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养生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全国自考美学(单项选择题)-试卷6

全国自考美学(单项选择题)-试卷6

来源:华佗养生网
全国自考美学(单项选择题)-试卷6

(总分:58.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9,分数:58.00)

1.在心理学领域,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的观点的是( ) (分数:2.00) A.费希纳 B.弗洛伊德 C.荣格 √ D.布洛 解析:

2.于1750年创立了美学的是 ( ) (分数:2.00) A.黑格尔 B.鲍姆加登 √ C.莱辛 D.康德 解析:

3.冯友兰先生认为,人生境界是分层次的,其中最高的是 ( ) (分数:2.00) A.天地境界 √ B.道德境界 C.功利境界 D.自然境界 解析:

4.通过有意识的审美活动,增强人的审美能力。这是 ( ) (分数:2.00) A.广义的美育 B.狭义的美育 √ C.美育 D.以上都不是 解析:

5.马克思说过:“作家绝不把自己的作品看作手段,作品就是目的本身”,这说明审美活动具有________的特性。 ( ) (分数:2.00) A.自律性 √ B.超越性 C.自我性 D.开放性 解析:

6.在解释一部分原始艺术现象,尤其是在解释原始洞穴壁画和岩画上有可信说服力的是 ( ) (分数:2.00) A.表现说 B.劳动说 C.本能说 D.巫术说 √ 解析:

7.认为审美形态是审美风格的观点,是将审美看成一种文化大风格,这种观点是 ( ) (分数:2.00) A.完全正确的

B.抓住了审美形态的最主要的特点

C.抓住了审美形态的某些重要特征,但不全面 √ D.完全错误的 解析:

8.中国古代的诗学背后往往有哲学思想的制约性,这是审美形态的 ( ) (分数:2.00) A.历史性 B.贯通性 √ C.兼容性 D.二重性 解析:

9.中国哲学几千年基本上没变,下面的哪句话可以说明? ( ) (分数:2.00) A.变则通 B.物化

C.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D.天不变道亦不变 √ 解析:

10.真正把崇高作为一个审美范畴来进行研究的是( ) (分数:2.00) A.朗吉弩斯 B.博克 √ C.索绪尔 D.歌德 解析:

11.在两方美学史上,真正奠定悲剧理论基础的是 ( ) (分数:2.00) A.亚里士多德 √ B.席勒 C.黑格尔 D.康德 解析:

12.“丑的事物的确是一个历史的和中介的范畴”,提出这个观点的是 ( ) (分数:2.00) A.马克思 B.阿多诺 √ C.本雅明 D.马尔库塞 解析:

13.提出“迷狂”说的古希腊哲学家是 ( ) (分数:2.00)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 C.亚里士多德 D.德谟克里特 解析:

14.“直觉是把握生命及其生成过程的唯一方法。”这一论点来源于 ( ) (分数:2.00) A.尼采 B.维特根靳坦 C.叔本华 D.柏格森 √ 解析:

15.有人说,因为审美经验是直接将形式与自身感受相联系,所以无法把握本质。在这里他混淆了 ( ) (分数:2.00) A.外观与现象 √ B.直觉与本质 C.形式与外观 D.感受与直觉 解析:

16.在审美经验中,________是最活跃的因素。( ) (分数:2.00) A.情感 √ B.感知 C.想象 D.理解 解析:

17.审美距离是________提出来的。 ( ) (分数:2.00) A.叔本华 B.尼采 C.克罗齐 D.布洛 √ 解析:

18.集体无意识说是由________提出。 ( ) (分数:2.00) A.荣格 √ B.马斯洛 C.弗洛伊德 D.帕格森 解析:

19.抽象地谈论审美情感,________陷入了形式主义和神秘主义。(分数:2.00)

A.有意味的形式说 √ B.符号说 C.娱乐说 D.游戏说 解析:

20.作为经鉴赏者的审美知觉和想象而产生的是 ( ) (分数:2.00) A.物质实在层 B.意象世界层 √ C.形式符号层 D.意境超验层 解析:

( ) 21._________提出了:“意境是中国文化史上最中心也最具有世界贡献的一方面”这一论述。 ( ) (分数:2.00) A.朱光潜 B.宗白华 √ C.李泽厚 D.王国维 解析:

22.下面的表述错误的是 ( ) (分数:2.00)

A.意象凝定为艺术品,必须经历物态化或物化的过程 B.意象完成后再物态化或物化 √ C.意象的完成与艺术品的传媒质料有关 D.意象的现实化与接受过程有关 解析:

23.艺术创造的核心是 ( ) (分数:2.00) A.创作冲动 B.主体的灵感 C.艺术操作 D.意象生成 √ 解析:

24.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这一指导分类标准的依据,属于 ( ) (分数:2.00)

A.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 B.艺术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 C.艺术作品自身的存在方式 D.艺术作品与创造主体之间的关系 解析:

25.所谓“艺术接受的阶段性变化”指的是接受者随着对艺术品的________深入发掘而导致的主体感受的变化。 ( ) (分数:2.00) A.结构

B.符号与意义的关系 √ C.空白与不确定处 D.意象的组织 解析:

26.礼乐纳入学校教育是在 ( ) (分数:2.00) A.西周时期 √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始皇时期 解析:

27.指出戏曲要情节离奇,文词警拔,有益于道德教化,三美俱擅的是 ( ) (分数:2.00) A.李渔 √ B.金圣叹 C.李贽 D.曹雪芹

解析:

28.“具有净化作用的歌曲可以产生一种无害的快感。”出自 ( ) (分数:2.00) A.亚里士多德 √ B.柏拉图 C.普罗提诺 D.马佐尼 解析:

29.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是 ( ) (分数:2.00) A.冉求 B.朱光潜 C.老子 D.孔子 √ 解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7.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