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养生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论当前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选择和经验借鉴

论当前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选择和经验借鉴

来源:华佗养生网
理论探讨 当代社科视野2011年第1I期 论当前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选择和经验借鉴 娄季芳 (党校研究生院北京100091) 内容提要:次贷危机后,国内外有利经济环境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良好机遇,但也存在很多未知 风险。本文分析了"3前人民币国际化的背景、收益和风险,并对美元、日元和欧元的经验拗-II进行总结。 提出我国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要审时度势,慎重前行。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成本收益路径选择经验借鉴 马克思认为,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支付手段、储藏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人民币 国际化也就是要实现人民币跨越国界,在国际范 围内实现支付、流通和储藏,也即是马克思所指的 世界货币。 一国GDP逐年攀升,曾一度保持10%的高速增长。 次贷危机后,虽然增速有所下降,但是仍高达 8%。2010年我国GDP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 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庞大的经济总量是一国货 币国际化的坚实后盾,纵观美元、欧元、日元的国 际化过程无不和其经济实力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人民币国际化的背景 上升密切相关。 2.外贸规模扩大,外汇储备增加。次贷危机 次贷危机爆发后,有毒资产通过国际贸易和 国际金融途径迅速在全球蔓延,最终引发一场旷 后,我国经济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低迷后出现复苏 2010年,全 日持久的经济危机,号称经济领域的“9・11”。目 和反弹。据商务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6亿美元,同比增长 前,受危机影响,美欧各国经济萎靡、消费不振、增 国进出口总值为29727.7%,其中:出口15779.3亿美元,同比增长 长乏力,各国为了摆脱危机,纷纷出台多种经济刺 34.3%;进口13948-3亿美元,同比增长38.7%。目 激方案。2009年,美国出台一揽子经济刺激 31.方案,同时实行美元对外贬值来纠正长期以来的 前,我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贸易 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外贸的不断扩大,也促使 贸易逆差问题。近期,美国又提出所谓第三轮“量 国,我国的 化宽松”给持有美元储备的很多国家带来恐 我国的外汇储备连年增加。2011年3月,27万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 慌。作为当前第一大国际货币,美元贬值使得世界 外汇储备已经高达3. 各国对其信心大大下降,纷纷减持美元储备,同时 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3.我国跻身世界前列的企业增多,海外并购 美国不负责任的做法也在国际社会引起一片不 2010年,在世界 满。而美元贬值带来的我国外汇储备的急剧缩水, 频繁。据美国《财富》杂志评选,和欧盟各国普遍采取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使得我 500强企业中,中国内地有68家企业入选,占比 3.6%,仅次于日本,居世界第三。与此同时还 国对外经济发展遭遇瓶颈,尤其是人民币汇率问 达1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走出国门寻求海外市场和 题频繁遭到西方国家施压。 虽然人民币目前尚未成为国际货币,但是中 资源,比如:中国投资公司入股美国黑石集团、中 国外贸额的高速攀升、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占比 国国家电网成功竞购菲律宾电网运营权和中国平  的不断增大、对外投资额越来越多,以及三大国际 安保险收购欧洲富通集团股权等。4.次贷危机后美元、欧元、日元相继疲软。从 货币遭遇不同程度的信心危机,这些都对人民币 外在环境上看,次贷危机后,美国采取美元贬值的 国际化提出客观要求。 1.经济总量不断攀升,增速平稳。近年来,我 措施造成持有美元储备较多的亚洲国家一片恐 、理论探讨 当代社科视野2011年第11期 慌,尤其是中国,作为世界上外汇储备最多的国 体系中具有一席之地,这也有助于提升我国的国 家,因美元贬值而缩水的资产十分庞大。而欧盟 际地位。同时,随着我国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越 这边,希腊主权债务危机也给欧元区的经济前景 来越多的老百姓出国旅游、留学、购物,人民币成 抹上一层阴影。本来欧元和美元比就不够坚挺, 为国际货币一方面减少了货币兑换的繁琐手续、 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后,世界对欧元的信心也遭受 方便国民出境消费,另一方面也能够增强我国居 重创。至于日元,日本经济经历了次贷危机和3・ 民对持有人民币的信心和自豪感。②增强中国在 11大地震后,经济至今仍是负增长。这些国家经 国际经济事务中的话语权。人民币国际化一方面 济的不景气严重影响了本国货币币值的稳定性, 是一国经济实力的重要体现,另一方面也体现着 我国作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和第二大外贸 该国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地位,经济基础是我国 国,其风险性不言而喻。 在国际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的坚实支柱。人民币 二、人民币国际化风险与收益 国际化打破了长期以来国际货币体系被欧美等发 达国家主导和垄断的局势,使得中国能够在国际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收益 经济事务中发挥作用,具有更大的话语权和主动 1.人民币国际化的显收益。①国际铸币税。铸 权。 币税是指一国通过发行货币而获得的购买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风险 力,一般存在于国内市场。但是,当一国货币成为 1.贸易顺差丧失的风险。人民币国际化面临 国际货币后,该货币在国际市场上流通,就可以 的一个问题就是在保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情况下 获得国际购买力,发行国就能获得国际铸币税。 给世界提供充足的货币供给,也就是“特里芬两 在国际经贸日益繁荣的今天,国际铸币税给一国 难”。要保证人民币供给,就必然在经常项目下出 带来的收益是难以估量的。人民币国际化后,也 现大量逆差,正如当今的美国。虽然人民币国际化 可以和美国、欧盟和日本一起参与国际铸币税的 后不会立即出现这种大量需求,但是肯定会影响 分配,从而为中国谋求更多的经济利益。②降低 到贸易状况,中国目前的贸易顺差状况极有可能 交易成本。我国是个贸易大国,由于人民币不是 发生逆转,从顺差国转为逆差国。 国际货币,在国际贸易中通常采用第三方货币计 2.人民币汇率不稳定的风险。人民币国际化 价和结算。这必然带来很多不便和较高的交易成 还要求一国具有开放的金融体系。虽然有学者认 本,尤其是远期交割中还要承担币值不稳定带来 为人民币国际化不必然开放资本账户,但是从大 的风险。而如果以人民币作为计价和结算货币就 多数国家的货币国际化经验中看到开放资本账户 能够降低风险和节约交易成本,这对于我国这样 是实施货币国际化的前提条件。这意味着我国要 的贸易大国尤其重要。③降低外汇储备贬损风 放松对资本的严格管制。目前,人民币汇率实行的 险。我国目前是世界上拥有外汇储备最多的国 是有管理的浮动,可浮动的范围比较小,一旦放开 家,截至2011年3月,我国外汇储备高达3.27万 资本账户,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幅度必然扩大,而且 亿美元①,其中有很大部分由美元资产构成。自 更容易受到市场等因素的干扰,人民币汇率的不 2007年至今,美元相对于人民币不断贬值,我国 确定性增强。 的美元储备也在不断缩水,即外汇储备的购买力 3.国内货币性丧失的风险。当一国 不断缩小。外汇储备贬值不但是实际财富的减 货币国际化后,面对的需求方扩大至整个世界,那 少,还是机会成本的丧失,更是发达国家剥夺发 么在制定货币时就要受到国际市场因素的干 展中国家经济成果的一种表现,从任何角度看都 扰。在采用货币宏观经济时,有可能因为 是不合理的。如果人民币是国际货币,就可以避 国际市场因素而使效果大打折扣。国际货币 免外汇储备过多带来种种风险。 还承担着维持币值稳定的责任,那么国内货币政 2.人民币国际化的隐收益。①提升中国国际 策的制定也必然受到国际经济环境的制约,这些 地位和国民信心。中国是个经济和贸易大国,但是 都会导致一国货币丧失性。 与此不相匹配的是中国是个金融小国。这种不匹 4.金融体系遭受国际市场冲击的风险。目前, 配也被称之为世界货币体系错配,货币错配给一 我国金融体系尚未完全开放,金融市场也不够完 国经济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和风险。人民币国际化 善和健全,还缺乏抗击国际投机活动冲击的能力。 能够扭转这样的不对称局面,使我国在国际货币 因此,人民币国际化后,我国的金融体系面临着巨 理论探讨 当代社科视野2011年第11期 大的风险和考验,需要加强金融体系建设和监管。 三、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选择 般说来人民币国际化的途径有三步:第一 步是实现人民币周边化,即人民币被中国周边的 国家接受和认可;第二步是实现人民币区域化,这 是在较大范围内的国际化,比如在东亚范围内进 行流通;第三步是实现人民币全球化,这是人民币 国际化的最高目标,即使人民币被世界各国普遍 接受。 关于人民币周边化。人民币在我国毗邻国家 和地区已被作为支付和结算的硬通货,在有的国 家和地区,人民币可以同当地货币自由兑换,甚至 全境或局部通用。在东南亚地区,人民币已成为仅 次于美元、欧元和日元的“硬通货”。在西南边境地 区,人民币在老挝东北三省可完全替代本币在境 内流通,最远能够深入到老挝首都万象。人民币在 越南已实现全境流通,越南国家银行已开展人民 币存储业务。在西北地区,人民币主要是在中亚五 国、俄罗斯地区和巴基斯坦流通。人民币跨境流通 量最大的是哈萨克斯坦,大约有十多亿人民币。在 东北地区,人民币跨境流通到俄罗斯和朝鲜以及 蒙古。蒙古的各个银行都开展了人民币储蓄业务。 在与蒙古的边境贸易中,人民币现金交易量已经 超过双边全部贸易量的1/3。人民币跨境流通量 最大的是地区。人民币在可通过多种途 径自由兑换,并被用作储备货币。 总之,中国周边地区的部分居民把人民币作 为交易媒介和国际清算手段大量使用。② 关于人民币区域化。自2008年以来,中国人 民银行和多国央行、货币当局频频签订货币互换 协议,这是促进人民币区域化的重要举措。货币互 换(又称货币掉期)是指两笔金额相同、期限相同、 计算利率方法相同,但货币不同的债务资金之间 的调换,同时也进行不同利息额的货币调换。货币 互换的目的在于降低筹资成本和避免汇率波动造 成的损失。目前,中国与韩国、日本、中国,马 来西亚、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以及阿根廷、冰岛 等国家签署了规模不等且有期限的双边货币 互换协议。有报道称货币互换金额高达6500亿元 人民币。这有利于形成海外人民币“循环圈”,是我 国推动人民币“走出去”的重要举措。随着国际交 往的广泛和深入,中国与外国签署的货币互换协 议将越来越多,金额越来越大。 关于人民币全球化。人民币全球化是指人民 一币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被广泛用于国际计价、结 算和储藏。由此可见,人民币全球化是对人民币国 际化的最高要求,既要求人民币币值稳定具有很 强的清偿能力,同时要求人民币能够充足供给。在 人民币全球化的背后必然有雄厚的国力和健全的 金融体系作为支撑。目前,人民币全球化距离我们 还十分遥远,但是很多学者纷纷提出了设想,李稻 葵(2008)认为采用双轨制推行人民币国际化,即 第一轨在中国境内实行有步骤、渐进式的资本账 户下可兑换,同时加强中国金融体系效率,鼓励和 推动外贸企业以人民币结算,并提供调期服务,第 二轨是在境外,主要是建立金融中心。③ 四、美元、日元、欧元国际化的历程及 对人民币国际化的经验借鉴 (一)三大国际货币的国际化历程 1.美元国际化。美元国际化兴起于20世纪3O 年代世界性资本主义大危机之后,各国在危机中 纷纷向英国兑换黄金导致英国国际收支出现困 境,并于1931年终止金本位制,这标志着英镑在 国际货币体系中的衰落。美国在战争中不断充实 经济实力,二战后超过英德法等国成为世界头号 强国。战后,44个国家代表在新罕布什尔州的布 雷顿森林召开国际会议,确立了“双挂钩”的国际 货币体系,美元是该体系的核心,从而在美国的主 导下建立了一系列国际金融和货币机构。从此,美 元作为国际货币登上历史舞台。但是美元面l陆誊 无法解决的“特里芬难题”,最终在两次石油危机 的冲击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从以上过程中可 以看到,美元国际化是伴随美国经济实力的上升 而逐步实现的,其基本模式是市场演进为主, 推动为辅。 2.日元国际化。日元的国际化起步于20世纪 70年代。二战后到7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从战争 后的创伤中逐步恢复,经济快速发展,第二次石油 危机后,美国、德国、英国的经济地位有所下降,而 日本的经济地位则逐渐提升。尤其是日本对外贸 易的发展十分迅速,伴随着美元危机和日元升值, 世界各国出现对日元的需求。1978年,日本大藏 省提出了“正视日元国际化,使日元和德国马克一 起发挥国际通货部分补充机能”的方针,采取了一 系列推进日元国际化的方针。1985年签订广 场协议后,日元进入快速国际化阶段。2O世纪90 年代初,日本破灭后,日元国际化出现倒 退。从日元国际化的过程中看到,日元国际化和日 理论探讨 当代社科视野2011年第11期 本的经济崛起密不可分,日本在其中发挥了 重要的推动作用,可以说是在引导下的日元 国际化。但是日元国际化的脆弱性比较明显,就是 日本缺乏强大的金融体系,在抗拒国际冲击方面 有所欠缺,同时升值过程过快过猛,脱离国情,加 之日本经济增长过于依托对外贸易,以至于产业 升级后,大批企业海外建厂,日本国内出现产业空 心化,经济增长率近二十年徘徊在0左右。 国际化尚面临诸多障碍:第一,我国资本账户下不 能自由兑换,人民币汇率不能自由浮动;第二,我 国资本市场不够健全和发达;第三,我国经济增长 的对外依赖性太大,外需强而内需弱,人民币汇率 的大幅波动将对宏观经济运行带来巨大风险;第 四,既得利益集团对中国参与国际货币体系设置 重重障碍;第五,美元、欧元、日元在实现国际化后 都遭遇了诸多难题,这些前车之鉴需要我们谨慎 3.欧元国际化。相对于美元和日元的国际化,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欧元的国际化是在人为推动下起步的,其进程和 总之,人民币国际化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 欧洲一体化的演进密不可分。1957年3月25 FI, 可能水到渠成,而是市场需求驱动加推动的 《罗马条约》签订标志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开始, 过程。一方面我们需要继续加强我国的经济实力, 1965年4月8日,欧洲6国签订《布鲁塞尔条 另一方面我们应该深化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健 约》,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1978年12月,欧共体 全我国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加强国际间货币问 国家达成共识建立欧洲货币体系,1979年3月, 题的沟通交流,为人民币国际化营造良好的经济 欧共体为了防止美元冲击,加强了区域内货币合 基础和外部环境。人民币国际化是大势所趋,但实 作,由德法两国倡导了欧洲货币体系,1986年欧 现国际化的道路是曲折的,需要慎重前行。 共体通过《单一欧洲法令》,规定1992年12月31 日前实现欧共体范围内商品、人员、资本和劳务的 注释: 自由流通。这标志着欧洲统一大市场的形成,为欧 ①人民银行数据库 元的诞生提供了经济基础。1999年1月1日开始 ②周念利,沈明辉.从货币互换角度看待人民币国际 欧元区成员国确定各国货币兑换欧元的永久汇 化的新进展U].国际融资,2009年第3期,19-20 率,并将货币权力移交欧洲银行,引入欧 ③李稻葵,刘霖林.人民币国际化:计量研究及分 元。2002年1月1日,欧元现金正式进入流通。从 析U].金融研究,2008年第11期,1-15 欧元国际化的过程来看,欧元的诞生对内是基于 欧洲一体化的诉求,对外是防范美元贬值的风险, 参考文献: 但是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使欧洲经济具有同美国 [1]陈雨露.国际金融[M],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6 抗衡的筹码。 月第三版 [2]刘仁伍,刘华.人民币国际化风险评估与控制[M],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经验借鉴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6月第一版 从上述国家实施货币国际化的历程中,我们 [3]何慧刚.东亚货币合作与人民币国际化[J],社会科 看到: 学,2006年第6期 首先,货币国际化的基础是一国的经济实力。 [4]王元龙.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若干问题研究[J],财 只有不断提升我国的经济实力,才能够为人民币 贸经济,2009年第7期 国际化提供坚强的基础支撑。因此,发展经济是我 [5]曹勇.国际贸易计价货币的选择——兼论人民币 们坚定不移的基本方针。 国际化[I],国际商务——一对外经贸大学学报,2007年第6 其次,货币国际化的过程离不开的强力 期 推进。不论是美元、欧元还是日元,的引导和 [6]李新功.国际生产中心转移与货币体系错配—— 人民币国际化[J],国际经贸探索,2009年6月 支持加快了货币国际化自然演进过程,这要求我 [7]焦继军.汇率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分析[J],经 国必须重视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积极主动的 济问题,2003年第3期 顺应历史潮流。 [8]胡军华.张宁燕,资本项目可兑换未必是人民币国 再次,当一国货币成为国际货币后,国际市场 际化前提I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5月28日A06版 的风险通过货币市场的传导容易引发国内经济风 [9]徐奇渊.日元国际化的经验以及其对人民币的启 险,这需要谨慎对待国际化的进程,不能贸然 -,9-[J],金融评论,2010年第2期 推进。 [1O]陈宏.中韩货币互换对双边贸易以及人民币国际 目前,国内外经济环境给人民币国际化提供 化的推动作用[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10年3月 了有利条件,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人民币 (责任编辑:汤美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7.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