围内形成玫瑰红色三元络合物,可比色定量.
53.水中铜的测定方法是 答案:D 解析:在pH=9的条件下,铜离子与双环己酮草酰二腙与乙醛反应,生成双乙醛草酰二腙螯合物,比色定量. 54.水中砷的测定方法是 答案:E 解析:锌与酸作用产生新生态氢.在碘化钾和氯化亚锡存在下,五价砷被还原为三价砷.三价砷与新生态氢生成砷化氢气体.通过乙酸铅棉去除硫化氢的干扰,然后与溶于三乙醇胺—氯仿中的二乙氨基二硫代酸银作用,生成棕红色的胶态银,比色定量. <55—58题共用备选答案> A.TOC B. TODC.COD D.BOD E.VOC
55.用于表示水中全部有机物的含碳量是 答案:A
56.用于表示水中化学耗氧量的是 答案:C
57.用于表示水中总需氧量的是 答案:B
58.用于表示水中生化需氧量的是 答案:D
解析:总有机碳:水中的有机物质的含量,以有机物中的主要元素——碳的量来表示,称为总有机碳.总需氧量:总需氧量是指水中能被氧化的物质,主要是有机物质在燃烧中变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需要的氧量,结果以O2的mg/L表示.化学需氧量: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采用一定的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它是表示水中还原性物质多少的一个指标.水中的还原性物质有各种有机物、亚盐、硫化物、亚铁盐等.但主要的是有机物.因此,化学需氧量又往往作为衡量水中有机物质含量多少的指标.生化需氧量:是在有氧的条件下,由于微生物的作用,水中能分解的有机物质完全氧化分解时所消耗氧的量称为生物化学需氧量,简称生化需氧量.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非工业环境中最常见的空气污染物之一.常见VOC有苯乙烯、丙二醇、甘烷、酚、甲苯、乙苯、二甲苯、甲醛等.第三部分 专业知识 A1型题
1.气态和蒸气态污染物是指
A. 常温常压下以气体形式分散在大气中的污染物和以蒸气态挥发到大气中的污染物
B. 常温常压下以液体形式分散在大气中的污染物
C.常温常压下以固体形式分散在大气中的污染物
D. 常温常压下以颗粒物形式分散在大气中的污染物
E.常温常压下以气溶胶形式分散在大气中的污染物 答案:A 2.气溶胶是指
A. 常温常压下以蒸气态挥发到大气中的污染物
B.任何固态或液态物质以微小的颗粒形式分散在气流或大气中
C. 常温常压下以气体形式分散在大气中的污染物
D. 对流层中的空气
E.由于人订枞事生产和生活活动而形成的气态污染物 答案:B
3.空气中多环芳烃通常的存在状态有 A. 气态 B.蒸气
C.蒸气和颗粒物
52 / 97
.
D. 气溶胶 E. 气体和蒸气 答案:C
4.颗粒物大小通常用粒径表示,大气中颗粒物的粒径通常采用的表达方式为 A. 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 B. 质量中值直径 C.扩散直径 D. 几何直径 E.球体直径 答案:A 5.取相同状况下的0.10ml一氧化碳和0.l0ml二氧化碳纯净气,用清洁空气稀释至10L并混匀,计算出两种气体的浓度分别是12.5mg/m3和19.6mg/m3.两种气体浓度不同的原因是
A. 未换算到标准状况下 B.两种气体分子量不同 C. 一氧化碳计算有误 D. 二氧化碳计算有误 E.两种气体计算都有误 答案:B 解析:相同状态下气体的体积相同,表示它们的摩尔数是相同的,但由于分子量的不同,导致相同摩尔数的气体的重量也不同,因此,用mg/m’表示的浓度是不等的. 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室内污染源的是 A. 室内装饰材料 B. 厨房油烟 C.室内吸烟 D. 汽车尾气 E.家用化学晶 答案:D 解析:室内污染源是指污染物来源于室内,很明显只有汽车是室外的.
7.用硅胶管采样时,湿度可影响最大采样体积.湿度增大,可引起采样体积 A. 成正比增大 B. 不变
C.成指数增大 D. 减小 E.不确定 答案:D
8,现场空白管值超过容许界限时,对此次采样检测结果应该采取的处理是
A. 从样品含量中扣除空白管含量 B.重做现场空白管直到合格为止 C. 下次采样增加空白管的密封程度 D. 空白管低温保存
E.此次采样检测结果为可疑数据,应该重新采样检测 答案:E 解析:空白管值超过容许界限表示整个操作有问题,如可能此批试剂有问题,不光影响空白管,也同样影响采样管.因此,此次采样检测结果为可疑数据,应该重新采样检测. 9.下列因素中,对固体吸附剂管的最大采样体积无影响的是
A.固体吸附剂的性质 B.采样流速 C.气温
D.气体的密度
E.空气中待测物的浓度 答案:D
10.在空气污染物检测中,悬浮颗粒物中能用鼻和嘴吸人的那部分颗粒物称为 A.呼吸性颗粒物 B. 可吸人颗粒物 C.胸部颗粒物 D. 细颗粒物 E.粗颗粒物 答案:B 解析:颗粒物按其粒径大小不同,具有不同的性能,总的原则是粒径越小,进入呼吸道越深.
11.采样效率太低的方法和仪器不能采用,一般认为,空气样品的采样效率最好不低于 A.95% B.90% C. 85% D. 80% E.70% 答案:B
12.用气相色谱法分析样品的定性依据是 A.峰高 B. 峰面积 C. 峰宽
D. 保留时间
53 / 97
.
E.死时间 答案:D 解析:气相色谱法分析混合样品时,不同 物质在柱内的保留时间是不等的,因此,利用保留时间可以进行定性分析.
13.用气相色谱分析混合物时,各组分的保留时间差异取决于
A. 各组分在两相间的分配系数 B. 柱效
C.检测器的灵敏度 D. 记录仪走纸速度 E. 柱前压 答案:A 14.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按采样流量大小可分为大流量、中流量和小流量,其中中流量是指流量在
A.1m3/min B.500L/min C.100L/min D.50L/min E.10L/min 答案:C
15.如果样品需要中间人送交实验室,样品的处理方法应为
A. 向运送人说明样品情况
B.样品包装应该安全可靠,确保运送过程不会损坏 C.样品包装应该安全可靠,同时要加封,确保运送过程不会损坏
D.样品包装应该安全可靠,确保运送过程不会损坏,实验室收到后要有回执 E.样品包装应该安全可靠,同时要加封,确保运送过程不会损坏,实验室收到后要有回执
答案:E
16.动态配气中对稀释气气源的要求是 A. 清洁、干燥 B.清洁、温度高 C.清洁、湿度高 D. 温度高、湿度低 E.温度高、湿度高 答案:A
17.在测定样品时,作空白实验的目的是 A. 考查试验中是否存在过失误差 B.找出改正数据或直接在试验中纠正可能引起的误差
C.消除由试剂、蒸馏水与器皿引入的杂质所造成的系统误差
D.作为标准曲线的一点 E.消除试验中的偶然误差 答案:C
18.检测食物中钙的EDTA法的检测X围是 A.10~20ug D.50~100ug C.5~10btg D. 5~50ug E.50~100ug 答案:D
19.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通常使用的氮气-氢气-空气的流量比是 A.3:30:300 B.30:30:30 C.30:30:100
D.30:10:300 . E.30:30:300 答案:E 20.固定其他条件,色谱柱的理论塔板高度将随载气的流速增加而 A. 基本不变 B. 增大 C.变小
D.先减小后增大 E.无规律变化 答案:D 21.描述色谱柱效能和总分离效能的指标分别是
A. 理论塔板数和保留值
B.理论塔板数或理论塔板高度和分离度
C.分离度或有效塔板高度
D.理论塔板高度和理论塔板数 E.有效塔板高度和保留值 答案:B
22.二硫腙法测定空气中铅时,分为单色法和混色法,在单色法中,作为过量二硫腙的洗脱液的溶液是 A.KCN—NH B. 氯仿
C. NaOH—NH3
54 / 97
.
D. NaOH—EDTA—2Na
E.四氯化碳 答案:A 23.水质分析的一般检验项目中的物理指标共有4项,不包括 A. 温度
B.总硬度 C.色度 D.浑浊度 E.臭和味 答案:B
解析:总硬度在化学性状指标中检验. 24.水质检验项目中的化学指标共有20项,下列指标中,不属于化学指标的是 A. 化学耗氧量 B.阴离子洗涤剂 C.氯化物 D.铬<六价> E.浑浊度 答案:E 解析:浑浊度属于一般检验项目,或物理和感官性状指标. 25.水质分析的一般检验项目中,有些项目要求尽快分析,有些项目要求在4小时内测定.下列各项检验中,超过4小时仍可测定的是 A.pH B. Hg
C.铬<六价> D.亚盐氮 E.氯仿、四氯化碳 答案:B 解析:只有汞在4小时之外不会发生变 化,其他或氧化<亚盐氮>、或还原<铬<六价>>、或挥发<氯仿、四氯化碳>、或吸收酸碱性气体而改变pH. 26.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钙、镁和锶时,通常加入某种释放剂以消除在火焰中不易解离的磷酸盐等化合物的化学干扰,通常加入的释放剂是 A. 铈盐 B. 铁盐 C.锰盐 D.镧盐 E.镨盐 答案:D
7.水质分析时,所测定的色度应该以除去悬浮物质的色度为标准,称之为 A. 表色 B.真色 C.白色 D.无色 E.浅蓝绿色 答案:B
28. 我国饮用水水质卫生标准规定,饮用水中的硬度<以CaCO3计>不得超过 A.150mg/L B.300mg/L C. 450mg/L D. 500mg/L E.600mg/L 答案:C 29.用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六价铬时,应注意
A. 水样不加酸保存,当天测定
B.水样中性或弱碱性保存,当天测定 C.水样加酸保存,一个星期内测定 D. 水样中性保存,一个星期内测定 E.水样中性或弱碱性保存,两个星期内测定
答案:A
解析:六价铬有氧化性,久置会被还原. 30.影响水质pH测定的因素是 A.浑浊度 B.温度 C. 游离氯 D.氧化性 E.还原性 答案:B 解析:玻璃电极的选择性非常高,一般不会受其他物质干扰,但温度会影响其响应值,所以,pH测定时会设定温度补偿. 31.浑浊度的结果可在测定时直接比较读取,然后乘以稀释倍数.不同浑浊度X围的读数精度要求不同,读数精度不符合要求的是 A. 浑浊度X围2~10NTU;读数精度2NTU
B. 浑浊度X围10~100NTU;读数精度5NTU
55 / 97
.
C. 浑浊度X围100~400NTU;读数精度10NTU
D. 浑浊度X围400~700NTU;读数精度50NTU
E.浑浊度X围700NTU以上;读数精度100NTU 答案:A
解析:A出现误差最大值是100%,显然 有误. 32.测定天然水的色度通常采用铂钴比色法,色度单位的规定为
A. lmg铂所具有的颜色称为1度 B. 2mg铂所具有的颜色称为1度 C. 2mg/L铂所具有的颜色称为l度 D.1mg/L铂所具有的颜色称为1度 E.5mg/L铂所具有的颜色称为1度 答案:D 33.用亚甲蓝法测定水中阴离子合成洗涤时,消除余氯干扰作用的方法是
A. lmg余氯加0.1ml 1%亚硫酸氢钠溶液
B.10mg余氯加lml 1%亚硫酸氢钠溶液
C. 1mg余氯加lml 1%亚硫酸氢钠溶液 D. lmg余氯加0.2ml l%亚硫酸氢钠溶液
E.1mg余氯加lml 0.1%亚硫酸氢钠溶液
答案:C
34.用重铬酸钾法测定COD的水样,加硫 酸酸化至pH<2后,置4~C保存,保存 的天数不应超过 A. 1天 B.2天 C.3天 D. 5天
E.10天 答案:D 35.采集的固体废弃物样品经四分法缩分至200~500g,研磨至全量通过100目筛,然后于105℃烘烤2—6小时,作为供分析用的干燥样品.下列各项中,该样品不适合测定的指标是
A. 铅 B. 铬 C.总汞 D. 砷 E.镉 答案:C
解析:总汞中的单质汞在105℃烘烤2~6小时条件下会挥发,影响检验准确度. 36.配制汞标准溶液时,为防止汞浓度的改变,按《化妆品卫生规X》,其操作是
A. 稀释后,立刻分装于小容器内,并保存于一18~C
B.配制时,加入使最终浓度为0.5mol/L
C.配制时,加入使最终浓度为5% D. 配制时,加入—铬酸钾使最终浓度分别为5%和0.5%
E.配制时,加入—重铬酸钾使最终浓度分别为5%和0.05% 答案:E 37.《化妆品卫生规X》中规定的巯基乙酸的测定方法是 A. 比色法
B. 气相色谱法
C.高效液相色谱法 D.原子吸收法 E.氧化还原滴定法 答案:E 38.《化妆品卫生规X》规定除用于染发产 品外,铅为禁用原料,作为原料的杂 质,化妆品成品中铅的限量为 A.1ug/g B.4ug/g C. lOug/g D.40ug/g E.100ug/g 答案:D 解析:铅与铅化合物都有毒性,化妆品的原料中,尤其是无机原料中往往含有铅化合物杂质,《化妆品卫生规X》规定,作为杂质存在,化妆晶中铅的总含量不得大于40mg/kg. 39.《化妆品卫生规X》中规定的甲醇的测定方法是
A.比色法
56 / 97
.
B.气相色谱法 C. 高效液相色谱法 D. 原子吸收法 E.薄层色谱法 答案:B
40.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测定糖精钠时,所测量的信号是 A.电流 B.电位 C.浓度 D. 活度 E.电阻 答案:B
解析:一般离子选择电极都是检测对特 定离子响应电位.
11.在食品检验中,用镉柱还原法或镉粉还原法所测定的物质是 A.亚盐 B.盐
C.亚盐总量
D.盐总量加亚盐 E.以上都是 答案:D 解析:盐被还原成亚盐,然后检测亚盐量.因此,其结果是盐总量加亚盐.
42.在下列方法中,用于检测聚氯乙烯成形品中氯乙烯的方法是 A. 气相色谱法 B. 高效液相色谱法 C.紫外线分光光度法 D. 薄层色谱法 E.比色法 答案:A
43.下列方法中,可同时测定食品中糖精钠、乙酰磺胺酸钾、咖啡因和阿斯巴甜的方法是 A. 高效液相色谱法 B. 气相色谱法 C. 薄层色谱法
D.紫外线分光光度法 E.柱色谱法 答案:A
44.一般蛋白质含氮量平均约为 A.16%
B.18% C. 16.7% D.17.6% E.18.5% 答案:A
45.用蒸馏法测定食品中亚硫酸盐,应采用的方法是
A.碘量法 B.沉淀滴定法 C. 酸碱滴定法 D.重铬酸钾法 E.比色法 答案:A
46.国标规定,测定食品中总砷的方法—硼氢化物还原比色法,为了将五价砷还原为三价砷,需使用
A.锌与碘化钾 B. 碘化钾与硫脲 C. 硫脲与锌 . D.碘化钾与氯化亚锡 E. 锌与氯化亚锡 答案:B 解析:硫脲可以将五价砷还原为三价砷. 47.当量浓度已废除,所以2NHCl应表示为 A.CHCl=4mol/L B.CHCl=1mol/L C. CHCl=2mol/L D. CHCl=0.5mol/L E.CHCl=3mol/L 答案:C
解析:HCl的当量浓度与摩尔浓度是一 样的.
48.可用滴定法测定钙,滴定的标准溶液为EDTA-2Na溶液,EDTA-2Na的化学名为 A. 二硫腙二钠
B. 二氮杂菲二钠 C. 变色酸二钠盐
D.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 E.邻苯二甲碳二钠盐 答案:D
解析:EDTA是乙二胺四乙酸的英文缩写.
49. 食用植物油中过氧化值的测定,国标规 定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法,以淀粉作指示剂,终
57 / 97
.
点颜色为 A. 红色 B. 蓝色
C.蓝色消失 D.绿蓝色 E.淡黄色 答案:C
解析:食用植物油中过氧化值的测定中,假如KI被氧化成I:与淀粉生成蓝色,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法时,将I:消耗完毕,即蓝色消失. 50.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中所涉与的物理指标不包括 A. 温度
B.相对湿度 C.气压 D.风速 E.新风量 答案:C
解析:人为因素很难控制气压的大小,而室内的温度、相对湿度、风速、新风量则易受人为因素控制.
51.鲜奶的新鲜度是一个重要的质量指标,通常采用的评价指标是 A. 酸价 B.氧化价 C.蛋白质含量 D.细菌总数 E.酸度<°T> 答案:E 52.食品包装纸不允许含荧光性物质,检测方法是在两种不同波长的紫外线下检查5Xl00cm2的纸样,任何一X纸样中最大荧光面积不得大于 A. 4cm2 B.5cm2 C. 2cm2 D.10cm2 E.3cm2 答案:B 53.用氢氧化钾标准溶液滴定时,每克植物油消耗的氢氧化钾毫克数称为 A. 酸价 B.酸碱度 C. 蛋白质 D. 氨基酸 E.磷脂
答案:A .
54.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中,通常用作载气的气体是 A. 氢气 B.空气 C.二氧化碳 D. 氧气 E.氩气 答案:E
55.糖精钠易溶解在 A.乙醚
B. 盐酸稀溶液 C. 苯 D. 水 E.乙醇 答案:D
56.测定食品中着色剂时,在酸性条件下,用以吸附待测物中水溶性色素的物质是 A. 硅胶 B.聚酰胺 C.硅胺 D.氧化铝
E.氟罗里硅土 答案:B 解析:测定食品中着色剂时,首先用聚酰胺吸附柱提取水溶性色素,然后制备成水溶液,进行色谱分析.
57.苯甲酸和苯甲酸钠的溶解度是 A. 相同 B. 近似 C.不同 D. 无法判断 E.略同 答案:C
58.测定食品中水分需称量恒重,\"恒重〞是指同一份样品两次称量之差不超过 A.4mg B. lmg C. 2mg D.10mg E.5mg 答案:C
58 / 97
.
59.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样品处理时,在CuS04和K2S04存在下,与样品物质一起加热的是 A. 浓HN03 B.浓H2S04 C. 浓HCl04 D. 浓HCl E.王水 答案:B
60.测定食品中脂肪时,如果直接用有机溶剂提取,那么所测结果的成分为 A.游离脂肪 B.结合脂肪 C.氧化脂肪 D. 乳脂肪 E. 愿脂肪 答案:A 解析:能被有机溶剂直接提取的脂肪称为游离脂肪.
61.目前,我国规定食物中膳食纤维的测定方法为
A. 酸性洗涤剂法
B. 中性洗涤剂法 , C. 酶重量法 D.酶化学法 E. 吸附重量法 答案:B 解析:在中性洗涤剂和淀粉酶的作用下,不被消化的物质即为膳食纤维,称重即可测定.
62.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B2时,激发光和发射光波长分别是 A. 440nm和525nm B.450nm和550nm C. 480nm和530nm D.490nm和525nm E.445nm和540nm 答案:A
63.食物中硒的测定是将样品经混合酸化,硒化合物被氧化成硒的价态为 A. 四价 B. 六价 C. 负二价 D.有机硒 E.无机硒 答案:A .有些蔬菜样品与高硒地区的样品含有较多的六价硒,消化至终点冷却后,要使六价硒还原成四价硒,在继续加热前还需加入的物质是
A. 硫酸 B. 蒸馏水 C. 盐酸
D. E.氢溴酸 答案:C
65.在国标中,维生素A的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18C反相柱分离,紫外检测器检测,采用的定量方法为 A. 外标法 B.内标法 C.标准加入法 D.归一化法 E.以上都不对 答案:B 66.国标方法中淀粉测定的第一法是A. 酸水解法 B.酶水解法 C. 高效液相法
D.紫外分光光度法 E.X线衍射法 答案:B 解析:酶水解法被认为是最准确的方法. 67.采用荧光法测定维生素B2时,须预先分离净化后,在一定波长下测定荧光强度,进行分离净化时应采用的物质是 A. 活性炭 B,石英砂 C.硅藻土 D. 硅镁吸附剂 E.氧化铝 答案:D
68.下列空气采样方法中,不属于富集法的是
A. 固体吸附剂法 B. 液体吸收法
C.冷冻浓缩法 .
59 / 97
.
D.注射器法 E.无泵型采样法 答案:D
69.在空气定点采样时,收集器应放在工人工作时的呼吸带,一般情况下距地面的距离是
A.0.5m B.1.5m C.5m D. 8m
E.2m 答案:B
70.在空气粉尘STEL浓度测定中,采样持续时间为
A. 5~10分钟 B.≥10分钟 C.≤10分钟 D. >15分钟 E.<15分钟 答案:B
71.欲测定血铅,需采集lml血样,通常采集 A.中指血 B. 耳垂血 C.静脉血 D.动脉血
E.任何一种均可 答案:C 72.当用原子荧光法测定化妆品中砷时,需加入硫脲—抗坏血酸混合溶液,此溶液的作用是
A. 与砷化氢协同作用,以增加其荧光强度,增加方法的灵敏度
B. 与硼氢化钠协同作用,以加速砷化氢的产生
C.消除消解液中残余氧化性,增加测定结果的重现性
D.消除干扰离子的影响 E.减弱空白的荧光 答案:D
解析:化妆晶中汞、钙、铁等离子均有干扰,加入硫脲—抗坏血酸混合溶液后,可以消除干扰离子的影响. 73.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采取标准加入法能消除
A.物理干扰 B.背景干扰 C. 电离干扰 D. 化学干扰 E.辐射干扰 答案:D
74.在A=abc公式中,A为吸光度,b为 液层厚度,c为溶液浓度,a的名称是 A. 相关系数 B.吸收系数 C.吸光系数 D.吸收常数 E.吸光常数 答案:C 75.当往测定荧光的溶液中加入氯化钠溶液时,荧光强度的变化将是 A. 增加
B.明显增加 C. 增加不明显 D.降低 E.不变 答案:D 76.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中,最常用的火焰是
A. 空气—丙烷 B. 空气—煤气 C.空气—乙炔 D.空气—氢气 E.氧化亚氮—乙炔 答案:C
77.流动相为气体,固定相为固体的色谱法,叫做
A. 液相色谱法 B.离子色谱法 C.气液色谱法 D.气固色谱法 E.气相色谱法 答案:D
78.气相色谱法的缺点是 A. 灵敏度不高 B.选择性较差 C.分离效能不高 D. 分析速度较慢 E.不能直接定性
60 / 97
.
答案:E 解析:色谱法定性需要标准物质确定保留时间.
79.气相色谱法中常用的载气是 A.氧气 B.氢气 C.空气 D. 氮气
E.惰性气体 答案:D 80.气相色谱仪的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温度应
A. 与色谱柱温度相同
B.在100℃以上 C.比色谱柱温度高l0℃ D. 在150℃以上
E,比色谱柱温度高50℃并且在100以上 答案:E
解析: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由离子室、电极和火焰喷嘴组成,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温度一般应高于色谱柱温度500℃.
81. 在气相色谱法中,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成为卫生理化检验中最常用的检测器,其原因是
A. 它具有灵敏度高、线性X围宽和能测定有机化合物多等特点
B. 它具有灵敏度高、精密度好和能测定各种有机化合物等特点
C. 它具有灵敏度高、准确度好和能测定所有有机化合物等特点
D. 它比其他检测器的灵敏度都高 E.它比其他检测器操作简便 答案:A 82.在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容量因子值在一定X围内,色谱峰分离最好,保留时间较短.这里的\"一定X围〞是 A. 1—2 B.1—3 C. 1—4 D.1—5 E. 1—10 答案:D 83.皂膜流量计主要误差来源是时间的测量,因此要求皂膜有足够长的时间通过刻度区.
皂膜上升的速度不宜超过 A.12cm/s B. 16cm/s C. 8cm/s D. 4cm/s E.10cm/s 答案:D
84.与有动力采样器相比,无泵型采样器的主要缺点是
A. 体积较大 B.使用不方便
C.不能用于短时间的采样 D. 分析操作复杂 E. 噪声大 答案:C 解析:无动力采样器采集必须放置一段 时间,才能确保一定的采样体积和采集到一 定量的被检测物质.
85.评价采集气溶胶的采样效率时有两种 表示方法,目前大气监测中一般采用 A. 流量采样效率 B.体积采样效率 C. 浓度采样效率 D. 质量采样效率 E.总采样效率 答案:D 86.撞击式分级颗粒物采样器把粒径不同的颗粒物分别捕获在各段捕集板上的原理是 A. 扩散沉降 B. 直接阻挡 C.惯性撞击 D. 静电吸引 E.自然沉降 答案:C 87.二硫腙分光光度法测空气中镉时,下列金属中,会对测定产生于扰的是 A. 铁 B.铝
C.铊 D. 铜 E.钙 答案:C
88.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Pb、Cr、Cd、Hg的分析线波长分别是
61 / 97
.
A. 283.3nm,357.9nm,228.8nm,253.7nm B. 283.3nm,253.7nm,228.8nm,357.9nm C. 357.9nm,253.7nm,228.8nm,283.nm D. 228.8nm,283.3nm,253.7nm,357.9nm E. 357.9nm,253.7nm,228.8nm,283.3nm 答案:A .用铬酸钡分光光度法<冷法>测定硫酸盐时,消除碳酸盐干扰的方法是 A.加盐酸煮沸 B.加入氯化钡 C. 加入氢氧化镁 D.加入氢氧化钙 E.加入钙氨溶液 答案:E
解析:常用的硫酸盐分析方法有重量法、铬酸钡法,铬酸钡分光光度法<冷法>测定硫酸盐时加入钙氨溶液可消除碳酸盐的干扰. 90.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分光光度法测砷时要用到醋酸铅棉,醋酸铅棉的作用是 A. 除去氯化物的干扰 B,除去碘化物的干扰 C.作为还原剂 D.作为氧化剂
E.除去硫化氢的干扰 答案:E 解析:硫化氢被醋酸铅棉吸收,可以消除硫化氢的干扰.
91.水中酚的测定,我国《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中所采用的方法是 A. 气相色谱法 B.溴化容量法
C.4—氨基安替比林比色法 D.高压液相色谱法 E.荧光分光光度法 答案:C
92.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得某溶液E=290mV,相应的氟离子浓度为1.5mg/L,已知其logC的斜率为59mV,测得另一溶液的E=349mV,其相应的氟离子浓度为 A. 0.15mg/L B. 290mg/L C. 349mg/L D. 1.5mg/L E. 15.0mg/L 答案:A
93.采样是分析的基础,所采集的水样必须有代表性,如欲了解河流、湖泊水质情况,采样点必须设在
A. 上游设采样点 B.中游设采样点 C.下游设采样点
D. 受人类活动影响不显著的区域 E.上、中、下游各设采样点 答案:D
94.湖泊水的采集时间和频率通常为 A. 每月采样1次 B. 每3个月采样1次 C. 每半年采样1次 D. 1年采样1次
E.丰水期、枯水期各采样1次 答案:B 95.水的硬度按其所含可溶性盐类的组成分为两类:暂时硬度和永久硬度,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暂时硬度的是
A. 碳酸钙 B. 碳酸镁 C. 重碳酸钙 D.重碳酸镁 E.硫酸钙 答案:E 解析:硫酸钙不能通过加热过程而生成沉淀,所以不属于暂时硬度.
96.环境空气样品的特点中错误的是
A. 空气的流动性大,易受多种因素影响 B. 空气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受其他因素影响较少
C.空气具有可压缩性,其体积易发生变化
D. 空气样品受气象因素的影响较大 E.环境空气中可存在多种污染物,其浓度一般较低 答案:B 97.金属与二硫腙形成络合物,具有不同的K值,并受到pH的影响,铅可被二硫腙萃取完全的pH为 A.1~2 B.4~5.5
62 / 97
.
C.8.5~10.5 D.5~6
E.10~11.5 答案:C 98.用冷原子吸收法测定汞是将某一种形态的汞还原为金属汞.这种形态的汞是 A. 二价汞离子 B.甲基汞 C. 乙基汞 D.二甲基汞 E.有机汞 答案:A
99.生活饮用水中锌的测定可用锌试剂:环己酮分光光度法.该法最低检测质量为5ug,若取20ml水样,则最低检测浓度为 A.0.25mg/L B.0.005mg/L C. 0.1mg/L D.0.5mg/L E.0.025mg/I 答案:A
100.在用汞滴定法测定水样中氯化物 的过程中,待测溶液pH应严格控制在 A.3.0±0.2 B.4.0±0.2 C.5.0±0.4 D. 4.0±0.4 E.3.6±0.3 答案:A
解析:酸度过大时,汞络合氯离子能力下降,使结果偏高.
101.评价废弃物无害化效果的指标是 A. 无恶臭味 B.体积缩小
C.肥料质量和卫生效果 D.有机物破碎和有间隙 E.无块状粪便 答案:C
102.化妆品中常常含有大量的Bi、A1、 Ca,特别是粉底霜+牙膏等,这些元 素的氧化物对铅特征波长有一定的 吸收,为消除这种干扰,下列操作 中,最佳操作是
A. 减小样品提升量 B. 减少乙炔气/空气比值 C.减小测定狭缝
D.增加测定狭缝 E.采用背景扣除 答案:E
103.用HN03一H:504湿式消解法消解化妆品以测砷,下面的描述与注意事项中,属于原则性错误的有
A. 消解前,如样品含有乙醇等有机溶剂,应先将其挥发至近干
B. 含有较多的甘油,消解时应特别注意安全
C.消解样品过程中,如发现样品液呈棕色,要与时添加,以防止样品炭化,否则会造成砷的损失
D.样品消解的终点是样品液澄清或微黄澄清
E.样品消解达终点后,冷至室温,定容 答案:E 解析:因氮氧化物有于扰,所以样品消解达终点后,应立即消除剩余的.
104.汞的测定原理是基于基态汞蒸气对以下哪种波长的电磁波的吸收 A.217.3nm B.228.8nm C. 253.7nm D. 283.3nm E.238.3nm 答案:C
105.盐酸恩波副品红法测定食品中二氧化硫时,食品中的亚硫酸盐首先与某种物质产生稳定的络合物,然后再与甲醛与盐酸恩波副品红作用产生紫红色络合物.这里的\"某种物质〞是
A. 氯化汞 B. 四氯汞钠 C. 氯化钠 D.氯化镁 E.氯化钾 答案:B
106. 锡是罐头食品的必测项目,国标规定,锡离子与某种物质反应生成微溶性橙红色化合物.这里的\"某种物质〞是 A. 碘化钾
63 / 97
.
B.苯芴酮 C.氯化亚锡 D. 二硫腙 E.1—萘酚 答案:B 解析:苯芴酮比色法是检验罐头食品中锡的常用方法.
107.国标规定,二硫腙比色法测锌时,防止铜、汞、铅、铋与镉离子干扰的试剂为 A. 硫代硫酸钠溶液,用乙酸调至pH4.5~5.5
B. 碘化钾溶液 C.氯化钠溶液 D. 氯化亚锡溶液 E.亚硫酸钠溶液 答案:A
解析:二硫腙比色法测锌时,常用硫代 硫酸钠溶液作为掩蔽剂.
108.国标规定,二硫腙比色法测定食品中 铅,样品经灰化处理后,用于溶解灰分 的是 A.硫酸
B.<1+1>溶液 C. 盐酸 D.磷酸
E.盐酸<1+2>溶液 答案:B
109.氟试剂比色法中,氟离子与镧Ⅲ、氟试剂,在适宜条件下生成的三元络合物的颜色为
A.绿色 B. 黄色 C.橙色 D. 蓝色 E.红色 答案:D
110.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氨基甲酸酯农药残留量,常用的检测器是 A. 氮磷检测器 B. 电子捕获检测器
C.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D.热能检测器 E.火焰光度检测器 答案:C 111.六价铬与二苯碳酰二肼作用,生成络合物的颜色为 A. 紫红色 B. 黄色 C.蓝色 D. 绿色 E.橙色 答案:A
112.测定生活饮用水中的氯仿、四氯化碳等有机卤化物,国标法规定用气相色谱法,须采用的检测器是
A. 电子捕获检测器 B. 火焰光度检测器 C.热导检测器
D.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E.氮磷检测器 答案:A
113.用银滴定法,以铬酸钾作指示剂,测水中氯化物时,水样pH的X围应是 A. 7~10 B. 2~4
C.12以上 D. l0~12 E.4~6 答案:A
解析:可以消除硫化物和硫酸盐等物质的干扰.
114.测定水的总硬度,用于计算结果的化合物是
A.MgCO3 B.SiO2 C.Na2SiO3 D.CaC03 E.Na2C03 答案:D
解析:水的总硬度以CaC03的含量为计算标准.
115.配制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液,用重铬酸钾或者溴酸钾作基准物质,在酸性条件下,加入碘化钾,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液滴定,用作指示剂的物质是 A.酚酞 B.甲基橙 C.淀粉液
/ 97
.
D. 溴甲酚绿 E.甲基红 答案:C 解析:淀粉与碘生成蓝色是所有用碘滴之方法中最常用的.
116.食品包装用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成形晶的卫生标准中,计算重金属含量这一指标的金属是 A.铅 B. 锰 C.铁 D.汞 E.镍 答案:A
117.国标法规定测定酒中甲醇杂醇油可用气相色谱法,须用的检测器是 A.电子捕获检测器 B.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C. 火焰光度检测器 D. 热导检测器
E.以是四种都能用 答案:B
118.国标法规定测定味精中的氨基酸成分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 A. 酸滴定法 B. 酸度计法 C. 氧化还原法 D.中和法 E.旋光计法 答案:E
119.奶粉中非蛋白质氮影响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它使奶粉中蛋白质的测定结果 A. 受到抑制
B.测定不能进行 C.测定结果偏高 D.测定结果偏低 E.测定结果准确 答案:C
120. 配制酒中的苯甲酸与其钠盐测定时,除去酒精所要求的条件是 A.酸性 B.弱酸性 C.强酸性 D. 水浴加热 E.中性 答案:D
121.食品中禁用的防腐剂有硼砂、硼酸、水杨酸与其盐,检查硼酸、硼砂可用焰色反应定性检查,检查方法是样品灰化后,在盛灰分的坩埚中加数滴硫酸与乙醇直接点火,阳性时火焰的颜色是 A. 黄色 B.红色 C. 橙红 D. 蓝色 E.绿色 答案:E
122.测定食品中有机氯农药残留量,国标规定用气相色谱法,检测器是 A.FID B.FPD C.NPD D. ECD E.TCD 答案:D
解析:ECD是电子捕获检测器的英文 缩写,对负电性强的有机氯农药具有很高的 灵敏度.
123.测定食品中残留西维因可用 A. 分光光度法 B. 络合滴定法 C.酸碱滴定法 D.原子吸收法 E.冷原子吸收法 答案:A
124.国标法规定测定食品中有机磷,用气相色谱法,使用的检测器为 A. 电子捕获检测器 B.火焰光度检测器 C.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D.热导检测器
E.原子发射光谱检测器 答案:B
125.测定食品中的铬,样品消化可用高压消解罐,也可用电热板低温消化,消化用的酸为 A. 硫酸和高氯酸
B.硫酸、、高氯酸 C.过氧化氢和高氯酸
65 / 97
.
D. 高氯酸
E.硫酸、 答案:E
126.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铅,将铅变为挥发性的氢化物的是 A. 锌粒加酸
B. 硼氢化钠或硼氢化钾 C. 氢氧化钠 D. 金属钠加水 E.纯氢 答案:B
127.银盐法测总砷时,用来排除硫化氢干扰的是
A. 酸性介质 B. 碱性介质 C.中性介质 D.醋酸铅棉 E.乙醇棉 答案:D
解析:硫化氢与醋酸铅生产硫化铅而被固定.
128.砷斑法测定砷的原理中,最后进行比色定量时,生成的化合物的颜色 A. 红色 B.橙色 C. 绿色 D.蓝色 E.黑色 答案:B
解析:银盐法生成红色,而砷斑法是橙色.
129.一个分析方法的准确度是指对一个样品所得一组分析结果的平均值与真值之间的差数,一个食物样品某种营养素真值含量往往不知,用于表示分析方法的准确度的指标是
A. 可信度 B.精密度 C.回收率 D.重现性
E.相对标准偏差 答案:C 130.下列各项对维生素B1的荧光法检测原理,叙述正确的是
A. 用碱性铁将硫胺素氧化为具有深蓝色的荧光硫色素
B. 用酸性铁将硫胺素氧化为具有深蓝色的荧光硫色素
C. 用碱性铁将硫胺素氧化为具有黄绿色的荧光硫色素
D. 用酸性铁将硫胺素氧化为具有黄绿色的荧光硫色素
E.用碱性铁将硫胺素氧化为具有红色的荧光物质 答案:A
131.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时,氨的吸收液是
A. NaOH液 B. 40%NaOH C.硼酸液 D. HNO3液 E.稀硫酸液 答案:C
132.采用直接滴定法测定食品中还原糖的含量,是在加热条件下,直接滴定标定过的A. 碱性酒石酸钾液 B.中性酒石酸铜液 C. 碱性酒石酸铜液 D.酸性酒石酸铜液 E.碱性酒石酸钠液 答案:C
133.在国标法中,维生素A的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18C反相柱分离,紫外检测器检测,采用的定量方法是 A. 外标法 B.内标法 C. 标准加入法 D. 归一化法 E. 以上都不对 答案:B
134.在国标法中,食物中的胡萝卜素含量采用的测定方法是
A. 高效液相色谱法 B.荧光法 C.纸层析法 D. 柱层析法 E.气相色谱法
66 / 97
.
答案:C 解析:食物中胡萝卜素属脂溶性维生素,溶于有机溶剂和油,对酸碱、热稳定.
135.用荧光法测定食物中的维生素C时,样品经活性炭处理的目的是为了去除 A.铜离子 B.钙离子 C. 锌离子 D. 磷离子 E.铁离子 答案:E
136.下列方法中,测定还原性抗坏血酸的方法是
A.2,6—二氯酚靛酚还原法 B.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 C.邻苯二胺荧光分光光度法 D. 高效液相色谱法 E.紫外分光光度法 答案:B 137.在pH 3~9条件下,Fe2+与邻二氮菲生成的配合物的颜色是 A. 红色 B. 蓝色 C. 绿色 D.橙红色 E.紫色 答案:D
138.采用钼蓝法测定食物中的磷时,生成的亮蓝色配合物——钼蓝在一定纳米处有最大吸收.这里的\"一定纳米〞是 A.550nm B.660nm C. 410nm D.450nm E.620nm 答案:B
139. 使用EDTA法测定食物中钙时,在一定的条件下用EDTA进行滴定.这里的\"一定的条件〞是
A. pH 12~14 B.pH 10~12 C.pH 8~10 D. pH 4~6 E,pH 6.8
答案:A
140.根据《车间空气中有毒物质监测研究规X》要求,精密度测试的相对标准偏差一般应
A.≤1% B.≤3% C.≤5% D.≤8% E.≤10% 答案:E
141.在血铅样品的采集和测定过程中,应特别注意
A. 采样和测定的时间 B.防止污染 C.防止溶血
D. 防止样品的稀释或浓缩 E.采样和测定方法的选择 答案:B
解析:生物样品在采集和测定过程中,应注意防止污染,特别是金属化合物.
142.采用全血测定时,采血时应加入一定量的抗凝剂.采集lml血时,通常加入肝素 A.0.01~0.05mg B. 0.01~0.02mg C.0.1~0.2mg D.0.5~1.0mg E.1.0~2.0mg 答案:C
143.尿液的排泄量受多种因素影响,为了获得较准确的检测结果,通常采用尿比重校正法,把尿的比重校正到 A.1.010 B.1.015 C. 1.020 D. 1.025 E. 1.030 答案:C 解析:尿液中物质的浓度除与接触和代谢等因素有关外,还与尿液的排泄量有关,因此,需要对结果进行校正.
144.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一般护肤类化妆品中氢醌,已知标准溶液的出峰时间为3分51秒,如样品液也在3分51秒有一流出峰,在下面5种措施中,最不可取的措施为
67 / 97
.
A. 改变色谱柱,如仍为阳性结果,即可报告含有氢醌
B. 改变流动相,如仍为阳性结果,即可报告含有氢醌
C. 测定该峰流出物的紫外吸收光谱,如仍为阳性结果,即可报告含有氢醌
D.测定该峰流出物的质谱,如仍为阳性结果,即可报告含有氢醌
E.直接出含有氢醌的检验报告 答案:E 解析:虽然出峰时间在高效液相色谱法 中可以用于定性分析,但出峰时间受很多因 素影响,有时相类似的物质也会在同一时间 出峰.因此,需要辅助其他手段验证.
145.下列物质中,在空气中能形成气溶胶的是
A.铅 B. 汞
C.二氧化硫 D. 二氧化碳 E.苯 答案:A 解析:大气中铅以颗粒物形式生成气溶 胶,二氧化碳是气体,其他是以蒸气形式存 在大气中.
146.以下物质中,在空气中以气体形式存在的是
A. 二氧化硫 B. 氯乙烯 C. 乙酸乙酯 D. 汞 E.二氧化硅 答案:A
147.当气体污染物浓度较低,需要长时间采样时,最好的采样方法是 A. 塑料袋取样 B.无泵型采样器 C. 注射器取样
D. 固体吸附剂管采样 E.真空采气瓶取样 答案:B
解析:无泵型采样器是专门用于长时间采样的.
148.气相色谱法毛细管柱与填充柱相比的优点有
A. 毛细管柱比填充柱节省载气,灵敏度高
B.毛细管柱有分流,不污染检测器 C. 毛细管柱柱效高,峰形窄 D.毛细管柱进样量少,省样品 E.毛细管柱长度长,分离效果好 答案:E 149.气相色谱分析,内标法定量中,选择的内标物时要求
A. 内标物是易挥发的
B.内标物在样品中是不存在的 C.内标物在检测器中灵敏度高 D.内标物的峰与被定量的峰相近 E. 内标物在溶剂中,溶解度大 答案:B
解析:内标物要求:与样品互溶、与待测物色谱峰位置相近,加人量与待测物接近,样品中是不存在的.
150.重量法测定水中硫酸盐过程,通常形成硫酸钡沉淀后再将样品在80~90℃水浴锅上加热2小时,其目的是
A. 防止形成碳酸钡沉淀
B.防止磷酸盐对结果的干扰 C. 减少沉淀的吸附作用 D.使沉淀结晶增大 E.利于称重 答案:C
解析:在形成硫酸钡沉淀后再将样品在.80~90℃水浴锅上加热2小时,其目的是热溶液中能少形成晶状沉淀,减少吸附作用而使沉淀更为纯净.
151.干灰化法测定化妆品中砷时,在样品中加入助灰化剂.它们的作用是
A. 镁可以加速消化过程 B.氧化镁可以加速消化过程
C.氧化镁可以对砷起固定作用,防止砷的挥发损失
D. 镁能防止砷的挥发损失 E.镁和氧化镁的作用一样 答案:C
152.直接滴定法测定食品中还原糖时,不能用CuSO4沉淀蛋白,可用的沉淀剂为 A.ZnSO4
68 / 97
.
B. 乙酸锌 C.铁 D. 硫 E.亚铁 答案:E
解析:加人亚铁可以防止氧化铜沉淀干扰终点颜色显示.
153.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 原子化效率越高,方法灵敏度越高 B.原子化时,产生的游离基态原子越多,方法灵敏度越高
C.原子化时,产生的激发态原子越多,方法灵敏度越高
D.原子化温度越高,方法灵敏度越高 E.原子化条件选择越好,方法灵敏度越高
答案:A
154.在气相色谱法中,定性指标有 A. 保留时间 B. 峰高 C. 峰面积 D.保留体积 E.调整保留体积 答案:A
155.在气相色谱法中,理想的色谱固定液不需要满足
A. 选择性高
B.化学稳定性好 C. 热稳定性好 D.黏度低 E.分子量大 答案:E
156.在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常用的检测器是 A. 紫外光检测器 B. 红外线检测器 C.荧光检测器 D. 示差折光检测器 E.电化学检测器 答案:A 解析:因为大多数有机物都有紫外吸收,因此紫外光检测器属于标准配置.
157.测定水中耗氧量<包括化学耗氧量>常用的氧化剂是 A. 过氧化氢 B. 过硫酸铵 C.高锰酸钾 D. 高氯酸钾 E.铁 答案:C 解析:高锰酸钾可以迅速氧化大多数有 机物和还原性无机物.
158.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分光光度法测砷时,氯化亚锡的作用是
A. 还原剂,将As5+还原成As3+
B.还原剂,将As5+和As3+还原成As3- C.还原反应中生成的碘 D. 抑制锑的干扰 E.在锌粒表面沉积锡层,以抑制氢气的发生速度 答案:A 159.《化妆品卫生规X》中规定的砷的测定方法是
A. 新银盐分光光度法 B.氢化物原子吸收法 C. 原子荧光法
D. 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E.砷斑法 答案:A
160.测定饮用水pH的标准方法为 A. 电位计法 B. 重量法 C. pH试纸法 D. 滴定法 E.比色法 答案:A
161.在空气中以气态存在的物质是 A.铅
B. 一氧化碳 C.铬 D.乙醇 E.香烟
答案:B
解析:铅、香烟、铬是以颗粒物形式存在,乙醇以蒸气形式存在.
162.在气相色谱法中,火焰离子化检测器通常采用的气体有
69 / 97
.
A. 空气 B.氧气 C.氢气 D. 氮气 E.氩气 答案:C
163. 下列关于还原糖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含有多羟基酮或多羟基醛的糖 B.所有单糖都是还原糖 C.所有双糖都不是还原糖
D.凡是具有还原性的糖都是还原糖 E.还原糖均可受碘氧化 答案:A
1.使维生素B1.保持相对稳定的条件是 A.强碱 B.光照 C.中性溶液 D.酸性溶液 E.强酸 答案:C
解析:维生素B1:在强酸、强碱和光照下不稳定,在中性溶液和微酸性溶液中稳定.
165,碘的主要食物来源是 A. 西瓜 B. 海带 C. 小麦粉 D.蔬菜 E.鱼肉 答案:B B型题
<1—2题共用备选答案> A. 空气 B. 氧气 C.氢气 D. 氮气 E.氩气
1.常用于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气相色谱法的载气是 答案:D 解析:气相色谱法最常用的载气是氮气. 2.常用于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保 护净化气是 答案:E 解析:石墨炉原子吸收仪最常用的保护净化气是氩气.
<3—4题共用备选答案> A.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B. 荧光检测器 C. 火焰光度检测器 D.紫外光检测器 E.电子捕获检测器
3.气相色谱法测定苯系物时常用的检测器有
答案:A
解析:气相色谱法主要使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测定苯系物.
4.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多环芳烃时常用的 检测器有 答案:B 解析:高效液相色谱法常用荧光检测器测定多环芳烃.
<5~7题共用备选答案>
A. 有机废弃物和无机废弃物 B.固体的和泥状废弃物 C.有害废弃物和一般废弃物 D. 工业废弃物和城市垃圾
E.农业废弃物和放射性废弃物 关于固体废弃物分类: 5.按化学性质分类的是 答案:A
6.按危害状况分类的是 答案:C
7.对环境影响最大的是 答案:D
<8~9题共用备选答案> A. 3个 B.4个 C.5个
D.6个 E.任意个 8.根据《车间空气中有毒物质监测研究规X》要求,绘制标准曲线分光光度法至少应有的浓度个数为 答案:C
9.色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至少应有的浓度个数为 答案:A
70 / 97
.
解析:需要制备标准曲线. <10—13题共用备选答案> A. 二氨基萘荧光法 B. 二硫腙分光光度法
C.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D. 4—氨基-3-联氨-5-巯基—1,2,4—三氮杂茂分光光度法
E. N,N—二乙基对苯二胺分光光度法 10.用于测定水中甲醛的方法是 答案:D
解析:水中甲醛与4—氨基-3-联氨-5-巯基—1,2,4—三氮杂茂在碱性条件下缩合后,经高碘酸钾氧化成6—巯基-S-三氮杂茂[4,3-b]—S-四氮杂苯红色化合物,其颜色深浅与甲醛含量成正比.
11.用于测定水中硒的方法是 答案:A
解析:2,3—二氨基萘在pH 1.5—2.0溶液中,选择性地与四价硒离子反应生成苯并〔c〕硒二唑化物绿色荧光物质,用环乙烷萃取,产生的荧光强度与四价硒含量成正比. 12.用于测定水中铬<六价>的方法是 答案:C
解析:在酸性溶液中,六价铬可与二苯碳 酰二肼作用,生成紫红色络合物,比色定量. 13.用于测定饮用水中游离性余氯的房方法是
答案:E
解析:N,N—二乙基对苯二胺与水 中游离余氯迅速反应而产生红色.在碘化 物催化下,一氯胺也能与DPD反应显色. <14~17题共用备选答案> A.≤lmg/kg B. ≤40mg/kg C. ≤10mg/kg D. ≤2000mg/kg E. 总量≤6% 14.一般用途化妆品卫生化学检验指标限值 中的铅 答案:B 15.一般用途化妆晶卫生化学检验指标限值 中的甲醇 答案:D 16.一般用途化妆品卫生化学检验指标限值中的砷答案:C 17.一般用途化妆品卫生化学检验指标限值 中的汞 答案:A
<18~21题共用备选答案> A. 无火焰冷原子吸收法 B.新银盐分光光度法
C.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D. 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 E.气相色谱法
18.化妆品中甲醛的测定方法是 答案:D 解析:在过量铵盐存在下,甲醛与乙酰丙酮和氨作用生成黄色的3,5—二乙酰基—1,4—二氢卢剔啶,根据颜色深浅比色定量. 19.化妆品中汞的测定方法是 答案:A 解析:样品经消解使汞呈离子后,氯化亚锡的酸性溶液将汞转化为元素态的汞,被载气带人测汞仪.汞蒸气对波长253.7nm的紫外光具特征吸收.
20.化妆品中砷的测定方法是 答案:B 解析:样品经灰化或消解使化妆品中的砷变成砷离子,在碘化钾和氯化亚锡的作用下,五价砷还原成三价砷,再与新生态氢生成砷化氢气体,通过醋酸铅棉去除硫化氢干扰.然后与含有聚乙烯醇、乙醇的银溶液作用生成棕黄色胶态银.
21.化妆品中甲醇的测定方法是 答案:E 解析:样品经蒸馏法或气—液平衡法预处理,或直接用75%乙醇稀释处理,注入气相色谱仪.经色谱柱分离后,以保留时间定性,氢火焰鉴定器的响应值<峰高>定量. <22—25题共用备选答案> A.碘 B.氟 C.硒 D. 甲基汞 E.镉
22.与骨骼、牙齿损害关系密切的物质是
71 / 97
.
答案:B
解析:氟是机体的一种必需微量元素,缺乏时发生龋齿,过量时对骨骼、牙齿的损害最为突出,表现为氟斑牙、氟骨症等病症.23.与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关系密切的物 质是 答案:D 解析:甲基汞可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在脑内发生明显的蓄积,通过抑制巯基酶活性、弓1发自由基反应等产生一系列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24.与甲状腺功能关系密切的物质是 答案:A 解析:碘是机体合成甲状腺素必不可少的,而甲状腺素具有重要生理功能,促进生物氧化,调节氧化磷酸化过程与能量转换,促进蛋白质合成,调节蛋白质的合成与分解,促进糖和脂肪代谢,调节水盐代谢等.
25.与慢性肾损害关系密切的物质是 答案:E
解析:慢性镉暴露时,肾脏损害较为突出.
<26~29题共用备选答案> A. 维生素B1 B.维生素B2 C.维生素B12 D.维生素C E.维生素D
26.严重缺乏时出现坏血病症的是 答案:D
解析:维生素C缺乏时,创伤或溃疡不 易愈合,骨骼、牙齿易脆断,同时出现坏血病症,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容易破裂出血,严重时肌肉、内脏出血,导致死亡.
27.严重缺乏时易发生脚气病的是 答案:A
解析:维生素B1最重要的生理功能是防防和治疗脚气病,其次还具有促进儿童发育和增进食欲的功能.
女28.严重缺乏时主要表现为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是 答案:C
解析:维生素B1:是机体合成核酸和蛋白质所必需的重要参与者.当维生素B,.缺乏时会发生核酸和蛋白质合成障碍,主要表现为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29.具有促进钙磷吸收,促使牙齿和骨骼发育的是 答案:E 解析:维生素D在体内主要通过羟化反应生成1,25—.维生素D后发挥作用,其中以1,25—.维生素Db的生理活性最强.1,25—:维生素D可促进钙、磷的吸收和钙化,促使牙齿和骨骼发育完全,并维持血液中的钙、磷平衡,保持其浓度正常. <30—32题共用备选答案> A.PC-TWA B. PC-STEL C. MAC D.OEL E.WBTG30.在职业接触限值中,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表示为 答案:B 31.在职业接触限值中,8小时时间加权平均浓度表示为 答案:A
32.在职业接触限值中,最高容许浓度表示为
答案:C
<33—35题共用备选答案> A. 气体 B. 蒸气 C.雾 D. 烟 E.尘 33.液态的分散性气溶胶和凝集性气溶胶称为
答案:C 解析:液态的分散性气溶胶和凝聚性气 溶胶统称为雾.在常温下是液体的物质,因 加热逸散到空气中的蒸气,遇冷后以尘埃为核心凝集成微小液滴,为凝集性气溶胶.喷洒农药时的雾滴为分散性气溶胶. 34.固态的凝集性气溶胶称为 答案:D 解析:烟属于固态凝集性气溶胶,同时含有固态和液态两种粒子的凝聚性气溶胶也
72 / 97
.
称为烟.
35.固态的分散性气溶胶称为 答案:E 解析:尘属于固态分散性气溶胶,尘粒的直径X围较大,lptm至数十微米不等. <36—39题共用备选答案> A.维生素B1 B. 维生素C C. 维生素E D. 烟酸 E.维生素D
36.与生殖功能关系最密切的是 答案:C
37.与坏血病发生密切相关的是 答案:B
3&与骨骼生长发育关系最密切的是 答案:E
39.与脚气病发生关系最密切的是 答案:A
第四部分 专业实践能力 A1型题
1.在采样时,应该把现场详细情况记录在 A. 测试单位提供的记事本上 B.预先印制好的专业表格上 C.笔记本上 D.公文纸上 E.信纸上 答案:B 解析:样品采集是实验室检测的工作基础,采样前必须做好事前准备工作,包括采样记录记录表格的设计、印制,采样时应有专人记录,核对记录表格与样品编号是否一致. 2.液体吸收管采样后,适宜的保存温度应为 A.-80℃ B.-40℃ C.0℃ D.4℃ E.10℃ 答案:D 解析:不同样品需根据各自方法的保存条件和保存时间执行,低温和避光是普遍要求的.液体样品要保存在4~C,滤料样品保存在低温冰箱,并尽快检测.
3.动态配气用的渗透管内装的化合物是
A. 气体 B. 液体 C. 固体
D. 气体和液体共存 E.液体和固体共存 答案:D
4.用比色法测定摩尔质量为100的某物质,测得百分吸光系数为100,其摩尔吸光系数是
A.100 B.500 C. 1000
D.1500 E.2000 答案:C
5.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为0.10%,该浓度在标准状况下的质量浓度是 A.1960mg/m3 B.510mg/m3 C.0.020mg/m3 D.1.96mg/m3 E.百分浓度未注明是否在标准状况无法计算
答案:A
6.二氧化硫的体积浓度是5X10-6,摩尔质量是,计算标准状况下的质量浓度为 A.5.00mg/m3 B. 75mg/m3 C. 17.5mg/m3 D. 14.4mg/m3 E.14.2mg/m3 答案:D
7.车间空气中,可用注射器采样和直接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的化合物是 A. 一氧化碳 B.苯
C.氮氧化合物 D.铅
E.有机磷农药 答案:B 解析:当空气中污染物浓度高于分析方法检测限时,可用注射器采样.苯是易挥发物质,车间空气中的浓度通常高于气相色谱法的检测限.
73 / 97
.
8.用皂膜流量计测量流量时,两刻度线之间的容积是500ml,皂膜通过的时间是1分6秒,校准时气温是21℃,大气压为0.993X105,计算成标准状况下的流量是 A.455ml/min B.414ml/min C. 490ml/min D.446ml/min E.410ml/min 答案:B
9.通常采用浸渍试剂滤料来采集空气中的 污染物,其污染物的状态是 A. 化学活性颗粒物 B. 化学惰性颗粒物 C. 颗粒物与蒸气共存 D. 惰性气体 E.永久性气体 答案:C
10.液体吸收管在采样之后到分析之前,应采用的保存样品的方法是
A. 密封吸收管进出气口,离开现场,低温避光保存
B. 密封吸收管进出气口,离开现场,常温保存
C. 不密封吸收管进出气口,离开现场,低温避光保存 D.密封吸收管进出气口,放在现场,低温避光保存
E.不密封吸收管进出气口,放在现场,低温避光保存 答案:A 解析:液体吸收管采样是将较低浓度的 气态物质浓缩于吸收液中,故采样完毕应立 即将吸收管的进出口密封,送往实验室.低 温避光保存是样品保存的常识. 、 11.甲醛缓冲液吸收—盐酸恩波副品红比色法测定空气中S02,吸收液中加入ED-TA-2Na的目的是
A. 防止吸收液沉淀 B. 消除O3干扰 C. 增加采样效率
D. 消除或减少重金属离子的干扰 E.降低空白值 答案:D 解析:采集空气中S02样本时,空气中所含重金属如铅、铁等可与反应体系中的某些成分起反应,干扰测定结果,加入的EDTA—2Na可对此等重金属离子的干扰. 12.用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臭氧的浓度时,空气中主要干扰物质是
A. 二氧化碳 B. 一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 甲醛 E.苯 答案:C 解析: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臭氧的浓度时,空气中的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硫化氢、氟化氢等均可干扰臭氧的测定结果.
13.用硫代硫酸钠标定碘标准溶液时,淀粉指示剂应在接近终点时加入,原因是 A. 防止淀粉吸附包藏溶液中的碘 B. 防止碘氧化淀粉 C. 防止碘还原淀粉
D. 防止硫代硫酸钠被淀粉吸附 E.防止硫代硫酸钠还原碘 答案:A 14.用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空气中氟化物时,为消除干扰,通常将测试溶液的pH控制在5—6之间,干扰物主要是指 A. 铝 B.铁 C.OH- D. 硅酸盐 E.铅 答案:C 解析:室内空气中的氟污染主要来自含氟较高的煤燃烧.在用离子电极法测定空气中氟浓度时的主要干扰物质有铝、铁、硅酸盐、氢氧根离子等,加入络合剂可消除铝、铁和硅酸盐的干扰,控制pH在5—6可消除氢氧根离子的干扰. 15.用盐酸萘乙二胺比色法测定空气中NOx时,对测定可产生干扰的物质是 A.H2S B.SO2 C. O2
74 / 97
.
D.HCHO E.CO 答案:C 解析:用盐酸萘乙二胺比色法测定空气中NOx时,当空气中臭氧浓度大于0.25mg/m3时对测定结果有干扰. 16.用盐酸萘乙二胺比色法测定环境空气中NOx时,该方法的特点是
A. 采样和显色同时进行 B. 操作简单
C. 显色温度容易控制 D.显色时间短 E.吸收液稳定 答案:A 解析:用盐酸萘乙二胺比色法测定环境空气中NOx时,该方法的特点是采样和显色同时进行,采样时根据吸收液的颜色变化决定是否结束采样.
17.用靛酚蓝比色法测定空气氨时,常见的Ca2+、Mg2+、Fe3+、Mn2+等多种离子对测定有干扰,加入后可以消除这种干扰的试剂为 A.水杨酸 B. 次氯酸 C.硫酸 D.柠檬酸 E.盐酸 答案:D 解析:用靛酚蓝比色法测定空气氨时,空气中的硫化物、甲醛、重金属离子如三价铁等对本测定方法有干扰.硫化物干扰可加入稀盐酸去除,甲醛干扰可在比色前用0.1mol/L盐酸将溶液pH调至≤2后经煮沸去除,常见重金属离子的干扰可加入柠檬酸钠而消除.
18.采用酚试剂比色法测定空气中的甲醛,对SO2的干扰采取的排除方法是
A. 采样时,将气样先通过普通滤纸 B. 采样时,将气样先通过硫酸锰滤纸 C. 采样时,将气样先通过水溶液 D. 采样时,将气样先通过碱性溶液 E.采样时,将气样先通过活性炭管 答案:B 解析:用酚试剂比色法测定空气中的甲醛,用硫酸锰试纸预先过滤空气样品可去除二氧化硫的干扰.
19.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的活性炭管采样气相色谱法分析,选用CS2溶剂解吸,对CS2的要求为
A. 市售分析纯试剂可直接使用 B.市售分析纯试剂酸化后可使用 C.市售分析纯试剂需经纯化后无干扰峰时方可使用
D.市售分析纯试剂水洗后可使用 E.市售分析纯试剂蒸馏后可使用 答案:C 20.气相色谱分析定性时,实验室之间可以通用的定性参数是
A. 调整保留体积 B.相对保留值 C.保留时间 D,调整保留时间 E.保留体积 答案:B
21.用比色法测定铅—二硫腙配合物时,选择滤光片的颜色应为 A.红 B. 黄 C.绿 D. 蓝 E.紫 答案:C
解析:在pH 8.5—11条件下,铅与二硫腙反应形成红色,故选择滤光片的颜色为 绿色.
22.空气污染物采样时,应选择适当的方法,主要考虑的问题不包括 A.检测的目的和要求 B.污染物的性质
C.污染物在空气中的状态和浓度 D.选用的分析方法类型 E.采样人员业务素质培训 答案:E 解析:样品采集是技术性很强的业务工 作,只有具备相应业务素质的人员才能进行 样品采集工作,临时培训很难保证工作 质量.
23.二硫腙—氯仿溶液在pH 8.5~11.0提取铅时,为了消除汞的干扰,需加入的试剂为
75 / 97
.
A.KCN B.氟化物 C.EDTA—2Na D. 酒石酸盐 E.高锰酸盐 答案:A
解析:加入可消除铜、锌、银、汞等多种金属的干扰,同时能提高pH;加入柠檬浚胺可消除钙、镁、铝、铁的干扰;加入盐酸羟铵还原剂保护二硫腙不被高价金属等氧化.
24.静态配制标准气的方法
A. 只适用于配制气体化合物 B. 只适用于配制液体化合物 C.只适用于配制固体化合物
D. 能配制气体和低沸点液体化合物 E.能配制气溶胶
答案:D 解析:将已知量纯气或已知浓度的气体加到一定体积清洁空气中混合均匀,称为静态配气,适用于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或低沸点液体蒸气.静态配制标准气的配气容器,可以是软容器如铝塑夹层袋,也可以是硬容器如大玻璃瓶、玻璃注射器等,其基本要求是容器壁对标准气没有吸附、分解、渗漏等作用.铝塑夹层袋只能配置化学惰性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
25.用注射器配制的标准气的使用期限是 A. 1年 B. 1个月 C . 1周 D.3天
E.立即使用 答案:E 解析:用玻璃注射器配置的标准气不宜长时间保存,只能在使用前临时配置. 26.从现场采样到实验室分析需要一段时间,由于物理化学变化和生物作用,水样中的各组分可能发生改变,在下列各项中,要求在现场测定的是 A. 余氯 B. 盐氮 C.四氯化碳 D. 苯并芘 E.铬<六价> 答案:A 解析:水样采集后由于物理化学变化和生物作用,水样中的各组分均可能发生改变应尽快测定,水温、pH、游离性余氯等指标应在现场测定;其余项目的测定也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27.在用滴定法测定水中氯化物时,消除硫化物和亚硫酸盐干扰的方法是 A. 加热沉淀、过滤
B.加AgNO3沉淀、过滤 C. 加NaClO氧化 D. 加KMnO4氧化 E.加H2O2氧化 答案:E 解析:水中硫化物和大于10mg/L的亚硫酸盐对测定结果有干扰作用,可用过氧化氢氧化加以消除.
28.水中酚易被微生物分解和氧化,因此采样时必须在现场加保存剂固定,并在一定条件下保存,常用的方法是
A. 加固体Na2CO3,pH≥10,室温保存 B. 加固体NaOH,pH≥10,室温保存 C. 加固体NaOH,pH≥12,室温保存 D.加固体Na2CO3,pH≥10,4℃保存 E.加固体NaOH,pH≥12,4℃保存 答案:E
解析:水中氰化物、挥发酚类测定时,应在采样玻璃瓶内加入NaOH,使水样pH≥12,冷藏、避光保存,并在24小时内测定完毕. 29.在一个容积为20L的玻璃瓶内,欲配制浓度为100mg/m3的一氧化碳标准气<标准状况下>,应加入一氧化碳纯气的体积为 A.1.0ml B.1.6ml C.2.0ml D.0.002ml E.0.0016ml 答案:B
30.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规定,采样点的数量应根据室内面积大小而定,对于100m2的房间采样点最少应设置的数目为 A. 1个
B. 2个
76 / 97
.
C. 3个 35.在萃取金属化合物时,常加入一些盐析 D. 4个 剂以提高萃取效率,在下列盐中,不属于盐析 E.5个 剂的是 答案:C A. 铝盐 31. 测定水中氟化物时,采集水样的容器应 B. 镁盐 使用 C.铁盐 A.棕色玻璃瓶 D. 锂盐 B. 透明玻璃瓶 E.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 C. 聚乙烯塑料瓶 答案:E D. 三角烧瓶 36.共沉淀是分离技术之一,在下列各项中, E.聚氯乙烯塑料瓶 不属于无机共沉淀剂的是 答案:C A. 氢氧化铁 解析:氟化物能与玻璃起反应,测定水样 B.铵盐 中的氟化物采样时应使用聚乙烯塑料瓶,可 C. 硫化物 保存14天. D.二硫腙 32.水样的采集方法既取决于检验的目的和 E. 氢氧化镁 要求,也取决于水质情况.采集供水系统的末 答案:D 梢水时,为保证样品能代表供水的质量,应 37.水中的悬浮物会吸附金属离子,因而测定 A. 由自来水管龙头处直接取样 金属时往往需要消解,一般的消解方法有四 B. 先放人储存器中,再取样 种,在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消解法的是 C.先放水数分钟后再取样 A. 消解法 D.先放水1小时后再取样 B. —硫酸消解法 E.到水源地取样 C.—高氯酸消解法 答案:C D.干灰化法 解析:末梢水是指出厂水经输水管网送E.电炉上煮沸 至用户水龙头处的水,采样时应打开水龙头 答案:E 放水数分钟,排出沉积物.采集用于微生物学38.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铁、锰指标检验的水样前必须对水龙头进行消毒. 等离子时,通常加入另一种金属离子与干扰33. 采集测有机物的水样时,盛水样的容器物如磷酸盐、硅酸盐、铝酸盐等含氧阴离子多选用 形成难解离的稳定化合物而释放出待测元 A. 塑料瓶 素,在下列各项中,通常加入的离子是 B. 玻璃瓶 A.Ca2+ C.矿泉水瓶 B.Na+
C. K+ D.药瓶
E.啤酒瓶 D.Ni2+ 答案:B E.Ba2+ 34.样品在放置期间,待测组分浓度的影响 答案:A 因素是 39.在锰的甲醛肟分光光度法中,一些金属 A. 生物因素 离子会与甲醛肟形成络合物,干扰锰的测定, B. 化学因素 加人盐酸羟胺和EDTA可减少干扰,在下列各 C. 生物、化学和物理因素 项中,不会对锰的测定产生干扰的元素是 D. 生物和物理因素 A. 铁 E.物理因素 B. 铜 答案:C C. 钴
77 / 97
.
D. 镍 E.砷 答案:E 解析:用甲醛肟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锰时,水中的铁、铜、钴、镍、钒、铈均可与甲醛肟形成络合物,干扰锰的测定,加入盐酸羟胺和EDTA可减少其干扰. 40.金属与二硫腙形成络合物,具有不同的K值,并受到pH值的影响,铅可被二硫腙萃取完全的pH为 A.1~2 B.4~5.5 C.8.5~10.5 D.5~6 E.10~11.5 答案:C
41.在酸性溶液中,两价汞离子与二硫腙生成的二硫腙汞络合物的颜色为 A.紫红色 B.红色 C. 橙色 D. 蓝绿 E.绿色
答案:C
解析:汞离子与二硫腙在0.5mol/L硫酸的酸性条件下能迅速定量螯合,生成能溶于氯仿、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的橙色络合物,于485nm波长下比色定量. 42.当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法测定饮用水中滴滴涕和六六六时,出峰的顺序与峰分离的好坏与载气的密切相关,因此,用作载气的气体必须是 A.氩气 B.氦气 C. 氮气
D.经过净化器的高纯氮 E.高纯氮 答案:D 解析:滴滴涕和六六六的出峰顺序与峰 分离的好坏与载气密切相关,因此必须用经 过净化器的高纯氮作载气,高纯氮气纯度应 大于99.999%. 43.阴离子合成洗涤剂在水中受微生物作用,可发生生物降解,因此,水样采集后应在一定的温度下保存,并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测定.要求的温度和时间分别是 A. 室温保存,24小时 B.4~C保存,1周
C.4~C保存,3天 D.4~C保存,12天 E.4~C保存,24小时 答案:E
解析:氰化物、挥发酚类水样于玻璃瓶内加NaOH至pH≥12,冷藏、避光保存24小时内测定.
44.测定某河水水样的耗氧量,已知水样的氯化物含量是380mg/L,应采用的测定方法是
A. 酸性高锰酸钾法测耗氧量 B. 碱性高锰酸钾法测耗氧量 C.重铬酸钾法测化学需氧量
D.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化学需氧量 E.五日法测生化需氧量 答案:B
解析:在测定水中的耗氧量时,当水中氯化物浓度低于300mg/L时用酸性高锰酸钾法测定,当水中氯化物高于300mg/L时用碱性高锰酸钾法测定.
45.测定饮用水的耗氧量时,水样采集和保存,我国《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中所采用的方法为
A. 用玻璃瓶取样,于冰箱保存7日内测定
B. 用玻璃瓶取样,于室温保存7日内测定
C. 用玻璃瓶取样,每升水样加0.8mlHCl,4℃保存,24小时内测定
D.用玻璃瓶取样,每升水样加0.8mlHNO3,4℃保存,24小时内测定
E.用玻璃瓶取样,每升水样加0.8mlH2SO4,4℃保存,24小时内测定
答案:E
解析: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水样采集和保存方法是:用玻璃瓶采集水样,每升加0.8ml硫酸,4℃保存,24小时内测定. 46.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分光光度法测水质中砷时,砷化氢与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78 / 97
.
发生反应时间宜为
A.1小时 B.2小时 C. 30分钟 D.20分钟 E.10分钟 答案:A
解析:在水砷测定过程中,砷化氢的发生与吸收应防止在直射阳光下进行,同时需控制反应温度保持在25~C左右,防止反应过激或过缓.作用时间以1小时为宜,夏季可缩短为40分钟. 47.为测定水样中氰化物,水样采集后应加入某种物质使pH达到一定的要求,并于4℃保存.加入的物质和pH的要求分别是
A.NaOH,使pH>l0 B.HNO3,使pH<2 C. H2SO4,使pH<2 D.NaOH,使phil2 E.醋酸锌 答案:D
解析:氰化物、挥发酚类水样于玻璃瓶内加NaOH至pH≥12,冷藏、避光保存24小时内测定.
48.在测定水样中氟化物时,用蒸馏法去除干扰物的上限温度为
A.100℃ B.180℃ C.120℃ D.150℃ E.220℃ 答案:B 解析:在测定水样中氟化物时,用蒸馏法去除干扰物时,水样蒸馏加入250ml水样,若水样中有氯化物干扰,蒸馏前按照每毫克氯离子需要5mg硫酸银的比例,加入固体硫酸银.加热蒸馏至瓶内温度接近180℃为止.
49.测得某样品的余氯为1.0mg/L,准确测定其pH的方法是 A. pH试纸法 B. 比色法 C. 滴定法 D.重量法 E.电位计法
答案:E
50.测定砷的水样,加硫酸酸化至pH<2后,可保存的天数是 A.1天 B.2天 C. 3天 D. 7天 E.30天 答案:D 解析:测定水砷时,水样加硫酸至pH≤2时,水样可保存7天.
51.冷原子吸收法测定汞时,对253.7nm波长有吸收能力的是
A. 一价的低汞原子 B.二价的高汞原子 C.汞分子 D.汞原子 E.以上都不是 答案:D 解析:空气中的汞蒸气被酸性高锰酸钾吸收,氧化成汞离子,再用氯化亚锡还原成原子态汞,吹人冷原子吸收光度计测量,汞的特征吸收波长是253.7nm.
52.按《化妆品卫生规X》进行化妆品中汞的测定时,取样1g,消解后定容100ml,取10ml用冷原子测汞仪进行汞的测定.如果方法检测限为0.01ug,则本法的检出浓度为 A.0.10ug B.1.0ug
C.0.010ug/g D.0.10ug/g E.1.0ug/g 答案:D 53.微分电位溶出法测定铅使用的工作电极是玻碳电极,以下使用中的注意事项,不属于必需的或是原则性错误的是
A. 玻碳电极必须进行抛光处理,电极表面应光洁如镜面
B.抛光后的电极表面不能用手擦拭,也不可用干滤纸擦拭
C.正常的汞膜应均匀,有一定的厚度,呈灰白色,无任何缺损
D.在镀汞前应仔细检查工作电极表面有无小气泡,如有气泡可用水清洗以除去
79 / 97
.
E.电极离开电解池时应立即用滤纸吸去汞膜上的水滴,以保护汞膜 答案:E
54.测定化妆品中甲醇,样品的预处理方法 有三种,即:直接法、气液平衡法和蒸馏法.下面所示各类样品采用的预处理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 香水可用直接法 B.香波用气液平衡法
C. 护肤乳用气液平衡法和蒸馏法
D.育发类产品可用气液平衡法和蒸馏法
E.发胶类产品可用气液平衡法和蒸馏法
答案:E 解析:化妆品中甲醇的测定采用气相色谱法,发胶类化妆品中甲醇的测定时,样品的预处理必须采用蒸馏法.低黏度非发胶类化妆品如含有乙醇的化妆品与香水等样品,成分比较简单,经试验没有干扰甲醇测定的挥发性有机物,可直接取样进行测定. 55.安全使用HCl04—HN03消解体系消解化妆品以测定铅时,以下注意事项中错误的是
A. 为防止加入后反应过于剧烈,导致试样溅出损失,可采取向试样中先加入少量水
B. 在加热过程中如需添加HN03或高氯酸时,可立即、随时加入
C. 消解时,可用表面皿或小漏斗等覆盖容器,使HN03和高氯酸呈回流状态
D.在消解过程中,要不停地仔细观察试样状态
E.在液面仍可见脂肪成分的漂浮物时,要防止使用或进入高氯酸消解阶段
答案:B 解析: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化妆品中的铅,采用湿式消解法进行样品预处理时使用HCl04—HN03消化体系,应特别注意,一定要在加入HN03前,预先将乙醇等可挥发的有机物赶掉.为防止反应剧烈导致试样溅出损失,可向试样中先加入少量水,再加入.在室温放置过夜后再加热消解处理.有机物多时,可连续添加.如高氯酸和一同加入,当消化液开始产生高氯酸白烟,
但样液仍呈深黄棕色时,应随即进行冷却,添加HN03.在加热过程中如需添加HN03或高氯酸时,应将容器移出电热板,冷却至50~60~C再添加.
56.食品检验用样品量:一般散装样品量每份不少于
A. 0.25g B. 0.5kg C. 0.1kg D. 0.2kg E. 1kg 答案:B
解析:食品检验的样品采集,必须注意样品的生产日期、批号、代表性和均匀性<食品和食物中毒样品除外>.采集的数量应能反映该食品的卫生质量和满足检验项目对样品量的需要,一式三份,供检验、复验、备查或仲裁,一般散装样品每份不少于0.5kg.
57.需要测定锑的食具容器是
A. 搪瓷制食具容器 B. 陶瓷制食具容器 C.不锈钢制食具容器 D.铝制食具容器
E.三聚氰胺树脂制的食具容器 答案:A
58.检测环氧酚醛涂料时,在浸泡试验时所用的水中不能含有的物质是
A.酚与氯 B. 酚与氧 C.CO2和氧 D. 酚与醛 E.酚与CO2 答案:A 59.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度法测硒,在用纯硒配制贮备液时,下列溶解方法中,正确的是
A. 在沸水浴上用HN03—HCl04溶解 B. 在HCl溶解液中溶解 C.在H2SO4溶液中溶解 D. 在HCl溶解液中加热溶解 E.在NaOH溶液中溶解 答案:A
60.在分光光度法中,如试样基体有色,
80 / 97
.
显色剂本身无色,而试剂基体与显色剂又不生色时,用作参比溶液的应为
A. 溶剂空白 B. 试剂空白 C. 试样空白 D. 不显色空白 E.水 答案:C
61.采用相同体积的有机溶剂,下列方法中,萃取效果较好的是
A. 1次萃取效果好 B.分多次萃取效果好
C.1次萃取与多次萃取效果相同 D. 分4次萃取效果好 E.分3次萃取效果好 答案:B 62.薄层色谱法测定苯甲酸与其钠盐时,样品酸化后,用于提取苯甲酸的是
A. 乙醇 B. 乙酸 C. 正己烷 D.己烷 E.乙醚 答案:E
63.食品感官检查的条件是
A. 单色光线 B. 紫外线 C.自然光线 D. 钠光线 E.荧光灯下 答案:C
.在国标中,食物中的胡萝卜素含量采用的测定方法是
A. 高效液相色谱法 B.荧光法 C.分光光度法 D. 柱层析法 E.气相色谱法 答案:C
解析:国标规定,食品中胡萝卜素的测定为分光光度法.65.用活性炭管采集空气中的苯,以0.2L/min的流速采集10分钟<在标准状况下>,用lml二硫化碳解吸后,测得苯含量为20ug
/m1,则空气中苯的浓度是
A.5mg/m3 B. 8mg/m3 C. 10mg/m3 D.15mg/m3 E.20mg/m3 答案:C 66.与职业卫生标准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配套的检测方法,一般采样时间为
A. 15分钟 B.10分钟 C.20分钟 D. 5分钟 E.25分钟 答案:A
解析:职业接触限值分为8h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和最高容许浓度三类.PC-STEL是指在遵守PC-TWA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分钟>接触的浓度,只用于那些高浓度短时间接触可引起毒作用的化学物质.它不是一个的限值,而应视为对PC-TWA的补充.当接触浓度超过PC-TWA、达到PC-STEL水平时,接触时间应不超过15分钟,每个工作日内接触次数不超过4次,相邻两次接触间隔时间不应少于60分钟. 67.用活性炭管作为固体吸附剂采集工作场所的空气中有毒物质,如用溶剂解吸时,最常用的有机溶剂是A.CS2 B. 乙醇 C CHCl3 D. 甲醇
E.CH2C12 答案:A 解析:解吸溶剂应根据待测物与其所使用的固体吸附剂的性质来选择,非极性待测物易为非极性固体吸附剂吸附,解吸时通常用非极性解吸液.例如大多数有机溶剂蒸气被活性炭采集后,用二硫化碳等有机溶剂作解吸液.极性待测物易被极性吸附剂吸附,通常用极性解吸液解吸,如醇醛类化合物常用硅胶采集,用水或水溶液作解吸液.
68.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的汞,常用吸收液
81 / 97
.
采样后,用还原剂将汞离子还原成原子态汞,用测汞仪测定,最常用的还原剂是
A. 碘溶液 B. 氢醌
C. 酸性氯化亚锡 D.酸性维生素C E.酸性盐酸羟胺 答案:C 解析:酸性氯化亚锡能将离子汞还原成 原子态的汞,被载气带人测汞仪,测定汞浓度. 69.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空气中的三氧化铬,以微孔滤膜采样,高氯酸—混合消解液消解滤膜,由于铬与高氯酸会生成铬酰氯,温度高后会挥发损失,所以消解温度应低于
A. 200℃ B. 250℃ C. 300℃ D.270℃ E.350℃ 答案:A
70.国标规定:使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车间空 气中的苯,可用溶剂解吸和热解吸法,采样用
A.活性炭管 B. 硅胶管
C.有机聚合物管 D.玻璃微球管 E.滤膜 答案:A
71.采样前,滤膜质量为0.1000g,以30L/min流速采集10分钟,称量后滤膜质量为0.1010g,计算得空气中粉尘浓度按卫生标准的要求,可报告为
A.3.333mg/m3 B.3.33mg/m3 C.3.34mg/m3 D. 3.30mg/m3 E.3.3mg/m3 答案:E 72.气相色谱法可以同时测定苯、甲苯、二甲苯,在国标规定的方法和条件下,最先流出色谱柱的苯系物是
A. 甲苯 B.苯
C.邻二甲苯 D.对二甲苯 E.间二甲苯 答案:B
73.苯、二甲苯<邻、间、对>和甲苯这几个苯系物,毒性最大的是
A. 甲苯 B.苯 C.邻二甲苯
D. 间二甲苯 E.对二甲苯 答案:B
解析:苯、甲苯、二甲苯在高浓度时均对神经系统有明显的毒作用,以苯的毒作用最强.此外,低浓度长期作用时苯对造血系统危害严重.苯还是对人类的致癌物. 74.铅的原子量为207,测得接触者血液中铅的浓度为400~g/L,若用p.mol/L表示,应为
A.0.5 B.1 C.1.5 D.1.9 E.2.5 答案:D 75.镉的原子量为112,测得接触者血液中镉的浓度为45nmol/L,换算成ug/L时,最接近的值应为 A.3.0 B.4.0 C.5.0 D.6.0 E. 7.0 答案:C
76.欲分别测定尿中马尿酸和甲基马尿酸,最合适的检验方法是
A. 吡啶—苯磺酰氯比色法 B. 喹啉—苯磺酰氯比色法 C.紫外分光光度法 D. 荧光光度法
E.高效液相色谱法 答案:E
解析:中华人民##国卫生行业标准82 / 97.
/T 53—1996>规定,尿中马尿酸和甲基马尿酸的测定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77.在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铅时,为了得到满意的结果,需要控制的因素是 A. 干燥温度和时间 B. 灰化温度和时间
C.干燥、灰化温度和时间 D.原子化温度和时间
E.干燥和原子化温度和时间 答案:C 78.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得尿铅浓度为100ug/L,同时用比色法测得尿中肌酐浓度为2.0g/L.校正后,尿铅浓度应表示为 A.30ug/g B.40ug/g C.50ug/g D.60ug/g E.70ug/g 答案:C
79.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得尿镉浓度为6ug/L,同时,用测得尿中肌酐浓度为1.5g/L经校正后,尿镉浓度应表示为 A.3ug/g B.4ug/g C.5ug/g D.6ug/g E.7ug/g 答案:B
80.尿液的排泄量受多种因素影响,为了获得较准确的检测结果,通常采用尿比重校正法,比重大于一定值的尿样应弃去不用.这里的\"一定值〞是 A.1.010
B. 1.015 C. 1.020 D.1.025 E.1.030 答案:E 解析:尿样检测结果用尿比重校正法校正时,当尿比重小于1.010或大于1.030时不能用于检验. 81.为了防止尿样的和器壁吸附微量元素,通常在尿液中加入.应选择的的级别是
A. 实验室试剂 B. 化学纯 C.分析纯 D. 优级纯 E.色谱纯 答案:D 82.TVOC是指
A. 总挥发性有机物
B. 沸点小于50—100~C的挥发性有机物
C. 沸点大于240—260~C的挥发性有机物
D.换算成甲苯相应数值的挥发物 E.一类理化性质相近的挥发性有机物 答案:A 解析:TVOC,即TotalVolatileOrganicCompound<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英文缩写.
83.测汞的样品前处理过程中,造成测定值偏低的关键步骤是
A. 样品加入量不够,导致样品炭化 B. 消解温度过低,导致消解时间过长 C.透明的消解液呈现蓝绿色,而不是橘红色,表明未消解完全
D. 透明的消解液呈现橘红色,而不是蓝绿色,表明未消解完全
E.消解时间不够长 答案:A
84.在气相色谱法操作过程中,常出现以下情况,引起的噪声增大的原因是
A. 汽化室污染 B.汽化室漏气 C.进样速度太慢 D. 色谱柱污染 E.检测器污染 答案:A
85.色谱峰变宽,表明
A. 汽化室污染 B.汽化室漏气 C. 进样速度太慢 D.色谱柱污染 E.检测器污染 答案:D 86.不适合于用索氏提取法测定其中的总脂83 / 97
.
肪的样品是
A. 固体样品 B. 挥发性样品 C. 液体样品
D.不挥发性样品 E.混合固体样品 答案:C 87.在测定环境空气中硫化氢的方法中,以亚甲基蓝比色法应用最普遍,用碱性锌 氨络盐甘油溶液作为吸收液,其作用是
A. 加速硫化氢吸收 B.提高检测灵敏度
C.将硫化氢形成络合物,使其稳定 D. 让硫化氢定量通过,又能排除其他干扰气体
E.加速硫化氢吸收,提高检测灵敏度 答案:C
解析:它与H2S反应形成稳定的络合物. 88.采用聚乙烯醇磷酸铵吸收—亚甲基蓝比色法测定空气中硫化氢时,由于硫化镉在光照下易被氧化,所以
A. 采样前应避光
B. 样品分析之前应避光 C.样品分析之后应避光 D.加入显色剂后应避光 E.显色剂应避光 答案:B .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空气中氟化物浓度时,加人离子强度调节剂的作用有
A. 保持一定的酸度 B.排除干扰
C. 控制离子活度基本恒定 D.防止产生迁移电流 E.提高回收率 答案:C 90.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时,使用活性炭采样,溶剂解吸法时, 通常选用二硫化碳作为溶剂的理由是
A. 二硫化碳可提取完全,其他溶剂不能提取完全
B.二硫化碳无毒无气味 C.二硫化碳在FID上响应低,不干扰其他成分峰 D.二硫化碳沸点低,易气化 E.二硫化碳保留时间不与苯、甲苯、二甲苯重叠
答案:A
91.水样测定前通常要经过预处理,预处理的方法有
A. 悬浮物的分离 B. 消解
C. 待测组分的浓缩和分离 D.放置 E.加热 答案:C 92.在水质检验中,不是常用的络合剂或螯合剂有
A. 二硫腙
B.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铵 C.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 D. 8—羟基喹啉 E.甲基异丁基甲酮 答案:E93. 固体废弃物样品经105~C烘烤、粉碎后,不适合分析的项目是
A.铅、镉、砷 B.总汞 C. 有机磷 D. 全量金属 E.氰化物 答案:C
解析:有机磷在105~C时会发生分解,影响检验结果.Hg气化但可以密封.
94.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化妆品铅,当样品中含有大量Fe时,Fe283.34nm和283.25nm谱线对Pb283.3nm谱线产生一定的正干扰,可采用的消除干扰的方法是
A. 采用氘灯背景扣除法 B. 采用化学分离法
C. 用氢卤酸—甲基异丁基酮缔合—萃取除去
D. 采用标准加入法
E.采用乙炔/氧化亚氮以提高火焰温度
答案:C 解析:化妆品中铅的检测方法中规定大量铁干扰时应用萃取法消除.
84 / 97
.
95.用滤膜称量法检测粉尘浓度时,定点检测粉尘使用的分析天平,其感量应为
A.0.000001g B.0.00lg C.0.01g D.0.01mg E.0.1mg 答案:E 解析:滤膜称重法测定总粉尘浓度时,分析天平感量为0.1mg<用于定点检测>和0.01mg<用于个体检测>.
96.空气中粉尘分散度的测定方法常用
A. 显微镜计数法 B. 粉尘分离法 C. 滤膜蒸汽法 D. 自然沉降法 E.滤膜采集法 答案:A
解析:空气粉尘分散度的测定方法通常将采样后的滤膜用有机溶剂溶解后涂片,在显微镜下用物镜测微尺测量,计算不同粒径粉尘的比例. 97.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生物材料中微量镉时,通常选择的分析线是
A. 第一激发态与基态之间发射的共振线 B. 第二激发态与基态之间发射的共振线 C. 第三激发态与基态之间发射的共振线 D. 第一激发态与第二激发态之间发射的共振线
E.第一激发态与第三激发态之间发射的共振线
答案:A
98.测定血中微量铅,应选择
A. 气相色谱法
B.高效液相色谱法 C.中子活化法
D.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E.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答案:E 解析: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灵敏度高于火焰法,中子活化法虽然灵敏度也很高但仪器设备昂贵,不易普与. 99.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含有机物多的样品时,要选择好
A. 干燥温度和时间 B.灰化温度和时间
C.干燥和灰化的温度与时间 D.原子化温度和时间 E.净化温度和时间 答案:C
100.测定骨中钙的浓度,应选择
A. 气相色谱法 B. 高效液相色谱法 C.X射线衍射法
D.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E.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答案:D 101.取0.10ml一氧化碳纯气,用空气稀释至10L,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浓度是
A.12.5mg/m3 B.10.0mg/m3 C.0.0125mg/m3 D.0.01mg/m3
E.未给出配制时的温度和大气压无法计算标准状况下浓度
答案:A
102.当空气中气体污染物浓度较高时,可选择的采样方法是
A. 注射器取样
B.溶液吸收法 C.固体吸附剂采样管 D. 分配型采样管 E.反应型采样管 答案:A
解析:玻璃注射器采样、铝塑夹层袋采样、真空瓶采用均属于直接取样法,适用于空气中污染物浓度高于分析方法检测限的气态物质检测.玻璃注射器适用于气体和低沸点蒸气采用;铝塑夹层袋适用于采集不活泼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真空瓶适用于气体和蒸气采样,不同容积的不锈钢真 空瓶,内壁硅烷化处理,可以用于采集挥发性有机物,适用前用清洁空气清洗干净.
103.溶液吸收法是大气污染物分析中常用的采样方法,主要用于
A. 烟
B. 和亚盐气溶胶 C.气态和蒸气态的污染物
85 / 97
.
D.TSP E.PM10 答案:C 解析:溶液吸收法适用于配合化学分析法采集空气中气体和蒸气污染物.空气进入吸收管形成气泡上升,在空气泡通过吸收液上升过程,气泡内气体分子向气—液界面扩散,并迅速迅速溶解于吸收液中或与吸收液起反应.
104.气泡吸收管使用前要进行吸收效率实验,要求1个管的采样效率达到
A.80%以上 B.75%以上 C.85%以上 D.70%以上 E.90%以上 答案:E
105.固体吸附剂采样管的最大采样体积越大,浓缩效率
A. 越小 B. 不确定 C. 越大
D.与最大采样体积无关 E.不变 答案:C
解析:吸附剂吸附能力越强,最大采样体积越大,故浓缩效率越大.
106.用固体吸附剂采样管采样,被认为是 \"穿透〞了的采样程度是
A. 从采样管流出气中发现被采集物 B. 采样管流出气中的浓度是流人气中浓度的5%
C.采样管流出气中的浓度是流人气中浓度的10%
D. 采样管流出气中的浓度是流人气中浓度的15%
E.采样管流出气中的浓度是流人气中浓度的20%
答案:B
解析:吸附剂采样管采样量是有限的空气抽人吸附剂管,被采物首先吸附在吸附管人口处的吸附剂表面上,吸附平衡后,逐渐向出口推进,最终出现漏出,所以采样体积以不出现漏出为限.当采样管流出气的浓度是
流人气浓度的5%时,认为开始出现漏出,此时的采样体积称为穿透体积.
107.采集颗粒物前,玻璃纤维滤膜必须经高温炉灼烧,之后放于天平室的干燥器中平衡,灼烧的温度和平衡的时间为
A. 300℃,24小时 B. 500℃,48小时 C.350℃,12小时 D. 500℃,24小时 E.300℃,48小时 答案:D
108.固体吸附剂采样管采样后,样品保存要注意
A. 两端密封,低温保存,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分析
B.两端密封,低温保存,在任何时间内完成分析
C.两端密封,常温保存,在任何时间内完成分析
D. 两端敞口,低温保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分析
E.两端敞口,低温保存,在任何时间内完成分析
答案:A
109.靛酚蓝比色法测定空气中的氨灵敏度高、呈色较为稳定,但要求操作条件严格,该法的主要误差来源是
A. 显色液的配制
B. 蒸馏水和试剂本底值的增高 C.样品溶液的保存 D.采样流量 E.H2S的干扰 答案:B
解析:靛酚蓝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的氨,其灵敏度高,显色较稳定,干扰少,但对操作条件要求严格.蒸馏水和试剂空白值都要很低,蒸馏水要预先用纳氏试剂检查合格再使用.
110.测定二氧化硫最常用的化学方法是四氯汞盐溶液吸收—盐酸恩波副品红比色法和甲醛缓冲液吸收—盐酸恩波副品红比色法,这两种方法的相同之处是
A. 显色原理
B. 吸收液配制
86 / 97
.
C.采样时温度控制 D.显色时间
E.空白值的吸光度 答案:A
111.甲醛缓冲液吸收—盐酸恩波副品红比色法测定空气中S02,吸收液中加入ED—TA-2Na的目的是
A. 防止吸收液沉淀 B. 消除Os干扰 C. 提高采样效率
D.消除或减少重金属离子的干扰 E.降低空白值 答案:D
解析:空气中二氧化硫被甲醛缓冲液吸收,生成稳定的羟基甲磺酸,加碱后与盐酸恩波副品红反应生成紫红色化合物,比色定量测定.空气中的氮氧化物、臭氧、一些重金属干扰其测定,臭氧的干扰通过分析前放置20分钟使其分解;二氧化氮干扰通过加入氨基磺酸钠去除;重金属干扰通过加入EDTA钠盐和磷酸去除.
112.用亚甲基蓝比色法测定空气中硫化氢 时,加入混合显色液后放置30分钟,再加磷酸氢二钠溶液的作用是
A.排除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干扰 B. 排除空气中氮氧化物的干扰 C. 排除空气中氧化性气体的干扰 D.排除三氯化铁的颜色干扰 E.排除空气中甲醛的干扰 答案:D
113.容量滴定法测定空气中二氧化碳时,用草酸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氢氧化钡溶液,应该使用的指示剂是
A.酚酞为指示剂 B.甲基橙为指示剂 C.甲基红为指示剂
D. 酚酞和甲基橙为指示剂 E.铬黑T为指示剂 答案:A
114.用盐酸萘乙二胺法测定空气中NOX时,对测定可产生干扰的物质是 A. H2S B. SO2 C. O3
D. HCHO
E. CO 答案:C 解析:当空气中臭氧浓度大于0.25mg/m3时,臭氧对本测定方法有干扰作用. 115.使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红外分析仪时,用标准气校准仪器的频率是 A. 每个月校准1次 B. 每周校准1次 C. 每天校准1次
D.每做1个样品校准1次 E.每次开机校准1次 答案:E
解析:用标准气校准仪器的频率是每次开机校准一次.
116.毛细管色谱柱的柱容量小、出峰快,因此要求
A. 瞬间注入极小量样品 B.缓慢注入大量样品 C.缓慢注入极小量样品 D. 瞬间注入大量样品 E.进样速度 答案:A
117.已知A气体含量为80%时,其峰高为100mm,现加入一个等体积待测样品,得到峰高为70mm,使用单点校正法可知该样品中A气体的体积百分含量是 A. 70% B. 80% C. 56% D. 41.2% E. 条件不足 答案:C 118.室内空气采样时,采样点应避开通风口,距墙壁的距离不应小于 A.0.5m B.1m C.1.5m D.2m E.3m 答案:A
119.用二硫腙法测定铅和镉时,消除彼此干扰的方法是
A. 加入柠檬酸铵掩蔽
87 / 97
.
B.加入酒石酸钾钠掩蔽 C. 加入掩蔽 D. 加入盐酸羟胺保护 E.控制pH在8.5~11测定铅,控制pH在强碱性条件下测定镉 答案:E 解析:二硫腙是一种通用螯合剂,能与多种金属反应,其反应是在不同酸度条件下进行的,控制反应时溶液的pH,便可做到选择性测定的目的.铅与二硫腙反应在pH
8.5~11,用氨水调节;镉与二硫腙反应在强碱性,用氢氧化钠调节;锌与二硫腙反应在pH 4.0~5.5,用乙酸盐缓冲液调节. ’ 120.用动态配气方法将已知浓度为0.1%的浓气以0.1L/min的流量与稀释气混合,稀释气流量为1.0L/min,稀释后的浓度是 A.0.0l% B.0.009% C. 0.05% D.0.005% E.0.001%
答案:B
121.采集河流、湖泊的表面水样可在 A. 岸边取样
B. 水面下30~50cm处取样
C.距水底的距离10~15cm处取样 D. 岸边1~2m处取样
E.距水面下30~50cm,岸边1~2m,距水底的距离10~15cm处取样 答案:E
解析:河流、湖泊本体水样与水面、岸边、水底的不完全一样,需要做一定规定. 122.总悬浮颗粒物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粒径小于A. 100um的全部颗粒物 B.10um的全部颗粒物 C. 5um的全部颗粒物 D. 2.5um的全部颗粒物 E.1um的全部颗粒物 答案:A
123.当溶解性总固体大于1000mg/L时,应在某种温度X围进行烘烤.在此温度下,矿物质中含有的吸着水都可除去,重碳酸盐均转变为碳酸盐,部分碳酸盐可能分解为氧化物与碱式盐.这里的\"某种温度X围〞是 A.100~C土5℃ B.100~C土2℃ C. 110~C土2℃ D.180~C土3℃ E.105~C±3℃ 答案:D 解析:烘烤溶解性总固体适用的温度有 两种:①当水中溶解性总固体小于1000mg/L时使用105~Oi3~C烘烤.在此温度下保留了矿物质中含有的结晶水和部分附着水,重碳酸盐转化为碳酸盐,而有机物挥发逸失甚少;②当水中溶解性总固体大于1000mg/L时使用180~Ci3~C烘烤.在此温度下,矿物质中含有的吸着水都可去除,可能存留某些结晶水,有机物挥发逸失,但不能完全分解,重碳酸盐均转变为碳酸盐,部分碳酸盐可能分解为氧化物与碱式盐.
124.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规定室内温度 A. 夏季不高于30℃,冬季不低于18℃ B. 夏季不高于28℃,冬季不低于16℃ C. 夏季不高于33℃,冬季不低于20℃ D. 夏季不高于28℃,冬季不低于18℃ E. 夏季不高于25℃,冬季不低于20℃ 答案:B
125.欲测定某溶液pH,要求精确到0.01pH单位,应选用的方法是 A.滴定法 B.比色法 D. 电位计法 D.pH试纸法 E.电导法 答案:C 解析:pH计可以准确到0.01pH单位. 126.汞滴定法测定水样中氯化物,其滴定法属于
A. 酸碱滴定法 B.络合滴定法 C. 氧化还原滴定法 D.沉淀滴定法 E.电位滴定法 答案:B 解析:水中的氯化物与汞生成离解 度极小的氯化汞,滴定到终点时,过量的硝
88 / 97
.
酸汞与二苯卡巴腙生成紫红色络合物.
127.氟离子选择电极测试时,为了求得氟离子活度与浓度之差有一固定值<使氟离子的活度系数为一常数>,起主要作用 的是离子强度缓冲液中的某种物质.这种物质是 A.氯化钠 B. 氢氧化钠 C.冰醋酸 D.柠檬酸钠
E.冰醋酸和氢氧化钠 答案:A
128.测定水中苯并芘时,水样采集后在现场立即萃取最好.若送到实验室萃取,应该用有金属衬里的玻璃瓶装水样,放于暗处低温保存.其他可用的保存方法是
A. 玻璃瓶包黑纸,每份水样包一X黑纸 B.塑料瓶装水样于冰箱内 C. 玻璃瓶包黑纸装水样 D. 塑料瓶包黑纸装水样 E.棕色玻璃瓶装水样 答案:A 解析:测定水中苯并芘时,水样采集后在现场立即萃取为最好,以防止玻璃瓶的吸附而造成损失,萃取后的样品应在40天内进行分析;若送到实验室萃取,应该用有金属衬里的玻璃瓶装水样,放于暗处低温保存.也可用1L或2L玻璃瓶包上黑纸盛装1份水样保存,萃取时可将环己烷直接加入样品瓶,这样玻璃瓶吸附的苯并芘也被提取进入有机相. 129.水中有机氯农药测定方法有比色法、薄层法和气相色谱法等,其中灵敏度最高,且被广泛应用的方法是 A. 比色法 B.薄层法
C.气相色谱法—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D.气相色谱法—电子捕获检测器 E.气相色谱法—火焰光度检测器 答案:D
解析:一般水中有机氯农药含量很低,通常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法测定.采用的富集方法是环己烷或石油醚萃取,但有时溶剂峰变宽,干扰六六六出峰,需重蒸馏至无干扰峰出现.
130.水中氯化物在强酸条件下与N03—反 应,生成NO或NOCl,使NA. 含219.8mg硫酸银溶液 B.含439.7mg硫酸银溶液 C. 659.6mg固体硫酸银 D.879.4mg固体硫酸银E.含879.4mg硫酸银的溶液 答案:D
131.取pH近中性的水样,经镉还原柱使N03-N还原为N02-N与氨基苯磺酰胺反应,再与盐酸N-<1-萘基>乙烯二胺作用,形成玫瑰红色染料,用于比色测定的波长是 A.463nm B.503nm C.543nm D.583nm E.623nm 答案:C
132.某地区饮用地表水,近年来当地居民反映该水变咸、发黄.经检验水质,氯化物约超标1倍,色度超过洁净天然水色度X围,欲了解是否被有机物污染,最常用的简便方法是 A. 酸性高锰酸钾法测耗氧量 B.碱性高锰酸钾法测耗氧量 C.重铬酸钾法测化学需氧量 D.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化学需氧量 E.五日法测生化需氧量 答案:B
解析:水中氯化物含量低于300mg/L时用酸性高锰酸钾法测耗氧量,高于300mg/L时用碱性高锰酸钾法测耗氧量.
133.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得某溶液E=290mV,相应的氟离子浓度为2.31mg/L,已知其E与logC的斜率为59mV,测得另一溶液的E=231rev,其相应的氟离子浓度为 A.5.9mg/L B. 290mg/L C. 231mg/L D.2.31mg/L E.23.1mg/L 答案:E
134.用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测定
/ 97
.
水中酚,经蒸馏后取蒸馏液进行测定,加试剂的顺序十分重要不能随意改变,否则测定失败.正确的顺序是
A. 4—氨基安替比林一铁一缓冲液
B. 缓冲液一4—氨基安替比林一铁
C.缓冲液一铁一4—氨基安替比林
D.铁一4—氨基安替比林一缓冲液 E.铁一缓冲液一4—氨基安替比林
答案:B
解析:用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 测定水中酚,加试剂的顺序不能改变,酚与4—氨基安替比林反应分三步进行:①加入缓冲液,使溶液呈碱性,阻止4—氨基安替比林分解;②加入4—氨基安替比林与酚缩合;③加入铁氧化剂形成醌式结构的红色染料.
135.测酚用的纯水,应为无酚纯水,《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采用的制备方法是 A. 加硫酸至酸性后进行蒸馏
B. 加高锰酸钾与硫酸至酸性后进行蒸馏
C.加至酸性后进行蒸馏
D.加高锰酸钾与至酸性后进行蒸馏
E.加氢氧化钠至pH 12以上进行 蒸馏 答案:E
136.采用酸性高锰酸钾滴定法测定耗氧量 时,唯一能够用来维持酸度的酸是 A.盐酸 B. C. 硫酸 D.磷酸 E.过氯酸 答案:C 解析:酸性高锰酸钾法的酸度只能用硫酸来维持,因为盐酸与高锰酸钾反应生成氯气,具有氧化性与混杂的亚干扰. 137.用铬酸钡分光光度法<热法>测定硫酸
盐时,消除碳酸盐干扰的方法是 A. 加盐酸煮沸 B.加入氯化钡 C.加入氢氧化镁 D.加入氢氧化钙 E.加入钙氨溶液 答案:A
解析:水样中碳酸盐可与钡离子形成沉淀干扰测定,但经酸煮沸后可消除其干扰 138.往碘化物溶液中加人氯和四氯化碳,并振荡之,产生的颜色是 A. 棕色 B.橙色 C.黄色 D.紫色 E.绿色 答案:D
139.对土壤和作物都有利的垃圾堆肥肥料粒度为
A.≤10mm B.≤5mm C.≤2mm D.2~5mm E.≥5mm 答案:B
140.了解垃圾堆肥肥料质量好坏的方法是 A. 测定速效氮含量 B.测定全氮含量 C. 测定氨氮含量 D.测定有机碳含量
E.测定全氮、速效氮和全磷、钾含量 答案:E 141.一种废弃物48小时小鼠的半致死剂量为LD50≤50mg/kg体重.这种废弃物具有 A. 吸人毒性 B.浸出毒性 C.植物毒性 D.经口毒性 E.传染性 答案:D
142.固体废弃物按危害状况可分为有毒有害废弃物和一般废弃物,请补充完善有毒有害废弃物的定义.有毒有害废弃物是具有腐蚀性、反应性、有毒性、传染性和爆炸性与
90 / 97
.
某种性质之一的废弃物.这里的\"某种性质〞是指
A.放射性 B. 浸出毒性 C. 易燃性
D.水生生物毒性 E.吸人毒性 答案:C
143.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化妆品中铅时,为防止出现错误的结果,在测定过程中,应给予最多关注的因素是 A.测定波长 B. 狭缝
C.进气流速
D.乙炔气/空气比值 E.燃烧室温度 答案:D 解析:使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 定化妆品中铅时,燃烧头的位置<高度>、乙 炔/空气比值与提升量对测定灵敏度有影 响.特别是在测定工程中乙炔气/空气比值 和提升量的改变将显著影响测定值.
144.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铅的原理,以下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样品经预处理使铅以离子状态存在 B.试液中铅离子被火焰的高温变成基态原子
C.基态原子吸收来自铅空心阴极灯发出的283.3nm共振线
D. 对共振线的吸收值与样品中铅含量成正比
E.还原型乙炔/空气火焰测定灵敏度优于氧化型乙炔/空气火焰
答案:E
.145. 对新银盐分光光度法测定砷会产生干扰的元素有 A. 锑、汞 B. 镉、锑 C.镉、汞 D. 锰、镉 E.锰、汞 答案:A
解析:当银、铬、钴、铅低于100mg/L,镍、硒低于50mg/L,铋低于20ug/L,锑、
汞低于5mg/L时对砷的测定无干扰.
146.下面是测定化妆品pH的操作步骤,以下描述中,不对的是
A. 称取定量样品于50ml烧杯,加入9倍重量的水,搅拌并加热至40℃使样品与水充分混合,冷却至室温,测定样品液温度
B.按仪器要求准备pH计,并将温度补偿器调至样品液的温度
C.预计样品的pH呈碱性,分别从标 准磷酸缓冲液和硼酸缓冲液的试剂瓶中倒出约10ml溶液于小烧杯中反复校正pH计
D. 边搅拌边测定样品的pH,当读数稳定后,记录读数
E.全部测定完毕后,按仪器要求,冲电极,并将甘汞电极的橡皮塞/帽套上,玻璃电极浸泡在纯水中,缓 冲液倒回瓶中
答案:E
147. 测砷的新银盐法中所用的吸收剂是聚 乙烯醇—银—乙醇溶液,在配制过程的描述中,提出按1+1+2先混合聚乙烯醇溶液和—银溶液再加入乙醇,其原因是 A. 防止聚乙烯醇与乙醇先混合,过高的乙醇浓度导致聚乙烯醇析出
B.防止银—与乙醇混合,过高的乙醇浓度与产生激烈反应
C.防止银—与乙醇混合,过高的乙醇浓度会使银析出
D. 为了提高聚乙烯醇—银反应中聚乙烯醇的浓度 E.—银溶液与乙醇混合后会出现分层 答案:A
148.按《化妆品卫生规X》<1999年12月>,新开发的祛斑类化妆品在投放市场前,为评价其安全性,必须进行的理化检验包含 A. pH、苯酚、氢醌
B.苯酚、氢醌、性激素 C. 氢醌、性激素、汞 D. 性激素、汞、甲醛 E.汞、甲醛、pH 答案:A · ,
149.按《化妆品卫生规X》<1999年12月>,
91 / 97
.
新开发的育发类化妆品在投放市场前,为评价其安全性,必须进行的理化检验包含 A. 铅、苯酚、氢醌 B.苯酚、氢醌、pH C.氢醌、pH、斑蝥 D. pH、斑蝥、氮芥 E.斑蝥、氮芥、铅 答案:E
150.按《化妆晶卫生规X》<1999年12月>新开发的烫发类化妆晶在投放市场前,为评价其安全性,必须进行的理化检验包含 A. 性激素、苯酚、氢醌 B. 苯酚、氢醌、巯基乙酸 C.氢醌、巯基乙酸、pH D.巯基乙酸、pH、铅 E.pH、铅、性激素 答案:D
151.有关空气相对湿度的描述,错误的是 A. 人体舒适感与相对湿度有密切关系
B.表示空气中水蒸气的饱和程度 C.单位体积空气中水蒸气的绝对含量 D.温度升高,相对湿度降低 E.相对湿度影响水分的蒸发率 答案:C
152.配制汞标准溶液时,为了防止汞浓度的改变,《化妆品卫生规X》中所规定的操作是 A. 稀释后,立刻分装于小容器,并保存于-18℃
B.配制时,加入使最终浓度为0.5mol/L
C.配制时,加入使最终浓度为5% D.配制时,加入—铬酸钾使最终浓度分别为5%和0.5%
E.配制时,加入—重铬酸钾使最终浓度分别为5%和0.05% 答案:E
153.测定汞时,对253.7nm波长有吸收能力的是
A. 一价的汞离子 B.二价的汞离子 C.汞分子 D.汞原子 E.汞化合物 答案:D
解析:汞蒸气对波长253.7nm的紫外光具有特征吸收.实验环境中苯、甲苯、氨水、丙酮、氮氧化物对波长253.7nm有吸收,应避免引起干扰.
154.按《化妆晶卫生规X》<1999年12月>,新开发一般化妆晶在投放市场前,应考虑进行下列理化检验,以评价其安全性 A.铅、汞、砷、pH B.铅、汞、砷、甲醇 C. 铅、砷、pH、甲醇 D.铅、汞、砷、甲醛 E.铅、砷、pH、甲醛 答案:B
解析:按《化妆品卫生规X》,卫生化学指标包括铅、汞、砷、甲醇.
155.安全使用HCl04—HN03消解体系消解化妆品测定铅时,以下注意事项中,不必需的或属于原则性错误的是
A. 在加入HNO3前预先将乙醇等可挥发的有机物赶掉
B. 如果是粉类样品,加入前,应先加入少量纯净水 C.加入后,在室温放置过夜,再加热消解处理,可缩短消解时间
D.有机物多时,可连续添加 E.当消化液已开始产生高氯酸白烟, 但样液仍呈深黄棕色时,应随即进 行冷却,添加HClO4 答案:E
156.甲醛比色测定时,取待测溶液加乙酰丙酮—醋酸铵溶液,同时另取待测溶液加入不含乙酰丙酮的醋酸铵溶液摇匀,一同置于40~C水浴中加热显色30分钟、冷却.以下解释中错误的是
A. 严格控制显色温度和时间,防止化妆品中某些组分会受热分解并产生微量甲醛 B.另取待测溶液加入不含乙酰丙酮的醋酸铵溶液,是为了消除溶液浑浊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C.另取待测溶液加入不含乙酰丙酮的 醋酸铵溶液,是为了消除样品中其他组分在显色温度下色度改变的影响
D.另取待测溶液加入不含乙酰丙酮的
92 / 97
.
醋酸铵溶液,是为了消除带色样品液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E.乙酰丙酮在40~C会分解,要另取不加乙酰丙酮的作对照 答案:E
157.用于检测聚氯乙烯成形晶中的氯乙烯的方法是
A. 气相色谱法 B. 高效液相色谱法 C. 紫外线分光光度法 D. 薄层色谱法 E.滴定法 答案:A
158.下列用作食品容器的涂料中,需要测定己内酰胺的是
A. 三聚氰胺涂料 B.环氧酚醛涂料 C.聚酰胺聚丙烯涂料 D.环氧树脂涂料 E.聚乙烯涂料 答案:C
159.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铜,对油脂类样品的处理方法是
A. 加10ml石油醚,用<10%>提取2次,合并液,定容
B. 加10ml石油醚,用硫酸<10%>提取2次,合并硫酸液,定容
C.加10ml石油醚,用盐酸提取2次,合并盐酸液,定容
D.加10ml石油醚,用磷酸提取2次,合并磷酸液,定容
E.加10ml石油醚,用乙酸提取2次,合并乙酸液,定容 答案:A
160.无氨蒸馏水的制备应是
A. 将蒸馏水加硫酸和高锰酸钾后再蒸馏
B. 将蒸馏水用全玻璃器皿重蒸馏
C.于水中加NaOH至pH>12后再蒸馏 D. 于水中加NaOH和A1Cl3后进行蒸馏 E.于水中加CaCl2后再蒸馏 答案:A
161.水样的保存,应根据样品的性质、组成和环境条件来选择适宜的保存方法和保存
剂.当欲测定水中挥发性有机物时,水样中应加入
A. 硫酸 B. C.高氯酸 D. 盐酸
E.氢氧化钠 答案:D
解析:测定挥发性有机物水样用1:10的盐酸调水样pH≤2,于12小时内测定. 162.水的永久性硬度是指 A. 碳酸盐硬度
B.水中钙、镁与碳酸盐结合形成的硬度
C.水中钙、镁与重碳酸盐结合形成的硬度
D.水中钙、镁与碳酸盐、重碳酸盐结合形成的硬度
E.非碳酸盐硬度 答案:E 解析:水的永久性硬度,即非碳酸盐硬度,指水中所含钙、镁等离子超过碳酸根重碳酸根时,剩余的钙、镁离子即与水中的硫酸根、氯离子或根结合,形成非碳酸盐硬度. 163.在对样品进行平行双样分析时,如分析结果所在的数量级为10-6g,它们相对偏差最大允许值为 A.1% B. 2.5% C. 10% D. 15% E.5% 答案:E
1.酱油氨基酸态氮测定中,用来滴定酸的标准溶液为
A. 氢氧化钾标准溶液 B.有机碱标准溶液 C.甲醛标准溶液
D.氢氧化钠标准溶液 E.硼酸标准溶液 答案:D
165.测定食物中的铁时,保存样品的容器最好选用
A.塑料瓶
93 / 97
.
B. 玻璃瓶 C. 棕色玻璃瓶 D.烧杯 E.金属容器 答案:A
166.水中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的检测属于 A. 毒理学指标
B. 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 C. 有机物指标 D.有机综合指标 E;生物学指标 答案:B
解析:水中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主要来自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污染.水体受到阴 离子合成洗涤剂污染后,将一些水体的感官 性状和水生生物的生长.当水中含有lmg/L烷基苯磺酸盐时,居民感觉水味不好,并可产生泡沫,影响水的正常使用.
167.采集工作场所空气中金属汞时,最常用的吸收液是
A. 酸性氯化亚锡溶液 B.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碱性高锰酸钾溶液 D. 碱性氯化亚锡溶液 E.硫酸溶液 答案:B
168.车间空气中的三氧化铬、铬酸盐、重铬酸盐在酸性溶液中与某种试剂作用生成红色络合物,比色定量.这里的\"某种试剂〞是
A. 二硫腙 B. 高锰酸钾
C.二苯碳酰二肼 D. 二苯胺基脲 E.盐酸萘乙二胺 答案:C
169.空气中的二氧化硫被四氯汞钾吸收后, 再与甲醛与盐酸恩波副品红作用,生成 的化合物的颜色为 A. 橙色 B.黄色 C.洋红色 D. 玫瑰紫色 E.深紫色
答案:D
170.测定车间空气中的氨,用纳氏试剂比色法,组成纳氏试剂的三种物质是
A. 水加NaOH加碘化钾 B. 氯化钠加碘化钾加NaOH C. 氯化汞加溴化钾加NaOH D.氯化汞加碘化钾加NaOH E.氯化汞加硫酸钾加NaOH 答案:D
171.在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比色法测定空气中的三氧化二砷与五氧化二砷时,用醋酸铅棉来消除某种物质的干扰.这种物质是 A.SO2 B.H2S C. SO3 D. HCl
E.O3 答案:B
172.异烟酸钠—巴必妥酸钠法测定空气中氰化氢与氰化物,最适宜的显色条件是 A.pH 6.5~7.0 B.pH 8.5~9.0 C. pH 10~1l D.弱碱性 E.弱酸性 答案:E
173.水耗氧量测定可作为评价水体有机污染物污染的指标之一,常使用的强氧化剂为 A. 酸性高锰酸钾 B. 臭氧 C. 高氯酸盐 D.重铬酸钾 E. 碱性高锰酸钾 答案:D
解析:测定水耗氧量常用的氧化剂有两种:第一种为重铬酸钾,是强氧化剂,对多数有机物的氧化强度可达90%~100%,适合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测定;第二种氧化剂是高锰酸钾,其氧化力较弱,对复杂有机物不能氧化或氧化不完全,适合饮水、矿泉水等较清洁水的测定.
174.测定空气中氮氧化物,用盐酸萘乙二胺比色法,其中对氨基苯磺酸的作用是 A.显色剂
94 / 97
.
B. 重氮化反应和进样量无要求 C. 直接与盐酸萘乙二胺反应 D. 磺化剂 E.亚硝化剂 答案:B
解析:参阅盐酸萘乙二胺比色法测定原理:二氧化氮在水中形成亚,与对氨基苯磺酸胺进行重氮化反应,再与盐酸萘乙二胺形成玫瑰红色偶氮染料比色测定.
175.尿中甲醇检测的标准方法,用的是A. 样品稀释—气相色谱法 B. 样品浓缩—气相色谱法 C.顶空—气相色谱法
D.溶剂萃取—气相色谱法 E.固体萃取—气相色谱法 答案:C
176.共沉淀是指待分离的组分在可溶条件下,由于表明吸附、吸留、共结晶或形成晶核等作用,为共沉淀剂带下来的一种沉淀分离技术.不是常用的有机共沉淀剂是 A. 8—羟基喹啉 B.铜试剂 C.二硫腙 D.甲基紫 E.氢氧化钠 答案:E
解析:常用的有机沉淀剂有草酸、铜试 剂、铜铁试剂等.
177.测砷的样品预处理法中的干灰化法,在样品中加入助灰化剂.下列操作中最合理的是
A. 口红类样品应加10%镁溶液10ml和1g氧化镁
B.眉笔类样品应加10%镁溶液10ml和1g氧化镁
C. 洗发香波类样品应加10%镁溶液10ml和1g氧化镁 D.护肤乳类产品10%镁溶液10ml和1S氧化镁
E. 香脂类样品应加10%镁溶液10ml和1g氧化镁 答案:E 解析:消解憎水性如脂类化妆品时,选用固体助灰化剂.
178.硫酸—消化食品样品过程中,要维持定量的是为了 A. 使样品灰化 B.缩短消化时间
C.避免发生炭化还原金属 D. 除去干扰杂质 E.为了消化完全 答案:E
179.在样品的保存中,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保持原有水分 B.稳定待测成分 C.防止变质 D.防止污染 E.以上全部 答案:E
180.在滤膜相衬显微镜超高频数法测定空 气中石棉纤维方法中,计数的纤维应 符合
A. 长度大于5bm B. 长度大于10um C. 宽度小于3um D.宽度小于lum
E.长度与宽度之比大于3:1 答案:D
181.以下物质中,在空气中以气体形式存在的是
A. 二氧化硫 B.氯乙烯 C. 乙酸乙酯 D.汞
E.二氧化硅 答案:A
182.组成斐林试液乙液的溶液是 A.NaOH溶液 B. KOH溶液 C. 酒石酸钾
D.酒石酸钠溶液 E.酒石酸钾钠溶液 答案:E
183.在以下各种糖中,不是还原性的糖是 A. 葡萄糖 B.果糖
C. 半乳糖 ‘
95 / 97
.
D.麦芽糖 E.蔗糖 答案:E
解析:含有醛基或酮基的糖都具有还原性.
184.采用微生物法测定的食物中的维生素PP,主要包括 A.烟酸 B.叶酸
C.烟酰胺 D.吡哆醇 E.吡哆醛 答案:A 解析:维生素PP一词来源于抗癞皮病因子,又名烟酸、烟酰胺.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
185.化妆品中汞含量的测定,最常用的方法是
A. 分光光度法
B.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C. 无火焰冷原子吸收法 D,高效液相色谱法 E.微分电位溶出法 答案:C
186.进行食品理化检验和营养成分分析时,不同食品的采样方法有所不同,对车、船散装或粮仓堆放的大量固体食品,其采样方法应为
A.表面十点采样 B. 两层五点采样 C.三层五点采样 D.中层三点采样 E.底层三点采样 答案:C 解析:\"三层五点〞法采样,即将存放的食品按上、中、下三层,每层设中心、四角共5个点.车、船散装或粮仓堆放的大量固体食品,按\"三层五点〞法采样,后缩分至所需原始样. B型题
<1—3题共用备选答案> A. 大米 B. 水 C.空气 D.血液 E.土壤
1.在医学卫生领域中,空气检测所采样品是 答案:C
解析:空气检测所采样品一般为空气. 2.生物材料检测所采样品是 答案:D
解析:血液是最常用的生物材料样品,可以很好反映机体对检测物质的暴露、代谢和蓄积情况.
3.食品卫生检测所采样品是 答案:A
解析:大米中可以检测出很多环境污染物与农药的残留,例如,大米中重金属镉是导致镉对人体伤害的主要摄人途径. <4~7题共用备选答案> A.防止中毒 B.防止爆炸
C.防止腐蚀皮肤、黏膜 D.防止烫伤 E.防止损伤
4.在用二硫化碳解吸时,应该 答案:A
5.在用浓硫酸时,应该 答案:C
6.在用高氯酸时,应该 答案:B
7.在用氢氧化钠时,应该 答案:C
<8~9题共用备选答案> A. 干灰化法 B.酸消解法 C.固相萃取法 D. 微波消解法 E.溶剂萃取法
8.用原子荧光法测定血中微量砷时,最好使用
答案:D
9.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有机物时,最好使用
答案:E 解析:溶剂萃取法易于将有机物提取出来.
<10~12题共用备选答案>
96 / 97
.
A. 血铅 B.尿铅 C.尿镉
D.血中血红蛋白 E.血中碳氧血红蛋白 10.铅的生物监测指标是 答案:A 解析:血铅是机体内剂量的稳定反映指标,而尿铅受影响因素较多,不稳定. 11. 镉的生物监测指标是 答案:C 解析:机体吸收镉后主要由尿排出,因此,尿镉是监测机体接触镉的常用生物指标. 12.一氧化碳的生物监测指标是 答案:E 解析:一氧化碳进入机体后,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生成碳氧血红蛋白. <13—16题共用备选答案> A. 尿中马尿酸的测定
B.尿中甲基马尿酸的测定
C.尿中苯乙醇酸和苯乙醛酸的测定 D. 尿中p 2—微球蛋白的测定 E.尿中三氯乙酸的测定 13.镉引起肾损害的指标是 答案:D 解析:慢性镉暴露引起肾损害时,肾小管吸收功能障碍,引起尿中低分子蛋白尿增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β2—微球蛋白.
14.机体接触甲苯的生物监测指标是 答案:A 解析:机体吸收的甲苯在体内代谢成马 尿酸,大部分由尿排出,是常用的甲苯生物监测指标.
15.机体接触苯乙烯的生物监测指标是 答案:C 解析:机体吸收的苯乙烯在体内可代谢 成为苯乙醇酸和苯乙醛酸,由尿中排出.因此,可作为苯乙烯的生物监测指标.
16.机体接触三氯乙烯的生物监测指标是 答案:E 解析:机体吸收的三氯乙烯在体内代谢成三氯乙酸,由尿排出.尿中三氯乙酸的浓度与接触外剂量有相关关系,因此已作为生物监测指标.
<17~19题共用备选答案>
A. 全血胆碱酯酶活性测定 B.血中碳氧血红蛋白测定 C. 血中游离原卟啉测定 D.血中锌卟啉测定
E.血中高铁血红蛋白测定
17.机体接触一氧化碳的生物监测指标是 答案:B 解析:一氧化碳进入血液后,与血红蛋白生成碳氧血红蛋白,其浓度与机体接触的外剂量有相关关系,因此是较好的生物监测 指标. 18.机体接触有机磷农药的生物监测指标是
答案:A 解析:机体吸收有机磷农药后,全血胆碱酯酶活性下降,下降的水平与接触有机磷农药的量呈相关关系,因此可作为有机磷农药的生物监测指标.
19.机体接触盐过量时测定的指标是 答案:E 解析:摄人盐后,在肠道某些细菌的作用下,可还原成亚盐,亚盐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高铁血红蛋白.
<吴志刚 杨克敌>
97 / 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