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养生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论地基和基础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论地基和基础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来源:华佗养生网
论地基和基础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摘要: 从勘察、设计、施工三个方面论述对地基和基础的质量控制。勘察资料应详细,能满足设计方面的要求,基础选型应根据勘察资料提供的信息设计安全可靠的基础,基础施工质量应从原材料的质量和工序质量两方面进行控制。 关键词: 地基 基础 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o213.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在建筑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直接由于地基和基础工程的问题而倒塌的实例虽然为数不太多,但为此而使墙体和楼盖开裂、影响使用和耐久使人有不安全感者则屡见不鲜。在建筑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人们普遍认为最难驾驭的,并不是上部结构,而是该工程的地基和基础。其中地基持力层的选择、地基承载力的确定、基础方案的落实、结构不均匀沉降的估算,以及基槽的钎探、人工地基的处理、高层建筑基坑边坡的稳定、地下水的排除等,哪一件都不是容易解决的事。上部结构尽管千变万化,它们基本上都是在设计和施工中可以预知和掌握的,而建筑物所在场地的地下土层分布则不然。一般地说,人们只能在设计前通过几个钻孔的土样的试验得知其少数信息,也只能根据施工后槽底的钎探结果了解其表层信息;至于更深层、更全面的情况却不可能完整地掌握,往往要凭经验加以处理,这就会出现错误。而且地基和基础都是地下隐蔽工程,建筑工程竣工后难以检查,使用期间出现事故苗头也不易察觉。一旦发生事故,难以施救,甚至造成灾难性后果,因此,建筑结构地基

和基础工程中的缺陷和事故,更具有普遍性。

地基和基础的质量控制应该从勘察、设计和施工三个环节来加以控制,而且每个环节都非常重要。 地基的质量控制 1.1工程地质勘察

工程地质勘察是获取地基土分布、特征及物理、力学性能指标承载力大小等信息的重要途径,其成果是地基基础设计、地基处理方案确定等的重要依据。工程地质详细勘察报告应包含以下内容: 1.1.1布孔应符合规范要求,一般中等场地,每25~50m分布一个孔,沿主要建筑物四角和主要承重墙柱轴线布置。勘探点平面布置图、钻孔柱状图和地质剖面图,钻孔深度要符合要求。

1.1.2要有多于1/3~2/3钻孔数所取土样的物理力学性能参数。 1.1.3地下水埋藏情况、侵蚀性、地区土层冰冻深度。 1.1.4勘察单位对本场地地质情况的综述,关于地基持力层、地基承载力和不良地基处理的建议等。由于地质勘察资料不详对设计和施工带来的不便,甚至出现事故的事例不少。例如,某住宅工程砖混五层,勘察提供的钻探深度7米,刚好进入砂砾层但没有穿透砂砾层,又没有提供物理力学性能参数,设计人员根据勘察资料选用沉管灌注桩,凭经验设计桩长8米,结果在施工过程中打了11米,贯入度还达不到要求。因此,勘察资料应详细,能满足设计方面的要求,为设计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 1.2建筑结构的设计

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提供的有关信息,认真研究基础选型,选择最安全可靠的基础的基础型式。注意建筑结构对地基的以下四方面的基本要求:1.2.1建筑结构基础底面对地基的压力应满足地基承载力的要求,保证地基不会产生整体或局部的剪切破坏,保证各类土坡不会发生稳定破坏。

1.2.2建筑结构的沉降量,不均匀沉降和倾斜不能超过《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的允值。

1.2.3 不至因渗流引起的水量流失,加大地基土的附加压力;也不至因渗流渗透力所产生的流土、管涌现象,导致地基土体局部或整体破坏。

1.2.4 使建筑结构基础埋设在当地土的冰冻线以下。

1.2.5 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对于工程地质勘察要切记以下四点:(1)忌无详细勘察资料或单凭初步勘察资料及所谓“经验”。(2)忌盲目采用邻近建筑物的勘察资料。(3)忌仅凭挖几个探坑就认定土层分布。(4)忌在两个钻孔间用插值法确定土层分布。 1.3地基验槽

在基槽开挖后必须进行验槽,目的是验证详细勘察资料,发现与详细勘察不符或局部异常的地基或“问题坑,”获取对地基处理的有关资料,并了解实际地下水情况。验槽由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和建设单位技术负责人共同进行。主要工作有: 1.3.1核对基槽尺寸、位置和槽底标高。

1.3.2核查柱基、基槽底的土质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严禁扰动。

1.3.3发现时薄弱土层和异物,取得对它们处理的第一手资料。 1.3.4了解地下水实际情况,确定进行基础工程施工时的技术措施。

2 基础工程的质量控制

我们经常遇到的基础工程有:钢筋砼基础和桩基础等两种类型。下面我们要讨论的是在施工过程中如何进行基础工程的质量控制。 2.1钢筋砼基础的质量控制

首先要从砼和钢筋的材料控制做起,在原材料达到规定要求的基础上再对钢筋砼施工的质量进行控制。

2.1.1水泥的强度、细度、凝结时间、安定性等品质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水泥进场时应对出厂合格证和出厂日期进行检查验收并及时取样送检。

2.1.2钢筋进场时应对出厂合格证和外观进行验收并及时取样送检。

2.1.3配制砼所用砂、石的颗粒级配、强度、含泥量、含有害物质等要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2.1.4应严格按砼配合比控制砂、石、水的用量,施工管理人员应检查其进料情况和砼坍落度,砼的搅拌时间最短不得少于90秒。浇筑前,应清干净基坑内的杂物和浮土,在承受模板支架的土层上,应有足够支承面积的垫板。应搭设好运输道。一个基础浇筑应连续进行,浇筑层的厚度应符合规定的要求。砼振捣必须密实,振捣时间以水泥浆上浮使砼面平整为止。砼初凝后不允许再振捣。

2.1.5钢筋的制作和绑扎必须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并经设计、监理和业主代表验收。钢筋的焊接主要有力学性能检验和外观检查两方面,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2.1.6模板必须保证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基土必须坚实,装拆方便,接缝不能漏浆。 2.1.7基础拆模后,应及时组织设计、施工、监理、建设单位对基础外观进检查验收,检查其表面有无麻面、蜂窝、露筋、孔洞、裂缝等缺陷。验收合格后才可进行回填土。 2.2打桩工程的质量控制

目前本地区采用比较多桩基础是沉管灌注桩,就以沉管灌桩为例谈谈打桩工程的质量控制。

在打桩之前,监理应首先复核轴线位置和桩位,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打桩,桩的深度和贯入度必须通过试验桩得出。试验桩应该在非工程桩的位置试打,必须由设计、勘察、监理和业主代表认可。打桩过程的质量应从以下几方面来控制:

2.2.1严格按砼配合比控制砂、石、水的用量,每班不得少于留一组试块。2.2.2套管垂直度偏差≤1%,沉管达到要求深度以后应检查管内是否有水和泥浆渗入。

2.2.3桩尖必须达到设计规定的持力层,贯入度已达到规定但桩未达到持力层时,应连击三阵,每阵10击的平均贯入度不大于规定值,

2.2.4 当桩的中心间距小于20m时应跳打,跳打的时间间隔为砼

强度达到50%。(5)拔管前套管内砼应保持2m以上的高度,拔管速度为0.8~1.2m/分钟。实际浇砼体积严禁小于计算体积。 3 结语

通过对勘察、设计的质量控制,对施工方法和措施的控制,层层把关,严格按程序施工,就一定能很好地控制地基和基础工程的质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7.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