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养生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面红耳热的读音

面红耳热的读音

来源:华佗养生网

面红耳热的读音是:miàn hóng ěr rè。

面红耳热的拼音是:miàn hóng ěr rè。 繁体是:面紅耳熱。 注音是:ㄇ一ㄢˋㄏㄨㄥˊㄦˇㄖㄜˋ。 词性是:成语。 简体是:面红耳热。

关于面红耳热的造句

1、在面红耳热之际,又是徐茂公提议,既然众兄弟都有心相聚在一起干一番大事。  

2、这篇文章足以把不视时间为生命者弄得面红耳热,甚至心惊肉跳起来。  

3、韩愈面红耳热,尴尬地看着刘叉扬长而去。  

4、我有些面红耳热,不敢去看西施姑娘那一张娇俏般的脸,甚至在她俯下身子的那一瞬间,我还有些有惊惶失措。  

5、我想跳过这令人面红耳热的话题!但是只要任务能完成获得抽奖的奖励,便能站在世界的最巅峰!  

面红耳热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语本《朱子语类》卷二九:'今人有些小利害﹐便至于头红耳赤;子文却三仕三已,略无喜愠。'后通作'面红耳赤'。形容因紧张﹑急躁﹑害羞等而脸上发红的样子。2.借指争吵。面红耳热[miànhóngěrrè]⒈见“面红耳赤”。

二、引证解释

⒈见“面红耳赤”。综合释义:羞愧的样子。想到这里,不免~起来,也就讪讪的进房梳洗去了。◎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九回汉语大词典:见“面红耳赤”。《汉语大词典》:面红耳赤(面红耳赤)  拼音:miànhóngěrchì(1).语本《朱子语类》卷二九:“今人有些小利害,便至于头红耳赤;子文却三仕三已,略无喜愠。”后通作“面红耳赤”。形容因紧张、急躁、害羞等而脸上发红的样子。《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东山用尽平生之力,面红耳赤,不要说扯满,只求如初八夜头的月,再不能勾。”《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只见里面所叙的事,千奇百怪,看得又惊又怕。看得他身上冷一阵,热一阵……不住的面红耳赤,意往神驰。”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新的世故》:“有些人看见这字面,就面红耳赤,觉得扫了豪兴了,我却并不以为有这样坏。”亦作“面红颈赤”、“面红耳热”。《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倘有不达时务的,捉空摘了一花一蕊,那老儿便要面红颈赤,大发喉急。”《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可怜裴兰孙是个娇滴滴的闺中处子,见了一个蓦生人,也要面红耳热的。”《红楼梦》第一○四回:“想到这里,不免面红耳热起来,也就赸赸的进房梳洗去了。”《“五四”爱国运动资料·章宗祥》:“老脸皮厚如章宗祥,当时竟亦面红颈赤,惭不能答。”(2).借指争吵。邹韬奋《患难馀生记》第一章:“我们都始终客客气气,没有面红耳赤过。”茅盾《子夜》十二:“是‘印鉴’有疑问么?还是数目上算错?也值得那么面红耳赤!”国语辞典:羞愧的样子。面红耳热[miànhóngěrrè]⒈羞愧的样子。引《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忖了忖,面红耳热,颠倒讨不出价钱来。」成语解释面红耳热辞典修订版:羞愧的样子。《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忖了忖,面红耳热,颠倒讨不出价钱来。」成语词典版:01.《初刻拍案惊奇.卷二零》:「可怜裴兰孙是个娇滴滴的闺中处子,见了一个蓦生人,也要面红耳热的。」02.《红楼梦.第一零九回》:「想到这里,不免面红耳热起来,也就讪讪的进房梳洗去了。」其他释义:形容因紧张、急躁、害羞等而脸上发红的样子。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可怜裴兰孙是个娇滴滴的闺中处子,见了一个陌生人,也要面红耳热的。”

关于面红耳热的成语

热炒热卖  面红过耳  眼饧耳热  面红耳热  面红面緑  亲亲热热  耳热眼花  热热乎乎  热热闹闹  面红耳赤  

关于面红耳热的近义词

面红过耳  面红耳赤  

关于面红耳热的词语

脸红耳热  亲亲热热  热热乎乎  热热闹闹  疼疼热热  耳热  面红面赤  面红过耳  耳热眼跳  耳红面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7.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