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3)班语文期中试卷分析及反思
杨兴元
期中考试结束了,为了更好地开展以后的教学工作,从考试中吸取经验教训,现对这次语文期中考试工作作一全面反思。 本学期我担任的是九年级三班语文课,我的主导思想是提高学生的成绩,让学生真正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由被动变主动,由让我学到我要学。因此本学期我主要做了两项工作:一是抓学生的思想,二是抓学习。一学期下来有许多收获,也有许多不如意之处: 一、在思想上 在思想上主要结合课本中现有材料,如:刘心武的《悔的边缘》,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一系列课文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明白从古代到现代,从国内到国外对知识的追求都是孜孜不倦的,都需要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成长也是需要锻造、需要磨练的;也让学生明白了知识大到对国家,小到对个人的重要性。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认知能力。 二、在学习上 在学习上主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基础教学)并提高应试技巧。广泛的阅读能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因此,\"积累\"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关键点。 如何快速积累?我是这样做的: 1、背诵 课内外要求背诵的课文和古诗词全不放过,达到全员会背诵、全员会默写。 2、注重课堂教学 全面提高40分钟效率。大胆尝试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愉快学习方法、古典学习方法。力求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课,激活学生思维。如:在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时,就让学生懂得现在的学习是为了以后生活的幸福,认识
到苦中有乐,乐中有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活思维。 3、作文积累 以口头作文、小练笔、大作文等形式增加作文的训练量。我让学生准备了两个作文本,分大作文、小作文。大作文两周一写,小作文每周一写。并及时批改、及时点评,尤其是对学困生的作文更是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和肯定,收效良好。 4、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特点,组织安排了两次语文综合性学习,两次辩论会。注重自主性和开放性。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设计、自主探究语文资源开展实践活动。全员参与,全员组织,全员编排,充分调动自主学习的意识,即增强了学生的凝聚力也为他们搭建了施展自己才华的平台,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性。收效良好。 5、提高学生应试能力是关键: 在讲解中有针对性,并总结历年中考课外阅读的考点规律,让学生经常接触中考题型,使学生心中有数。 通过以上方法,全方位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语文能力的熏陶和强化,使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为中考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都不够特别满意,也没有做到尽善尽美。最困惑的就是学生不能吃苦,做事没有常性,没有目标,连短期目标都没有,所以实施起来就特别困难,不知如何去做。 三、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期中考试结束了,面对成绩,认真检讨自己,才发现自己在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 1、背诵力度不够,不严,至使一些同学有懒惰思想,检查不到位,使一些同学无紧迫感得过且过。 2、阅读教学中有时为了赶课,存在开快车的现象,使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无重点训练,同学记忆不深,运用不好,另外,未重视生字词等基础知识的
训练。 3、作文中对中、差生指导不到位,议论文训练太少。 4、课外阅读面太窄。 5、学生基础差,大部分学生不愿学,班级学习氛围不浓,纪律也不严。 四、今后措施: 1.继续加强古诗文言文的背诵检查力度,分小组任命小组长,课间检查,自习检查,加强晨读力度,每天明确背诵的任务,加大默写检查力度。 2.作文教学中,加大议论作文训练力度。多上一些诸如审题选材,立意方面的课,加强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一是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二是提高作文的技巧。 3.分类推进:优生促进、中等生优化、差生转化。 4.分期分批谈话,指导优等生,鼓励关心差生,提高教学质量,增多辅导次数。 但愿通过反思能够提高九(3)班期末考试成绩。
2014年5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